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海鸥回来了:《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
【教材分析】
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是在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和认识11——20各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后面学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基础。因此,指导学生主动探索,掌握算法算理,从而能熟练进行口算,就非常重要。在计算教学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提供多种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倡导算法多样化。通过分析比较,沟通优化,促使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算出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知道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经历在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交流、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善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内在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并说出其算理。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播放歌曲《海鸥》。这首歌告诉了我们:谁是我们的好朋友 (海鸥)那大家有没有见过海鸥?给学生出示些海鸥的图片。
欣赏完了海鸥,还有一些关于海鸥的学习任务需要大家去完成。下面来看一下都有哪些任务!(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画面,你都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
注意引导:天空中有什么?(海鸥)数一数,左边有几只?右边有几只?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再看海里的海鸥:左边有几只?右边有几只?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海里有多少只海鸥 ......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对海鸥的好奇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图,并能提出数学问题,训练学生会提数学问题。】
我们先来解答第一个问题:看,天空中有12只海鸥,又飞来3只,一共有多少只海鸥?怎样列式 (注意:只列式不计算得数)(12+3) 还有不同的列法吗 (3+12) 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把两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十几加几到底怎样算 -----------板书课题预设:可能有学生数出15只。(肯定)(先把答案藏在心里,想想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算法,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一)12+3到底是多少呢?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算 可以利用你手中的工具,动手摆一摆,拨一拨等等.但是在动手之前,老师有三点小的要求:第一,独立思考后再动手第二,弄明白后,小组内交流一下各自的想法.第三,完成后,大家都抬起头来坐好,这样老师就知道你已经准备好了.1.谁想把你的方法说给全班同学听?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
交流: (1)数数的办法。12——13,14,15(有的班级想不到) (2)摆小棒适当引导:12是由一个10和2个一组成的。先摆1捆+2根,再摆3根,2根和3根合起来是5根,再和10根合起来是15根。(课件演示)。也就是先算 2+3=5再算10+5=15(3)计数器 请一位同学上来拨算珠。说加的过程。走课件(4)口算的方法。先算2+3=5再算10+5=15
【设计意图:提供多种学具,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问题,发展学生的观察合作能力,体现算法多样化】
小结:课件出示摆一摆和拨一拨两种方法.仔细观察,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2+3=510+5=15
继续来研究第二个问题:海里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基于解决第一个问题的算法,同学们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 自己在下面写一写,算得时候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设计意图:用优化的方法再做题,既解决了信息窗中所提出的问题,又巩固了算法运用。多让学生说算理,扎实掌握算法。 】
认识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同学们已经知道十几加几的加法怎么算了,那么加法运算式中各部分都叫什么名字呢?加数+加数=和
巩固提高,促进发展
哪种方法最好呢?咱们来个比赛吧?看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4+3=5+4=6+3=7+2=14+3= 15+4= 16+3=7+12=
请做得快的同学说说用的什么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比赛的游戏,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加几的加法运算。】
课堂总结,拓展提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找找生活中哪里有这样的问题,用你的本领去解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