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 海鸥回来了:《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青岛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 海鸥回来了:《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青岛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1-01 11:1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 海鸥回来了:《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
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是在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和认识11——20各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后面学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因此,指导学生主动探索,掌握算法算理,从而能熟练进行口算,就非常重要。在计算教学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提供多种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倡导算法多样化。通过分析比较,沟通
优化,促使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理解算理,熟练计算。
让学生经历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交流、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善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内在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口算练习教师出示口算题卡,引导学生以排火车的形式依次进行口算,其余生做裁判,及时用手势予以评判。
你会填吗?(课件出示)(1)15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2)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3)10和4组成的数是()。
过渡语
师:上节课我们去美丽的海边,看到海鸥回来了,认识20以内的数,小朋友们可高兴了,瞧!两个小朋友正在喂海鸥呢,让我们快快加入他们的行列吧!
二、观察情境图,发现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画面上都有什么?注意引导:天空中有什么?(海鸥)数一数,这边有几只?右边有几只?谁能提个数学问题?(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再看海里的海鸥:左边有几只?右边有几只?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海里有多少只海鸥 )
还有哪些信息?提个数学问题。(还剩下多少桶海鸥食 ) ......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依次出示信息及问题。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我们先来解答第一个问题:看,天空中有12只海鸥,又飞来3只,一共有多少只海鸥?预设:可能有学生数出15只。(肯定)引导:刚才这位同学用的是数数的方法。怎样列算式来表示?( 板书12+3=?) 预设:可能学生直接列算式12+3=15。(先把答案藏在心里,想想你是怎样算出来的?)12+3是多少呢?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算。把你的想法和同位讨论一下。
2、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师:谁想把你的方法说给全班同学听?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交流:(1)数数的办法。12——13,14,15 (2)摆小棒请学生上来摆一摆。适当引导:12是由一个10和2个一组成的。先摆1捆+2根,再摆3根,2根和3根合起来是5根,再和10根合起来是15根。(课件演示)。(3)计数器 请一位同学上来拨算珠。说加的过程。(4)比较:摆小棒与拨计数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5)口算的方法。先算2+3=5再算10+5=15 12+3=15(板书算法过程)(6)师:同学们,计算“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回答后,板书:3+12=15。
师小结:这些算法都对!真是些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其实这些算法都是相通的,都要先把个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和一个十合起来。
3、巩固练习:
(1)自主解决问题二:海里一共有多少只海鸥?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全班交流:15+4=19或4+15=19(板书)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答案。
4、还剩下多少桶鸟食?
(1)师:同学们真棒,十几加几的加法都能顺利口算啦!再来看看这个问题:还剩多少桶食物?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列出17-4后,进一步问:你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2)17-4等于几呢?利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算一算。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教师利用课件充分展示算法的多样性。(板书:17-4=13)指名再说一说怎样算。
小结:先用个位上的数减,再把得数与一个十合起来。
练习: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