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过关训练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过关训练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01 11:2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十三章过关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 在以下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 热水和冷水混合后变成温水
B. 同学们的读书声往四周传播
C. 水壶烧水时产生的“白气”
D. 水果店内扑鼻而来的水果香味
D
2. 小明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发现两者粘在一起,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引力。小华认为此实验不能排除是大气压把两个铅柱压在一起。图13-1所示实验中,能帮助小华释疑的是( )
A. 挂一个钩码,铅柱不分离
B. 挂两个钩码,铅柱不分离
C. 铅柱略错开,铅柱不分离
D. 置于真空罩内,铅柱不分离
D
3. 如图13-2所示,把一个底部封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座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塞子塞紧管口。把一根橡皮条缠在管子上并迅速来回拉动,很快会观察到塞子被顶出,且在管口上方有大量“白气”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塞子被顶出后,酒精蒸气的内能增加
B. 来回拉动橡皮条的过程中,金属管的
内能减少
C. 来回拉动橡皮条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管口上方的“白气”是从管中溢出的酒精蒸气
C
4.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关于水和冰的说法不正确是( )
A. 水的沸点是100 ℃
B. 冰的熔点是0 ℃
C. 水的比热容是2.1×103 J/(kg·℃)
D. 冰的比热容是2.1×103 J/(kg·℃)
C
5. 下列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 人吃冰淇淋,感觉很凉爽——热传递
B. 冬天搓手取暖——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C. 酒精喷在手上感到凉快——液化吸热
D. 夏天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棍外有白霜——凝华
C
6. 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再相互接触(c铝>c铜),则( )
A. 没有温度差,所以不会发生热传递
B. 没有内能差,所以不会发生热传递
C. 会发生热传递,热量由铜块传递给铝块
D. 会发生热传递,热量由铝块传递给铜块
C
7.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80 ℃的水一定比30 ℃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C.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 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8.衣箱里的卫生球不断变小,衣服充满卫生球的味道,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所以分子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存在较大斥力”或“存在较大引力”)。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较大
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9. 沙石的比热容约为0.92×103 J/(kg·℃),它表示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的沙石,温度每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当质量为30 kg的沙石放出8.28×104 J的热量后,其温度将降低________________。
1 kg
0.92×103 J
3 ℃
10. 将盛有凉牛奶的瓶子放在热水中(如图13-3甲),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牛奶的内能。图13-3乙是250 g牛奶与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牛奶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J。容器中热水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牛奶质量。 [假设热水放出的热量全部被牛奶吸收,c牛奶取4.2×103 J/(kg·℃)]
热传递
2.1×104
小于
11. 图13-4甲是一个小蒸汽轮机,烧瓶内的水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瓶口处的“白气”是________________(填“瓶内”或“瓶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在蒸气推动扇叶转动的过程中,请在图13-4乙中完善它能量形式的能流图。
热传递
瓶内
内能
机械能
12. 物质M因发生物态变化放热,M在该物态变化前后都具有流动性,则发生物态变化后,物质M的内能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这种物态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如果它的比热容是2.4×103 J/(kg·℃),则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少
液化
1 kg物质M温
度降低1 ℃所放出的热量为2.4×103 J
三、作图题(共8分)
13. (1)(4分)质量相同,温度都是80 ℃的甲、乙两种液体,在常温下(25 ℃)放热。已知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请在图13-5中画出乙液体放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
如答图13-1所示。
(2)(4分)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给质量和初温均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3-6所示,已知煤油的比热容是水的一半,且加热过程中物态不变,请在图中画出给煤油加热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如答图13-2所示。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4. (8分)如图13-7 a所示,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 ℃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m甲<m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13-7 b所示。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a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
(2)乙液体第60 s的内能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第120 s的内能。
58
小于
(3)小明根据图中0~30 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 s内吸收热量Q相同时,m甲15. (12分)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像如图13-8甲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__℃。
-4
(2)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的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的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的水都是200 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2)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降低,后升高
(3)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 ℃,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_____________(填“准确”或“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测量浓度为21%的盐水凝固点时,某一时刻测得盐水温度如图13-8乙所示,则此时该盐水处于___________态。
不准确
当浓度
在21%~24%之间时,可能存在比-18 ℃还低的凝固点

(5)如图13-9所示,只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搅拌的时候,易拉罐的温度会降低
B. 水蒸气形成白霜时放出了热量
C. 冰中加盐提高了冰的熔点
D. 如果不加盐,则罐底会出现小水珠而不是白霜
C
五、计算题(共7分)
16. 将420 g、100 ℃的铁块投入150 g的水中,充分混合后的温度是40 ℃。求:
(1)铁的比热容约为0.45×103 J/(kg·℃),铁块放出的热量。
(2)若铁块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水的初温。
[c水=4.2×103 J/(kg·℃)]
解:(1)铁块放出的热量
Q放=c铁m铁(t0铁-t)=0.45×103 J/(kg·℃)×
0.42 kg×(100 ℃-40 ℃)=1.134×104 J。

六、综合能力题(共12分)
17.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制 动 液
汽车制动液俗称刹车油,汽车刹车时,驾驶员踩踏板通过刹车管内的制动液把压力传递到刹车块,刹车块和车轮上的鼓轮摩擦,制止车轮转动。制动时,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会使制动液温度升高,如果温度过高,达到沸点,制动液就会产生大量气体,造成制动失灵。制动液的沸点在遇潮吸水后会下降,因此国家规定制动液沸点不得低于140 ℃。
要测量制动液的沸点,可以取适量制动液和一个质量为m1的铜块放入加热容器,加热至沸腾后,把铜块取出立即放入一个装有水的保温杯中,保温杯中水的质量为m2,温度为t1,等铜块和水的温度相同后,再测出水温t2,若从取出铜块到测出水温过程散失的热量为Q,铜的比热容为c1,水的比热容为c2,就可以计算得到制动液的沸点,下表为某种制动液的含水量和对应的沸点。
含水量/% 0 1 2 3 4 5 6
沸点/℃ 210 180 158 142 132 124 120
(1)刹车时,制动液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增加了制动液的内能。
(2)利用表格中给出的数据,在图13-10的坐标图中作出沸点与含水量的关系图像。
热传递
如答图13-3所示。
(3)根据图表判断:当含水量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这种制动液就必须更换。
(4)制动液沸点的表达式为t=_____________________。
3.2(3.0~3.4之间)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