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图形的运动
教材分析 这节课主要复习和图形的运动有关的知识,包括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材先组织学生回忆图形运动的几种方式,以及每一种运动方式的特点;然后给出了一幅小朋友利用图形的变换设计图案的情境图。图中三个少先队员分别用轴对称的方法剪图案,用旋转的方法设计图案,用按比例放大(即图形的相似变换)的方法把图案扩大,并通过平移做出板报均花边。通过这幅情境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再现与复习所学过的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而且还能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进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与情感。
课时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与缩小等图形变换的特征;学会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 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与缩小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感受数学的美。
重点难点与突破 重点:进一步掌握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与缩小等图形变换的特征。 突破方法:先组织学生回忆图形运动的几种方式,以及每一种运动方式的特点;组织小组交流活动,深入探究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 难点:综合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突破方法:在掌握了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与缩小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练习题的思考和操作,来巩固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教师通过情境复习进行教学。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投影出示下图。 水车,转盘,风车,火车,滑梯等。 教师:你们能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一下,在这些漂亮的图案中,发现了哪些数学概念?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平移、轴对称、旋转、放大和缩小 2.导入复移、轴对称、旋转、放大和缩小都是图形运动的方式,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整理与复习和图形的运动有关的知识。 1.整理和复习教材第92页第1题。 (1)回顾每种图形运动方式的特点。 平移: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旋转: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轴对称: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 放大和缩小:把一个图形的各边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 (2)哪些运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3)哪些运动只改变图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形状?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只改变大小,不改变形状。 2.整理和复习教材第92页 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投影出示教材情境图) (1)说说每个学生是利用什么来设计图案的? 蝴蝶图案:利用轴对称。 单个花边图案:利用旋转。 板报花边图案:利用图形的平移。 小结:这个板报的花边是综合运用了图形变换知识进行设计的。其实人们在生活中利用图形的变换可以设计出许许多多漂亮的图案,让我们至身于这缤纷多彩的世界之中。 (2)完成教材“做一做”。 要求:仔细观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想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93页“练习十九”第1题。 学生独立在教材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汇报。 2.教材第93页“练习十九”第2题。 先让学生自己在教材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再同桌交换检查。 3.教材第93页“练习十九”第3题。 先让学生说说这些图案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再用圆规、三角板画一画,然后交 流自己的画法。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班级,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第一个图案中,怎样由左上的小圆得到右下的小圆。最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创作新的图案。 4.教材第93页“练习十九”第4题。 看似完全不同的四个图形,实际上阴影部分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可以通过分析四个图形的组合情况作出判断,即这四个图形都是由一个大圆面积减去一个中圆面积,再加上一个小圆面积得到的。 5.教材第93页“练习十九”第5题。 画小旗子平移和旋转后的图形,关键要找准对应点的位置。第(3)小题要求画扩大后的图形,因为没有平移和旋转的要求,所以可在方格纸中任意位置画。 6.教材第93页“练习十九”第6题。 这道题中三角形ABC和DEF周长比是1:2,面积比是1:4。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图形运动的知识。这部分知识包括:平移、旋转、轴对称、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板书设计 图形的运动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 旋转: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轴对称: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图形各边按一定比进行放大和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