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2022-2023统编版七上历史实用备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2022-2023统编版七上历史实用备课(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01 09:2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目标】
①知道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②了解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作用。
③认识到汉武帝大一统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所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措施和作用。
难点:对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措施的理解。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一个个功高盖世的帝王将相有如银河中的点点繁星,将中国的历史点缀得无比灿烂。历史学家夏曾佑曾经说过:“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了解汉武帝对巩固大一统王朝的贡献。
环节二:整体感知
问题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的前提是什么?根据本课目录找出汉武帝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最终结果如何?
答案提示:休养生息、文景之治; 政治、思想、经济、军事; 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2、教师指导:“大一统”不是地域上的“大统一”,是指中央加强对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局面,汉武帝进一步巩固大一统王朝。
环节三:新课教学
(一)目标导学一:“推恩令”的实施
1、教师指导:根据材料,结合图示,思考西汉建立之初,是如何管理地方的?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答案提示:郡国并行制
教师指导:汉朝建国之初,在地方设立郡县的同时,为了汲取秦朝由于君权集中而导致灭亡的教训,(汉朝)把疆土分封,设立方国(给功臣诸侯爵位)。一百多个功臣有封地,把高祖的后代分封,开立了许多诸侯国。
2、自主学习:结合课本P57思考,材料反映西汉建立之初面临哪些问题,有何危害?
材料一: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合纵以逆京师。
材料二: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答案提示:诸侯势大、豪强横行,严重威胁中央。
教师指导:根据材料可知如今的诸侯有的竟然拥有相连的几十个城市,土地上千里......形势急迫时,则依仗他们的强大,联合起来反叛朝廷。强宗豪右田宅超过限制,且横行不法,倚强凌弱。由此可以得出诸侯和地方豪强势力过大,严重威胁中央统治。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培养学生学会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落实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3、自主学习:结合教材P57-58思考,面对汉初的问题,统治者是如何解决的?
答案提示:
①诸侯势大:汉景帝时期-晁错—削藩-引发七国之乱;
汉武帝时期-主父偃—推恩令、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诸侯王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②豪强横行: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4、教师指导:“推恩令”的恩体现在哪里?
答案提示: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后果,由皇帝制定封号。
教师指导:在元朔二年(前127),朝臣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样,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一建议既符合了汉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同年春正月,武帝颁布推恩令。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封地大的王国被分成封地较小的侯国,这个过程直接导致了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
5、问题探究:根据材料思考,推恩令体现出怎样的政治智慧?
一个政策之所以能得到有效推行和落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得到尽量多的受众支持,而推恩令恰恰做到了这点。这一政策使得各诸侯王的每个子嗣和宗亲都享有继承封地和爵位的权力,这就最大限度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扩大既得利益集团范围的同时起到了分化诸侯国内部的作用,从而大大降低了政策推行的阻力。这是我国古代一个经典政治智慧的范例。 ——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
答案提示:不费一兵一卒,通过扩大既得利益集团减少政策推行的阻力,巧妙的分化诸侯国内部,削弱诸侯王势力。
教师指导:根据材料中的“最大限度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扩大既得利益集团范围的同时起到了分化诸侯国内部的作用,从而大大降低了政策推行的阻力。”可得出。
6、核心素养: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颁行“推恩令”的有利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措施产生的影响。
汉武帝即位时,西汉社会经过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家积累了相当充实的财富,具备了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实力。经过汉景帝时对诸侯王叛乱的平定,同姓诸侯王的势力大为削弱。元朔二年,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下“推恩令”。允许诸侯王推“私恩”,把王国土地户口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 ——摘编自《中国历史 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答案提示:有利条件: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汉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使诸侯势力大为削弱;影响: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教师指导:根据“汉武帝即位时,西汉社会经过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家积累了相当充实的财富,具备了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实力。经过汉景帝时对诸侯王叛乱的平定,同姓诸侯王的势力大为削弱。”可得出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目标导学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1、自主学习:结合课本P58思考,材料反映西汉建立之初面临什么问题,有何危害?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答案提示:诸子百家思想活跃,不利于统治。
教师指导:现在人们学习和继承不同的学说,持有不同的议论,诸子百家遵从不同的学派,有着不同的追求和向往,致使朝廷不能建立固定统一的法令制度;法令制度不断变化,下级官吏和普通百姓无所遵从。由此可见思想的混乱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2、自主学习:结合教材P58思考,面对汉初思想混乱的问题,统治者是如何解决的?
