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 欣赏 伦敦德里小调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 欣赏 伦敦德里小调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0-31 21:0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伦敦德里小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音乐三年级下册 欣赏乐曲《伦敦德里小调》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可爱的家》中的欣赏内容。本单元以“可爱的家”为主题选用了四首经典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家”的热爱情感。因此,
我选择小提琴独奏《伦敦德里小调》在本节课进行欣赏教学。乐曲采用单二部曲式写成的,大调式,4/4拍。其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组成。第一乐段旋律优美、柔和表达了对家乡赞美之情。第二乐段力度渐强表达了对家乡的情感更加浓烈,又回到渐弱的柔美音色中。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学期欣赏的内容,通过一二年级欣赏课学习铺垫,学生到三年级对于音乐欣赏能力,有了一定的积累,能够通过音乐要素(情绪、速度、节奏、力度、旋律)等分辨乐曲的段落。因此本课以聆听为主线,设计了多种教学形式:划旋律线、哼唱主题、动作表现、舞蹈体验、歌曲学唱、诗歌朗诵等,学生在唱、赏、跳、画、动,通过多种感官,欣赏《伦敦德里小调》,感受作曲家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教材准备:ppt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目标:
1、欣赏《伦敦德里小调》,感受优美的情绪和怀念家乡的情感。
2、通过聆听感受、动唱体验等形式,感受乐曲优美情绪。
3、能分辨乐曲有两个乐段在旋律、节奏、音区和力度上的不同,能分辨小提琴的音色。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了解小提琴音色
教学难点:能够划分乐段
教学准备:课件、音乐、视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播放歌曲《可爱的家》,感受优美旋律进教室)
师:伴随优美音乐,我们走进今天音乐课堂,刚才的音乐好听吗?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的 (师根据学生发言的情况及时引导)
生:自主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很棒,这首歌曲通过优美的旋律,表达了祖国、家人的思念之情。不管在哪,哪个国家,家永远是我们最温馨的港湾。今天我们也将欣赏一首思乡题材的外国作品。
(教学意图: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动作、音乐中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感受美体验美。从而导入本课的学习内容)。
二、聆听体验
1、初听全曲
师:大家听听这首乐曲由什么乐器主奏演奏的?如果大家听出来什么乐器,请用动作表现。
生:小提琴
2、复听全曲(动作模仿)
师:完全正确,让我们在听一遍,请大家随着音乐的情绪和速度,用动作来模仿演奏小提琴。
3、乐器介绍
师:谁能说说小提琴的音色是怎样的?
生:优美、动听、悦耳。。。。
(教学意图:通过乐曲的聆听、动作的模仿及旋律的感受,让孩子在体验中感受小提琴优美的音色的同时,建立学生对小提琴音色的听辩能力。
师:大家说的都正确,这首作品叫《伦敦德里小调》。那你们知道伦敦德里在哪吗?好,那老师来告诉大家,伦敦德里是北爱尔兰的一个小城,那里流传一首古老的民歌《向库库列因告别》,流传至今已近四百年。它旋律优美、纯朴,抒发了对故乡深情的眷恋和无比的怀念。奥地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克莱斯勒将它改编成一首小提琴曲《伦敦德里小调》也叫《爱尔兰民歌》,优美的旋律加上小提琴特有的音色,使这首乐曲流传更广。
生:感受
4、分段欣赏(出示曲谱)(板书:划A段旋律线)
1)、A段欣赏
①.初听
师:这首乐曲由两个乐段组成。首先我们来欣赏第一乐段,大家听听这段音乐的速度、情绪、节奏、音区有怎样的特点?
生:聆听、分析
师:乐曲先在低、中音区奏出了优美、柔和的旋律,速度中速,娓娓道来的感觉,表达了作曲家对家乡思念之情。
师:大家请看黑板,第一段旋律它有几个乐句组成?看看旋律线有什么特点?仔细观察有没有相似的乐句?
