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 欣赏 月光下的凤尾竹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 欣赏 月光下的凤尾竹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0-31 21:0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一、曲目分析
  《月光下的凤尾竹》这是一首葫芦丝乐曲,乐曲优美抒情,曲调清新流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傣族风情的画卷。根据第六单元教学内容——五十六朵花,我选择了《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曲子进行音乐课堂教学,主要因为葫芦丝音色婉转、优美,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且具有浓郁的云南傣族乐器特色,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我采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五十六朵花》的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学时40分钟。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年级的学生本册已经欣赏了竖笛、口风琴、笛子等吹奏乐器的作品,有了一定的乐理基础,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
  四、教学用具
  电脑 多媒体课件 电子琴
  五、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A、通过欣赏乐曲,体会乐曲的优美意境与情感;可以跟随音乐起舞。
  B、通过乐曲的学习,使学生有感情、有表情的进行部分乐曲的视唱。
  C、体验视听的乐趣,培养合作精神,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表现音乐作品,视唱的音准到位。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老师微笑面对全体学生:“快乐的音乐四十分钟开始了,欢迎同学们一起进入音乐殿堂!”
  二、导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山河秀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的生活在一起,请你来说说这些是什么民族?(多媒体显示,最后播放傣族的服装。)生个别回答。
师:傣族生活在我国的什么省份呢?生个别回答。
师:欢迎同学们一起走进西双版纳!谁来做个导游,介绍一下西双版纳地域特点和风土人情呢?
播放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多媒体展示图片,请学生来说说西双版纳的地域特点和风土人情: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南部,与老挝、缅甸相地邻,面积将近两万多平方公里,是我国重点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这里有腾萦蔓绕的原始森林,争奇斗艳的奇花异草,种类繁多的珍禽异兽,还有那精巧别致的傣族竹楼,色彩艳丽的傣族服饰,极具民族特色的傣族歌舞将我们带进了人间天堂。 (设计意图:以祖国的大好河山,民族众多引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感,运用去旅游到达西双版纳之形式,迎合学生活泼的心理。)
三、学习新知。
1、学习葫芦丝的相关知识。
师:谁来说说傣族有些什么样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呢?生个别回答。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曲子就是用葫芦丝演奏的一首曲子,它的名字叫《月光下的凤尾竹》。(板书)
简介: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
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传统葫芦丝属簧管类乐器,其结构由一个葫芦和两根(或三根)竹管组成,葫芦上端为吹嘴,下端与葫芦连接的三根竹管为音管,其中,中间一根较粗较长的竹管为主音管,主音管正面有六个音孔(按音孔),背面上端有一个音孔为第七按音孔,下端有一个泛音孔(出音孔)和两个穿绳孔.主音管顶端装有金属簧片,插入葫芦,其尾端装有软塞子。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点,了解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了解葫芦丝的乐器特点。﹚
下面让我们再次聆听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
 2、师:乐曲的情绪如何?乐曲采用了什么速度?
  师生联想:乐曲优美抒情,速度中速,曲调清新流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卷:月光溶溶夜,微风轻抚凤尾竹,竹楼中的少女对月抒怀,竹楼外的葫芦声在宁静的夜晚宛如玉珠落盘?犹如傣家姑娘与孔雀那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
3、“勇闯三关”
  师:同学们,观赏完优美的乐曲,接下来让我们玩一个有关“西双版纳”的闯关游戏,怎么样?
  课件展示:勇闯三关
  第一关:幸运抢答;第二关:争分夺秒;第三关:跃跃欲试;
  A 第一关:幸运抢答——版纳风情
  课件展示:抢答题,教师读题。
  1)、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哪个省?(学生抢答:云南省)
  2)、 西双版纳居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一个民族?(学生抢答:傣族)
3)、 西双版纳有什么特色乐器?(学生抢答:葫芦丝、巴乌)
4)、葫芦丝属于什么类型的乐器?(学生抢答:簧管)
5)、葫芦丝的主音管有几个孔?(学生回答:6个)
  (设计意图:以闯关的游戏形式组合教学内容,配合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乐学,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师:恭喜大家顺利闯过第一关,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关吧。
  B 第二关:争分夺秒——听旋律模唱
  课件展示:
  规则: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所弹奏的旋律进行模唱。
  教师弹奏,学生聆听
  第一句(1)3/4
  1 6 6 1 1|1 2 2 3 3 ||
  闯关学生模唱;全体学生模唱。
第二句(2)3/4
3 2 21 16| 3 2 21 16 || 
  闯关学生模唱;全体学生模唱。
  第三句(3)3/4
  5 — 6| 3 — 6|1— 2| 3 ——||
  闯关学生模唱;全体学生模唱。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和竞争意识,采用听唱法让学生自学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部分旋律,提高学生旋律听觉能力)
  师:恭喜大家顺利闯过第二关。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入游戏第三关 跃跃欲试。
谁愿意来跟着音乐翩翩起舞?
  八、总结
  优美的音乐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那苍莽的热带雨林,神秘的宗教氛围,鲜见的少数民族情调更是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走进西双版纳。希望同学们不但热爱我们的大自然,更有责任保护好大自然,保护好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