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二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二课时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11-23 21:1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质量守恒定律课题1第二课时化学方程式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1、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
也没有改变。2、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守恒的实质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原子种类元素质量元素种类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可能
改变分子数目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化合价 化 学 方 程 式 思考:怎样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化学反应呢?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该式子确实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但书写不方便、国际上也不通用且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 学 方 程 式文字表达式: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有什么意义?(即由化学方程式可获得哪些信息?)表示:1、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
化碳 ;2、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
氧化碳分子;3、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
后,可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12 16×2
12+16×2
3244 12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1)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2)表明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的粒子
个数之比;(3)表明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
之比2×23218×24 : 32 : 36 (即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
学式前的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化 学 方 程 式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由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意 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反应物:C、O2;生成物:CO2;条件:点燃质量比(即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式前的计量数的乘积之比)12 :16×2 :12+16×212 : 32 : 44粒子个数比1 : 1 : 1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1)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
用下反应生成氨气;(2)每3个氢分子和1个氮分子反应生成2个氨分
子;(3)每6份质量的氢气和28份质量的氮气反应
后可生成34份质量的氨气; 2×3 28 17×2 我会做:计算下列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1、S+O2 SO2
2、Fe+CuSO4 Cu+FeSO4
3、CuO+H2 Cu+H2O1 : 1 : 256 : 160 : 64 : 15280 : 2 : 64 : 18题型一: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发射“嫦蛾一号”的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荆,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3X+2CO2+4H2O,
则X的化学式为 。N2题型二:确定物质的组成 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C题型三:对质量守恒定律实质的理解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甲是单质
B.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
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 C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右下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它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
??????   B.
?????????????
?C. ????????????????????? ????? D. ????C氢气 + 氧气水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吗?否!反应前后氧原
子数目不等,
不符合质量守
衡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