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人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认识地球单元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先后顺序是( )
A.①→④→③→② B.①→③→④→②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答案】C
【详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直接观察(天圆地方)、推测(太阳和月亮)、探索(环球航行)、拍摄卫星照片。综上所述,C正确,排除ABD。故选C。
【点睛】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共有四个阶段:直接观察(天圆地方)、推测(太阳和月亮)、探索(环球航行)、拍摄卫星照片。
2.(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人类利用人造卫星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平均半径6371米 B.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C.表面积5.1亿平方米 D.赤道长度相当于1万个400米跑道总长
【答案】B
【详解】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长度相当于10万个400米跑道总长,选项ACD错误,B正确,故选B。
3.(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假如要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你认为至少需要多少布料( )
A.5.1亿km2 B.5.1 km2 C.5.1亿km3 D.5.11 km2
【答案】A
【详解】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所以假如要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应不少于5.1亿平方千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答案】B
【详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是古代人们提出的“天圆地方”,再到近代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最后是现代人们利用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能清晰地看出地球的球体形状,其顺序是②③①,故选B。
【点睛】
5.(2018·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图①②③为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简图,下列排序最符合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是( )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答案】D
【详解】最初人们按照直觉认为“天圆地方”,后来推测地球是个球体,并由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实。随着科学发展,科技工作者进一步测出地球实际上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过程是③→①→②,故选D。
【点睛】
6.(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纬度越小,纬线越长,下列纬线圈中最长的是( )
A.80°S B.70°N C.10°N D.0°
【答案】D
【详解】纬线,是指地球表面某点随地球自转所形成的轨迹。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向东西方向。纬线形状为圈。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由题干可知,纬度越小,纬线越长。四个选项中,0°度数最小,故纬线最长。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纬线是垂直于地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的长度不一定相等,最长的是赤道(0°纬线)。越接近赤道的纬线就越长,即纬度度数越小,纬线越长。
7.(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图中A点的坐标是( )
A.10°S,30°E B.30°N,10°E
C.10°N,30°W D.30°S,10°W
【答案】B
【详解】图中A点所在经度数值自西向东增加,为东经,所在纬度数值自南向北增加,为北纬,故A点的经纬度坐标为30°N,10°E。故选B。
8.(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在地球表面,北纬30°、经度30°的地方一共有( )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线和纬线互相交织构成网格叫做经纬网,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标点任何一个点的位置。地球仪上北纬30°只有一条纬线, 经度30°经线线有30°W和30°E两条,所以在地球仪上,北纬30°、经度30°相交的地方一共有2个(30°N,30°E)(30°N,30°W),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2018·陕西·勉县九冶中学七年级课时练习)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东西方向的分界线 D.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上的经纬线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所有的经线都是等长的半圆,每一条经线都称为子午线,其中0°经线称为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A正确。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南北纬度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0°纬线为界,B、C、D错误。故选A。
10.(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以下哪组经线圈( )
A.180°经线和0°经线 B.20°E和160°W C.90°E和90°W D.20°W和160°E
【答案】D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180°经线和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不是东西半球,故排除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经线,故选D,排除BC。
【点睛】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经线,这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经度之和要等于180°,必须分属于不同经度。
11.(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关于经线或纬线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详解】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所有纬线自成圆圈或点,每条经线的形状都为半圆形弧线;纬度长度不相等,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12.(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21年6月19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有区县举行了2021年初中生物、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生地中考),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靠近图中(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答案】D
【详解】2021年6月19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有区县举行了2021年初中生物、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生地中考),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靠近图中d处,即是夏至日6月22日。故选D。
13.(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一天是( )
A.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 B.一个白天的时间
C.太阳东升西落之间的时间 D.地球绕地轴旋转一周的时间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沿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叫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大约需要24小时,D正确。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一个白天的时间、太阳东升西落之间的时间均小于一天,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昼半球);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
14.(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与地球自转运动无关的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昼夜交替 C.四季交替 D.不同经度地方时间不同
【答案】C
【详解】地球的公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等地理现象;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15.(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关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四季变化②昼夜交替③昼夜长短变化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⑤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⑥五带的形成
A.①②⑤⑥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⑥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四季的变化、极昼极夜现象的发生、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五带的形成;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差是地球自传产生的。①③④⑥正确,D正确。故选D。
【点睛】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二、解答题
16.(2020·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________ 半径,B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________ 半径;A________ (大于、小于)B,因此,地球是一个________ 的球体.
(2)C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________ ,长约________ 千米.
(3)地球的平均半径长约________ 千米,地球表面积约________ 平方千米
【答案】 极 赤道 小于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赤道 4万 6371 5.1亿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A处由地心到北极,代表极半径;图中B处由地心到赤道,代表赤道半径;经过精确测量,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略小于赤道半径;因此,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读图可知,图中C处为赤道,是地球上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3)经过精确测量,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读图回答问题即可。
17.(2018·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图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a,b,c,d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的是________;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________ .
(2)填写点的经、纬度位置(先写经度后写纬度).
①________ , ________
③________ , ________ .
