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初中物理“理解性学习”系列
八年级上册
目录
【人教版】
温度
1
熔化和凝固
2
汽化和液化
3
升华和凝华
4
章末综合
5
3.2 熔化和凝固
基
础
过
关
1. 夏天, 小明买了一些冰淇淋, 为了储存, 他把冰淇淋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 此时, 冰淇淋是 态; 在吃的时候, 冰淇淋到嘴里后会变成 态; 如果有一滴水落在地上, 一会儿不见了, 这时它变成了 态.物体处于哪种状态与 有关.
知识点1 物态变化
固
液
气
温度
2.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 )
A. 铁块在炼铁炉中变成铁水
B. 糖放入锅内, 加热变成糖浆
C. 冰棒在嘴里变成水
D. 用铁水浇出铸件
知识点2 熔化和凝固现象
D
3. 光滑细嫩的豆腐, 经冷冻再解冻以后, 会出现许多小孔, 变成如图所示的“冻豆腐”. 小孔是因为豆腐里的水先 后 而形成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
凝固
熔化
4.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固体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表1、表2分别为该同学记录的海波熔化特点、松香熔化特点的数据.
(1) 实验中, 选择 (填“大块”或“粉末状”)的固体效果比较理想; 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的固体物质,
好处是 .
(2) 安装实验器材时, 应按照 (填
“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知识点3 实验: 探究物质的熔化、凝固规律
粉末状
使试管内的物质受热均匀
自下而上
(3) 请你根据数据分别在图1和图2中画出海波与松香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
(4)把你所作出的海波与松香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进行比较, 你可以发现:
①海波在熔化过程中, 热量, 温度 .
②松香在熔化过程中, 热量, 先变软, 后逐渐变稀, 最后全部变成液态, 整个过程中温度 .
③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吸收
不变
吸收
不断升高
海波
松香
5. 下表是刘明探究某种物质凝固过程的规律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由于疏忽, 他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 请帮助刘明分析数据并回答:
(1)表中错误的数据是 .
(2)请根据记录和更正后的数据在图中
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画出该物质温度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69
(3)从图像可以看出该物质凝固过程的规律是 .
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6. 下列物质中全都是晶体的是 ( )
A. 铁、沥青、松香 B. 萘、冰、铜
C. 金、海波、石蜡 D. 冰、石英、玻璃
知识点4 熔点和凝固点
B
7.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升高
B. 晶体有确定的熔点,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C. 晶体熔化时吸热, 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D. 某物质从100 ℃开始熔化, 直到150 ℃还未熔化完,则该物质是晶体
B
8. 我们从“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中知道:
(1)晶体熔化的特点: 给晶体加热, 在达到它的熔化温度(熔点)之前, 它的温度是 的, 但并不熔化;当温度达到它的熔点时, 继续加热, 晶体渐渐熔化, 但温度 ;当全部熔化成液态后, 继续加热, 它的温度 .
(2)根据晶体熔化的特点, 可以归纳出晶体熔化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一是必须使它的温度达到 ; 二是必须对它继续 .
升高
不变
升高
熔点
加热
9. 海波的熔点是48 ℃ , 那么48 ℃的海波所处的状态是 ( )
A. 固态 B. 液态
C. 固液共存态 D. 以上都有可能
D
10. 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第5 min,晶体开始熔化
B. 晶体熔化过程持续20 min
C.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收热量
D. 晶体的熔点是80 ℃
D
11.某同学在探究某物质凝固时温度变化的实验中,得出如图所示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回答:
(1)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的起始温度为 ℃,它的凝固
点是 ℃.
(3)线段AB表示 , 所对应的
是 态; 线段CD表示 , 所对
应的是 态.
(4) 点表示该物质开始凝固, 点表示该物质凝固完成.
(5)当温度为83 ℃时,该物质的状态是 .
晶体
150
120
液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液
固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固
B
C
固态
12. 在标准大气压下, 把冰水混合物放到-2 ℃的房间里, 它将( )
A. 继续熔化
B. 继续凝固
C. 既不熔化也不凝固
D. 无法判断
B
13. 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水银和酒精的凝固点分别是 和 , 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熔化温度, 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作测温物质.
-39℃
-117℃
酒精
14. 如图所示是某大型超市出售海鲜时的情景, 为防止海鲜变质往往在海鲜周围铺上碎冰块, 这是因为冰块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 要 (填“放”或“吸”)热, 起到保鲜的作用.
知识点5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熔化
吸
15. 有一种自动发热暖手袋, 如图所示, 反复扭曲袋内金属片, 袋内液体立即变为固体, 此过程要 热量; 暖手袋变凉后, 如欲再次使用, 只需放入沸水5分钟左右, 袋内会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放出
熔化
16. 北方冬季贮菜, 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如图所示), 以防止地窖里的菜冻坏. 这是因为当气温下降时, 桶里的水会 成 , 在此过程中, 水会 热量, 该热量可使地窖的温度不至太 , 可以避免冻坏蔬菜.
凝固
冰
放出
低
17. 夏天用0 ℃的冰或质量相等的0 ℃的水来冷却汽水, 结果是( )
A. 用冰的冷却效果更好,因为冰的温度低
B. 用水的冷却效果更好,因为水比冰更容易吸热
C. 用冰的冷却效果更好,因为0 ℃的冰熔化为 0 ℃的水时吸收热量
D. 两者冷却效果相同
C
能
力
突
破
1. 如图所示是探究“石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石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
B.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石蜡内部
C. “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石蜡受热均匀
D. 石蜡熔化过程中, 温度逐渐上升, 说明石蜡是晶体
D
2. 下雪了, 小宇从外面捧回一团雪放在杯子中, 插入一支温度计, 发现温度计的示数降到-6 ℃, 他将杯子放在盛有许多热水的盆中, 观察到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是 ( )
A. 一直不变
B. 先不变,后变大
C. 一直变大
D. 先变大后不变, 后来又变大
D
3. 一个杯子中装有特殊金属制成的勺子, 把热水瓶中的开水(略低于100 ℃)倒入杯中, 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 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6 ℃)后, 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 关于这种金属,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该金属凝固点低于100 ℃
B. 该金属熔点低于26 ℃
C. 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 ℃
D. 该金属熔点高于100 ℃
A
4.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 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
C. 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 不吸热
C
5.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 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 试管中的冰 ( )
A. 熔化一部分 B. 全部熔化
C. 一点也不熔化 D. 无法判断
C
6. 几种物质的熔点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的数值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某种钢的熔点是1 515 ℃)
A. 纯铁掉入钢水中一定能够熔化
B. 水银温度计在气温为40 ℃的地方不能使用
C. 在气温为-50 ℃的地方可以选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
D. 用铜锅冶炼钢是可以的
C
7. 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根据图像回答:
(1)锡的熔点是 , 凝固点是 .
(2)在BC段, 锡处于 态; 在DE段, 锡处于 态.
(3)锡的熔化用了 min, 熔化过
程中要 热, 但温度 .
(4)锡在第10 min到第12 min这段时间
间隔内处于 态.
232℃
232℃
固液共存
液
4
吸
保持不变
固液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