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人版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测试题(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2021年9月25日,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回家。此处的“家”指的是“伟大祖国”。下列对我们伟大祖国地理位置和范围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辽阔的海域,便于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C.陆地疆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众多陆上邻国发展边境贸易
D.我国大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2022·北京·七年级课时练习)图是我国长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南京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
A.京 B.沪 C.桂 D.苏
3.夏秋季节图示沿海地区易受台风影响,台风过境时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
A.狂风暴雨 B.沙尘漫天 C.风雪交加 D.寒冷干燥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左图示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4.穿着右图服饰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列传统民居位于丙区域的是( )
A. B.
C. D.
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适时推出“三孩政策”。下列对“三孩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
①增加劳动力储备②缓解人口老龄化③改善人口年龄结构④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国土辽阔,各区城地形特征各有不同。左图为我国主要地形类型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图、右图为中国地势特点及其影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 )
A.地形类型单一 B.山区面积广大 C.地形以高原为主 D.平原比例最小
8.我国地势的显著特征是( )
A.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 B.西高东低,大致呈斜坡状
C.南高北低,大致呈阶梯状 D.南高北低,大致呈斜坡状
9.受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 )
①多数河流自东向西流入海洋 ②有利于海洋气流向陆地深入
③阶梯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④平原地区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每年我国东部雨带有规律地南北移动。雨带一般4月在华南登陆,随夏季风增强逐级北移(下图所示),9月迅速南撤,10月退出大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6月我国东部雨带推移到( )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1.我国南、北雨季长短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 B.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C.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D.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
12.(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该岛屿蔬菜销往北方地区的旺季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塔里木河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 )
A.夏季降水丰富 B.夏季地下水丰富
C.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较多 D.夏季湖泊水补给丰富
(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流经武汉的长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14.图中长江流量( )
A.最大值大于50000米3/秒 B.最大值小于20000米3/秒
C.最小值大于40000米3/秒 D.最小值小于10000米3/秒
15.武汉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
A.川 B.鄂 C.辽 D.青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少部分位于____带,没有____带。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____洲的东部,东部濒临____洋,是一个____的国家。
1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民族分布图”,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图中A、B、C处主要少数民族名称。A____;B____;C____。
(2)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地区是____。
(3)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泛的民族是____。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____(民族)聚居的草原景观的描述。
18.(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
(1)在图中填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位置。
(2)三级阶梯的特点: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为青藏高原,号称“________________”。第二级阶梯:海拔在________米,以______________为主。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________米以下,以______________为主。
(3)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沿36°N剖面)图,中国地势__________,呈____________分布。
(4)地势的影响:海上湿润气流易深入内陆,形成降水,利于农业生产,我国大河大多自________向________流,便利东西交通。阶梯交汇处,河流落差大,________资源极为丰富。
19.(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夏季(7月)我国南北气温差异(C-B-A)______,普遍______,______除外。
(2)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______℃以上。
(3)我国夏季最冷的地方是D______。此处气温也很低,受______因素影响。
20.(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1)水资源:________和河套平原由于引黄灌溉成为“塞上江南”。
(2)水能资源:上、中游河段________丰富,主要水电站和水利枢纽有三门峡、________、G________。
(3)航运:黄河因为水量较小、有结冰期、下游河道狭窄,________价值不大。
(4)忧患与治理
黄河
上游 中游 下游
主要问题 ________、凌汛 ________严重 洪水灾害、凌汛
治理措施 植树种草、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炸冰泄洪 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水土保持 ________;________;炸冰泄洪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人版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测试题(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2021年9月25日,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回家。此处的“家”指的是“伟大祖国”。下列对我们伟大祖国地理位置和范围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辽阔的海域,便于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C.陆地疆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众多陆上邻国发展边境贸易
D.我国大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答案】D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A正确;我国海域辽阔,便于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B正确。我国陆地疆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有诸多邻国,便于与众多陆上邻国发展边境贸易,C正确。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无寒带,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
(2022·北京·七年级课时练习)图是我国长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南京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
A.京 B.沪 C.桂 D.苏
3.夏秋季节图示沿海地区易受台风影响,台风过境时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
A.狂风暴雨 B.沙尘漫天 C.风雪交加 D.寒冷干燥
【答案】2.D 3.A
【解析】2.南京所在的省区是江苏省,是江苏省的行政中心,江苏省简称苏。京是北京的简称,沪是上海的简称,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故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3.图示是长江中下游沿海地区,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海洋中的强气旋,往往生成于夏秋季节,往往会带来狂风暴雨等天气,故A正确。台风过境区域在湿润地区,不可能出现干旱地区的沙尘漫天现象,夏秋季不会风雪交加,寒冷干燥。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点睛】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江经济带的引领者,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左图示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4.穿着右图服饰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列传统民居位于丙区域的是( )
