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测试题(提高卷)(原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测试题(提高卷)(原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01 10:28:4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测试题(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月食是当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时,月球被地球的影子部分或全部遮蔽的天文现象。格林尼治时间2020年1月10日17:07分,地球迎来当年首次月食现象。下图为我国天文爱好者拍摄到此次月食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月食现象可以用于证明( )
A.昼夜现象 B.地球自转 C.地球大小 D.地球形状
2.人们常用格林尼治时间来记录重大天文现象的发生时刻。穿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是( )
A.0°经线 B.180°经线 C.90°E D.90°W
3.此次月食现象发生时,我国( )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正值夏季 D.正值白天
【答案】1.D 2.A 3.A
【解析】1.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月食现象说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不能证明昼夜现象,地球自转, 地球大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有材料可知,此次月食现象发生时(1月10日17:07分),此时地球位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此时北半球(中国)昼短夜长,我国正值冬季,此次月食现象发生时我国正值黑夜,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移动,导致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2020·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面两题
4.北半球年平均气温( )
A.由低纬向高纬降低 B.同纬度海洋低于陆地
C.同纬度大陆东岸均高于西岸 D.北极圈内均低于-10℃
5.甲区域年平均气温较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 D.人类活动
【答案】4.A 5.C
【解析】4.读图可知,赤道附近地区气温高,越往北极地区气温低,因此年平均气温分布由低纬向高位逐渐递减,A正确;同纬度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排除B;大陆东西两岸没有明显的气温差异,排除C;部分北极圈内年均温高于- 10°C,排除D;故选A。
5.甲区域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升高一百米,气温下降0.6℃,因此甲区域年平均气温低于周边地区,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C正确,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人类活动无关,排除ABD;故选C。
【点睛】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近日,地球南北两极同时出现极端高温,南极洲的部分地区比平均温度高出约40℃,北极地区的温度比平均温度高出约30℃。南北两极的热浪是人类对气候造成破坏的强烈信号,冰川融化还可能引发进一步的级联变化,加速气候崩溃。冰的融化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更大面积的海水暴露出来,增加对太阳能量的吸收,从而导致了大气更快变暖。
(1)下列不属于人类破坏气候的行为的是( )
A.乱砍乱伐 B.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C.大力开发使用清洁能源 D.工厂任意排放废气
(2)防止全球变暖,我们中学生能做的是( )
①节约用电②绿色出行③节约用纸④少使用一次性物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1)C
(2)D
【解析】(1)
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全球变暖,A正确;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导致全球变暖,B正确;大力开发使用清洁能源是绿色能源,无毒无公害,C错误;工厂任意排放废气,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导致全球变暖,D正确;排除ABD,选C。
(2)
防止全球变暖,我们中学生能做的是节约用电、绿色出行、节约用纸、少使用一次性物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①②③④正确;排除ABC,选D。
【点睛】绿色能源一般指清洁能源。 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7.(2022·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某地民居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被称为船形屋。该民居所在地的气候特点是( )
A.全年高温,分早雨两季 B.全年温和湿润
C.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D.终年炎热干燥
【答案】A
【详解】读图分析可知,该地的民居的材料是竹木,竹子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民居分两层,下层不住人,是为了防潮,放映了该地区和潮湿,茅草覆盖,说明当地气温高。全年高温,分早雨两季是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我国海南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我国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是热带草原气候,我国也没有热带草原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是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我国没有热带沙漠气候。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下图示意部分农业文化遗产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以下文化遗产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
A.沧州百年冬枣林 B.安吉白茶生态园 C.新化紫鹊界梯田 D.芒康彩色古盐井
9.芒康彩色古盐井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A.壮族 B.回族 C.藏族 D.满族
10.为宣传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以下适合在文化遗产地建设的项目是( )
A.商品住宅区 B.大型加工厂 C.儿童游乐场 D.主题博物馆
【答案】8.A 9.C 10.D
【解析】8.读图可知,“沧州百年东枣林”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安吉白茶生态园”和“新化紫鹊界梯田”位于南方地区,“芒康彩色古盐井”位于青藏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芒康彩色古盐井所在省级行政单位是西藏自治区,该自治区内的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文化遗产是人们在历史上留下的文明结晶,以上四种做法中,商品住宅区、大型加工厂和儿童游乐场不利于保护文化遗产,主题博物馆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根据区域特征的不同,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1.(2020·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中国名著《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中的“西天”和“经”分别指( )
