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灯光》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灯光》是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4篇课文。本单元围绕“革命历史”这个主题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4篇课文。革命的道路并不平坦,有曲折和艰险,有困难和牺牲;但革命者凭借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克服千难万险,最终赢得了胜利。这个单元所选的诗文,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史,热情赞颂了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阅读这些诗文,能够让我们受到心灵的洗礼,激发起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的信念。学习本单元,要了解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感受革命者的壮志豪情;还要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注意体会文章是怎样通过勾画整体和刻画局部写好场面的。
《灯光》是一篇凝聚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的文章。该文透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围绕着“灯光”记叙了抗战时期,郝副营长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歌颂了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说明了这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醒我们要建设好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建立的伟大祖国。
二、整体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可以抓住文中的“多好啊!”与“灯光”两个词进行教学。先由“多好啊!”一词进入课文的学习,领悟郝副营长那种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品读描写“灯光”的句子,领悟郝副营长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再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走出回忆,领悟作者对先烈的怀念;写由“灯光”所想到的,在读文中融入深深的怀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边读边思考,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崇高美好的理想坚贞不屈、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体会文中人物的品质,启迪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三、教学目标
1.识记“憧憬”、“千钧一发”、“璀璨”等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现今生活的来之不易。
2.抓住文中三个“多好啊!”,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完美憧憬。
3.学习抓住主要线索读懂课文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文中三个“多好啊!”,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完美憧憬。
难点:学习抓住主要线索读懂课文的方法。
五、教学策略
教法:情景教学法、阅读法、师生互动法
学法:想象感情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导学:(出示天安门广场灯光图片)
灯光,为黑夜增添色彩,为人们带来光亮。灯光,不仅是人们夜晚的明珠,更是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的朋友。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当代著名作家王愿坚笔下的灯光,去感受一个人民战士内心当中对灯光的向往。
教师板书题目,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作者资料。
【设计意图】借助希沃白板创设情境,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课堂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愉快的氛围,又为接下来理解文本做铺垫。学生自主交流作者资料,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易错字词:歼灭 憧憬 千钧一发 璀璨 豫皖苏 黑魆魆
(利用希沃汉字功能出示汉字,白板的形状功能及色差原理遮盖拼音,必要情况下移除色块)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我”在天安门广场看见灯光,回忆起抗战时期,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书的插画图,图上画着一个在电灯下读书的孩子。这幅画使他陷入对未来的憧憬,并希望能用上电灯造福孩子。战斗打响后,为了给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路,郝副营长用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但火光却暴露了自己,最后英勇牺牲了的故事。(引导学生抓住回忆一词,由此为下两个问题设计做铺垫)
3. 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明确:倒叙,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4.是什么引起了我的回忆?
明确:灯光和“多好啊”。
【设计意图】利用希沃白板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通过学生自主概括文章内容,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通过抓住“回忆”一词展开的两个问题,为下文进一步研读课文做铺垫。
(三)品读课文,赏析感悟
1.找找文中写灯光的句子,想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自由交流
第一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用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现实的美景令人感到十分温馨)
第二句: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回忆郝副营长心怀祖国未来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羡慕)
第三句: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郝副营长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第四句: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郝副营长的敬佩与叹息)
第五句: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对郝副营长的怀念)
请你选择你喜欢的句子,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
2.再读课文,找一找“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三次。
第一次是清明节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儿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请你带着这种赞美,自读这一部分。(生展示读,相互点评)
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上读书。“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和“我”交谈时说的话,“多好啊”是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下学习。”
(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郝副营长对战斗胜利的决心,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3.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请画出有关语句。
明确: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同学们,正是有这样英勇无畏,不惧牺牲的战斗英雄,才能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围绕“多好啊”和灯光设计问题,辅以多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意识到文章线索的重要性,有效利用文章线索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四)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1.在这星火光中,在华灯照耀的今天,你们还能想到像郝副营长一样的哪些革命先烈
生畅所欲言。
2.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让我们能在电灯下学习。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以“灯光”为话题写一写,把你内心涌动的情感化为文字表现出来,可以是一首小诗,也可以是一段话……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由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既深化了本文的主旨,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意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拓展阅读
今天,当我们再一次回到“灯光”,说到“多好啊”,不会忘记今天的“灯光”中有着那么多的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同学们,美好生活来之不易,革命历史永记我心!课后推荐阅读《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了解更多革命小故事。
【设计意图】由课内延伸至课外,在丰富学生阅读积累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板书展示:
灯光
“多好啊”
回忆 现实 回忆
赞叹美景 憧憬未来 怀念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