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选择题
1.宋太宗曾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宋太宗有此“用心”主要是因为( )
A.唐中叶至五代政局给宋太宗的启示
B.宋太宗夺取帝位的方式
C.安史之乱给宋太宗的经验教训
D.辽与西夏严重威胁北宋统治
2.宋代的一些地方官在审判中重视调解,并提出情、理、法相结合的理论,不再把民事诉讼视为“民间细故”, 而是认为其“有关于朝廷上下之纪纲”。这一做法( )
A.激化了宋代社会矛盾 B.推动了地方司法独立
C.有利于加强地方治理 D.旨在强化君主的权威
3.为了安抚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北宋在保留了唐代以来三省、六部及各寺、监的官称的同时,实行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脱离的政策,另派官员担任实际职务,称为“差遣”。“差遣”的实质是( )
A.笼络民心 B.强化皇权
C.加强中央集权 D.稳定统治秩序
4.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 )
A.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B.打击朝廷的腐败势力
C.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D.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5.下表显示了对宋朝王安石的不同评价,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
人物 评价
司马光 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
梁启超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列宁 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实行土地国有未成
A.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B.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加准确
C.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
D.外国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评价更为客观
6.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仇耻最甚时而莫报”的结果。这位士人可能经历了下列哪一事件( )
A.秦末农民战争 B.西晋民族战争
C.中唐安史之乱 D.北宋亡于女真
7.诗人张以宁过辛弃疾墓时赋诗云:“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渡心。”该诗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宋朝放弃收复幽云十六州 B.澶渊之盟,宋辽和议
C.绍兴和议,宋廷偏安 D.南宋灭亡,国家一统
8.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时 间 960 年 1005 年 1038 年 1044 年 1125 年 1127 年 1140 年 1141 年
史 实 北宋 建立 宋辽订 立澶渊 之盟 西夏 建立 宋夏 达成 和议 金灭 辽 金灭 北宋 南宋取 得郾城 大捷 南宋与 金签订 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9.北宋建立后,将地方精兵编为禁军,拱卫京师,还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A.提升了边境防御能力 B.提高了文官和士人地位
C.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10.对中国古代的某一举措争议颇多,有人认为此法发挥了类似于今天银行的作用,对人民有利;也有人认为,这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此法可能是( )
A.青苗法 B.均输法
C.盐铁专营 D.市舶制度
11.据考证,杭州小笼包源自古代开封灌汤包,而西湖醋鱼与历史更悠久的开封糖醋鱼的做法几近相同。这一现象的发生很可能在下列哪一事件之后( )
A.赤壁之战 B.澶渊之盟
C.宋夏和议 D.靖康之变
12.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其中“靖康耻”是指( )
A.辽宋订立“澶渊之盟”
B.金军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
C.宋高宗解除岳飞兵权
D.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初惩藩镇的跋扈,悉召诸节镇入朝,赐第留之京师,而命朝臣出守列郡,谓之
权知军州事。特设通判,以分其权。县令亦命京朝官出知,以削藩镇之权,而重亲民之选。特设的使官最多。其重要的,如转运使,总一路的财赋;发运使,漕淮、浙、江、湖六路之粟。他如常平、茶盐、茶马、坑冶、市舶,亦都设立提举司,以集事权于中央。太宗命诸路转运使,各命常参官一人,纠察州军刑狱。真宗时,遂独立为一司,称为提点刑狱,简称提刑。是为司法事务,设司监察之始。
——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宋初解决藩镇割据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初惩治藩镇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同管)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覆奏、考帐。
——马端临 《文献通考》
材料二 科举制度在宋代有了重大的发展,宋太祖确立殿试制度,加在省试之上,使科举取士变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使科举及第者直接成为“天子门生”,进一步摧毁考官和考生之间的座主、门生关系。针对唐科举门资取士的弊病,逐步取消资格限制,贯彻“取士不问家世”的原则。设置考试新章法,如考生搜身制、考官隔离制、试卷糊名誊录制。科场文体从侧重诗赋代之以“经义”“策论”。
——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官职的特点。其目的何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选官制度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选官制度发展的原因。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选择题
1.宋太宗曾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宋太宗有此“用心”主要是因为( )
A.唐中叶至五代政局给宋太宗的启示
B.宋太宗夺取帝位的方式
C.安史之乱给宋太宗的经验教训
D.辽与西夏严重威胁北宋统治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内患”,理解其内涵;二是要注意联系时代背景理解其原因。唐中叶至五代藩镇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使宋太宗有此“用心”,故A项正确;B项中的宋太宗应为宋太祖,且不是主要原因;C项是以偏概全;D项与“内患”无关。
2.宋代的一些地方官在审判中重视调解,并提出情、理、法相结合的理论,不再把民事诉讼视为“民间细故”, 而是认为其“有关于朝廷上下之纪纲”。这一做法( )
A.激化了宋代社会矛盾 B.推动了地方司法独立
C.有利于加强地方治理 D.旨在强化君主的权威
【答案】C 【解析】宋代地方官员重视民事诉讼,“在审判中重视调解”,强调情、理、法三者的结合,这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加强地方治理,故A项错误,C项正确;宋代地方司法受到中央管控,无法独立,排除B项;地方司法调解与君主专制权威之间不存在直接关联,排除D项。
3.为了安抚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北宋在保留了唐代以来三省、六部及各寺、监的官称的同时,实行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脱离的政策,另派官员担任实际职务,称为“差遣”。“差遣”的实质是( )
A.笼络民心 B.强化皇权
C.加强中央集权 D.稳定统治秩序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实行“差遣”制度,其直接目的是为了安抚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职权分离巩固皇权,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差遣”是为了安抚、笼络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并不是笼络民心,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及各寺、监是中央机构,不涉及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故C项错误;“差遣”制度的实质是通过职权分离以强化皇权,不是稳定统治秩序,故D项错误。
