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的脸》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抓住人物脸部特征,尝试用不同表现方式进行脸部五官的夸张造型。
能力目标:根据脸部特征,探索泥塑、蛋壳等造型语言,夸张塑造,大胆趣味的表现人物脸部。
情感目标:体验用各种表现方式夸张表现人物脸部造型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漫塑人物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表现人物脸部夸张的手法,运用橡皮泥、蛋壳、绘画塑造的形式进行表现。
难点:如何运用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人物脸部特征。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7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是一节设计课,同时也是一节雕塑头像的制作课,创作一张夸张的脸是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学习泥塑可以提高孩子动手能力、夸张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等能力。在学习中体会善于动手制作能创造美的乐趣,将童稚娱乐活动融于美术学习活动中,在玩中学,在玩中创造寓教于乐。
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学生属于第三学段。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要求学生能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绘画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材料,记录和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这一阶段,通过造型游戏的活动能让学生逐步树立起用身边的材料创造出富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品的意识。1.从知识起点上在之前学习了简单的设计制作,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蛋壳和泥塑的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五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动性强,但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对直观感性的东西更感兴趣。2.从思维起点上看
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造型表现课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上课纪律比较活跃,学生的表达能力强,根据学生感情的不同,各种知识、各种日常生活百态,各种造型表现,让学生有更多的创造空间。
教学过程
设疑引思,揭示课题
欣赏。对比欣赏漫画名人与真人头像作品。进一步启发学生,观察漫画家夸张的表现方法。得出“夸张”之艺术手法:变形法,如小的更小,圆的更圆,曲的更曲。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不光是来上课,还带来了强大的明星阵容,你们想不想重点都是哪些明星呀?好,我们一起来猜一猜,你能猜出他们都是谁吗?这是谁?(成龙)照片和漫画像哪个有趣?为什么?哪个部位最夸张?怎么夸张的 (他的鼻子夸大了)。这又是谁?(憨豆的漫画像)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个呢?(潘长江的照片)你喜欢哪张?为什么?哪个部位最夸张?(他的脸型很长,进行了夸张,所以很有趣。)这里还有一位,是谁?你是怎么一眼认出是李咏的?
师结:同学们,你们真是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出是谁,哪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些明星漫画,他们都夸张了哪些部位?师:你们说的真全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师结:通过欣赏,我们发现,只要对脸的组成部分进行夸张变形,使大得更大,小得更小,圆得更圆,长的更长......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漫画。
师:你们老是说夸张,哪什么是夸张呢?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师总结:说的真不错,我们来看一下夸张的定义(课件)
师:其实夸张就是把脸部的某一两个部位进行夸大或者缩小,使形象更加突出,而不失原型,这就是夸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七课《夸张的脸》(板书课题)
发展阶段
游戏——变脸
师:同学们,学习那么多有关夸张地知识,我们来轻松一下,看个小视频,视频的名字叫变脸。(课件播放视频)师:有趣吗?很滑稽是不是?吧你们能不能像他一样,也来做一个夸张的脸呢?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请看游戏规则(课件)
学生上台展示
师:我找几个同学上来展示一下,他们做的好不好?你喜欢哪个表情?为什么?我觉得应该给他们掌声鼓励一下。
表现形式
师:刚才我们看了明星漫画,除了这种表现形式以外,还有哪些表现形式呢?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课件)播放泥塑表现、蔬果表现、废旧材料表现、蛋壳表现、色彩表现等。
教师示范
师:表现形式真是五花八门,形式多样,我也来用绘画的反思勾一张夸张地脸(示范)
作业
师:下面的时间属于你们了,我们来看作业要求(课件)学生作业,教师巡视。
(四)展评
作业展示并评价。
师: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1.学生互评2.学生自评3.教师评师总评:同学们设计的作品真有创意,想象力真丰富,作品既形象又美观,我觉得是一种享受。看来同学们真是下功夫了,老师感到很骄傲!我们自己给自己鼓励一下吧!
(五)总结下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运用了绘画、蛋壳和泥塑的方式进行创作表现夸张的脸,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有夸张的脸,我希望同学们能把夸张地脸运用到我们身边,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趣、生动,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