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F,F′为凸透镜的焦点,P,P′到凸透镜的距离均为2倍焦距,图中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应是 、 的 像;若把蜡烛移到P与Q之间,调整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将会 (选填“变小”或“变大”).
2.小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所示。
(1)小明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点燃的蜡烛固定在2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2)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固定在45cm刻线处,小明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 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3.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光屏上像未给出),则该像为 、 的实像,应用这一规律可以制成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保持透镜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为使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为便于找到虚像的位置,需采用 作为平面镜。确认虚像的位置时,要求移动未点燃的蜡烛,直到从镜前的 看去,它都好像点燃似的。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应大致在 。在图中,光屏中央呈现了清晰的烛焰像,此时所成的烛焰像应该如图 所示[选填“a”、“b”或“c”]。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透镜20cm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是 cm.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
6.小彤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如图所示,为了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小彤应将光屏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小彤将光屏移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像(选填“实”或“虚”),小彤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二、选择题
7.当物体距离凸透镜15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20cm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5.5cm B.8.5cm C.11.5cm D.15.5cm
8.根据表格数据可推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 )
次序 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的性质
1 24cm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0cm 倒立放大的实像
3 4cm 正立放大的虚像
A.4cm<f<24cm B.10cm<f<20cm
C.10cm<f<12cm D.4cm<f<20cm
9.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0.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1.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从远处逐渐移向焦点过程中,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变化将是( )
A.像逐渐靠近凸透镜,并逐渐变大
B.像逐渐靠近凸透镜,并逐渐变小
C.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小
D.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大
12.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先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对调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结果在光屏上形成(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不能成像
13.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B.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光滑的玻璃板
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上移动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14.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2f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
A.一直变小 B.一直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15.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
C.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若换用材料与口径相同但更厚一些的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
三、实验探究题
17.小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现有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
(1)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光屏中心和烛焰中心位于 .
(2)小明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上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他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3)小明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发现在光屏上仍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接着,不改变各元件的位置,小明换了另一块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此时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
(5)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透镜上落上一只小虫,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在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小虫的像.
答案
1.倒立;等大;实;变小
2.缩小;正立
3.倒立;缩小;照相机;左
4.玻璃板;不同位置;同一高度;a
5.10;靠近
6.左;实;幻灯机
7-16.B C D C D C C A B C
17.(1)同一高度 (2)10 (3)放大 (4)不能 (5)完整;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