A.西亚、伊斯兰教典籍 B.阿拉伯半岛、基督教典籍
C.耶路撒冷、犹太教典籍 D.古印度国、佛教典籍
【答案】D
【详解】我国四大名著中《西游记》提到的唐僧取经地“西天”是指南亚古印度,“经”是指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D正确;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发源于西亚,排除A、B、C;故选D。
【点睛】信仰宗教的人被称为教徒,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不仅传播范围很广,而且对国际政治和社会文化具有深刻影响,犹太教和印度教也是重要的宗教。
(2022·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
①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②亚洲、非洲、拉丁美洲③北半球北部④北半球南部和南半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并不是平等的。发展中国家( )
①主要出口轿车、轮船、飞机、高档日用品等②主要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③赚到的钱多④赚到的钱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2.A 13.D
【解析】12.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如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欧洲的英国、德国等都属于发达国家;从半球来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①③符合题意。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②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发达国家科技水平高,加工制造业发达,从发展中国家购进价格低廉的原材料和矿产等,主要出口轿车、轮船、飞机、高档日用品等,赚到的钱多,①③不符合题意。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从发达国家购进价格较高的工业品和技术等,赚到的钱少,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通常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针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的南北差异,国际上把这种差别说成是“南北差距”。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大体可以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读两类国家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图,回答下列各题。
14.下列国家中,属于II类国家( )
A.德国,法国 B.澳大利亚,英国
C.中国,巴西 D.美国,澳大利亚
15.关于两类国家的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类国家出口的产品以轿车、轮船、飞机、高档日用品为主,产品价格高,赚钱多
B.I类国家主要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及普通工业产品,产品价格低,赚钱少
C.II类国家发展水平高,人均占有财富量多
D.两类国家发展水平差异大,无法进行交流与合作
【答案】14.C 15.A
【分析】14.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我们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类,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人口数量少,但世界国内生产总值高,属于I类国家;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人口数量多,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低,II类国家。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属于I类国家;中国、巴西属于II类国家,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根据第1题分析可知,I类国家国家发展水平高,出口的产品以轿车、轮船、飞机、高档日用品为主,产品价格高,赚钱多,A正确,C错误;II类国家发展水平低,主要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及普通工业产品,产品价格低,赚钱少,B错误;这些发达国家,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都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我们把这两类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称之为“南北对话”,D错误。故选A。
【点睛】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我们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类,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回答问题。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板块名称。A________C_______D______E_______ 。
(2)各大板块处在不断运动当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_____,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喜马拉雅山脉是由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板块互相碰撞挤压而形成的,印度半岛位于___________板块。(填名称)
(4)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1)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2)稳定
(3) 亚欧 印度洋 印度洋
(4)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分析】本题以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为材料,设置四个小题,涉及板块的分布、板块的运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
读图可知,图中字母A是非洲板块,B是亚欧板块,C是美洲板块,D是南极洲板块,E是太平洋板块,F是印度洋板块。
(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3)
读图可知,喜马拉雅山脉位于B亚欧板块和F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是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的;印度半岛位于F印度洋板块上。
(4)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因为这两大地带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17.(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甲地和哈尔滨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之差。甲地的气温年较差约是____℃。
