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29 11:4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1950年
土地改革
1956年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农民私有
社会主义公有制
地主私有
邓小平评价道:“一哄而起搞人民公社化,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吃大锅饭,带来大灾难。”
顺口溜: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挫伤了农民对生产的积极性,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三年困难时期—龟裂的农田
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对内
改革
农村?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目标
1.重点掌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重点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了解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开放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
......
1、背景:
(1)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困苦。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为什么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讨论)
第一,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不脱贫,就是大多数人没脱贫;                    
第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高速度发展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第三,人民公社制度造成农业发展缓慢。
出工不出力
(2)(人民公社化)集中劳动,统一分配,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目的:
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时间:
安徽凤阳小岗村“大包干”契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
保证国家集体
自负盈亏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形式: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分户经营
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
6.做法(概念):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一句话形容: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8.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9.标准: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10.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变:生产关系 不变:社会主义制度
主要形式: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责:保证国家和集体的
权: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利: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生死状签订当晚,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就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
大家都打了鸡血一样,天没亮就出去劳作了。
第一年秋收,小岗生产队喜获丰收,首次向国家交售余粮。
一年就越过了“温饱线”,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6倍多。
1980年,粮丰猪肥。
说凤阳,道凤阳,
改革鼓点先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性大大提高,小岗村喜获丰收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今天的小岗村
变化:粮食产量提高;人民生活改善。
主要原因: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实行包产到户)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自发包产到户。
(2)1978年,安徽、四川等省的一些农村试行包产到组的生产责任制。随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广。
(3)1980年6月,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改社建乡、政社分开”。人民公社体制随之在全国逐步废除。
(4)1983年初,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达到93%。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效果:小岗村农民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6倍多,获得了中央的肯定。
12.推广:1983年,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集体的
土地等
生产资料
(公有)
家庭(农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承包给
完成上交国家
和集体的任务
生产
自主权
剩余
归自己
自负
盈亏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
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4次变化?
4.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农村开始,国家把土地借给农民)
1.1950—1952年,实行土地改革(土地归农民所有,有土地所有权)
2.1953—1956年,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3.1958年,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共产风,平均分配)
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相关史事”,填充以下表格。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所有制形式 土地公有制
经营方式 统一经营、集中劳动
分配方式 统一分配、平均主义
影响 积极性不高、农业发展停滞
土地公有制
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多劳多得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调动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
不变:社会制度→土地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
变: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分配方式→由统一经营、分配 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②进厂不进城(兴办乡镇企业)
13.乡镇企业的发展
(1).对策:①就地解决,离土不离乡,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思考: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卖不掉怎么办?
农民从“大锅饭”里解放了,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怎么办?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2.影响/意义: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材料一:因为天气很热,工厂为采取降温的措施,打算买风扇、鼓风机,但是工厂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十一个政府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二:我们工厂的情况有点糟。“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企业没自主权,政企不分
工人生产没有积极性,吃大锅饭
农村的问题解决了,那么城市经济有没有问题呢?我们来看看材料
请大家帮帮忙:
如何解决工人没有生产积极性和企业没有自主权的烦恼?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原因: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①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2.展开:
②国企存在弊端,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①所有制形式:把单一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
私营企业
个体企业
外资企业
合资企业
②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③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④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企业积极性提高
职工积极性提高
企业活力增强
二十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4年全球营业额1016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
改革开放
美国纽约海尔集团大厦
1984年创业初期海尔冰箱厂原貌
1985年砸掉76台质量不合格冰箱
2004年海尔入选世界100最具影响力品牌
国有企业改革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的
青岛电冰箱厂
亏损147万元
现在的
海尔集团
2017年全球营业额2419亿元(2018年1月统计数据)
青岛海尔总部大楼
1991年组建
海尔集团
1992年利润8亿元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①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②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6.存在的问题:下岗职工增加、部分职工生活困难等。
5.改革成就:我国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1987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共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根据政府计划调节经济活动的经济运行体制。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都根据政府指令完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发展: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知识拓展
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中国经济体制
改革的内涵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目的: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 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背景
提出
完善
意义
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知识梳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课堂总结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目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所有制形式
经营方式
分配方式
调动农民
生产积极性
增加企业活力
1978年
1984年
1992年
改革特点
先农村、后城市,先试点,
后推广,循序渐进、不断完善 
改革启示
要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
要实事求是,不断完善
要关注广大人民利益
……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2.按照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变了国有企业过去的经营方式。到1987年,全国80%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行 ( )
A.按劳分配        B.股份制改革   
C.政企分开   D.多种所有制并存
D
C
随堂检测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和政府先从农村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通过试点,决定( )
A.推广普及农业生产机械化 B.坚持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生产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以“新发展理念”建设新农村
4.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1990年中国只有1家国有企业上榜;到2018年达120家,其中国有企业有83家,约占70%。这表明
A.中国国有资本的迅速壮大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实现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