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单元测试(提高卷)(原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单元测试(提高卷)(原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01 10:42:2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单元测试(C)(原卷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1秋 东湖区校级期末)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华北平原
C.柴达木盆地 D.黄土高原
2.(2021秋 昭阳区期末)2021年3月31日,位于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向全球天文学家开放,为推动人类对宇宙深空的了解与探测,为天文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能。下列有关“超级天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云贵高原
B.能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C.属于山区
D.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3.(2021秋 巨野县期末)山脉常常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和地形区的天然分界线。下列对四幅示意图中山脉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太行山、②武夷山、③昆仑山、④天山
B.①大兴安岭、②台湾山脉、③天山、④阿尔泰山
C.①雪峰山、②长白山、③秦岭、④大别山
D.①巫山、②武夷山、③阴山、④横断山脉
4.(2022 昆明一模)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面积最大平原是华北平原
C.大兴安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D.我国的地势有利于太平洋湿润气流的深入
5.(2021秋 大连期末)如图示意我国东部四城市降水季节分配,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主要特点是(  )
①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季
②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③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④南方雨季短,北方雨季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2021秋 广安区校级期末)关于我国冬夏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青藏高原
B.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漠河镇
C.夏季我国南北温差大
D.夏季最高气温出现在海南省
7.(2021秋 肃州区期末)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
A.从东南到西北递域 B.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C.从北部到南部递减 D.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8.(2022 栖霞市一模)红叶是一类观赏叶子的树木,叶子会随着气温下降而变红。读图回答,如果想最大限度地观赏红叶,正确地观赏顺序是(  )
A.③②①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①③②
9.(2021秋 岳阳楼区期末)小明想到杭州天目山旅游,但不知何时旅行最好。地理老师向他提供了一幅“中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季节与纬度关系图”。小明应该选择在什么时间出游(  )
A.3﹣11月 B.5﹣9月 C.1﹣10月 D.7﹣12月
10.(2021秋 金川区校级期末)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辽宁、山东的苹果、梨,湖南、江西的柑橘,广东、海南的芒果、香蕉等。这说明我国(  )
A.全国降水丰富
B.夏季普遍高温,热量丰富
C.气候复杂多样,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
D.季风气候显著
11.(2021秋 淅川县期末)黄土高原比山东半岛所产苹果口感更甜,其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B.日照充足 C.水源丰富 D.昼夜温差小
12.(2021秋 常宁市期末)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内流区
B.我国大多数河流最终注入印度洋
C.我国的河流冬季都有结冰期
D.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13.(2021秋 平罗县期末)关于图中四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①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也是汛期最长的河流
B.河流②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凌汛
C.河流③是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D.河流④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14.(2021秋 廉江市期末)读图,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描述正确的是(  )
A.两区域内的河流水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B.影响两区域农作物分布的因素相同
C.两区域河流都是由四周流向中部
D.与甲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相符的是右图中A
15.(2021秋 密山市期末)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A.鸭绿江 B.澜沧江 C.塔里木河 D.额尔齐斯河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6.(2021秋 百色期末)如图“中国地形图”,写出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名称。
(1)A    山脉、B    山脉、C    山脉、D    山脉;A山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至少列举一例说明:   。
(2)E是    高原,景观特征是    (填字母选项)。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地形崎岖,多山间小盆地
D.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3)F    盆地、G    盆地,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是    (填字母)。
(4)H    平原,该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主要粮食作物是    ,发展农业过程中,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
(5)E、F、G、H各大地形区中,属第二级阶梯的是    。
17.(2022秋 阿瓦提县月考)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出图中数字序号所代表的温度带名称:①   带,②   带,③   带,④   带,⑤   带,⑥   区。
(2)我国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根据    的    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
(3)哈尔滨位于    带,北京位于     带。
(4)图中温度带③和温度带④的分界线大体是    (山脉)    (河流),基本上和我国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5)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    。