A. B.
C. D.
【答案】4.D 5.C
【解析】4.读图可知,图中甲为北方地区,乙为南方地区,丙为西北地区,丁为青藏地区。右图所示为生活在青藏地区的藏族同胞的传统服饰——藏袍,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读图分析可知,吊脚楼和土楼位于乙南方地区,四合院位于甲北方地区,蒙古包位于丙西北地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和东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适时推出“三孩政策”。下列对“三孩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
①增加劳动力储备②缓解人口老龄化③改善人口年龄结构④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详解】2021年5月31日会议指出实施“三孩”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升社会消费能力,增加劳动力储备,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选A。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国土辽阔,各区城地形特征各有不同。左图为我国主要地形类型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图、右图为中国地势特点及其影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 )
A.地形类型单一 B.山区面积广大 C.地形以高原为主 D.平原比例最小
8.我国地势的显著特征是( )
A.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 B.西高东低,大致呈斜坡状
C.南高北低,大致呈阶梯状 D.南高北低,大致呈斜坡状
9.受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 )
①多数河流自东向西流入海洋 ②有利于海洋气流向陆地深入
③阶梯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④平原地区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7.B 8.A 9.C
【解析】7.读图可知,我国的地形种类多种多样,A错误;包括山地和丘陵在内的山区比重较大,B正确;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C错误;平原所占比例为12%,所占比例最小的是丘陵,为10%,D错误;故选B。
8.读图可知,我国的地势大致呈阶梯状,西高东低的特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读图可知,我国地势为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的特点,所以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①错误;东部濒临海洋,且地势西高东低,风从海洋上带来的湿润水汽容易进入内陆,②正确;阶梯交界处,河路落差大,水能丰富,③正确;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的地区主要为多雨的山地地区,④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三大阶梯的分界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每年我国东部雨带有规律地南北移动。雨带一般4月在华南登陆,随夏季风增强逐级北移(下图所示),9月迅速南撤,10月退出大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6月我国东部雨带推移到( )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1.我国南、北雨季长短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 B.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C.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D.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
【答案】10.D 11.C
【解析】10.我国雨带推移的规律可以如此记忆:南岭五,江淮六,两北七八,九回头。意思是五月雨带登陆我国华南地区,六月雨带在江淮流域,此时江淮地区多“梅雨”,七八月雨带推移至我国东北,华北地区,九月北方冷空气南下,雨带逐渐退出我国大陆。据图中6月份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位置可知,雨带在6月份推移到了长江中下游平原,D正确,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描述都不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读图可知,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C正确,ABD选项的说法都不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是:每年2-5月,主要雨带位于华南沿海地区,并随着季节的转暖缓慢向北移动;6月中旬或下旬,雨带北移至长江流域,使江淮一带进入梅雨期,这种连续性的阴雨一直会持续到7月上旬末;到了7月上旬或7月中旬,雨带北移至黄河流域,而江淮地区则处于副高的控制之下,进入伏旱期。如果副高强大、持续时间长,则会出现长时间的酷热、少雨天气,造成严重干旱。副高南侧为东风带,常有东风波、热带风暴甚至台风活动。因此7月中旬以后,华南地区又一次出现了雨区;7月底至8月初,雨带北移至华北、东北一带达到一年中最北位置,如果副高稳定,江淮地区则持续高温酷暑的伏旱天气;从8月底到9月上旬开始,雨带随着北方冷空气的活跃而开始迅速南撤,华北、东北地区雨季最早结束;到了10月上旬,雨带退至江南华南地区,随后退出大陆,结束了以一年为周期的雨带推移活动。
12.(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该岛屿蔬菜销往北方地区的旺季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D
【详解】海南岛地处热带地区,冬季气温较高,为蔬菜生产提供了条件;而我国北方气温低,生产量较小,蔬菜的需求量大。故选D。
13.(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塔里木河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 )
A.夏季降水丰富 B.夏季地下水丰富
C.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较多 D.夏季湖泊水补给丰富
【答案】C
【详解】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该河分布在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河流水源主要依靠冰雪融水,到了夏季气温升高冰雪融水量大,形成丰水期,与地下水丰富和湖泊水补给丰富无关,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流经武汉的长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14.图中长江流量( )
A.最大值大于50000米3/秒 B.最大值小于20000米3/秒
C.最小值大于40000米3/秒 D.最小值小于10000米3/秒
15.武汉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
A.川 B.鄂 C.辽 D.青
【答案】14.D 15.B
【解析】14.由图可以看出,长江流域的最大值大于40000米3 /秒,但不会大于50000米3 /秒;最小值小于10000米3 /秒,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故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15.武汉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湖北省,该省区简称鄂,川是四川省的简称,辽是辽宁省的简称,青是青海省的简称,故B正确、A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点睛】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少部分位于____带,没有____带。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____洲的东部,东部濒临____洋,是一个____的国家。
【答案】(1) 东 北
(2) 北温 热 寒
(3) 亚 太平 海陆兼备
【分析】本题以我国的地理位置为材料,涉及到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考查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掌握程度。
(1)
由图可以看出,从东、西半球看,我国全部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全部位于北半球。
(2)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3)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
1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民族分布图”,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图中A、B、C处主要少数民族名称。A____;B____;C____。