【答案】(1)d;b;d
(2)180°;40°S;180°;10°N
【详解】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1)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从图中可知,d的纬度是60°N;a,b位于赤道以南在南半球,b在160°E以西为东半球;一般中纬度地区的温带,四季分明,其中d所在区域四季分明。
(2)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180经线不需要写字母,从图中可知,①(180°;40°S)③(180°;10°N)
18.(2020·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根据图文资料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一 2018年7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C(41°N,100°E),我国成功发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简称“巴遥一号”)。“巴遥一号”交付后,将成巴基斯坦第一颗光学遥感卫星。
资料二 2018年,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恩克斯堡岛新站选址奠基完成,预计2020年建成使用。恩克斯堡岛位于D(75°S,164°E)附近的罗斯海海域。
(1)写出A、B、C、D四点的经纬度坐标。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D四点中,所在纬线最长的点是________,属于高纬度范围的点________,位于东半球的点是_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点是________。(填字母)
(3)判断方向:C点位于A点的___________方向,B点位于A点的___________方向。
【答案】 40°N 110°E 60°S 180° 41°N 100°E 75°S 164°E A D AC BD 西北 东南
【分析】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经线是一个半圆,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详解】(1)经度往东增大是东经,往西增大是西经,纬度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因此 A: 40°N,110°E ;B: 60°S,180°C:41°N,100°E;D:75°S,164°E。
(2)纬度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图中A、B、C、D四点中,所在纬线最长的点是A;60°-90°是高纬度,D是高纬度;位于东半球的点是A,C,位于南半球的点是B,D。
(3)经线指向南北,纬线指向东西,从图中可知,C点位于A点的西北方向,B点位于A点的东南方向。
【点睛】本题考查经纬线图的判读。
19.(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下面《地球五带划分图》。
(1)A是________带。
(2)①线纬度是66.5°N,被称为________圈。
(3)A、B、C、D、E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填字母)。
【答案】 北寒 北极 C
【分析】本大题以地球五带划分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地球的五带划分、特殊纬线、太阳的直射点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按照阳光照射情况的不同,地球表面可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带。读图可知,A位于北极圈以北的北寒带。
(2)66.5°N也被称为北极圈,该线以北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3)只有纬度小于等于23.5°的地区才会出现太阳直射现象,23.5°N-23.5°S之间是热带,即C,因此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C。
【点睛】
20.(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6月22日地球日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6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的________日(填二分日或二至日中的一个)。
(2)图中A、B、C三地中,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_有极昼现象的是________。
(3)昼夜更替现象是地球________运动产生的。
(4)据图判断,这一季节,我国极地科考队可选择在________地区考察。
【答案】 夏至 B A 自转 北极
【分析】本大题以6月22日地球日照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五带的划分、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多,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2)按照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可以把地球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南极圈内为南寒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北极圈内为北寒带。因此图中位于热带的是B。夏至日时,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因此A有极昼现象。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被太阳照射的地方是白昼,没被太阳照射的地方是黑夜,因此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4)此时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因此我国科考队可选择北极地区考查。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人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认识地球单元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先后顺序是( )
A.①→④→③→② B.①→③→④→②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2.(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人类利用人造卫星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平均半径6371米 B.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C.表面积5.1亿平方米 D.赤道长度相当于1万个400米跑道总长
3.(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假如要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你认为至少需要多少布料( )
A.5.1亿km2 B.5.1 km2 C.5.1亿km3 D.5.11 km2
4.(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5.(2018·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图①②③为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简图,下列排序最符合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是( )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6.(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纬度越小,纬线越长,下列纬线圈中最长的是( )
A.80°S B.70°N C.10°N D.0°
7.(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图中A点的坐标是( )
A.10°S,30°E B.30°N,10°E
C.10°N,30°W D.30°S,10°W
8.(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在地球表面,北纬30°、经度30°的地方一共有( )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9.(2018·陕西·勉县九冶中学七年级课时练习)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东西方向的分界线 D.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10.(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以下哪组经线圈( )
A.180°经线和0°经线 B.20°E和160°W C.90°E和90°W D.20°W和160°E
11.(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关于经线或纬线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2.(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21年6月19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有区县举行了2021年初中生物、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生地中考),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靠近图中(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3.(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一天是( )
A.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 B.一个白天的时间
C.太阳东升西落之间的时间 D.地球绕地轴旋转一周的时间
14.(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与地球自转运动无关的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昼夜交替 C.四季交替 D.不同经度地方时间不同
15.(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关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四季变化②昼夜交替③昼夜长短变化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⑤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⑥五带的形成
A.①②⑤⑥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⑥
二、解答题
16.(2020·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________ 半径,B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________ 半径;A________ (大于、小于)B,因此,地球是一个________ 的球体.
(2)C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________ ,长约________ 千米.
(3)地球的平均半径长约________ 千米,地球表面积约________ 平方千米
17.(2018·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图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a,b,c,d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的是________;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________ .
(2)填写点的经、纬度位置(先写经度后写纬度).
①________ , ________
③________ , ________ .
18.(2020·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根据图文资料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一 2018年7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C(41°N,100°E),我国成功发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简称“巴遥一号”)。“巴遥一号”交付后,将成巴基斯坦第一颗光学遥感卫星。
资料二 2018年,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恩克斯堡岛新站选址奠基完成,预计2020年建成使用。恩克斯堡岛位于D(75°S,164°E)附近的罗斯海海域。
(1)写出A、B、C、D四点的经纬度坐标。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D四点中,所在纬线最长的点是________,属于高纬度范围的点________,位于东半球的点是_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点是________。(填字母)
(3)判断方向:C点位于A点的___________方向,B点位于A点的___________方向。
19.(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下面《地球五带划分图》。
(1)A是________带。
(2)①线纬度是66.5°N,被称为________圈。
(3)A、B、C、D、E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0.(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6月22日地球日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6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的________日(填二分日或二至日中的一个)。
(2)图中A、B、C三地中,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_有极昼现象的是________。
(3)昼夜更替现象是地球________运动产生的。
(4)据图判断,这一季节,我国极地科考队可选择在________地区考察。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