18.(2022秋 通州区校级月考)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B、C两种气候大致以    一线为界,该线的地理意义有    。 (多选,填数字序号)
①1月份0°℃等温线
②7月份0℃等温线
③800mm年等降水量线
④400mm年等降水量线
⑤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⑥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2)南通的气候类型是    (填气候类型的名称);北京的气候特征为    。
(3)D气候分布地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    ,这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
(4)图中箭头①的风向为    ;箭头②是来自    洋的西南风,此两种风均在    季盛行。
(5)气候复杂多样和    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
19.(2022秋 德城区校级月考)2017年春晚北京主会场,哈尔滨、西昌(凉山)、桂林、上海分会场,演艺出“东西南北中,全民大联欢”的年夜“大餐”。读我国夏季风的进退与雨带移动示意图(图1)和我国部分城市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是:大兴安岭、   、贺兰山、   、冈底斯山脉,大致与我国    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关于800mm年等降水量线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1月份0°C等温线大致经过该地
B.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C.大致是半湿润和半干旱分界线
D.大致是中温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3)中东部地区许多山脉是东北﹣西南走向,受地形和地势以及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4)图中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6月份雨带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该地出现“   ”天气,阴雨连绵。由图可知我国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雨季    (长/短)。夏季风不稳定易带来    灾害。
(5)形成哈尔滨“冰城”的主要原因是    。
(6)西昌是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之一,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最佳发射季节,该地温度带为    ,气候特征为    。
(7)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为    ,影响因素为    。
20.(2022秋 沈阳月考)图1是长江水系图,图2是长江干流剖面图,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山脉,注入    海。
(2)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是A:湖北省的    ,B:江西省的    。
(3)长江水带来大量泥沙,加之长期以来中游人口增多,耕地不足,人与水争地,人们在湖泊和河道中筑堤圈地,进行    (填人类的一种活动),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的C湖面积剧减,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4)a是我国最大的    水利枢纽工程。
(5)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    (上、中、下游)河段,由于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长江被誉为“   ”。
(6)长江干流上甲、乙两处的差异正确的说法是    。
A.甲处流速较慢
B.甲处水能蕴藏量较丰富
C.乙处流量较小
D.乙处有结冰期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单元测试(C)(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1秋 东湖区校级期末)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华北平原
C.柴达木盆地 D.黄土高原
【分析】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解答】解:读图可得,A是塔里木盆地,B是东北平原,C是黄土高原,D是青藏高原,故A正确。
故选:A。
2.(2021秋 昭阳区期末)2021年3月31日,位于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向全球天文学家开放,为推动人类对宇宙深空的了解与探测,为天文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能。下列有关“超级天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云贵高原
B.能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C.属于山区
D.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解答】解:由图示信息可知,“超级天眼”位于云贵高原,属于山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它的落成启用能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故选:D。
3.(2021秋 巨野县期末)山脉常常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和地形区的天然分界线。下列对四幅示意图中山脉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太行山、②武夷山、③昆仑山、④天山
B.①大兴安岭、②台湾山脉、③天山、④阿尔泰山
C.①雪峰山、②长白山、③秦岭、④大别山
D.①巫山、②武夷山、③阴山、④横断山脉
【分析】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也是很多重要地形的分界,了解中国地形,最重要的是掌握山脉的分布。依据部分山脉的分布情况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山西省和河北省之间是①太行山;江西省和福建省的分界线是②武夷山;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是③昆仑山;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是④天山。
故选:A。
4.(2022 昆明一模)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面积最大平原是华北平原
C.大兴安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D.我国的地势有利于太平洋湿润气流的深入
【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大兴安岭是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解答】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给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故A错误,D正确;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故B错误;
大兴安岭位于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上,故C错误。
故选:D。
5.(2021秋 大连期末)如图示意我国东部四城市降水季节分配,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主要特点是(  )
①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季
