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人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测试题(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拨它就转。不要看它个子小,载着河山飞快跑”所描述的是( )
A.地球 B.地图 C.地球仪 D.地球卫星
2.(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 ( )
A.加加林 B.哥白尼 C.伽利略 D.魏格纳
3.(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比例尺,绘制范围最小的是( )
A.1∶100 B.1∶1000 C.1∶2000 D.1∶10000
4.(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22年5月10日,韩国第20届总统就职典礼在首尔举行,王岐山出席典礼。小明想查找韩国的位置,可选择的地图是( )
①世界政区图②中国政区图③电子地图④韩国地形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18·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澳大利亚大陆属于( )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6.(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现象能说明海陆在不断变迁的是( )
A.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 B.枯水季节,河水出现断流
C.我国东海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许多诗词、历史典故多与天气、气候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反映天气或者气候的美妙诗句,下列反映气候的诗句是( )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8.下列有关战争的历史典故能很好地说明天气对人类影响的是( )
A.望梅止渴 B.负荆请罪 C.诸葛亮借东风 D.破釜沉舟
9.(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但雪峰奇景正以惊人的速度逐渐消亡,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2022·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图是我国某地分层设色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只考虑地形因素,四地中最有利于发展成为大规模聚落的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图中①②两地的温差可能是( )
A.11℃ B.13℃ C.15℃ D.17℃
12.(2022·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其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面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热带沙漠地区——房屋厚墙小窗 B.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
C.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D.我国西北地区——高架屋子
13.(2022·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图为某品牌手机部分关联企业分工情况图示。此材料反映了( )
①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②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③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方面占有优势
④与美日比,中国、越南的高端制造业发达,工人受教育程度高,技术先进,工资高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4.(2022·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标志是( )
A. B. C. D.
15.(2019·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是( )
A.东南亚 B.北美 C.中东 D.欧洲西部
二、解答题
16.(2022·北京·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1)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都是_______,并且公转时地轴是_______。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小时,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
(2)当地球公转至①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__(纬线名称)上,北极圈以北出现______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______现象,此时悉尼的季节是______。
(3)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地球公转至④和______间,这一天我们所在学校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赤道上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
17.(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澳大利亚大陆的名称。
(2)图中A是________板块,F是________板块,A板块与F板块交界处分布着世界上著名的________山系。
(3)B是________板块,该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________洲,由于位于________,地震很少。
(4)C是________板块,D是________板块,两板块之间的________将可能成为新的大洋。
(5)F板块与其周围的板块交界处,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________,E是________板块,该板块与C板块、D板块之间分布着世界上第二大火山、地震带________。
18.(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回答问题
(1)由A处向北到B处,降水量逐渐____,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受____因素的影响。
(2)C、D相比,降水量大的是____,引起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即____地区降水多,____地区降水少。
(3)M、N两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____,这说明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____岸比____岸降水多。)
(4)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地区 年降水量的多少 影响降水的因素
赤道地区 ____ ____
两极地区 少雨
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西岸少雨 海陆因素
大陆东岸____
中纬度 沿海____
内陆少雨
迎风坡 多雨 地形因素
背风坡 ____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____
19.(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数码所表示的地区中有四个人口稀疏地区,其中最干旱的地区是__,有大面积原始森林的是_____。
(2)数码④所在地区的居民主要为____色人种;数码______所在地区的土著居民为因纽特人,是____色人种;数码⑥所在洲的中部、南部地区是____色人种的故乡。
