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气压带和风带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2 气压带和风带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31 18:3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三章

二节
400多年前,当航海探险家麦哲仑带领船队第一次越过南半球的西风带向太平洋驶去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长达几个月的航程中,大海显得非常顺从人意。开始,海面上一直徐徐吹着东南风,把船一直推向西行。后来,东南风渐渐减弱,大海变得非常平静。最后,船队顺利地到达亚洲的菲律宾群岛。
第三章

二节
第三章

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大气环流
·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
·因素:高、低纬度地区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意义: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
第三章

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动力因素

30°N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
信风带
90°N
60°N
30°N
热力因素
热力因素
第三章

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30°N
60°N
90°N
30°N
60°N
90°N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东北
信风带
动力因素
第三章

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30°N
60°N
90°N
30°S
60°S
90°S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东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第三章

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30°
60°
90°N
30°
60°
90°N
赤道低
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
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
气压带
空气受热
膨胀上升
堆积下沉
堆积下沉
东北
信风带
东南
信风带
空气冷却下沉
空气冷却下沉
暖空气被抬升
暖空气被抬升
盛行西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
东风带
极地
东风带
第三章

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3°26′N
66°34′N
23°26′S
66°34′S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0°
第三章

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3°26′N
66°34′N
23°26′S
66°34′S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
第三章

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3°26′N
66°34′N
23°26′S
66°34′S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0°
第三章

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3°26′N
66°34′N
23°26′S
66°34′S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
第三章

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做周期
性的季节移动。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
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赤道低压带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形成的,而随着太阳直射
点的移动,全球受热较多的地区不一定在赤道上,也会随着
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这就倒置赤道低压带的南北移动,进
而影响其他气压带、风带位置相应的移动。
第三章

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3°26′N
66°34′N
23°26′S
66°34′S
第三章

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极地俯视图
第三章

二节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第三章

二节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第三章

二节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海陆的气压分布
·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
·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高,出现热低压
第三章

二节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第三章

二节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
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第三章

二节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亚欧大陆
季 节
太平洋
大西洋
亚洲高压(西伯利亚高压)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阿留申
低压
夏威夷
高压
冰岛
低压
亚速尔
高压
冬季
夏季
第三章

二节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1月 冬季
·东亚
风向:西北风
性质:寒冷干燥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亚
风向:东北风
性质:温暖干燥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第三章

二节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第三章

二节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7月 夏季
·东亚
风向:东南风
性质:温暖湿润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亚
风向:西南风
性质:温暖湿润
成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第三章

二节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第三章

二节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澳大利亚北部
西北季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第三章

二节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澳大利亚北部
东南季风
·三圈环流 气压带风带
第三章

二节
第三章

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1.图示为局部大气运动示意图。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受低气压控制 B.②处形成极锋,多阴雨天气
C.③处形成东南信风带 D.④处受高压控制,高温少雨
B
第三章

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2.读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状况及相对位置关系对比示意图,图示大气运动状况反映出( )
A.甲受三力作用成东南风 B.乙由于受冷收缩下沉
C.丙来自低纬度,性质干冷 D.丁由丙受热抬升形成
A
第三章

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 )
A.赤道低气压带 B.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4.下列关于图中M、N两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与季节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M表示3月份、春季 B.N表示7月份、夏季
C.M表示12月份、夏季 D.N表示1月份、冬季
B
B
第三章

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读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大陆西岸),完成下面小题。
5.由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 )
A.北回归线上 B.南回归线上
C.0°~23°26′N之间 D.0°~23°26′S之间
6.此季节甲地( )
A.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盛行西南风
C.气候炎热干燥 D.受太阳直射
C
C
第三章

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读世界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的M气压带指( )
A.赤道低气压带
B.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8.图中M、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可能是( )
A.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 B.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
C.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3月份 D.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1月份
B
B
第三章

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关于图中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
A.①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③⑤——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④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②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0.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我国冬季气候寒冷直接相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B
A
第三章

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11.当北半球某纬度近地面大气等压面呈下图中的状态时( )
A.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B.我国东部南北温差较大
C.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D.兰州正午日影达一年中最短
C
第三章

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月季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A、B、C三种风( )
A.形成时间为7月份 B.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
C.三种风影响的地区都易出现降水 D.C风是B风越过赤道后偏转而成
A
第三章

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月季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示季节( )
A.亚欧大陆上被蒙古高压控制 B.亚欧大陆上的温度高于同纬度海洋
C.亚洲东部地区低温少雨 D.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
B
第三章

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读澳大利亚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4.a月、甲地的盛行风向是( )
A.1月、西北风 B.7月、西南风
C.7月、东北风 D.1月、东南风
15.导致该大陆a月、b月气压状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③地形起伏④洋流分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6.乙地降水较多,其原因有( )
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②沿岸有暖流经过
③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④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D
A
C
第三章

二节
第三章

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