答案提示:
①措施: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②具体方式:在长安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培养儒学人才进入政权机构。
③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3、问题探究:汉武帝为什么在诸子百家中选择了儒家思想呢?
答案提示: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所宣扬的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思想巩固了汉王朝的统一,迎合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教师指导:通过材料可知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其宣扬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理论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问题探究:根据下面两幅图片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不同态度和共同目的是什么。
答案提示:态度:秦-焚书坑儒;汉-尊崇儒术。目的:控制思想,巩固统治。
核心思想: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作者分别怎样评价董仲舒?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活动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材料一: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材料二: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答案提示:①材料一在肯定董仲舒对封建政权长期巩固所起作用的同时重点强调它对文化发展的危害;材料二肯定了董仲舒独尊儒术对统一思想, 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②全面评价,一分为二。
目标导学三:盐铁专卖
1、自主学习:结合课本P59思考,材料反映当时西汉还面临什么问题?
富商大贾,冶铸鬻(yù)盐(冶铁铸币卖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左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史记·平准书》
答案提示: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
教师指导:根据材料可知富商大贾有的冶铸煮盐,家财积累到万金,而不帮助解决国家急难,黎民百姓陷于重困之中。
2、自主学习:结合教材P59思考,面对当时的问题,统治者是如何解决的?
答案提示:①措施: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②影响:使国家财政状况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3、问题探究:这种情况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政府又是如何应对的?
“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史记·货殖列传》
答案提示:①如果农民弃农经商,会阻碍农业发展,影响社会稳定。②统治者采取了重农抑商政策,保护农业,压制工商业的发展。
教师指导:求富之道,从事农业不如从事手工业,从事手工业不如从事商业,妇女做女红不如倚门卖笑。由此可知如果人们为了求富都去经营商业,则会影响社会稳定。
(四)目标导学四:北击匈奴
1、自主学习:结合课本P60思考,材料反映当时西汉还面临什么问题?
匈奴连岁入边,烽火逼于长安……杀掠人口,动以万计。 ——《史记·匈奴列传》
答案提示:匈奴犯边,袭扰大汉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60,填充表格。
答案提示:对匈奴政策的转变
a汉初政策:和亲; 原因:国力疲软
b汉武帝时期政策:战争; 原因:国力强盛
反击匈奴人物:卫青、霍去病
高潮战役:漠北战役
影响: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3、核心素养: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汉王朝的影响力远达边远地区,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的版图得以拓展。汉朝利用帝国体系的凝聚力将这种民族认同感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心中,使得汉成为一个民族的称呼。
【课堂小结】
休养生息政策奠定了西汉鼎盛的经济基础,汉武帝的“大一统”使中央集权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使西汉进入了鼎盛时期,汉室江山迎来了空前的大一统局面。
【巩固练习】
1. (2022年湖南怀化)西汉初年,湖南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国长沙国建立。长沙国建立初期,管辖面积相当于今天湖南面积的1.5倍,到了汉平帝时,长沙国的面积不及它建国初期的五分之一。出现这种局面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 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C. 刺史制度的建立 D. “推恩令”的推行
2.(2022年江西) 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至汉成帝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梁国按朝廷命令共分出十七个侯国。朝廷的这种做法( )
A. 废除了郡县制度 B. 增强了地方势力 C. 导致了西汉灭亡 D. 削弱了诸侯实力
3.(2022年重庆A卷)汉武帝设《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后又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官职名)一律罢黜,形成儒家独尊局面;还建立太学,培养儒生官僚。这些举措( )
A.适应了大一统王朝的需要 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
C.解除了诸侯对朝廷的威胁 D.延续了“无为而治”思想
4.(2022年黑龙江大庆)为了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统一文字 B.实行盐铁专卖 C.颁布“推恩令 ” D.兴办太学
答案提示:DDAB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