②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③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④南方雨季短,北方雨季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分析】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
【解答】解: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我国东部季风区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故②③正确。
故选:B。
6.(2021秋 广安区校级期末)关于我国冬夏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青藏高原
B.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漠河镇
C.夏季我国南北温差大
D.夏季最高气温出现在海南省
【分析】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解答】解: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我国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海南省,最低的地方是漠河。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故选:B。
7.(2021秋 肃州区期末)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
A.从东南到西北递域 B.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C.从北部到南部递减 D.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分析】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
【解答】解: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
故选:A。
8.(2022 栖霞市一模)红叶是一类观赏叶子的树木,叶子会随着气温下降而变红。读图回答,如果想最大限度地观赏红叶,正确地观赏顺序是(  )
A.③②①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①③②
【分析】我国红叶从北到南,观赏时间越来越晚,与气温有关,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南方温度高,北方温度低,故北方比南方早进入秋季,因此从北到南,观赏时间越来越晚。
【解答】解:红叶观赏期是秋冬季节,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往南冬季来临的越晚,如果想最大限度地观赏红叶,正确地观赏顺序是①②③。
故选:C。
9.(2021秋 岳阳楼区期末)小明想到杭州天目山旅游,但不知何时旅行最好。地理老师向他提供了一幅“中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季节与纬度关系图”。小明应该选择在什么时间出游(  )
A.3﹣11月 B.5﹣9月 C.1﹣10月 D.7﹣12月
【分析】天气和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答】解:读图可知,杭州的天目山大致位于30°N左右,由图可知,小明应该选择在5﹣9月出游。
故选:B。
10.(2021秋 金川区校级期末)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辽宁、山东的苹果、梨,湖南、江西的柑橘,广东、海南的芒果、香蕉等。这说明我国(  )
A.全国降水丰富
B.夏季普遍高温,热量丰富
C.气候复杂多样,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
D.季风气候显著
【分析】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各具特色。
【解答】解: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辽宁、山东的苹果、梨,湖南、江西的柑橘,广东、海南的芒果、香蕉等。这说明我国气候复杂多样,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
故选:C。
11.(2021秋 淅川县期末)黄土高原比山东半岛所产苹果口感更甜,其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B.日照充足 C.水源丰富 D.昼夜温差小
【分析】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该地日照充足。
【解答】解:山东半岛濒临渤海和黄海,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黄土高原比山东半岛所产苹果口感更甜,其原因是黄土高原降水较少,光照充足。
故选:B。
12.(2021秋 常宁市期末)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内流区
B.我国大多数河流最终注入印度洋
C.我国的河流冬季都有结冰期
D.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分析】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多分布在我国东部降水丰沛、气候湿润的地区。河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最终未流进海洋的河流,即中途消失或注入内陆湖泊的河流,叫内流河。
【解答】解:我国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外流区,A叙述错误;
我国大多数河流最终注入太平洋,B叙述错误;
一般来讲,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期,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冬季没有结冰期,C叙述错误;
塔里木河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D叙述正确。
故选:D。
13.(2021秋 平罗县期末)关于图中四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①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也是汛期最长的河流
B.河流②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凌汛
C.河流③是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D.河流④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分析】读图可得,①是珠江,②是长江,③是黑龙江,④是黄河。据此解答。
【解答】解:②长江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①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故A错误;
④黄河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凌汛,故B错误;
③黑龙江注入太平洋,故C错误;
④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故D正确。
故选:D。
14.(2021秋 廉江市期末)读图,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描述正确的是(  )
A.两区域内的河流水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B.影响两区域农作物分布的因素相同
C.两区域河流都是由四周流向中部
D.与甲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相符的是右图中A
【分析】读图可得,甲是塔里木盆地,乙是海南岛。
【解答】解:塔里木盆地的河流水源主要的高山冰雪融水,故A错误;
影响塔里木盆地农作物分布的因素主要是水资源,影响海南岛农作物分布的因素的地形,故B错误;
海南岛的河流自中部流向四周,故C错误;
与塔里木盆地河流水文特征相符的是右图中A,其水量较小,故D正确。
故选:D。
15.(2021秋 密山市期末)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A.鸭绿江 B.澜沧江 C.塔里木河 D.额尔齐斯河
【分析】中国外流区面积61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6%.中国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外流区,外流河年径流总量占全国的95%以上,内流河年径流总量不足5%.