20.(2022·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2019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到意大利的罗马、吉尔吉斯斯坦的比什凯克等地进行访问,积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读图,回答问题。
(1)估算罗马的经纬度位置: _______。图1中,三个城市均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带。
(2)意大利位于地中海沿岸,旅游业发达,晴天最多的季节是_______季。
(3)图中的A、B、C三种气候类型,具有雨热同期特征的是_______,与比什凯克的气候特征最接近的是_______。
(4)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部分。请说明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人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测试题(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拨它就转。不要看它个子小,载着河山飞快跑”所描述的是( )
A.地球 B.地图 C.地球仪 D.地球卫星
【答案】C
【详解】“用手一拨它就转,不要看它个子小”可知该物品体积较小,人可以用手推动,地球和地球卫星体积大,排除AD;“不是篮球不是蛋,载着河山飞快跑”,可知该物体是球体状可展示地理信息的物体,地图为平面纸质等信息载体,排除B,故选C。
2.(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 ( )
A.加加林 B.哥白尼 C.伽利略 D.魏格纳
【答案】A
【详解】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哥白尼、伽利略和魏格纳都是近代科学家,不可能进入太空,故A正确、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3.(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比例尺,绘制范围最小的是( )
A.1∶100 B.1∶1000 C.1∶2000 D.1∶10000
【答案】A
【详解】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相同图幅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就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就越大。ABCD四个比例尺中,比例尺1∶100最大,则其绘制范围最小。故选A。
4.(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22年5月10日,韩国第20届总统就职典礼在首尔举行,王岐山出席典礼。小明想查找韩国的位置,可选择的地图是( )
①世界政区图②中国政区图③电子地图④韩国地形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地图的种类很多,人们要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地图,如小明想要查找韩国的位置,可以选择世界政区图或是电子地图,中国政区图不能找到韩国位置,韩国地形区不能准确地找到韩国的位置。故选A。
5.(2018·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澳大利亚大陆属于( )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答案】C
【详解】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澳大利亚大陆所在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现象能说明海陆在不断变迁的是( )
A.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 B.枯水季节,河水出现断流
C.我国东海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C
【详解】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是地球的公转造成的,排除A;枯水季节,河水出现断流是由季节性降水不均匀导致的,排除B;我国东海海底发现古河床遗迹说明原先这里是陆地现在变成了海洋,C正确;水土流失只是指流水的侵蚀作用,不能体现沧海桑田的变化,排除D;故选C。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许多诗词、历史典故多与天气、气候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反映天气或者气候的美妙诗句,下列反映气候的诗句是( )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8.下列有关战争的历史典故能很好地说明天气对人类影响的是( )
A.望梅止渴 B.负荆请罪 C.诸葛亮借东风 D.破釜沉舟
【答案】7.D 8.C
【解析】7.天气描述的是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是变化多样的而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是稳定的。A一边下雨一边放晴,体现的是天气,故A错误;B说的是晚上下雨了,体现的是天气,故B错误;C描述的是下雪,体现的是天气,故C错误;D四月天花谢了,山上的花才开,表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体现的是气候。依据题意,故选D。
8.认真分析可知,题目四个选项ABCD中的诸葛亮借东风的意思是说,孔明算好三日后有风,用火攻加上东风,火会更大。这样攻打曹兵就容易了。这很好地说明了天气对人类活动影响。故C正确,ABD都和天气没关系。根据题意,故选C。
【点睛】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
9.(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但雪峰奇景正以惊人的速度逐渐消亡,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答案】D
【详解】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山脚下终年高温多雨,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山顶上(海拔5895米)冰峰峭立,终年积雪,这是地形因素造成的气候差异;但因人类过度排放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使雪峰奇景以惊人的速度逐渐消亡,D正确,故选D。
(2022·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图是我国某地分层设色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只考虑地形因素,四地中最有利于发展成为大规模聚落的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图中①②两地的温差可能是( )
A.11℃ B.13℃ C.15℃ D.17℃
【答案】10.B 11.A
【解析】10.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讲地形平坦、水源充足、资源丰富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图中四地中,②处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形最为平坦,可开发土地面积大,最有利于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聚落。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11.在高原、山地地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 米,气温下降约为0.6℃;读图可知,①地的海拔在1000 ~2000米之间,②地的海拔在200米以下,因此①②两地的温差在12℃以下,可能为11℃。故A正确、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12.(2022·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其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面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热带沙漠地区——房屋厚墙小窗 B.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
