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3小题,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随着生理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稳态的概念得到巩固和发展,其内涵也不断充实,人们发现
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着类似于内环境稳态的特性。以下有关稳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需要内环境的稳态
B.在正常生长和分裂的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存在稳态
C.在细胞水平上存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
D.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血浆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等处于动态平衡中
2.给奶牛挤奶时其乳头上的感受器会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到脊髓能反射性地引起乳腺排乳;同时该兴奋还能上传到下丘脑,促使其合成催产素,进而促进乳腺排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B.兴奋在突触小体内完成的信号转化是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
C.上述两种乳腺排乳,前者为非条件反射,后者为条件反射
D.上述排乳调节过程中,存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如图是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中分泌蛋白形成过程的部分图解,①~④表示细胞结构,该细胞可合成并分泌胰蛋白酶等多种消化酶。据图分析,叙述错误的是( )
A.③可以对进入其腔内的多肽链进行加工、折叠
B.葡萄糖在②内被氧化分解,为该细胞供能
C.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细胞骨架与①的移动有关
D.与豚鼠胰腺表皮细胞相比,该细胞中④的体积较大
4.在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都是以ATP作为细胞的
能量“货币”。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TP作为细胞的能量“货币”体现了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B.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降低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C.ATP中两个“~”断裂后形成的物质可作为合成某些酶的单体
D.某蛋白磷酸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且其空间结构改变
5.中耕松土是农业生产中经常采取的措施,在降雨、灌溉后以及土壤板结时,疏松表层土壤,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下列关于中耕松土促进增产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促进硝化细菌将亚硝酸还原成氨,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B.避免根细胞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对根系造成伤害
C.促进厌氧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增加土壤中无机盐的含量
D.促进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使局部大气CO2浓度上升
6.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操作或改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中脂肪检测和观察”实验中,染色后用70%酒精洗去浮色
B.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能用成熟的叶肉细胞代替洋葱外表皮细胞
C.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可将底物过氧化氢溶液换作淀粉溶液
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用酸性重铬酸钾代替澄清石灰水检测CO2的产生情况
7.SV40病毒的T抗原基因可以编码两种蛋白质:T抗原和t抗原。T抗原基因合成两种蛋白质的过程如图所示。外显子转录的产物一般出现在成熟mRNA中;外显子之间的基因结构是内含子,其转录的产物一般不出现在成熟mRNA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T抗原基因转录时,外显子的两条链均可作为转录的模板
B.T抗原合成的模板是外显子1和2对应的RNA直接连接的产物
C.t抗原基因中的内含子可以转录,且转录产物能出现在成熟mRNA中
D.若t抗原的氨基酸序列比T抗原的短,推测成熟mRNA1序列的中段可能存在终止密码子
8.如图为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及其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来临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增大,细胞代谢水平和抗逆性均减弱
B.若乙的含义是“反应物”,则可以参与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
C.甲的含义是“组成细胞的结构”,如果这部分水失去会导致细胞死亡
D.从图中可以推测,温度越高,细胞中的自由水含量越多
9.如图表示动物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反应和相互作用的机制,则与该机制相符的是( )
A.信号细胞与靶细胞膜上一定都有受体
B.①是信号分子,一定通过胞吐进入组织液
C.若②为受体蛋白,一定分布在细胞膜上
D.若信号细胞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一定为肝细胞
10.某研究小组在产甲烷菌中鉴别出一种新的由遗传基因编码的天然氨基酸——吡咯赖氨酸,与标准氨基酸不同的是,它由终止密码子UAG编码形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正常生物相比,产甲烷菌基因中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种类会增加
B.产甲烷菌中携带吡咯赖氨酸的tRNA可携带其他氨基酸,加快运输速率
C.产甲烷菌中密码子UAG与反密码子配对,导致了相应基因发生突变
D.产甲烷菌中吡咯赖氨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mRNA可结合多个核糖体