【解答】解:塔里木河全长2 176千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这条河流位于我国干旱地区,流经塔里木盆地北部。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故选:C。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6.(2021秋 百色期末)如图“中国地形图”,写出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名称。
(1)A  秦岭 山脉、B  大兴安岭 山脉、C  天山 山脉、D  横断 山脉;A山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至少列举一例说明: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
(2)E是  青藏 高原,景观特征是  A (填字母选项)。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地形崎岖,多山间小盆地
D.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3)F  塔里木 盆地、G  四川 盆地,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是  G (填字母)。
(4)H  华北 平原,该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旱地 ,主要粮食作物是  小麦 ,发展农业过程中,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干旱 。
(5)E、F、G、H各大地形区中,属第二级阶梯的是  FG 。
【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平原、盆地、高原、丘陵镶嵌其中。可依据山脉、地形区的分布及特点、阶梯的划分解答。
【解答】解:读图可知:
(1)依据位置,图中A为秦岭,B为大兴安岭,C为天山,D为横断山脉;秦岭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等。
(2)依据位置,图中E是青藏高原,其景观特征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多山间小盆地;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3)依据位置,图中F为塔里木盆地,G为四川盆地,其中,四川盆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4)依据位置,图中H为华北平原,该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旱地,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发展农业过程中,主要的气象灾害是干旱。
(5)依据我国阶梯的划分,E青藏高原位于第一级阶梯,F塔里木盆地、G四川盆地位于第二级阶梯,H华北平原位于第三级阶梯。
故答案为:
(1)秦岭;大兴安岭;天山;横断;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2)青藏;A;
(3)塔里木;四川;G;
(4)华北;旱地;小麦;干旱;
(5)FG。
17.(2022秋 阿瓦提县月考)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出图中数字序号所代表的温度带名称:① 寒温 带,② 中温 带,③ 暖温 带,④ 亚热 带,⑤ 热 带,⑥ 高原气候 区。
(2)我国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根据  气温 的  南北 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
(3)哈尔滨位于  中温 带,北京位于  暖温  带。
(4)图中温度带③和温度带④的分界线大体是  秦岭 (山脉)  淮河 (河流),基本上和我国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5)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  漠河镇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  吐鲁番盆地 。
【分析】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指标是活动积温,自北向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五个温度带,青藏高原属于以高寒为特征的高原气候区;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是我国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以及辽宁省的南部属于暖温带;大兴安岭的北段及其两侧地区属于寒温带;在暖温带和寒温带之间是中温带地区。据图中不同序号的位置解答。
【解答】解:(1)读图可得:①是寒温带,②是中温带,③是暖温带,④是亚热带,⑤是热带,⑥是高原气候区。
(2)我国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
(3)哈尔滨位于中温带,北京位于暖温带。
(4)图中温度带③暖温带和温度带④亚热带的分界线大体是秦岭—淮河,基本上和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5)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盆地,该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多沙漠。
故答案为:(1)寒温;中温;暖温;亚热;热;高原气候;(2)气温;南北;(3)中温;暖温;(4)秦岭;淮河;800;(5)漠河镇;吐鲁番盆地。
18.(2022秋 通州区校级月考)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B、C两种气候大致以  秦岭—淮河 一线为界,该线的地理意义有  ①③⑤ 。 (多选,填数字序号)
①1月份0°℃等温线
②7月份0℃等温线
③800mm年等降水量线
④400mm年等降水量线
⑤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⑥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2)南通的气候类型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 (填气候类型的名称);北京的气候特征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3)D气候分布地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  少 ,这主要是受  海陆 (因素)的影响。
(4)图中箭头①的风向为  东南风 ;箭头②是来自  印度 洋的西南风,此两种风均在  夏 季盛行。
(5)气候复杂多样和  季风 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
【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
【解答】解:(1)读图可知,图中B、C两种气候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故选①③⑤。
(2)南通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京的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读图可知,D地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这里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这主要是受海陆的影响。
(4)读图可知,图中箭头①的风向为东南风;箭头②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此两种风均在夏季盛行。
(5)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
故答案为:
(1)秦岭—淮河;①③⑤;
(2)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少;海陆;
(4)东南风;印度;夏;
(5)季风。
