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9 古诗三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的诗,流传至今的有一千多首。他的一生苦多乐少,他的诗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转为衰败的社会现实生活,他的诗以深沉、愁苦为主要特色,因此,他还被称为“苦难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诗”。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听说
听说朝廷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
指朝廷的军队
收复
河:黄河,指黄河以南和以北的地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读出节奏和韵味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指作者所在的蜀地。
泛指唐朝蓟州北部地区,当时是叛军盘踞的地方。
【诗意】身在蜀地,忽然听闻蓟北被收复的消息,(我)刚听到这个喜讯,眼泪就洒满了衣裳。
眼 泪
上身穿的衣服叫衣,下身穿的衣服叫裳。
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
攻下了洛阳和长安,洛阳是杜甫的家
乡。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
变得岌岌可危,也把诗人杜甫卷入了
生活的最底层,开始了他长达八年的逃难生活。在这八年里他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度日如年,思乡难归。他亲眼看到了叛军的烧杀抢掠,看到了路有饿死骨的种种惨象。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泛指唐朝蓟州北部地区,当时是叛军盘踞的地方。
【诗意】身在蜀地,忽然听闻蓟北被收复的消息,(我)刚听到这个喜讯,眼泪就洒满了衣裳。
眼 泪
上身穿的衣服叫衣,下身穿的衣服叫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回头看。
忧愁烟消云散。
随手卷起诗书
妻子和孩子。
【诗意】回头看妻子和孩子也一扫愁容,随手卷起诗书,内心欣喜若狂。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让我们再读颔联,读出诗人的欣喜若狂
让我们齐读诗的前四句,注意停顿和重音,读出诗人的欣喜若狂。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 ··
体悟情感
请同学们想一想,诗人的“喜欲狂”除出了表现在“愁何在”和“漫卷诗书”,还有哪些行为是“喜欲狂”的具体体现?
放歌,纵酒
想一想
畅快痛饮。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诗意】在白天便放声高歌,畅快痛饮,趁着这春天的陪伴,正好启程返乡。
放声高歌。
指春天。
让我们带着“喜欲狂”的心情,再读颈联,
读出诗人的欣喜若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再 读
诗人想好回家的路线了吗?
他准备怎么走?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想一想
尾联中有几个地名?请同学们圈画出来
巴峡 巫峡
襄阳 洛阳
圈一圈
剑外
巫峡
巴峡
襄阳
洛阳
蓟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长
江
东
海
我们从“即从”“便下”“穿”“向”这几个词语
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归 心 似 箭
想一想
让我们带着归心似箭的心情再读尾联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____李白
李白也有一句诗和这首诗的尾联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来读一读
知识拓展
让我们齐读诗的后四句,注意停顿和重音,读出诗人的欣喜若狂和 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
·
···
体悟情感
看图背诗。
我们在第二单元学习了情景表演,请你根据对这首诗的理解,加上丰富的想象力,演一演这首古诗,注意揣摩人物的语言 、动作和表情。
有趣的情景表演
演一演
我们综观全诗,诗中哪些词语体现了作者的“喜欲狂”?
提炼要点
涕泪满衣裳、
愁何在、
放歌、纵酒
即从、穿、便下、向
诗人仅仅是为自己结束颠沛流离,能回到故乡而喜吗?请同学们交流讨论诗人还为什么而喜?
交流讨论
忧国忧民的浓浓爱国情
爱国之情,古来有之。杜甫的爱国情,令人动容。正是因为有了像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爱国者,他们舍命保家卫国,才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我们要心怀祖国家乡,热爱它,保护它,好好学习,为将来建设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爱国之情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课下搜集有关爱国的诗句,
同学之间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