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导学单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导学单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1 14:3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导学单设计
【学习目标】
  1.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学法指导:朗读品味,圈划细节,感悟情感。
 【知识链接】
1、展示搜集的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2、鲁迅名片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3、写作背景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1月,萧红、萧军与作家张梅林离开青岛抵达上海。在上海,萧红、萧军经常到鲁迅家做客,向鲁迅请教。鲁迅特意将两人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萧红的好朋友,对她的创作和生活产生一定影响。鲁迅和许广平不但在创作上指点他们,还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不久,萧红、萧军、叶紫在鲁迅的支持下结成“奴隶社”。
【学法指导】朗读品味,圈划细节,感悟情感。
【预习】
一、识记重点词语。(ABC)
1、字音
ké sou( ) 轻jié( ) tiáo gēng( ) jiǎo( )肉
zhǎn( )rán 深恶痛绝( ) 解pōu( ) 遭yāng( )
变huàn( )无常 gē( )dā( ) kāi( )油
2、解释
抹杀:
展然:
深恶痛绝:
变幻无常:
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二、整体感知内容
1、梳理课文基本内容,本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小事?分析每一件事情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 (ABC)
2、萧红眼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填写下表。(BC)
生活中的鲁迅 萧红眼中的鲁迅
人之子的鲁迅
人之夫的鲁迅
人之友的鲁迅
人之主的鲁迅
生活之主的鲁迅
3、文中主要描写了有关先生的哪些细节?请在下面横线举2例,其余在书中划出并做好批注(BC)
3.《回忆鲁迅先生》检测单
一、识记重点词语。(ABC)
1、字音
ké sou( ) 轻jié( ) tiáo gēng( ) jiǎo( )肉
zhǎn( )rán 深恶痛绝( ) 解pōu( ) 遭yāng( )
变huàn( )无常 gē( )dā( ) kāi( )油
2、鲁迅,原名,又名周樟寿,字豫才。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家、家、家、被人民称为“民族魂”。第一篇白话小说,小说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杂文集、等。(ABC)
二、完成下列问题。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 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边睡着了。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ABC)
2、选文第一段用了7个“陪”,能否将其简化为“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就陪客人,一直陪到夜里十二点”?为什么?(BC)
3、文章用白描手法刻画鲁迅先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BC)
1、答案:.鲁迅先生不得不花大把时间陪客人;鲁迅先生从后半夜写作到清晨家人都起床了才上床休息;家人为让鲁迅先生休息好会很小心不打扰他。
2、答案:不能简化,连用“7个陪会”起到强化感彩的作用,给人以更深的意境,使读者对鲁迅先生花大把时间专心陪客人产生更强烈的反响。
3、答案: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以及对鲁迅先生辛苦写作的同情。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实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积累文言文词汇。
2.理解文章内容,背诵课文,理解文章主旨。(重点)
3.反复朗读课文,深入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难点)
学法指导
朗读法,圈点批注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收集资料。
孙权:
吕蒙:
鲁肃:
司马光:
《资治通鉴》:
一、把课文读通,读准字音。(给下列的词语注音)
卿( ) 涉猎( ) 邪( ) 孰( ) 更( ) 遂( )
二、试画出课文的停顿。
三、解释下列词语。
卿:
当涂: 辞:
博士: (今义: )
乃: 涉猎:
治经: 见:
往事: (今义: )
非复: 更:
刮目相待:
见事: 及:
遂: 才略:
四、翻译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5.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6.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7.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8.卿言多务,孰若孤
9.蒙辞以军中多务
10.蒙乃始就学
五、分角色朗读,分析人物性格。
1.学生分别找出孙权、吕蒙、鲁肃说的话,小组内模拟人物的语气进行对话,想一想该以什么神态、语气说?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体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
人物 说话内容 语气(神态 性格特征
孙权
吕蒙
鲁肃
2.学习本篇文章后,文中的三个人物,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六、 背诵课文,谈谈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收获、启示。(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八、课后作业
当方仲永遇上吕蒙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一篇500字的作文。
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导学单设计
【学习目标】
1.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2.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3.品味文中的诗意语言,揣摩其含义及表达效果。
4.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说做合一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知识链接】
1.闻一多先生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家庭。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参加了“五四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愤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被特务暗杀。
2.作者臧克家简介。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诗人。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首《老马》成名。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学法指导】
勾画课文关键语句或段落,理解含义;诵读体会作者情感和语言特点。
一、识记词语。(ABC)
抱qiàn( ) 深xiāo( )小kǎi( )dié( )起 péng( )湃
jiào( )补 qiè( )而不舍 目不( )kuī园 lì( )尽心血 心不在yān( )
慷kǎi( )淋漓 jiǒng( )乎不同
兀兀穷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迥乎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冲斗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拍案而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群蚁排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会神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慷慨淋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整体感知,把握人物形象。
1、找出文中抒情、议论的句子,在书上圈划。(A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围绕这两个方面各写了哪几件事?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品质?(BC)
内容 特征 表达方式 品质
三、品味语句,体会表达妙处。(BC)
(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和做》检测单
班级: 姓名:
一、字词填空(ABC)
抱qiàn( ) 深xiāo( ) 小kǎi( ) dié( )起
péng( )湃 Jiào( )补 qiè( )而不舍 目不( )kuī园
lì( )尽心血 心不在yān( ) 慷kǎi( )淋漓 jiǒng( )乎不同
二、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段,回答问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A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 能概括选文内容的一句话是什么?(ABC)
2. 选文中闻一多先生都“做”了什么?(BC)
3.请自选角度,对选段中划线句子A、B两句进行赏析。(BC)
4.从选段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个怎样的人?(ABC)
PAGE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