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结构化思维课堂课时教学设计表
(教师个体备课表)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备课教师 课时安排 3 课时
课题 4.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 1.认识“径、斜”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等1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首古诗,默写《山行》。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达成评价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首古诗,默写《山行》。2.能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先行组织: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
新知建构
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第一课时问题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活动1: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活动2:理解“山行”的意思,了解这座山在哪里。问题二:感受情境,理解诗意活动1:跟着课件一起朗读古诗,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古诗。活动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准备提问。活动3:小组交流诗意。活动4:检查自学效果:活动5:预设问题:(1)诗人首先远远地看到什么?寒山、石径。①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径?“斜”是什么意思?②第一句是什么意思?(2)接着诗人又看到了什么?白云、人家。①“生”是什么意思?②第二句是什么意思?(3)诗人为什么停下车来呢?“坐”是什么意思?“晚”是什么意思?第三句是什么意思?(4)“霜叶”是什么意思?“红于”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活动6: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再自由读古诗,体会哪几个字用得特别好,值得进一步研究。问题三:研究古诗,体会诗韵活动1: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活动2:集体交流。问题四:指导诵读诗句。多种形式反复读,直到背诵。第二课时问题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活动1:听师读,要求:听准字音。活动2: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圈出不理解的词语。活动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活动4:师生交流。问题二: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活动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活动2: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相机点拔。活动3:师生交流。活动4:教师读,学生看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问题三:发挥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活动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活动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问题四:想一想,议一议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问题五:指导书写活动1:师范生活动2:生抄写生字,师个别指导。第三课时问题一:自主学习,初步感知活动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活动2: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活动3:指导古诗朗读:活动4: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问题二:再读感悟,理解诗意活动1:老师范读古诗。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两句诗的意思。活动2: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各自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活动3:有感情朗读。 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能借助插图、注释理解诗意。能背诵古诗《山行》能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意。能结合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迁移运用: 同桌分享与思乡有关的诗句。
成果集成:山行:寒山 石径 霜叶 二月花 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荷尽 菊残 橙黄 橘绿 夜书所见:梧桐送寒 秋风动情 童挑促织 篱落灯明
作业设计:改写《山行》或画一幅山行图。默写《山行》
3.结构化思维课堂课时教学设计表
(教师个体备课表)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备课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题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学习目标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13个字。会写“水泥、放晴”等15个词语。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3.仿照课文获“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期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达成评价 1.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意思,能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2.能仿照课文获“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期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先行组织:1.介绍作者。2.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新知建构
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第一课时问题一:自读课文活动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活动2:认读生字,指正字音。活动3:边读边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问题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活动1:自读课文,把喜欢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来。活动2: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活动3: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问题三:交流课文内容活动1: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活动2:提出自己的疑问。问题四:学习生字活动1:生字认读、组词。活动2:记忆生字,与熟字区分比较。活动3:书写点拨。活动4:写生字和词语,当堂展评。第二课时问题一:复习回顾活动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活动2:用多种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问题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活动1: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活动2:小组内合作交流。活动3:指名读、比赛读。活动4:短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还有什么样的美景?问题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活动1: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活动2:小组内讨论交流。活动3:指名说一说。 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能体会到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想象画面,能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迁移运用: 照样子写词语。(湿漉漉)的水泥道 (亮晶晶)的水洼(绿油油)的麦苗 (青灵灵)的树叶
成果集成:布满落叶水泥道——地毯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落叶——小巴掌 (用比喻手法描写) 小雨靴——小鸟水泥道真美 (发现)(赞赏)
作业设计: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2)梧桐树的落叶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3)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4)我还知道: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2.小练笔。
3.结构化思维课堂课时教学设计表
(教师个体备课表)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备课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题 6.秋天的雨
学习目标 1.认识“钥、匙”等10个生字。会写“盒、颜”等13个字。会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4个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3.朗读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来秋天的雨,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4.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 达成评价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2.能朗读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来秋天的雨,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4.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
先行组织:1.欣赏几幅画面,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3.唤起情感: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新知建构
