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七小小运动会:《8加几的进位加法》 青岛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七小小运动会:《8加几的进位加法》 青岛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1-01 11:2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小小运动会:《8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学习8加几及相应的几加8的进位加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概括、推理进位加法的过程;并会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解决问题。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情感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主动参与、交流和倾听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习8加几及相应的几加8的进位加法,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导入,梳理信息谈话:(多媒体出示信息窗2)春季到了,我们学校要召开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同学们想去看一下吗?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观察数学信息。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课件显示信息图中的信息:一组领8瓶橙汁,二组领7瓶橙汁。一组领6瓶矿泉水,二组领8瓶矿泉水。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可能有:两组一共领多少瓶橙汁?两组一共领多少瓶矿泉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评价,并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依托学生熟悉的运动会场面导入新课,以小志愿者领饮料的情境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梳理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合作探究、算法交流
1.结合意义,列出算式谈话: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组一共领多少瓶橙汁?”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梳理信息:需要知道一组领8瓶橙汁,二组领7瓶。
谈话:谁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说吗?引导学生说出:一组领8瓶橙汁,二组领7瓶,两组一共领多少瓶橙汁?追问:怎样列式?学生可能出现的列式:8+7 或者7+8谈话:为什么用加法列式?引导学生从加法的意义来解释。教师小结:把一组领的8瓶和二组领的7瓶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
2.自主探索,尝试计算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9加几的算法,8+7你会算吗?开动脑筋,先自己想想,可以写一写,有困难的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摆一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3.合作探究,感知算法。谈话:老师发现很多同学想出了好方法,请把你的好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预设:1、摆小棒2、直接口算3、推算法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谈话:谁愿意代表自己的小组来说说想法?
预设:(1)摆小棒先摆8根小棒,再摆7根,看到8想到2,从7根里面拿出2根给8,8和2凑成10,10个一就是一个十,10再加上5根就是15.谈话:你觉得他的摆法怎么样?引导学生质疑,学生可能提出:为什么从7根里拿出2根给8?交流的学生进行解答:引导学生明确:从7根拿出2根就是为了和8根凑成10,从直观上理解“凑十法”。(2)直接口算不用摆小棒,直接利用上节课学习的“凑十法”口算,把7分成2和5,2和8凑成10, 10加5就是15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交流的学生进行解答。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把7分成2和5?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把7分成2和5,就是为了把2和8凑成10谈话:同学们一起说着这种方法老师写下来。(学生说老师板书)8 + 7 = 15 2 5 (3)推算法学生展示讲解用推算法口算的过程,适时板书。10+7=17,17-2=15。根据学生回答,及时梳理:把8看成10,10+7=17,多算了2个,所以17-2=15。
【设计意图】借助上节课学习“9加几”的经验,教师放手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发现,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展示交流,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了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体验到自主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将旧知识进行有效地迁移类推。最后,教师引领学生梳理巩固“凑十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沟通优化,提升算法
1.分析比较,算法优化谈话:刚才的3种算法,你们喜欢哪种?为什么?学生回答。
小结: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方法,老师也喜欢凑十法,因为凑十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计算方法,今后我们学习进位加法会经常用到它。追问:刚才我们算了8+7=15,那么7+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预设:因为8+7=15,所以7+8=15,调换了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小结:在加法里,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2.解决第二个问题(1)谈话:刚才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那么你能自己解决:“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矿泉水”这个问题吗?用你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2)展示学生列式及算法。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预设:①6可以分成2和4,8加2凑成10,10加4等于14。 ②10+6=16,16—2=14(3)总结提升,揭示课题。谈话:仔细观察,咱们今天学习的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预设:都是“8加几”的算式。小结:对,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8加几的进位加法”。
板书:8加几(进位)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不同的,教师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第二个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却不过早的突出最优化,但作为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凑十法”老师适时的加以说明,还是有必要的。
巩固拓展,运用算法
谈话: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自主探究,学会了8加几的算法,现在来比比赛,看谁做得有对又快?1.圈一圈,算一算。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展示,集体纠正。2、争做计算小能手8+2+6= 8+2+5= 8+2+4= 8+2+7=8+8= 8+7= 8+6= 8+9=
【设计意图】通过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算理,巩固算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了数学应用意识。3、4、解决问题南池小学运动会结束了,其中一班得了8块奖牌,二班得了5块奖牌,两班一共得了几块奖牌?
五、全课总结,回顾整理。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