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圆》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章《圆》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1-01 10:0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2022年九年级上册第24章《圆》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半圆是弧 B.半径相等的圆是等圆
C.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D.直径是弦
2.下列图形中,∠B=2∠A的是(  )
A. B. C. D.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O为圆心,5为半径作圆,若点P的坐标是(3,4),则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  )
A.点P在⊙O外 B.点P在⊙O内
C.点P在⊙O上 D.点P在⊙O上或在⊙O外
4.下列说法:(1)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2)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3)劣弧一定比优弧短;(4)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如图,在⊙O中,点A是的中点,∠ADC=24°,则∠AOB的度数是(  )
A.24° B.26° C.48° D.66°
6.如图⊙O的直径垂直于弦,垂足是,,,的长为( )
A. B.4 C. D.8
7.往水平放置的半径为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入一些水以后,截面图如图所示,若水面宽度,则水的最大深度为( )
A. B. C. D.
8.如图,将圆锥沿一条母线剪开并展平,得到一个扇形,若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扇形的圆心角,则该圆锥母线的长为( )
A.8 B.6 C.4 D.3
9.如图,弦CD所对的圆心角为,AB为直径,CD在半圆上滑动,F是CD的中点,过点D作AB的垂线,垂足为E,则∠DEF的值为( )
A. B.
C. D.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3)、B(3,0),以点B为圆心、2为半径的⊙B上有一动点P.连接AP,若点C为AP的中点,连接OC,则OC的最小值为(  )
A.1 B.2﹣1 C. D.﹣1
二、填空题(共15分)
11.若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A=120°,则∠C的度数是___.
12.正八边形的中心角等于______度
13.如图,⊙O是△ABC的内切圆,⊙O切BC于点D,BD=3,CD=2,△ABC的周长为14,则AB=__.
14.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D、B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AB、D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设∠A=α,则∠E+∠F=______(用含α的式子表示).
15.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12.以AB为直径作半圆O,交BC于点D.若∠BAC=30°,则的长_____.
三、解答题(共75分)
16.(7分)如图,点A、B、C、D在⊙O上,∠ADC=60°,.请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17.(7分)如图,已知,分别与相切于点A,B,C为 上一点.若,求的大小.
18.(8分)如图,半圆O的直径AB为40,C,D是这个半圆的三等分点,求弦AC,AD和弧CD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19.(9分)如图,在圆O中,弦AB=8,点C在圆O上(C与A,B不重合),连接CA、CB,过点O分别作OD⊥AC,OE⊥BC,垂足分别是点D、E
(1)求线段DE的长;
(2)点O到AB的距离为3,求圆O的半径.
20.(10分)如图,AB是⊙O的直径,过点B作⊙O的切线BM,弦CD//BM,交AB于点F,且,连接AC,AD,延长AD交BM于点E.
(l)求证:△ACD是等边三角形;
(2)连接OE,若DE=2,求OE的长.
21.(10分)如图1,为半圆的直径,点为圆心,为半圆的切线,过半圆上的点作交于点,连接.
(1)连接,若,求证:是半圆的切线;
(2)如图2,当线段与半圆交于点时,连接,,判断和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2.(12分)已知⊙O的半径为2,∠AOB=120°.
(1)点O到弦AB的距离为  ;.
(2)若点P为优弧AB上一动点(点P不与A、B重合),设∠ABP=α,将△ABP沿BP折叠,得到A点的对称点为A′;
①若∠α=30°,试判断点A′与⊙O的位置关系;
②若BA′与⊙O相切于B点,求BP的长;
③若线段BA′与优弧APB只有一个公共点,直接写出α的取值范围.
23.(12分)如图,为的外接圆,,点D是上的动点,且点分别位于的两侧.
(1)求的半径;
(2)当时,求的度数;
(3)设的中点为M,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线段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圆的有关概念进行判断.
【详解】解:A、半圆是弧,所以A选项的说法正确;
B、半径相等的圆是等圆,所以B选项的说法正确;
C、过圆心的弦为直径,所以C选项的说法错误;
D、直径是弦,所以D选项的说法正确.
故选C.
