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3.3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移动条件的探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3.3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移动条件的探究(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01 08:4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移动条件的探究
--以泡沫灭火器制备为例
目 录
PART 1
PART 2
PART 4
PART 5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设计理念
PART 3
PART 1
3.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3.2电离平衡
3.3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和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盐类的水解
弱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
3.5离子反应与平衡的应用
教材分析
PART 1
知识储备
学生已经具备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化学平衡的理论知识。
认知障碍
盐类水解平衡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之间存在一种潜在联系,这种联系恰好是学生学习的障碍,“弱离子”与溶液其他微粒间数量关系和作用结果,成为学生学习的认知障碍点。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0.1mol/LCH3COONa溶液
Na+
OH-
CH3COO-
CH3COOH
PART 2
设计理念
实验教学好素材
02
能力提升中转站
模型构建的载体
通过泡沫灭火器制备探究实验,依据实验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并对实验记录的结果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由泡沫灭火器制备探究实验,进一步促使学生从“单一平衡移动”发展到“多平衡间的相互影响”及通过调控平衡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平衡思想在复杂体系中的应用。
进一步掌握盐类水解平衡及平衡移动的规律,对生活中有关盐的水解的实例进行解释,对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方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PART 3
1.通过认识泡沫灭火器的工作原理,学会分析溶液
中的微粒和平衡,能对宏观现象进行预测和解释。
2.能运用动态平衡的观点调控泡沫灭火器工作的最
佳条件,并能设计实验,预测实验现象,找出最佳
工作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对泡沫灭火器工作原理的探究增加“平衡及
平衡移动”这一认识视角,理解平衡之间的相互影
响,完善关于电解质溶液的认识模型。
通过学生对盐类水解平衡及平衡移动的探究学习,诊断
学生对水溶液体系的认知进阶(物质水平、微粒水平)、
基于化学平衡的知识关联结构化水平(视角水平和内涵
水平)、实验探究的水平(定性水平、定量水平)和对
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学科视角、社会价值视角)。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目标
4.通过制作泡沫灭火器,理解水解平衡原理在生产、
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PART 4
教学设计
活动线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分析原因
知识线
素养线
盐的浓度
外加酸碱
温度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认证推理与模型认知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提供方案
解决问题
100%
实验探究
条件选择
定量分析
70%
水解原理
定性分析
50%
核心素养进阶
展示灭火过程,了解灭火器原理,验证原理过程中发现问题。
宏观辨识与
微观探析
实验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最终确定泡沫灭火器制备条件,引导学生分析体系中的微粒组成,认识多平衡间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应用盐类水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正确分析物质组成、微粒和相互作用。根据目标,有目的地调控溶液中的物质组成、微粒和平衡。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PART 2
泡沫灭火器,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CO2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泡沫灭火器的外壳是铁皮制成的,内装碳酸氢钠与发沫剂的混合溶液,另一个玻璃内胆装有……
解决问题
分析原因
发现问题
PART 4
教学设计
资料卡片1
金属阳离子水解能力大小:Fe3+>Al3+>Cu2+
资料卡片2
氢氧化铁:用于制造医药、颜料,并用作砷解毒剂等。也可作催化剂、净水剂等。
氢氧化铝:用量最大和应用最广的无机阻燃添加剂。氢氧化铝作为阻燃剂不仅能阻燃,而且可以防止发烟、不产生滴下物、不产生有毒气体。
氢氧化铜:氢氧化铜是一种蓝色絮状沉淀,难溶于水,受热分解成氧化铜,氧化铜受热分解产生氧气。
PART 4
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
分析原因
发现问题
Al2(SO4)3
PART 4
教学设计
学生验证实验1
碳酸氢钠溶液与硫酸铝溶液的反应。
解决问题
分析原因
发现问题
两种溶液混合出现浑浊的原因?
为什么达不到预期效果,如何解决?
驱动问题一
PART 4
教学设计
实验目的
Al3+ +3H2O Al(OH)3+3H+
HCO3-+H2O H2CO3 +OH-
解决问题
分析原因
发现问题
PART 4
教学设计
分析复杂溶液体系的一般思路
分析溶液组成
关注溶质与溶剂,区分强弱电解质及是否相互反应。
分析作用结果
微粒之间种类及数量的变化,如pH、颜色、沉淀、气体等
分析相互作用
物质在水中的电离、微粒之间及各平衡之间的相互作用。
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盐类水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正确分析物质组成、微粒和相互作用。根据目标,有目的地调控溶液中的物质组成、微粒和平衡。
PART 4
教学设计
驱动问题二
确定方案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实验方案确定
实验名称
本次活动具体分工 1.组长:
2.记录员:
3.交流汇报员:
实验器材及药品

实验方案










数据记录及分析推理






确定的最终条件
分析原因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PART 4
教学设计
实验方案确定
分析原因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PART 4
教学设计
实验过程


加硫酸铝晶体


升高温度
加水
加碱
分析原因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PART 4
教学设计
实验过程

分析原因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PART 4
教学设计
分析推理
改变条件 Q与K关系 预测结果 实验结果 解释
加硫酸铝晶体 Q加水 降低
加碱 升高 升高
升高温度 降低 降低
升高
C=n/V
分析原因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PART 4
教学设计
分析推理
分析原因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PART 4
教学设计
经过实验探究:制备泡沫灭火器应选择哪些条件?
升高温度、增加盐的浓度、外加酸碱
驱动问题三
分析原因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PART 4
教学设计
学生验证实验2
碳酸氢钠浓溶液与热的硫酸铝浓溶液的反应。
分析原因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日常生活
生产实践
应用
Fe(OH)3胶体制备
除锈剂(氯化铵和氯化锌)
土壤酸化
热碱去油污
明矾净水
化肥施用
PART 5
教学反思
通过泡沫灭火器的制备这一情境引入,利用数学化教学技术,使化学实验从定性到定量,从感性到理性。通过本节课学习更重要的是转变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认识,知识的学习最终是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自我建构、不断提升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建构学习、探究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应尽可能设计多样化的实验探究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开展分类和概括、证据与推理,模型与解释、符合与表征等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等多样化方式解决问题。
感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