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1.下列物质不是空气成分的是
A.作保护气的N2 B.气球填充气He(氦气)
C.医疗急救用的O2 D.火箭新型推进剂H2(液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21%
B.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
C.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3.按氯元素化合价由低至高的排列顺序,在HCl、X、HClO、KClO3中,X代表的是
A.NaCl B.KClO C.Cl2 D.ClO2
4.下列试剂的标签正确的是
A.
B.
C.
D.
5.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生活生产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A.炼钢过程用到的氧气
B.磁悬浮列车用到的氮气
C.用于生产氮肥的氨气
D.制作电光源的稀有气体
6.汉黄芩素(C16H12O5)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汉黄芩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汉黄芩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
C.汉黄芩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汉黄芩素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7.甲醇(CH3OH)制氢具有工艺简单 节能环保等优点 其中一种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分子由 6种原子构成 B.该反应中碳原子发生了改变
C.该反应生成了三种分子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8.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水槽中液面下降
9.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O)。下列有关正丙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1
B.正丙醇是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的
C.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正丙醇由3种元素组成
10.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立即收集
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加热
1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
D.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12.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物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剩余固体种类不可能是( )
A.5种 B.4种 C.3种 D.2种
13.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供给呼吸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14.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保护气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15.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B.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C.检验氧气
D.检查装置气密性
16.请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
(2)双氧水制取氧气:____________。
17.用化学用语填空:
(1)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物质是_____;
(2)3个亚铁离子_____。
18.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汞元素__________。
②2个甲烷分子_______。
③铵根离子______。
④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写出符号“3SO2”中数字的含义
①“3”表示_____________。
②“2”表示___________。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山西省积极行动,落实整改措施,省城太原首先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缓解空气污染初见成效。
(1)为了使空气更新,天空更蓝,你作为环保小卫士,认为推广使用上述方式的好处是______(任选一项回答)
(2)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引起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种类很多,请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你认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推广使用新能源 b.加强企业排污管理 c.雾霾多发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
20.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苹果中含有大量水分,3个水分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___。新鲜的苹果切开后因亚铁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会很快变黄。
(2)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某学习小组在帮助清理药品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盛有无色液体的试剂瓶(如图),你猜想这种试剂中的阴离子可能是___________。
(4)构成固体氯化钠的微粒是___________。
(5)森林中有着富含抗氧化防衰老的负氧离子。某种负氧离子()原子团是由一个氧分子俘获空气中一个自由电子后形成的微粒,每个中含有___________个电子。
(6)消毒剂双氧水中含有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1.为做好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活动和评价,某班级师生讨论并确定如下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1.是否根据实验条件选择实验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论证
2.是否积极参与实验操作活动,并善于与同学合作
3.是否规范取用药品,节约药品,保持实验台整洁
4.是否客观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并交流实验成果
5.是否体验到实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你是某小组成员,参与完成下列实验活动。
(1)选择实验方案。实验室可提供三种制取氧气的方案。
A.加热高锰酸钾
B.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
C.催化分解过氧化氢
你所选方案对应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
小组讨论决定选用A方案。
(2)进行实验活动。小组同学分工协作完成如下任务
①同学甲负责选择组装制取气体装置的仪器。她选择了铁架台、带有导管的橡胶塞、水槽、试管,还应根据下图所提供的仪器,选择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②同学乙负责取用药品。他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用纸槽小心地把高锰酸钾粉末送至试管_______(填“中部”或“底部”)后直立试管,抽出纸槽。
③同学丙负责组装仪器。他按“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组装制取装置,固定试管时注意到试管口应略_______。
④你负责排水法收集氧气。开始收集的时机是_______。收集到两瓶气体,均呈红色。
⑤实验结束,待试管冷却,将残余物倒入指定容器,用_______(填仪器名称)洗涤试管;整理实验台,报告老师后离开实验室。
(3)评价与反思。小组同学都认为体验到了实验活动的乐趣,但因实验过程存在不足,同意本次活动表现评价为“有待改进”。针对存在的不足,你提出的一条实验改进意见是_______。
22.认识仪器、选用装置以及正确处理实验意外,是实验素养的具体体现。
(1)以下为实验室制备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1773年,瑞典化学家舍勒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氧气,在曲颈甑中装有硝酸钾固体和浓硫酸液体的混合物,置于火炉上加热,产生的氧气用动物膀胱收集。该实验若改用(1)中的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小明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导致水槽中的水倒流进入了导气管。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一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C
4.B
5.C
6.D
7.D
8.C
9.D
10.A
11.C
12.D
13.B
14.A
15.D
16.(1)
(2)
17.(1) He (2) 3Fe2+
18.(1) Hg 2CH4 NH4+ (2) 3个二氧化硫分子 (3)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19.(1) 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减少空气污染(答案合理即可) (2) SO2(合理即可) abc
20.(1) 3H2O Fe2+
(2)Al2O3
(3)
(4)Na+、Cl-
(5)17
(6)
21.(1)
(2) 酒精灯 集气瓶(两空可互换顺序) 底部 向下倾斜 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 试管刷
(3)装入药品后,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22. (1) 锥形瓶 C (2)拔出橡胶塞(或用酒精灯重新加热、用夹子夹住胶皮管等,合理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