【点睛】考查了圆的认识:熟练掌握与圆有关的概念( 弦、直径、半径、弧、半圆、优弧、劣弧、等圆、等弧等).
2.D
【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解:A中,∠A=∠B;
B中,∠A与∠B的大小无法判定;
C中,∠A+∠B=180°;
D中,∠B=2∠A.
故选D.
【点睛】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熟知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C
【分析】先求出点P与原点O的距离,然后再根据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点P的坐标是(3,4),
∴OP==5,
而⊙O的半径为5,
∴OP等于圆的半径,
∴点P在⊙O上,
故选C.
【点睛】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关键要记住若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有:当d>r时,点在圆外;当d=r时,点在圆上,当d<r时,点在圆内.
4.A
【分析】利用等弧的定义、圆周角定理、弧的定义及弦的定义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详解】解:(1)长度相等的弧不一定是等弧,弧的度数必须相同,故错误;
(2)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故错误;
(3)同圆或等圆中劣弧一定比优弧短,故错误;
(4)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正确,
综上所述,四个说法中正确的只有1个,
故选:A.
【点睛】考查圆中有关定义,能够熟练掌握圆的有关知识是解答的关键.
5.C
【分析】直接利用圆周角求解.
【详解】解:∵点A是的中点,
∴,
∴∠AOB=2∠ADC=2×24°=48°.
故选:C.
【点睛】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6.C
【详解】∵直径AB垂直于弦CD,
∴CE=DE=CD,
∵∠A=22.5°,
∴∠BOC=45°,
∴OE=CE,
设OE=CE=x(x>0),
∵OC=4,
∴x2+x2=16,
解得:x=2,
即:CE=2,
∴CD=4,
故选:C.
7.B
【分析】连接OA,过点O作OD⊥AB交AB于点C交⊙O于D,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进而可得出CD的长.
【详解】解:连接OA,过点O作OD⊥AB交AB于点C交⊙O于D,
∵OC⊥AB,由垂径定理可知,
∴AC=CB=AB=12,
在Rt△AOC中,由勾股定理可知:
∴,
∴,
故选:B.
【点睛】考查了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的应用,属于基础题,关键是过O点作AB的垂线,由此即可求解.
8.B
【分析】利用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个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圆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结合弧长公式得到,最后解关于的方程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得
解得,,
即该圆锥的母线的长为6.
故答案为6.
【点睛】考查了关于圆锥的计算,掌握“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个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圆锥底面圆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9.C
【分析】连接,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得,,再判断出点四点共圆,然后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得.
【详解】解:如图,连接,
弦所对的圆心角为,

,且点是的中点,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又,
点四点共圆,
则由圆周角定理得:,
故选:C.
【点睛】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是解题关键.
10.D
【分析】确定点C的运动路径是:以D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当O、C、D共线时, OC的长最小,先求D的半径为1 ,说明D是AB的中点,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是斜边一半可得OD=,所以OC的最小值是.
【详解】当点P运动到AB的延长线上时,即如图中点, 是的中点,
当点P在线段AB上时, 是中点,取的中点为D,
点C的运动路径是以D为圆心,以D为半径的圆(CA: PA=1 : 2 ,则点C轨迹和点P轨迹相似,所以点C的轨迹就是圆) , 当O、C、D共线时, OC的长最小,设线段AB交B于Q,
中,OA=3,OB=3,
.
半径为2,
是的中点,
是的中点,
即半径为1,
故选D.
【点睛】考查了图形与坐标的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圆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确定出OC最小时点C的位置是解题关键, 也是的难点
11.60°.
【分析】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进行求解即可得.
【详解】∵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
∴∠A+∠C=180°,
∴∠C=180°﹣∠A=60°,
故答案为60°.
【点睛】考查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12.45
【分析】已知该多边形为正八边形,代入中心角公式即可得出.
【详解】∵该多边形为正八边形,故n=8

故答案为:45.
【点睛】考查了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把一个圆分成n(n是大于2的自然数)等份,依次连接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多边形,这个圆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外接圆.正多边形每一边所对的圆心角叫做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正n边形的每个中心角都等于.
13.5
【分析】如图所示:由切线长定理可知:BE=BD=3,CD=CF=2,AE=AF,然后根据△ABC的周长为14求解即可.