11.细胞呼吸是细胞内能量供应的主要形式,许多能够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也能够进行无氧呼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B.若某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则该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储藏水果、蔬菜时需要零上低温,且氧气含量越低越好
D.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与线粒体膜上没有相关载体有关
12.香蕉的原始种是尖苞野蕉和长梗蕉两个野生芭蕉属品种,尖苞野蕉味甜但多籽,长梗蕉软糯但酸涩。科研人员以尖苞野蕉和长梗蕉为亲本,培育出五个新品种(图中A、B分别表示不同的染色体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FHIA—03蕉可能是利用低温或秋水仙素等处理两原始种杂交获得的种子得到的
B.大麦克香蕉品种无籽的原因是其原始生殖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尖苞野蕉和长梗蕉具有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物种
D.五个新品种香蕉中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可能增多
13.人的体细胞中抑癌基因A1突变为A2,细胞仍可正常分裂,但若两个A1基因都因突变失活,将引起细胞癌变。研究发现,杂合体A1A2易患癌症,可能的机制如图所示,只考虑A1、A2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B.抑癌基因A1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突变成基因A2属于显性突变
C.机制1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纺锤体异常,子细胞1可能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1A2:A2A2=1:1
D.机制2形成的原因是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子细胞2和3可能均为纯合子细胞
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道题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对得3分,选不全得1分,错选得0分)
14.图示装置X的透析袋中注入了10mL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C12H22O11)溶液,装置Y的透析袋中注入了10mL质量分数为20%的葡萄糖(C6H12O6)溶液。1h后,两个毛细管内液面高度均上升,但装置X的液面高于装置Y。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将透析袋放入蒸馏水之前,应去除残留在透析袋表面的溶液
B.装置X中毛细管内液面升高说明透析袋具有半透性的特点
C.葡萄糖分子通过透析袋的能力小于蔗糖分子
D.若透析袋仅有水分子可以通过,则最终两个毛细管内液面持平
15.(2019·河北乐亭第一中学高三期中)如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结构A中可进行NAD+与电子和质子结合形成NADH的过程
B.供给14CO2,放射性化合物的出现顺序为CO2→C3→甲
C.结构B中C5转化成C3过程中消耗ATP中的化学能
D.如果突然增加CO2供应,短时间内C5的含量将会增加
16.下图为某学生建构的细胞生命历程的概念模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过程①使细胞体积变大,从而提高物质运输的效率
B.过程②表示细胞的畸形分化,会导致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
C.过程③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均发生改变
D.胰岛素、抗体、血红蛋白等细胞产物的存在都能体现细胞已经分化
17.我国古籍中曾经记载过一种名叫“冰鉴”的东西,也就是古人的“冰箱'“冰鉴”就像一个盒子,在里面放上冰块,然后再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中间,以此起到保鲜食物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放在冰块中间,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呼吸,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
B.在低温的冰块中,降低了微生物细胞中呼吸酶的活性,使细胞中的有机物不再被分解
C.蔬菜瓜果类的保鲜环境,温度和氧气越低越好
D.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中的O全部来自葡萄糖
18.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 个体或细胞的基因型 某细胞产生的配子或后代的基因型 变异可能发生的时期 变异类型
A 个体基因型为AAXHY 配子基因型为AAXH、AAXH、Y、Y 减数第一次分裂 染色体变异
B 个体基因型为AaBb 配子基因型为Ab、ab、aB、aB 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的间期 基因突变
C 精原细胞基因型为DdTt 配子基因型为DT、Dt、dt、dT 减数第一次分裂 基因重组
D 双亲基因型为XBXb、XBY 后代基因型为XBXBY 父本减数第二次分裂 染色体变异
第II卷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9分)
19.某研究小组在夏季某晴朗的一天对一个密闭蔬菜大棚中的某种气体的含量进行了24小时的检测,结果如图1。图 2表示该大棚中蔬菜叶肉细胞内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关系的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所测气体为__________。该大棚内的蔬菜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有机物 _________(填“是”或“否”)。
(2)EC段与前一阶段相比,其叶肉细胞内的C3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
(3)图1中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的点是 ____________。对应图1中的DB段,图2中应该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有____________(以上均用图中字母表示)。
(4)如图2所示,在氧气不足条件下,线粒体内丙酮酸氧化分解的速率将会__________。适宜光照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暗反应所利用的能源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该植物细胞把暗反应产物转变成丙酮液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