(2)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地区是____。
(3)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泛的民族是____。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____(民族)聚居的草原景观的描述。
【答案】(1) 壮族 回族 满族
(2)东北、西北、西南
(3)回族
(4)蒙古族
【分析】本题以“我国民族分布图”为材料,涉我国民族分布、名称、数量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和区域认知素养。
(1)
根据图例以及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可知:A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为壮族;B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主要民族为回族;C位于东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为满族。
(2)
结合图例、读图可知,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地区是东北、西北和西南等边疆地区。
(3)
结合图例、读图可知,回族的图例在西北、东北、华北均有分布,故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泛的民族是回族。
(4)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的是我国蒙古草原的盛景,当地居住的主要是蒙古族。
18.(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
(1)在图中填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位置。
(2)三级阶梯的特点: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为青藏高原,号称“________________”。第二级阶梯:海拔在________米,以______________为主。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________米以下,以______________为主。
(3)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沿36°N剖面)图,中国地势__________,呈____________分布。
(4)地势的影响:海上湿润气流易深入内陆,形成降水,利于农业生产,我国大河大多自________向________流,便利东西交通。阶梯交汇处,河流落差大,________资源极为丰富。
【答案】(1)
(2) 世界屋脊 1000米-2000米 高原盆地 500 平原、丘陵
(3) 西高东低 阶梯状分布
(4) 西 东 水能
【分析】本大题以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填图、海拔、地形、河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最我国地势的掌握程度和综合思维能力。
(1)
根据分界线,将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在图内填注。读图可知,昆仑山脉海拔大于4000m,是地势第一阶梯,太行山脉以西的黄土高原是第二阶梯;太行山脉以东至海岸线是第三阶梯。
(2)
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青藏高原雄居在内,号称“世界屋脊”;第二级阶梯存在于青藏高原的北边和东边,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海拔迅速下降到1000-2000米左右,但局部地区低于500米;第三级阶梯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其携带的泥沙由于水流变缓而沉积下来,形成广大的冲积平原,第三级阶梯主要地形为平原、丘陵为主。
(3)
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是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众多的山脉,大小相连,绵延不断,呈网格状分布于全国。
(4)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我国大河大多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在阶梯与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19.(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夏季(7月)我国南北气温差异(C-B-A)______,普遍______,______除外。
(2)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______℃以上。
(3)我国夏季最冷的地方是D______。此处气温也很低,受______因素影响。
【答案】(1) 小 高温 青藏高原
(2)20℃
(3) 青藏高原 地形
【分析】本题以我国7月平均气温为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影响气温的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别小,除了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青藏高原上的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低于8摄氏度。
(2)读图可知,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3)D是青藏高原,此处气温也很低,是我国夏季最冷的地方,受地形因素影响,海拔每上升一百米,气温降低0.6℃。
20.(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1)水资源:________和河套平原由于引黄灌溉成为“塞上江南”。
(2)水能资源:上、中游河段________丰富,主要水电站和水利枢纽有三门峡、________、G________。
(3)航运:黄河因为水量较小、有结冰期、下游河道狭窄,________价值不大。
(4)忧患与治理
黄河
上游 中游 下游
主要问题 ________、凌汛 ________严重 洪水灾害、凌汛
治理措施 植树种草、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炸冰泄洪 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水土保持 ________;________;炸冰泄洪
【答案】(1)宁夏平原
(2) 水能资源 龙羊峡 小浪底
(3)航运
(4)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加固黄河大堤 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分析】本大题以黄河的开发与治理为中心,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黄河的水资源、水能资源、航运、问题、治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于黄河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
(1)
黄河在上游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在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利用黄河兴修水利,灌溉农田,瓜果粮棉产量丰富。由于水利发达,比较富饶,被誉为“塞上江南”。
(2)
黄河上中游特别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总落差1 3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水电站和水利枢纽有三门峡、龙羊峡、G小浪底。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千米,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要功能,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设施,能够有效提高黄河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黄河水量比较小,河道比较浅;黄河水量季节变化大,春季部分河段甚至断流;黄河冬季有比较长时间的结冰期,初冬和初春季节部分河段还有凌汛;黄河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不利于港口建设。航运价值不大。
(4)
黄河上游的问题主要是荒漠化、凌汛。 措施为建立生态保护区、退耕退牧还林;爆破、飞机轰炸排凌汛。黄河中游的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具体措施有:工程措施——固沟、保塬、护坡,农业技术措施——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以及轮耕套种、选育良种、地膜覆盖、喷灌滴灌、科学施肥等;生物措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大力种草植树,实行乔、灌、草结合。黄河下游的问题主要是泥沙淤积、地上河以及凌汛、冬春水量不足。措施有:水库调水、调沙,加固堤坝,修建分洪蓄洪工程,冬春工程排凌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