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第一课时问题一:听读课文,感知内容活动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想象画面。活动2:初步体悟本文语言文字的美。活动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多读几遍。活动4: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问题二:品读课文,想象画面活动1:品读第一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看法。活动2:想象画面: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活动3:品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活动4: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那样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吗?问题三:识字写字活动1:学习生字,交流学法。注:注意区别“飘、漂、票”活动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活动3:练写生字。第二课时问题一:复习回顾活动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活动2:尝试背诵第二自然段。问题二:交流感悟,丰富想象活动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内容。活动2: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活动3: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活动4:转换角色,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活动5:朗读、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活动6: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能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仿写例句。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能体会到字里行间蕴含的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迁移运用: 1.出示课文第1—4自然段的开头句,让学生背诵课文,学生愿意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秋天的雨,是一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的雨,有一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的雨,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的雨,吹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交流: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你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
成果集成: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 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比喻 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带来冬天的消息丰收 欢乐
作业设计: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它告诉大家,____________。小喜鹊____________,小松鼠____________,小青蛙____________,松柏____________,杨柳树叶____________,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先让学生说说其它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
3.结构化思维课堂课时教学设计表
(教师个体备课表)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备课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题 7*听听,秋的声音
学习目标 1.认识“抖、蟋”等8个生字。2.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3.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意思。 达成评价 1.能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3.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意思。
先行组织:1.(放音乐磁带)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3.交流感受:说说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4.导入课题,揭题读题。
新知建构
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问题一:欣赏朗读,感受诗情活动1:读通诗文:自读课文,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活动2:感知内容: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最喜欢哪种声音,喜欢的话多读几遍。活动3:朗读展示,想象表演。活动4:配乐朗读。问题二:想象创作,续写小诗活动1:各自仿写: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把听到的声音也写下来,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话写。活动2:当堂展示:把自己写的一段小诗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现出来。活动3:汇编成诗: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新诗,画上插图,制成作品,准备展览。 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整体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迁移运用: 举行小小诗展,感受成功的喜悦。
成果集成:听听,秋的声音黄叶蟋蟀大雁秋风……声音美妙秋天美好
作业设计:画一画你眼中的秋天。
3.结构化思维课堂课时教学设计表
(教师个体备课表)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备课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题 习作 :写日记
学习目标 1.会借助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内容及日记的基本格式。2.会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达成评价 1.能借助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内容及日记的基本格式。2.能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先行组织:1.出示日记本四本:猜猜这是什么?2.知道它的作用。3.学生传看。4.交流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5.清楚日记的内容包括哪些。
新知建构
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第一课时问题一:阅读例文,感知写法活动1:选择生活中的一件事,要求不但是有意义的,而且是能使自己动情的。活动2:读懂例文。活动3:阅读思考。(1)这则日记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活动4:检查阅读思考情况。活动5:巧作点拨后,师生共同小结。问题二:分组讨论,明确写法活动1:阅读“习作要点提示”,思考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活动2:四人小组讨论。活动3:检查讨论情况。活动4:明确写好日记的方法。(1)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记录。(2)真实细腻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活动5:再读例文《日记一则》,体会写好日记的方法,重点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问题三:组织欣赏,引导选材活动1:阅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作为作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活动2:展示几篇教学日记。看看分别写了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心情。活动3:小组讨论:从这几篇优秀日记中,你学到了什么?又准备选择怎样的材料呢?活动4:学生选择材料,同桌之间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活动5: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问题一:写作思路:活动1:审阅题目:本次习作就是写日记。日记的格式有一个特点:第一行要写明日记的日期和天气。活动2:选定内容:(1)具体写什么事。(2)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哪里发生的。(3)事情的结局是怎样的。活动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活动4:表现手法: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活动5:结构顺序:先交代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接着写事情发展的过程,最后写事情的结果。 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能借助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能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迁移运用: 学会写日记。
成果集成: 格式 写日记 内容 情感
作业设计:认真誊写日记。
3.结构化思维课堂课时教学设计表
(教师个体备课表)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备课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题 语文园地二
学习目标 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2.知道哪些词语形容哪些季节。用正确方法理解词语意思。3.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4.积累一些描写季节的词语。 达成评价 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能自己查字典解决。2.能知道哪些词语形容哪些季节。能用正确方法理解词语意思。3.使用钢笔时,能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4.能积累一些描写季节的词语。
先行组织:1.组内交流: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应该怎么做?2.讨论:有哪些形容季节的词语。3.使用钢笔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新知建构
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问题一:词句段运用活动1:(出示一些春天的图片)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春天的词语。活动2:(出示一些夏天的图片)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夏天的词语。活动3:(出示一些秋天的图片)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秋天的词语。活动4:(出示一些冬天的图片)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冬天的词语。活动5:出示课文中的句子,相互交流。各自说说自己理解词义的方法。问题二:书写提示活动1:观察钢笔字,你从中学到什么?活动2:怎样才能把钢笔字写得规范、端正?横画要写的平稳,竖画要写的端正,横平竖直,字就会平稳端正。活动3: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活动4:书写练习,老师边走边看,指出错误。活动5:展示、交流、评价。问题三:日积月累活动1:课件出示课本上的9个词语。活动2:看课件和老师一起诵读。活动3:小组讨论一下还有什么类似的词语。 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能知道哪些词语形容哪些季节。能用正确方法理解词语意思。能积累一些描写季节的词语。
迁移运用: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成果集成: 交流平台 语文园地二 语句段运用 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作业设计:抄写、背诵《日积月累》中的9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