(2)小明7月份想到甲地旅游,通过读图,你提醒小明应注意的事项有____。
(3)通过甲地和哈尔滨气温曲线的对比,推断甲地比哈尔滨的纬度____。
【答案】(1)16(误差1℃左右)
(2)携带遮阳帽、太阳镜、防晒霜、浅色衣服等物品##注意防晒避暑等
(3)低
【分析】本题以气温年变化曲线图为材料,涉及气温年较差的计算、气温对生活的影响和影响气温的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运用能力。
(1)
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之差。由图可知,甲地一年中最高月均温大约为29℃,最低月均温大约为13 ℃,气温年较差=29℃-13 ℃=16℃。
(2)
由图可知,甲地7月份气温大约为29℃,气温高,需要携带遮阳帽、太阳镜、太阳伞、防晒霜、防晒衣、足够的饮水等物品,注意防晒避暑等。
(3)
我国夏季气温的特点是: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冬季气温的特点是: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由图可知,1月份,甲地气温高,哈尔滨气温低,所以推断甲地比哈尔滨的位置偏南,纬度较低。
18.(2022·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很大.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有:亚洲的____和____、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2)图中ABCD四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A____.B____.C____.D____。
(3)欧洲人口增长缓慢,很多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产生的人口问题有哪些?(至少两条)
(4)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人口增长较快,产生的问题是____.解决的措施是____。
(5)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请将下列各项归类(填字母即可).当乡村人口过多迁往城市时,会给城市带来哪些好处和弊端?好处____;弊端____。A.就业难B.失业人口增加C.交通拥挤D.服务业人员增加,方便城市居民生活E.住房紧张F.建筑工人数量充足G.扩大了城市的消费市场H.环境污染增加I.增加了教育、医疗等机构压力。
【答案】(1) 东部 南部
(2) 地处寒带,气候严寒 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 地处沙漠,气候干旱 地处雨林地区,气候湿热
(3)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4) 人口过快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也受到一些限制 实行计划生育
(5) D、F、G A、B、C、E、H、I
【分析】本题以世界人口分布为材料,设置五个小题,涉及人口的分布、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以及控制人口快速增长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
读图可知,世界人口的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地区位于高纬度地区,地处寒带,气候严寒,不适合人类居住;B地区为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气温低;C地区位于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气候干旱;D地区位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地区,气候过于湿热。
(3)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人口增长缓慢,很多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会带来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一系列问题。
(4)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人口增长较快,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也受到一些限制.解决的措施是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5)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乡村人口迁往城市,会对城市带来一系列的好处和弊端,其好处有:服务业人员增加,方便城市居民生活;建筑工人数量充足;扩大了城市的消费市场等;但同样会带来很多弊端,主要有:造成就业难、失业人口增加、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增加、增加了教育医疗等机构压力等。
19.(2022·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世界人口分布和宗教建筑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稠密的③地区是____,④地区居民的肤色主要是____。
(2)图中①②两地,人口分布稀少的自然原因分别是:①地是____,②地是____。
(3)近年来,德国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产生的人口问题有____、____。
(4)图中三类宗教建筑,在欧洲常见的是____,在东南亚常见的是____,属伊斯兰教的建筑是____
【答案】(1) 亚洲的东部 白色
(2) 干旱的荒漠 气候湿热
(3) 劳动力短缺 国防兵源不足
(4) 乙 甲 丙
【分析】本题以世界人口分布和宗教建筑图为试题背景,涉及了世界人口的分布特征、人种、人口问题、宗教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知识点的掌握及灵活运用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
由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是:亚洲的东部、亚洲的南部、欧洲和美国东北部,图中世界人口稠密的③地区是亚洲的东部;④地区是图中的欧洲西部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
(2)
图中①地区是非洲北部,该地是干旱的荒漠,人口稀少;②地区位于亚马孙平原,因气候湿热,人口稀少。
(3)
由所学知识可知,近些年来,德国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发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
(4)
由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大多信仰基督教,常见的建筑是顶部有十字架,对应图乙;东南亚多信仰佛教,建筑以塔、寺为主,对应图中甲;伊斯兰教的建筑顶部是穹顶,对应图中的丙。
【点睛】
20.(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和“金砖国家”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今世界,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尤其重要。一方面,全球资源和能源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各国的资金、技术、市场条件也不一样,每个国家在发展经济中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目前,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需要人类携手共同应对。
