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长沙过贾谊宅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2.诵读并默诗歌《 长沙过贾谊宅》 ,理解诗词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探寻“咏史怀古”诗丰富的文化意蕴,感受古代文人的人文情怀和责任意识。
语言运用︰结合注释疏通诗句,能正确理解诗文,丰富知识储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掌握和积累怀古咏史诗这一诗歌题材的分类、情感、表现手法和鉴赏方法。
审美创造:悟诗的意境,提升审美能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通过对史迹、史事的咏叹,抒发其内心复杂的情感的诗歌。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
【了解作者与背景知识】(教师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写作背景:
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咏出这首律诗。
【听范读】(播放范读音频)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qīng) (唐)
三年谪(zhé)宦(huàn)此栖(qī)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xié)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báo),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lián)君何事到天涯。
【学生朗读】
1、读准节奏 2、读出感情
3、抽生朗读 4、全班齐读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唐)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逐句翻译】
句意:贾谊被贬至长沙居住了三年,千年万代只留下贾谊的悲哀。
句意:人离去之后,满院秋草衰枯,寒林里只见夕阳缓缓斜倾。
句意: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情凭吊又有谁知道?
句意:寂寞的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全文翻译】
1.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2.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3.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
4.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合作探究】
首联: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问题:“谪宦”、“栖迟”、“楚客”、“三年”与“万古”各是什么意思?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此联哪个词奠定全诗的基调?
明确:
谪宦:贾谊的身世。
栖迟:象鸟儿那样敛翅歇息,暗喻贾谊失意。
楚客:贾谊的客居身分。
三年:暗含贾谊被贬时间之久;
万古:暗含贾谊被贬对历代文人士大夫精神上的深远影响。
“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三年与万古相对,更加突出作者对贾谊悲凉身世的感慨之情。
悲:有“悲凉、悲伤、悲怆、悲悯”之意,奠定了全诗的低沉感伤的基调。
作者借贾谊政治失意,抑郁而死,留下千古悲怆忧愤,表现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问题:这两句如何在情景交融中表现作者的情感?
明确:
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
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两句连读,作者与贾谊有惺惺相惜之感。
尾联: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问题:本联通过哪些景象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
暮色沉沉,江山寂寥,秋风吹过,黄叶飘零,既写自然景色的萧瑟凄凉,同时更象征着李唐王朝的衰败局势,末句作者用与贾谊对话的方式,既有对贾谊悲惨身世的感慨,同时也衬托出自己抑郁悲凉,痛苦无奈的心境。
【主旨】
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人去”“日斜”既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又抒发了物是人非的历史兴亡之感。
【品读 艺术美】
构思: 以悲景衬悲情
章法:首联:暗喻
颔联: 渲染环境
颈联:反语、双关
尾联: 象征
写作手法:借古讽今
1.咏史诗的共同特色
明确:借助诗歌抒发历史兴亡之感、托古讽今、借古喻今、评说历史事件和人物。
2.由咏史诗的特色你认为鉴赏咏史诗要抓哪些关键内容?
明确:弄清史实、体会意图、领悟情感、分析写法。
【课后作业】
1、最能体现作者吊古伤今的两句诗是: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或“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2、哪句诗最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本诗主旨)
诗末点题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