4.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 )
A.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B.打击朝廷的腐败势力
C.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D.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答案】A 【解析】从王安石所属的阶级来分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说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应是对内平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故A项正确。
5.下表显示了对宋朝王安石的不同评价,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
人物 评价
司马光 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
梁启超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列宁 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实行土地国有未成
A.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B.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加准确
C.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
D.外国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评价更为客观
【答案】A 【解析】结合材料中司马光、梁启超和列宁对王安石的评价可知,材料中的人物因其所处的时代不同,对王安石的评价也不同,故A项正确;直观感受评价带有较多主观性,故B项错误;后人掌握的资料丰富,但认识仍有局限性,故C项错误;外国人因文化背景不同,其评价不一定客观准确,故D项错误。
6.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仇耻最甚时而莫报”的结果。这位士人可能经历了下列哪一事件( )
A.秦末农民战争 B.西晋民族战争
C.中唐安史之乱 D.北宋亡于女真
【答案】D 【解析】宋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强干弱枝的局面,地方贫弱无权,在战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使金军能够长驱直入,消灭北宋,故D项正确。
7.诗人张以宁过辛弃疾墓时赋诗云:“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渡心。”该诗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宋朝放弃收复幽云十六州 B.澶渊之盟,宋辽和议
C.绍兴和议,宋廷偏安 D.南宋灭亡,国家一统
【答案】C 【解析】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他的作品经常流露出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因此,张以宁用“英雄已尽中原泪”来纪念他。而绍兴和议后,南宋统治者偏安东南,无心统一,所以张以宁用“臣主元无北渡心”来讽刺南宋统治者的苟安。故C项正确。
8.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时 间 960 年 1005 年 1038 年 1044 年 1125 年 1127 年 1140 年 1141 年
史 实 北宋 建立 宋辽订 立澶渊 之盟 西夏 建立 宋夏 达成 和议 金灭 辽 金灭 北宋 南宋取 得郾城 大捷 南宋与 金签订 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答案】D 【解析】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各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各个政权的力量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故D项正确。
9.北宋建立后,将地方精兵编为禁军,拱卫京师,还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A.提升了边境防御能力 B.提高了文官和士人地位
C.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实行募兵制,军队不断扩编,而且兵士待遇较为优厚,这对于政府来说是不小的财政负担,故D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B、C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0.对中国古代的某一举措争议颇多,有人认为此法发挥了类似于今天银行的作用,对人民有利;也有人认为,这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此法可能是( )
A.青苗法 B.均输法
C.盐铁专营 D.市舶制度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在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以缓和民间高利贷盘剥的现象,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地方政府强迫农民贷款,向人民敲诈勒索的现象,故选A项。
11.据考证,杭州小笼包源自古代开封灌汤包,而西湖醋鱼与历史更悠久的开封糖醋鱼的做法几近相同。这一现象的发生很可能在下列哪一事件之后( )
A.赤壁之战 B.澶渊之盟
C.宋夏和议 D.靖康之变
【答案】D 【解析】1127年,金军攻破河南开封,俘虏了徽、钦二帝等三千余人,北宋灭亡,这一事件被称为靖康之变,之后康王赵构迁都杭州,史称南宋。此后,开封的灌汤包、糖醋鱼传到杭州,故D项符合题意。
12.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其中“靖康耻”是指( )
A.辽宋订立“澶渊之盟”
B.金军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
C.宋高宗解除岳飞兵权
D.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
【答案】B 【解析】“靖康”是北宋宋钦宗的年号,1127年,金军南下攻破北宋都城东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初惩藩镇的跋扈,悉召诸节镇入朝,赐第留之京师,而命朝臣出守列郡,谓之
权知军州事。特设通判,以分其权。县令亦命京朝官出知,以削藩镇之权,而重亲民之选。特设的使官最多。其重要的,如转运使,总一路的财赋;发运使,漕淮、浙、江、湖六路之粟。他如常平、茶盐、茶马、坑冶、市舶,亦都设立提举司,以集事权于中央。太宗命诸路转运使,各命常参官一人,纠察州军刑狱。真宗时,遂独立为一司,称为提点刑狱,简称提刑。是为司法事务,设司监察之始。
——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宋初解决藩镇割据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初惩治藩镇的影响。
【答案】(1)举措:派文官任地方官;增派官员,分化事权;设置转运使、发运使、提举司等官职削夺地方财权;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根本目的:巩固宋朝政权。
(2)影响:铲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造成了北宋冗官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隐患。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同管)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覆奏、考帐。
——马端临 《文献通考》
材料二 科举制度在宋代有了重大的发展,宋太祖确立殿试制度,加在省试之上,使科举取士变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使科举及第者直接成为“天子门生”,进一步摧毁考官和考生之间的座主、门生关系。针对唐科举门资取士的弊病,逐步取消资格限制,贯彻“取士不问家世”的原则。设置考试新章法,如考生搜身制、考官隔离制、试卷糊名誊录制。科场文体从侧重诗赋代之以“经义”“策论”。
——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官职的特点。其目的何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选官制度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选官制度发展的原因。
【答案】(1)特点:分化事权,设立众多机构,互不统属。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2)表现:确立三级考试制度;减少考试资格限制;严格考试程序;重考试内容的实用性。
原因:崇文抑武方针的影响;借鉴唐朝科举制弊端的教训;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