生:4个 波浪起伏、高低起伏等 1、3句相似
(教学意图:通过音乐要素的分析、旋律线的出示更直观额引导孩子感受旋律高低起伏的变化,借助视觉感官发现相似的乐句,降低学习的难度)
②.复听
师,大家观察真仔细,那请同学们跟着黑板上的旋律线,和音乐一起来划旋律线,体会优美、柔和的旋律。
③.旋律哼唱
师:体会了优美的旋律,大家能跟着老师的钢琴,“lu”轻声高位置哼唱第一段主题旋律吗?注意旋律唱的连贯、平稳、柔和。
生:哼唱主题(教师及时指导)
(教学意图:通过划A段旋律线,学生不仅在肢体上感受音乐的起伏变化,而且通过哼唱A段主题旋律,学生能在音乐情绪上感受优美、柔和的旋律,体会作者对家乡赞美的情感。
2)、B段欣赏
①.初听(教师板书:划B旋律线)
师:随着音乐的流动,音乐进入了B乐段,听听B段跟A乐段相比,音乐的情绪上有什么变化?(对比黑板上的旋律线)
生:分析 回答
(教学意图:通过教师板书的旋律线,学生能直观的感受B段比A段旋律的起伏更大,渗透出音乐的力度和情感更加浓烈,帮助学生分析作品)
师:对,第二部分的音区转向高音区,力度加强,情绪更加奔放、热烈,表达了游子对故乡小城的思念之情更加浓烈,随后力度在渐强之后又回到渐弱的柔美音色中。为什么第三乐句更加热烈?第4乐句又回到了柔和的音色中?hhhh
生:理解、分析(因为作曲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到达了顶点,最后一句表达了作曲家久久不能平静的心情和情绪)
②.旋律哼唱
师:让我们调整好呼吸,带着作曲家的情绪,用声音表达作者对家乡热烈无比思念地情绪。
生。哼唱主题
5、完整欣赏(打击乐器体验:三角铁、串铃、碰铃)
师:大家唱的太好了,现在我们完整来欣赏这首乐曲。当你听到A段的时候,请跟着音乐用“lu”轻声高位置哼唱第A段旋律,听到B段的时候有打击乐器的同学在每句音乐的高潮加入,没有打击乐器的用你们的动作去表现。
生:体验 表现
(教学意图:通过打击乐器的表现,更好地表现了B乐段热烈的情绪,让孩子在唱、奏、挥拍等多种感官中,中体验音乐的热烈的情绪。)
6、视频赏析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现场演奏《伦敦德里小调》的视频,我们共同来欣赏。
生:视频欣赏(增强对音乐的理解)
7、动作体验
师:刚才大家都被这优美的旋律陶醉了,想象一下,演奏者的心情怎样?让我们也用动作去感受演奏者心情吧。
(教学意图:通过视频的赏析,让孩子更直观的欣赏到这首作品,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情绪,通过动作的体验,让孩子在表现中,释放对音乐的情绪,通过动作更好地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拓展延伸
1、歌曲感受
师:大家动作跳的太舒展了,今天老师带来了中文版的《伦敦德里小调》这首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唱一下中文版这首歌。大家也跟着音乐,轻声哼唱歌曲。(及时指导)
生:聆听、学唱
生:模唱歌曲
2、指导演唱
师伴奏,生随琴演唱歌曲
(教学意图:中文版歌曲的学习,让孩子在情感上得到了满足,通过聆听、学唱,让孩子在音乐的旋律中,享受美的旋律、美的声音。
3、诗朗诵
师:大家唱的太动听了,老师还是意犹未尽,全体起立,我们用诗朗诵的形式再次来表现这个作品好不好?
生:随音乐朗诵诗
(教学意图:诗朗诵的形式,让孩子在感官上得到一个完美的释放,让孩子的情感得以宣泄,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体会优美的诗句所表现的听觉盛宴。
四、德育小结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伦敦德里小调》,感受到了优美的小提琴乐曲,感受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不管哪种肤色,无论你身在何方,家永远是你们温馨的港湾,让我们在优美的旋律中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