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夺冠金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夺冠金卷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31 16:0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夺冠金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字词天地。(计18分)
1.下面每组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 )。(计2分)
A.狞笑(níng) 搀扶(cān) 祭奠(jì) 跌跌幢幢
B.搁板(gē) 保佑(yòu) 寡妇(fù) 水花四贱
C.黧黑(lí) 魁梧(wǔ) 倒霉(méi) 亚口无言
D.蜷缩(quán) 咔嚓(chā) 挨揍(ái) 汹涌澎湃
2.读拼音,写词语。(计4分)
páo xiào fèi huà bào yuàn lín shī
zāo gāo yōu lù dǎo méi zhòu méi
3.补充下列词语。(计6分)
心( )肉( ) ( )手( )脚 寒风( )( )
严( )( )缝 不( )思( ) ( )志( )清
4.下面词语中的“望”与“探望”的“望”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计2分)
A.希望 B.望闻问切 C.看望 D.望穿秋水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计2分)
温暖的( ) 清瘦的( ) 安静地( ) 放肆地( )
6.用“√”给下列句子选出合适的词语。(计2分)
(1)勤政廉洁得百姓(拥戴 爱戴),腐化堕落遭万民唾弃。
(2)要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拥戴 爱戴) ,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
二、句子训练。(计18分)
1.按要求完成句子。(计5分)
(1)桑娜自己受苦。桑娜要帮助西蒙的两个孩子。(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2)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仿写拟人向)
(3)“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心想,莫不是出什么事了 (仿照句子,先写语言,再写心理活动)
(4)渔夫问桑娜:“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改为转述句)
(5)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先理解省略号的作用,再仿写句子)
2.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计5分)
(1)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 ( )
(2)“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 ( )( )
(3)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 )
(4)车厢里一片寂静. 静得可怕。 ( )
(5)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 )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计8分)
(1)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这里作者运用 的修辞手法,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木桥在 、
在 的危急情景,也为下文写木桥的 埋下了伏笔
(2)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是因为 ,“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因为 ,“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是因为 。这句话反映了桑娜 的品质。
三、课文内容回顾。(计10分)
1.《桥》一文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他有 、 的崇高精神。
2.《穷人)全文以桑娜的 为主线,围绕 这件事,前
后设置了两个悬念:(1) ;(2) 。
3.《回乡偶书》表现诗人回乡后与故乡人亲切问答的情景的句子是:
, 。
4.《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 ,主人公是 ,他的外祖父是一个 的人,外祖母是一个 的人。
四、口语交际。(计3分)
如果妈妈担心养狗会影响你的学习,或是狗不讲卫生,会把家里弄得脏兮兮的,你该怎么应对呢
五、开心阅读。(计21分)
(一)课内阅读。(计7分)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接我一顿也好!”
1.选文中“ ” 这个词语最能概括桑娜把两个孤儿抱回家后的心情。(计1分)
A.脸色苍白 B.忐忑不安
2.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内心充满矛盾,她内心的情感主要有:(1)对西蒙去世的伤心;(2) ;(3) 。(计2分)
3.选文中画“ ” 的句子运用的是 的方法,表达效果是 。(计2分)
4.这两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 表现了桑娜的什么品质 (计2分)