【详解】解:如图所示:
由切线长定理可知:BE=BD=3,CD=CF=2,AE=AF.
设AE=AF=x.
根据题意得:2x+3+3+2+2=14.
解得:x=2.
∴AE=2.
∴AB=BE+AE=3+2=5.
故答案为;5.
【点睛】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切圆,利用切线长定理得到BE=BD=3,CD=CF=2,AE=AF是解题的关键.
14.180°﹣2α.
【分析】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DC+∠ABC=180°,∠ECD=∠A=,∠BCF=∠A=,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
【详解】∵四边形ABCD内接于⊙O,
∴∠ADC+∠ABC=180°,∠ECD=∠A=,∠BCF=∠A=,
∴∠EDC+∠FBC=180°,
∴∠E+∠F=360°-180°-2=180°-2,
故答案为180°-2.
【点睛】考查的是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圆内接四边形的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是解题的关键.
15.5π
【分析】连接AD,由等腰△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半圆交BC于点D,可得∠BAD=∠CAD=15°,即可得∠ABD=75°,继而求得∠AOD的度数,则可求得弧AD的度数,进而利用弧长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解:连接AD、OD,
∵AB为直径,
∴∠ADB=90°,
即AD⊥BC,
∵AB=AC,
∴∠BAD=∠CAD=∠BAC=15°,BD=DC,
∴∠ABD=75°,
∴∠AOD=150°,
∴弧AD的度数为150°,
∴弧AD的长==5π.
故答案为5π.
【点睛】考查的是弧长的计算,掌握弧长公式l=、圆周角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6.△ABC是等边三角形,理由见解析.
【分析】由圆周角定理可知∠ADC=∠ABC=∠BAC=∠BDC=60°,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ACB=60°,故可得出结论
【详解】△ABC是等边三角形,
理由:∵
∴AC=BC,
∵∠ADC=60°,
∴∠ABC=∠ADC=60°,
∴△ABC是等边三角形.
【点睛】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55°
【分析】连接OA、OB,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OAP=∠OBP=90°,利用四边形的内角和即可求出∠AOB,最后利用圆周角定理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解:连接OA、OB
∵,分别与相切于点A,B,
∴∠OAP=∠OBP=90°,

∴∠AOB=360°-∠OAP-∠OBP-∠P=110°
∴∠C=∠AOB=55°.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切线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掌握切线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是解题关键.
18.cm2
【分析】连接CO、OD,CD,根据条件证明CD∥AB,然后可得△OCD与△CDA面积相等,从而阴影部分的面积转化为扇形OCD的面积.
【详解】试题分析:
试题解析:连接CO、OD,CD,如图;
∵C、D是这个半圆的三等分点,
∴CD∥AB,∠CDO=60°,
∴∠CAD =30°,
∵OC=OD,∴△OCD是等边三角形,CD=OC=AB=20,
∴△OCD与△CDA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
∴=cm2.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S是cm2.
19.(1)DE=4;(2)圆O的半径为5.
【分析】(1)根据垂径定理得出AD=DC,CE=EB,再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DE=AB,代入相应数值求出即可;
(2)过点O作OH⊥AB,垂足为点H,则OH=3,连接OA,根据垂径定理可得AH=4,在Rt△AHO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O的长即可得答案.
【详解】(1)∵OD经过圆心O,OD⊥AC,
∴AD=DC,
同理:CE=EB,
∴DE是△ABC的中位线,
∴DE=AB,
∵AB=8,
∴DE=4;
(2)过点O作OH⊥AB,垂足为点H,则OH=3,连接OA,
∵OH经过圆心O,
∴AH=BH=AB,
∵AB=8,
∴AH=4,
在Rt△AHO中,AH2+OH2=AO2,
∴AO=5,即圆O的半径为5.
【点睛】主要考查了垂径定理,涉及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等内容,熟练掌握垂径定理是解的关键.