C.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D.我国西北地区——高架屋子
【答案】D
【详解】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窗户比较小;而湿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的较大;热带沙漠地区的民居也具有墙体厚实,窗户比较小的特点;我国西北地区的屋顶多平顶,有利于利用当地的充足的光照来凉晒粮食等物品。A选项热带沙漠地区--房屋厚墙小窗,正确;B选项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正确;C选项中国黄土高原--窑洞,正确;D选项我国西北地区的屋顶多平顶,错误。故选D。
13.(2022·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图为某品牌手机部分关联企业分工情况图示。此材料反映了( )
①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②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③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方面占有优势
④与美日比,中国、越南的高端制造业发达,工人受教育程度高,技术先进,工资高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详解】该手机主要由美国、日本、中国、韩国、越南等国共同生产,反映了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①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②错误;美国、日本、韩国提供的是关键芯片、核心零组件,中国、越南等提供其他零组件及组装代工,体现了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方面占有优势,③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中国、越南的高端制造业发达,工人受教育程度高,技术先进,工资高,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2022·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标志是( )
A. B. C. D.
【答案】A
【详解】读图,A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志,B是世界粮食组织的标志,C是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标志,D是欧盟的标志。故选A。
15.(2019·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是( )
A.东南亚 B.北美 C.中东 D.欧洲西部
【答案】D
【详解】目前世界上共有20多个发达国家,它们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欧洲是世界上发达国家分布最多的地区,北美洲只有美国和加拿大,大洋洲只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东南亚绝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中东国家依靠石油资源国家非常富裕,但不属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普遍特征是较高的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化水准和生活品质,中东国家工业化水平等比较低下。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二、解答题
16.(2022·北京·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1)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都是_______,并且公转时地轴是_______。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小时,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
(2)当地球公转至①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__(纬线名称)上,北极圈以北出现______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______现象,此时悉尼的季节是______。
(3)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地球公转至④和______间,这一天我们所在学校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赤道上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
【答案】(1) 自西向东 倾斜 一天或24小时 一年
(2) 夏至日 北回归线 极昼 极夜 冬季
(3) ① 昼长夜短 昼夜等长
【分析】本题以地球公转图为材料,考查地球自转的定义及特征、公转在不同轨道时的节气、地球公转的定义、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考查学生对地球运动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1)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并且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就出现了四季的变化;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2)
当地球运行在图中的①处时,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说明这一天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正值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圈会出现极夜现象,位于南半球的悉尼是冬季。
(3)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时,是6月17日,位于地球公转图中的④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①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间,这一天我们学校(北温带)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赤道上一年四季都是昼夜等长。
17.(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澳大利亚大陆的名称。
(2)图中A是________板块,F是________板块,A板块与F板块交界处分布着世界上著名的________山系。
(3)B是________板块,该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________洲,由于位于________,地震很少。
(4)C是________板块,D是________板块,两板块之间的________将可能成为新的大洋。
(5)F板块与其周围的板块交界处,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________,E是________板块,该板块与C板块、D板块之间分布着世界上第二大火山、地震带________。
【答案】(1)
(2) 美洲 太平洋 科迪勒拉
(3) 南极洲 南极 板块内部
(4) 印度洋 非洲 红海
(5) 环太平洋地带 亚欧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分析】本大题以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六大板块和地震带的分布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人地协调观的地理素养。