(5)大棚蔬菜一天中有机物积累量最大是在图1中的________点(用图中字母表示),若要进一步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夜间 _____________。
20.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碱基,具有多种调控功能的一类RNA分子。下图表示细胞中lncRNA的产生及发挥调控功能的几种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核内各种RNA的合成都以____________为原料,催化该反应的酶是____________。
(2)转录产生的RNA中,提供信息指导氨基酸分子合成多肽链的是____________,此过程中还需要的RNA有_______。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转录时启用的起始点____________(填“都相同”“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lncRNA前体加工成熟后,有的能穿过____________(图示②)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或RNA分子结合,发挥相应的调控作用。
(4)研究发现,人体感染细菌时,造血干细胞核内产生的一种lncRNA,通过与相应DNA片段结合,调控造血干细胞的____________,增加血液中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吞噬细胞的数量。该调控过程的主要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
21.现有基因型为MmRr的二倍体生物,甲图细胞表示其体内同一性原细胞的两个子细胞分裂示意图,乙图表示该生物某器官的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丙图表示该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分子数目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细胞Ⅰ两条子染色体分别为M和m基因,结合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过程分析是因为发生了______,图甲中细胞Ⅰ的名称是______。如果将细胞中染色体全部计算在内,图甲细胞Ⅰ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_条。
(2)甲图Ⅱ中发生的变异称为______,该性原细胞产生的生殖细胞,如果正常完成受精作用,未发生变异的后代占______。
(3)图乙中出现de段的原因是______,该生物若进行有丝分裂,ef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______期。
(4)图丙中,处于A状态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是______,在图丙的细胞中,处于图乙中cd段的有______。
(5)用标记该动物性原细胞的全部核DNA,然后将细胞置于的培养液中培养,使其进行上述减数分裂。用标记该动物另一性原细胞的全部核DNA,然后将细胞置于的培养液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分裂Ⅰ前期细胞中,标记的DNA分子数相同,染色体数不同
B.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中,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不同
C.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分裂Ⅱ中期细胞中,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不同
D.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标记的DNA分子数相同,染色体数不同
(6)观察金丝猴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时,常选雄性金丝猴睾丸为实验材料,而不选雌性金丝猴卵巢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_____(答出一点)。
22.如图甲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图乙表示某区域不同年份甲树种与乙树种存有量的比值(C值=甲存有量/乙存有量)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若种群每年以λ倍按图甲曲线X的方式增长,A
为种群起始数量,则t年后该种群数量Nt可表示为____________。图甲中阴影部分可以表示由于受到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等条件的限制而死亡的个体。
(2)若图甲中的曲线Y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要想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
捕捞后鱼的数量需保持在曲线中的____________点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C点后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3)从图乙分析,两树种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是__________,处于平衡状态的年份是_________。从a年到e年,_______逐渐成为优势树种。
(4)夹河湿地曾是烟台城市周边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研究者在夹河湿地区域设置20个样地,在样地中利用______________ 法进行植被数量调查,利用该方法调查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_____。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3页 共8页 ◎ 第4页 共8页生物答案
1-5DCBBD 6-10BACAD 11-13CBA
14-18AB/ACD/BCD/BCD/ABC
19.(1) 氧气 是
(2)减少或降低
(3) B、E acde
(4) 减慢或下降 ATP和NADPH 细胞质基质
(5) B 适当降低温度
20.(1) 四种核糖核苷酸 RNA聚合酶
(2) mRNA(信使RNA) tRNA和rRNA(转运RNA和核糖体RNA) 不完全相同 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
(3)核孔
(4) 分化 增强人体的免疫抵御能力
22. (1)种群密度 A·入t生存空间、食物、天敌
(2) B 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恢复最快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3) 0~e b~c乙
(4)样方法随机取样,不掺入任何主观因素取样器取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