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教学设计
课题:《春天来了》
选用教材: 广东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
年级:小学三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学思路:
学唱《春天来了》,感受体验人们对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的愉快心情。在音乐活动中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重复”与“对比”,为划分乐句打下基础。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春》第一乐章,感受乐曲描绘的“春”的各种音乐形象。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春天美好的景色何万物复苏的景象,懂得“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善于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 :
(1)感受“春”的音乐形象,学唱《春天来了》,能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地演唱。
(2)在音乐活动中了解乐曲的“重复”与“对比”,并能举例唱出学过的带重复和对比乐句的歌曲。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春天来了》,了解乐曲“重复”与“对比”;感受小提琴协奏曲《春》第一乐章中描绘的不同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设计表:
教学环节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说说看看) 1.师生问好。2.“说说”——师:同学们,请问你们喜欢春天吗?生:喜欢!师:春天美吗?生:美!师:你们能说说春天有些什么美丽的景色吗?(学生自由说出春天的各中景色)3.“看看”——师:在美丽春天里,万物复苏,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有关春天的相片和图片(播放春天美景图) 播放学生自己去春游的照片,这样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说说”、“看看”中自然地走入新课的学习活动中。
二、感受体验1(听听找找) 1.师:春天有那么多美丽的景色,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在音乐中走到美丽的郊外,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播放《春天在哪里》,师生随音乐摆动。)2.师;仔细聆听歌曲内容。找找歌曲里的小朋友在哪里找到春天的?(播放动画视频,通过观看视频找出答案)3.师;歌里的小朋友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身边找到了美丽的春天(学生根据歌词回答)4.师:小朋友还发现乐疑问春天的使者(学生回答)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的、生动具体的春天场景,引领学生一同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的到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三、感受体验2(唱唱创创) 1.师:同学们,你可知道不仅中国的孩子喜欢春天,外国的孩子也非常喜欢这个美丽的季节,让我们来听听,在下面这首德国名额中人们是怎样歌唱春天的(播放歌曲《春天来了》范唱)2.学唱歌曲A.聆听歌曲找乐句B.听辩句子的异同,同事用图案表示出来C.跟唱旋律、学习节奏D.听唱歌曲。3.有感情演唱鼓励学生要用活泼,愉快地心情表现歌曲。4.课外延伸师:同学们,春天是多么美好,多么令人陶醉啊!古今中外无数音乐家和诗人创作出不朽的名作歌颂春天,下面我们要欣赏的小提琴协奏曲就是其中非常优秀的一首(播放《春》小提琴协奏曲片段) 此环节审计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多角度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重复”与“对比”学唱歌曲的步骤,体现了音乐以“听”为本的原则,先让学生多听,并且每听一遍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听音乐拍节拍、听音乐拍节奏等。再用听唱的方法学唱歌曲。歌曲学习后,动画片段的欣赏,是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外音乐欣赏的延伸。让学生听赏课外有关春天的音乐。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在音乐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名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好孩子。 教师根据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态度、积极性,评价以鼓励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