材料二: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做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政府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和谐世界的新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合”思想之上,是中华民族独创的精神财富。
材料三:图示阴影区域为“金砖国家(BRICS)”。“金砖国家”是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五国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在经济、政治、人文等领域开展合作,在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沟通协调,致力于建设公平公正的美好世界。金砖国家的发展带来世界经济增长点多元化,进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1)由材料一可知,人口、资源、环境、______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2)由材料二可知,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合”思想之上,我国政府提出“______”理念,是中华民族独创的精神财富。
(3)由材料三可知,“金砖国家”中,______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目前,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是______。中国与巴西两国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______”。
(4)“金砖国家”成员国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被形象地称为“______”;南非所在大洲矿产资源丰富,金刚石、______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5)从海陆位置方面描述,图中所示“金砖国家”的共同特点是______。
【答案】(1)发展
(2)和谐世界
(3) 俄罗斯 中国 南南合作
(4) 世界办公室 黄金
(5)均海陆兼备或均为临海国等
【分析】本大题以金砖国家的资料和分布图为材料,涉及金砖国家的分布、全球问题、国际合作的意义,南北关系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1)
读材料一可知,目前,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需要人类携手共同应对。
(2)
读材料二可知,我国政府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和谐世界的新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合”思想之上,是中华民族独创的精神财富。
(3)
读材料三可知,金砖五国有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在金砖五国中,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和巴西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和巴西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4)
在“金砖国家”成员国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软件外包产业发展迅速,占世界市场的三分之二,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南非所在大洲非洲矿产资源丰富,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非洲被称为“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5)
读图可知,金砖五国在海陆位置方面都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俄罗斯临太平洋和北冰洋,中国临太平洋,印度临印度洋;巴西是美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临大西洋,南非位于非洲,临印度洋和大西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测试题(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月食是当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时,月球被地球的影子部分或全部遮蔽的天文现象。格林尼治时间2020年1月10日17:07分,地球迎来当年首次月食现象。下图为我国天文爱好者拍摄到此次月食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月食现象可以用于证明( )
A.昼夜现象 B.地球自转 C.地球大小 D.地球形状
2.人们常用格林尼治时间来记录重大天文现象的发生时刻。穿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是( )
A.0°经线 B.180°经线 C.90°E D.90°W
3.此次月食现象发生时,我国( )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正值夏季 D.正值白天
(2020·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面两题
4.北半球年平均气温( )
A.由低纬向高纬降低 B.同纬度海洋低于陆地
C.同纬度大陆东岸均高于西岸 D.北极圈内均低于-10℃
5.甲区域年平均气温较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 D.人类活动
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近日,地球南北两极同时出现极端高温,南极洲的部分地区比平均温度高出约40℃,北极地区的温度比平均温度高出约30℃。南北两极的热浪是人类对气候造成破坏的强烈信号,冰川融化还可能引发进一步的级联变化,加速气候崩溃。冰的融化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更大面积的海水暴露出来,增加对太阳能量的吸收,从而导致了大气更快变暖。
(1)下列不属于人类破坏气候的行为的是( )
A.乱砍乱伐 B.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C.大力开发使用清洁能源 D.工厂任意排放废气
(2)防止全球变暖,我们中学生能做的是( )
①节约用电②绿色出行③节约用纸④少使用一次性物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2022·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某地民居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被称为船形屋。该民居所在地的气候特点是( )
A.全年高温,分早雨两季 B.全年温和湿润
C.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D.终年炎热干燥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下图示意部分农业文化遗产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以下文化遗产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
A.沧州百年冬枣林 B.安吉白茶生态园 C.新化紫鹊界梯田 D.芒康彩色古盐井
9.芒康彩色古盐井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A.壮族 B.回族 C.藏族 D.满族
10.为宣传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以下适合在文化遗产地建设的项目是( )
A.商品住宅区 B.大型加工厂 C.儿童游乐场 D.主题博物馆