(1)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交界处,如下图:
(2)
读图可知,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图中A是美洲板块,F是太平洋板块,两板块之间交界处分布着世界著名的科迪勒拉山系。
(3)
B是南极洲板块,该板块的陆地主要属于南极洲,该大陆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地震很少。
(4)
C是印度洋板块,D是非洲板块。根据板块运动方向推测,由于红海位于D非洲板块和C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这两个板块在不断做张裂运动,导致红海面积不断扩大,将可能成为新的大洋。
(5)
F太平洋板块与其周围有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环绕着,这些板块不断的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E是亚欧板块,该板块与C印度洋板块、D非洲板块之间分布另外一个火山地震带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18.(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回答问题
(1)由A处向北到B处,降水量逐渐____,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受____因素的影响。
(2)C、D相比,降水量大的是____,引起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即____地区降水多,____地区降水少。
(3)M、N两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____,这说明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____岸比____岸降水多。)
(4)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地区 年降水量的多少 影响降水的因素
赤道地区 ____ ____
两极地区 少雨
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西岸少雨 海陆因素
大陆东岸____
中纬度 沿海____
内陆少雨
迎风坡 多雨 地形因素
背风坡 ____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____
【答案】(1) 减少 海陆
(2) C 海陆位置 沿海 内陆
(3) M 东 西
(4) 多雨 纬度因素 多雨 多雨 少雨 阿塔卡马沙漠
【分析】本题以世界降水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世界降水的分布特征以及影响降水的因素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1)由图可知,从A降水量多,B降水量少,从A到B降水量逐渐减少,由于A位于沿海,B位于内陆,影响因素为海陆因素。
(2)CD两地,C降水量大,D降水量少,由于C靠近海洋降水多,D远离海洋降水少,引起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海陆因素,因此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3)由图可知,MN两点中,M降水多,N降水少。这说明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4)由上题分析可知,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影响因素为纬度因素。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影响因素为海陆因素。山地地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影响因素为地形因素。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世界干极是阿卡塔马沙漠。
19.(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数码所表示的地区中有四个人口稀疏地区,其中最干旱的地区是__,有大面积原始森林的是_____。
(2)数码④所在地区的居民主要为____色人种;数码______所在地区的土著居民为因纽特人,是____色人种;数码⑥所在洲的中部、南部地区是____色人种的故乡。
【答案】(1) ⑥ ③
(2) 白 ⑦ 黄 黑
【分析】本题以世界人口和人种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世界人口分布地区及原因、世界人种分布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世界居民这一章节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1)
由图可知,图中四个人口稀疏区中,是由于干旱导致人口稀少的是⑥所示的撒哈拉沙漠地区,该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有大面积原始森林的是③所示的亚马孙平原。
(2)
④所示的是欧洲西部,该地区的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⑦所示的北极地区土地居民是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⑥所示的非洲中部、南部以黑色人种,是黑色人种的故乡,有“黑非洲”称号。
20.(2022·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2019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到意大利的罗马、吉尔吉斯斯坦的比什凯克等地进行访问,积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读图,回答问题。
(1)估算罗马的经纬度位置: _______。图1中,三个城市均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带。
(2)意大利位于地中海沿岸,旅游业发达,晴天最多的季节是_______季。
(3)图中的A、B、C三种气候类型,具有雨热同期特征的是_______,与比什凯克的气候特征最接近的是_______。
(4)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部分。请说明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答案】(1) (42°N,12°E) 北温
(2)夏
(3) C A
(4)国际经济合作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各国家和地区根据各自的优势条件,可取长补短。
【分析】本题以习近平主席访问的两地方为材料,涉及到经纬度的判断、五带的划分,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国际经济合作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地理问题的能力和核心素养。
(1)
根据纬度向北增大是北纬、经度向东增大是东经的原则可以得出,罗马的大致经纬度位置为(42°N,12°E)。根据图中三城市的位置可以得出,三者都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23.5°N~66.5°N之间)。
(2)
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晴天多。
(3)
三种气候类型中,雨热同期的是C温带季风气候。比什凯克位于亚欧大陆内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少,其气候类型与A相符。B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
(4)
国际经济合作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和各参与合作国家经济的发展。各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各有优势)根据各自的优势条件,可取长补短,如发展中国家发挥资源优势,发达国家发挥资金、技术优势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