(二)课外阅读。(计14分)
奔跑的父亲
①那年,乡里给父亲所在的学校发了一个通知:国庆节,举行职工越野赛,对前三名选手进行奖励,第一名奖励一双球鞋。
②父亲看到通知时,已近9月中旬。而之前,戴深度近视眼镜的父亲,走路说话都是一副斯斯文文的样子,别说越野赛,就连百米比赛都没有参加过。那天,父亲放下通知,就去找体育老师询问越野赛的行程有多长 训练时应该注意什么 体育老师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后,将信将疑地问:“你要参加越野赛 ”父亲点头,说:“是的。”语气坚定,毋庸置疑。
③那天放学,父亲就开始奔跑了。村里人都惊异地看他:“家里有急事 ”父亲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只打一个否定的手势,便跑了过去。回到家,母亲惊异地拿来毛巾,父亲一边擦汗一边解释缘由:“有一个比赛,奖品是球鞋,我想赢的,送给大孩(大孩是我的小名)。”那年秋季开学,我去城里上初中,穿的是露脚趾的鞋。我对一双新鞋的强烈渴望,成了父亲心头解不开的结。
④自此,父亲开始拼命地奔跑。他跑着上下班,跑着去田里,跑着去教室,跑着去厕所。早晨,天不亮父亲就起来,去寂静的路上奔跑;晚上,外面染黑一团,看不清路况,他就在窗台上点一盏灯,把院子当作操场……
⑤正式比赛那天,父亲像一颗蓄势待发的子弹,朝着心中的那双球鞋快速奔跑。他第一个冲到终点,然后两腿瘫软,几乎晕倒,可灿烂的笑容像菊花一样盛开了。
⑥唯一让父亲遗憾的是,球鞋是成人尺码,可他还是在比赛的第二天就送到了城里。大大的球鞋穿在我的脚上像一条船,我把鞋带系得紧紧的,走了一圈又一圈,脚下像生了花一般,轻松舒适,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问及球鞋的来历,父亲笑而不答。
⑦父亲奔跑的故事,是后来母亲讲给我听的。我的心像被蜜和盐浸透了,有浓郁的甜,也有酸涩的痛,我低头看如船的球鞋里面装盛的是无尽的爱。
1.本文的行文线索是( )。(计1分)
A.越野赛 B.球鞋 C.父亲
2.请你用“ ”画出描写父亲知道越野赛消息之前的状态的句子,与后面的做法进行对比阅读。(计1分)
3.理解下面的句子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计9分)
(1)正式比赛那天,父亲像一颗蓄势待发的子弹,朝着心中的那双球鞋快速奔跑。
“蓄势待发”的意思是 ,在这里指 ,表达了 。
(2)他第一个冲到终点,然后两腿瘫软,几乎晕倒,可灿烂的笑容像菊花一样盛开了。
这句话通过对父亲 、 的描写,表现父亲愿望实现后的欣慰,体现了强烈的父爱。
(3)我的心像被蜜和盐浸透了,有浓郁的甜,也有酸涩的痛,我低头看如船的球鞋里面装盛的是无尽的爱。
“蜜”指的是 ,表达的是 。
“盐”指的是 ,表达的是 。
4.父母为了子女宁可吃遍世间苦,受尽天下罪。你的父母对你也一定有深沉浓郁的爱,请运用恰当的描写手法截取生活中的一个镜头写出人物特点。(计3分)
六、习作乐园。(计30分)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感人之事。以此为内容,选择一件事写一篇记叙文,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以及周围环境的描写。要求:表达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夺冠金卷
(参考答案)
一、1. D
2.咆哮 废话 抱怨 淋湿 糟糕 忧虑 倒霉 皱眉
3.惊 跳 指 画 凛凛 丝合 假 索 神 不
4. C
5.示例:小屋 脸庞 睡着 咆哮
6.(1)拥戴 (2)爱戴
二、1.(1)示例: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西蒙的两个孩子。
(2)示例:顽皮的雨滴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3)示例:“妈妈!”她大喊了一声,心想,难道妈妈不在家
(4)渔夫问桑娜,他不在,桑娜在家里做些什么。
(5 )示例:她在操场上跳绳,同学们给她数着九十七、九十八……
2.(1)外貌描写 (2)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3)神态描写 (4)环境描写 (5)语言描写
3.(1)拟人 洪水的冲击中 人们的重压下即将断裂 轰塌
(2)害怕丈夫责怪自己 自己家里也穷,生活已经不堪重负了 善良本能的驱使同情穷人、关心穷人
三、1.无私无畏 英勇献身
2.内心矛盾 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渔夫是否能平安回家渔夫回家后能否同意收养孩子
3.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4.高尔基 阿廖沙 示例:粗野白私 慈祥善良
四、示例:妈妈,我们可以买一只小狗,我会训练小狗,让它自己在厕所里大小便,不会让它把家里弄得脏兮兮的。何况老师还让我们写观察小动物的作文呢!养了狗,还可以帮助我学习。
五、(一)1.B [解析]“脸色苍白”是神态描写,“忐忑不安”为心理描写,结合题干要求,选项B更贴切。
2.(2)对失去母亲的孩子的怜爱
(3)对家庭负担变得更加沉重的担忧
3.心理描写突出 人物的性格特点
4.这两段话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了桑娜当时那种担心、忧虑、紧张、矛盾的心理。表现了桑娜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二)1.B 2.而之前、戴深度近视眼镜的父亲,走路说话都是一副斯斯文文的样子,别说越野赛:就连直米比赛都没有参加过。3. (1)随时准备进攻 父亲已 为比赛做了充分的准备 父亲的执着 (2)动作 神态 (3)浓郁的甜 父亲浓浓的爱 酸涩的痛 父亲为这双球鞋付出的艰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