11.(2020·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中国名著《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中的“西天”和“经”分别指( )
A.西亚、伊斯兰教典籍 B.阿拉伯半岛、基督教典籍
C.耶路撒冷、犹太教典籍 D.古印度国、佛教典籍
(2022·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
①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②亚洲、非洲、拉丁美洲③北半球北部④北半球南部和南半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并不是平等的。发展中国家( )
①主要出口轿车、轮船、飞机、高档日用品等②主要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③赚到的钱多④赚到的钱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大体可以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读两类国家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图,回答下列各题。
14.下列国家中,属于II类国家( )
A.德国,法国 B.澳大利亚,英国
C.中国,巴西 D.美国,澳大利亚
15.关于两类国家的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类国家出口的产品以轿车、轮船、飞机、高档日用品为主,产品价格高,赚钱多
B.I类国家主要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及普通工业产品,产品价格低,赚钱少
C.II类国家发展水平高,人均占有财富量多
D.两类国家发展水平差异大,无法进行交流与合作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回答问题。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板块名称。A________C_______D______E_______ 。
(2)各大板块处在不断运动当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_____,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喜马拉雅山脉是由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板块互相碰撞挤压而形成的,印度半岛位于___________板块。(填名称)
(4)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7.(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甲地和哈尔滨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之差。甲地的气温年较差约是____℃。
(2)小明7月份想到甲地旅游,通过读图,你提醒小明应注意的事项有____。
(3)通过甲地和哈尔滨气温曲线的对比,推断甲地比哈尔滨的纬度____。
18.(2022·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很大.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有:亚洲的____和____、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2)图中ABCD四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A____.B____.C____.D____。
(3)欧洲人口增长缓慢,很多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产生的人口问题有哪些?(至少两条)
(4)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人口增长较快,产生的问题是____.解决的措施是____。
(5)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请将下列各项归类(填字母即可).当乡村人口过多迁往城市时,会给城市带来哪些好处和弊端?好处____;弊端____。A.就业难B.失业人口增加C.交通拥挤D.服务业人员增加,方便城市居民生活E.住房紧张F.建筑工人数量充足G.扩大了城市的消费市场H.环境污染增加I.增加了教育、医疗等机构压力。
19.(2022·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世界人口分布和宗教建筑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稠密的③地区是____,④地区居民的肤色主要是____。
(2)图中①②两地,人口分布稀少的自然原因分别是:①地是____,②地是____。
(3)近年来,德国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产生的人口问题有____、____。
(4)图中三类宗教建筑,在欧洲常见的是____,在东南亚常见的是____,属伊斯兰教的建筑是____
20.(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和“金砖国家”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今世界,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尤其重要。一方面,全球资源和能源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各国的资金、技术、市场条件也不一样,每个国家在发展经济中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目前,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需要人类携手共同应对。
材料二: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做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政府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和谐世界的新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合”思想之上,是中华民族独创的精神财富。
材料三:图示阴影区域为“金砖国家(BRICS)”。“金砖国家”是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五国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在经济、政治、人文等领域开展合作,在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沟通协调,致力于建设公平公正的美好世界。金砖国家的发展带来世界经济增长点多元化,进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1)由材料一可知,人口、资源、环境、______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2)由材料二可知,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合”思想之上,我国政府提出“______”理念,是中华民族独创的精神财富。
(3)由材料三可知,“金砖国家”中,______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目前,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是______。中国与巴西两国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______”。
(4)“金砖国家”成员国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被形象地称为“______”;南非所在大洲矿产资源丰富,金刚石、______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5)从海陆位置方面描述,图中所示“金砖国家”的共同特点是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