20.(1)见解析;(2)
【分析】(1)根据切线的定义可知AB⊥BM,又∵BM//CD,∴AB⊥CD,根据圆的对称性可得AD=AC,再根据等弧对等弦得DA=DC,即DA=DC=AC,所以可得△ACD是等边三角形;
(2)△ACD为等边三角形,AB⊥CD,由三线合一可得∠DAB=30°,连接BD,根据直径所对的角是直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可得∠∠EBD=∠DAB=30°,因为DE=2,求出BE=4,根据勾股定理得,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在Rt△OBE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OE的长.
【详解】解:(1)∵BM是⊙O切线,AB为⊙O直径,
∴AB⊥BM,
∵BM//CD,
∴AB⊥CD,
∴AD=AC,
∴AD=AC,
∴DA=DC,
∴DC=AD,
∴AD=CD=AC,
∴△ACD为等边三角形.
(2)△ACD为等边三角形,AB⊥CD,
∴∠DAB=30°,
连结BD,
∴BD⊥AD.
∠EBD=∠DAB=30°,
∵DE=2,
∴BE=4,,,,
在Rt△OBE中,.
【点睛】考查圆的有关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21.(1)见解析;(2)
【分析】(1)连接,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推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到,等量代换得到,推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于是得到结论;
(2)如图2,连接,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求得,证得,等量代换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1)证明:连接,
为半圆的切线,为半圆的直径,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是半圆的切线;
(2)解:,
理由:如图2,连接,
为半圆的直径,








【点睛】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圆周角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2.(1)1;(2)①点A′在⊙O上;②;③0°<α<30°或60°≤α<120°
【分析】(1)如图,作辅助线;证明∠AOC=60°,得到OC=1.
(2)①证明∠PAB=90°,得到PB是⊙O的直径;证明∠PA′B=90°,即可解决问题.
②证明∠A′BP=∠ABP=60°;借助∠APB=60°,得到△PAB为正三角形,求出AB的长即可解决问题.
③直接写出α的取值范围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1)如图,过点O作OC⊥AB于点C;
∵OA=OB,
则∠AOC=∠BOC=×120°=60°,
∵OA=2,
∴OC=1.
故答案为1.
(2)①∵∠AOB=120°
∴∠APB=∠AOB=60°,
∵∠PBA=30°,
∴∠PAB=90°,
∴PB是⊙O的直径,
由翻折可知:∠PA′B=90°,
∴点A′在⊙O上.
②由翻折可知∠A′BP=∠ABP,
∵BA′与⊙O相切,
∴∠OBA′=90°,
∴∠ABA′=120°,
∴∠A′BP=∠ABP=60°;
∵∠APB=60°,
∴△PAB为正三角形,
∴BP=AB;
∵OC⊥AB,
∴AC=BC;而OA=2,OC=1,
∴AC=,
∴BP=AB=2.
③α的取值范围为0°<α<30°或60°≤α<120°.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垂径定理及其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翻折变换、垂径定理等几何知识点来分析、判断、推理或解答.
23.(1)4;(2)15°;(3)存在,
【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即可.
(2)连接OC,OD,证明∠OCA=60°,∠OCD=45°,可得结论.
(3)如图2中,连接OM,OC.证明OM⊥AD,推出点M的运动轨迹以AO为直径的⊙J,连接CJ,JM.求出CJ.JM,根据CM≤CJ+JM=22,可得结论.
【详解】解:(1)如图1中,
∵AB是直径,
∴∠ACB=90°,
∵AC=4,BC=4,
∴AB8,
∴⊙O的半径为4.
(2)如图1中,连接OC,OD.
∵CD=4,OC=OD=4,
∴CD2=OC2+OD2,
∴∠COD=90°,
∴∠OCD=45°,
∵AC=OC=OA,
∴△AOC是等边三角形,
∴∠ACO=60°,
∴∠ACD=∠ACO﹣∠DCO=60°﹣45°=15°.
(3)如图2中,连接OM,OC.
∵AM=MD,
∴OM⊥AD,
∴点M的运动轨迹以AO为直径的⊙J,
连接CJ,JM.
∵△AOC是等边三角形,AJ=OJ,
∴CJ⊥OA,
∴CJ2,
∵CM≤CJ+JM=22,
∴CM的最大值为22.
【点睛】属于圆综合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寻找特殊三角形解决问题,正确寻找点M的运动轨迹,属于中考压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