19.(2022秋 德城区校级月考)2017年春晚北京主会场,哈尔滨、西昌(凉山)、桂林、上海分会场,演艺出“东西南北中,全民大联欢”的年夜“大餐”。读我国夏季风的进退与雨带移动示意图(图1)和我国部分城市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是: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脉,大致与我国  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关于800mm年等降水量线说法正确的是  A 。
A.我国1月份0°C等温线大致经过该地
B.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C.大致是半湿润和半干旱分界线
D.大致是中温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3)中东部地区许多山脉是东北﹣西南走向,受地形和地势以及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4)图中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6月份雨带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该地出现“ 梅雨 ”天气,阴雨连绵。由图可知我国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雨季  长 (长/短)。夏季风不稳定易带来  旱涝 灾害。
(5)形成哈尔滨“冰城”的主要原因是  哈尔滨纬度较高且距离冬季风的发源地近,冬季气温低且漫长 。
(6)西昌是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之一,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最佳发射季节,该地温度带为  亚热带 ,气候特征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
(7)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为  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 ,影响因素为  纬度因素和冬季风的影响 。
【分析】(1)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该线大致与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800mm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1月份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3)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4)6月份雨带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该地出现“梅雨”天气,我国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雨季长。夏季风不稳定易带来旱涝灾害。
(5)哈尔滨纬度较高且距离冬季风的发源地近,冬季气温低且漫长。
(6)西昌位于亚热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7)受纬度因素和冬季风的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为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
【解答】解:(1)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该线大致与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800mm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1月份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大致是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3)中东部地区许多山脉是东北﹣西南走向,受地形和地势以及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4)图中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6月份雨带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该地出现“梅雨”天气,阴雨连绵。由图可知我国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雨季长。夏季风不稳定易带来旱涝灾害。
(5)形成哈尔滨“冰城”的主要原因是:哈尔滨纬度较高且距离冬季风的发源地近,冬季气温低且漫长。
(6)西昌是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之一,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最佳发射季节,该地温度带为亚热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为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影响因素为纬度因素和冬季风的影响。
故答案为:(1)阴山;巴颜喀拉山;400;(2)A;(3)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4)梅雨;长;旱涝;(5)哈尔滨纬度较高且距离冬季风的发源地近,冬季气温低且漫长;(6)亚热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7)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纬度因素和冬季风的影响。
20.(2022秋 沈阳月考)图1是长江水系图,图2是长江干流剖面图,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唐古拉 山脉,注入  东 海。
(2)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是A:湖北省的  宜昌 ,B:江西省的  湖口 。
(3)长江水带来大量泥沙,加之长期以来中游人口增多,耕地不足,人与水争地,人们在湖泊和河道中筑堤圈地,进行  围湖造田 (填人类的一种活动),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的C湖面积剧减,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4)a是我国最大的  三峡 水利枢纽工程。
(5)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  上游 (上、中、下游)河段,由于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长江被誉为“ 水能宝库 ”。
(6)长江干流上甲、乙两处的差异正确的说法是  B 。
A.甲处流速较慢
B.甲处水能蕴藏量较丰富
C.乙处流量较小
D.乙处有结冰期
【分析】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
【解答】解:(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
(2)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是A:湖北省的宜昌,B:江西省的湖口。
(3)长江水带来大量泥沙,加之长期以来中游人口增多,耕地不足,人与水争地,人们在湖泊和河道中筑堤圈地,进行围湖造田,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的C湖面积剧减,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4)a是我国最大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巨大综合效益的特大工程。
(5)长江上游落差大,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由于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长江被誉为“水能宝库”。
(6)读图可知,甲位于长江上游,这里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乙地位于长江下游,这里流量大,长江没有结冰期。故选B。
故答案为:
(1)唐古拉;东;
(2)宜昌;湖口;
(3)围湖造田;
(4)三峡;
(5)上游;水能宝库;
(6)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