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临川县 2022-2023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A. 与一般的小说先有抄本后有刊本不同,《三国志演义》是直接以司礼监刻本迅速流行起来的。
B. 司礼监本《三国志演义》刊行后,其它刊本如都察院刊本等均以司礼监本为底本刊刻和模仿。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C. 明初沿袭元代出版政策,实行文化专制,《三国志演义》在元末明初缺少成书和传播的环境。
D. 对《三国志演义》的成书时间,作者从文献学和传播学的角度,直接否定成说,再进行推论。
试卷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一、现代文阅读( 分) A. 文章开篇表明对《三国志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的疑问,并介绍自己的研究方法。 36
B. 文章举宣昶妻子墓说唱词话葬品的考古发现,旨在论证明朝社会文化的政策开放。
C. 文章重点推论了司礼监刊本《三国志演义》从何而来,为何在嘉靖年间刊刻问世。
D. 本文论证语言既准确严谨,又通俗易懂,在合理的阐释和推论中表明自己的立场。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据嘉靖本《三国志演义》前蒋大器写《序》的时间,《三国志演义》成书应在嘉靖之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 1-3题。
B. 司礼监最有条件得到和刊刻《三国志演义》是因其具有特殊地位、经济能力和社会资源。
一般认为,《三国志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然而,这一结论并没有扎实的文献基础作为支撑。直 C. 出于获得奖赏的功利目的,蒋大器献上《三国志演义》,但因时间延误,最终事与愿违。
到今天,人们既没有发现《三国志演义》在元末明初流传的任何版本(稿本、抄本或刊本),也没有发 D. 《三国志演义》的刊刻及流行从侧面反映了明中期文化开放,放松了对通俗文学的管制。
现元末明初有任何人记载或谈论过《三国志演义》,也不见有《三国志演义》影响当时文学发展的任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信息。讨论《三国志演义》的成书时间,完全可以建立在扎实的文献学基础之上,运用传播学的理论
和方法来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
小说作品一般都是先有抄本,后有刊本,但《三国志演义》未见抄本传世,海内外现存的 30多种
材料一:
明刊本中以嘉靖本为最早,书前有庸愚子蒋大器写于明弘治甲寅仲春的《序》和修髯子张尚德写于嘉
靖壬午的《引》。据魏安《〈三国演义〉版本考》论证,上海图书馆所藏残页可能就是刘若愚《酌中志》 近年来,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人类造成深远影响。通过碳减排,共同应对全球性自然灾
著录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即嘉靖元年修髯子作《引》的原本,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司礼监本,其他嘉 害和极端天气频发等环境问题并实现碳中和,已成全球共识,并向全球行动推进。
靖本都以它为底本。司礼监本刊行后,又有朝廷都察院刊本和郭勋家刻本。于是,《三国志演义》迅速 当前,世界能源工业正在经历“三场革命”——化石能源低碳化革命、新能源规模化革命和能
在社会上传播开来,模仿之作便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源管理智慧化革命。化石能源消费结构持续调整,新能源消费占比不断升高,形成煤、石油、天然
明初采用了权力集中和政治高压的两手策略,后来又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出版政策仍然 气、新能源“四分天下”新格局。其中,石油工业正在经历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的跨越发展,
沿袭元代,书籍的印刷由官府控制,对通俗文艺禁限极严。到了明中期,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成化
我国非常规油气已取得战略性突破,保障了油气资源供给。世界各国加快以新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
年间出现了士大夫私人刻书和官府间相互馈赠所刻图书的现象,这些活动不再受朝廷限制。民间刻书
转型调整,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供应体系。
活动开始活跃,通俗文学的整理刊刻也出现了,最直接的证据就是 1967年在上海嘉定县一个明代墓穴
中发现的成化七年至十四年北京永顺堂刊印的“说唱词话”。据研究,这些刊本是墓主人宣昶妻子的随 中国的地下资源禀赋决定了能源供给以煤炭为主,在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 56%,石油消费占比
葬品。宣昶无论其家乡还是任所都距北京有千里之遥,照样能读到北京出版的新书,说明此类书籍流 20%,天然气消费 8%,新能源消费占比 16%,形成以煤炭为主的“一大三小”格局。当前,四种
通范围之广。既然成化时期的书商们已经开始注意刊刻通俗文学作品,并且所刊说唱词话《花关索传》 主要能源都进入了各自新的发展时期。煤炭发展进入“转型期”,石油发展步入“稳定期”,天然
就是民间三国故事,如果当时真有一部《三国志演义》的抄本在流传,相信书商们不会不予重视和刊 气发展迈入“鼎盛期”,新能源发展跨入“黄金期”。按当前生产水平,全球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还
刻的。 可以开采 139年,石油和天然气的探明储量还可以开采 50年左右,化石能源资源仍较为充足。
到了弘治年间,社会文化政策进一步开放,朝廷也开始关注通俗文学。弘治五年五月,孝宗诏准
(摘编自《碳中和正从全球共识向全球行动推进》)
在全国范围内搜求朝廷所未藏书籍,包括“古今经史子集,下至阴阳艺术、稗官小说等项”。这是一次
材料二:
大规模的图书征集活动,“稗官小说”赫然在列。嘉靖本《三国志演义》前有弘治七年蒋大器所作序言
一篇,此书应该就是这次活动的重要收获之一。即是说,浙江金华人蒋大器向朝廷进献了他作序的这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预计到 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提高
部书,一方面自然是响应朝廷号召,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有所收获,被朝廷认可的奇书秘籍自然是 到 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 39%左右。
会获得奖赏的。 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
然而,《三国志演义》毕竟是通俗小说,此前朝廷一直严禁,这次朝廷是否宽容和重视尚未可知, 兴起,新能源、非常规油气、先进核能、新型储能、氢能等新兴能源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
所以蒋大器的献书实际上是一种试探行为。即使《三国志演义》为他本人所编撰,他也不会直接署名, 迭代,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表示,“十四五”
更何况作品内容是以史传为主融入民间传说而成,大可托以他人。此书进献后,也就泥牛入海,蒋氏
时期,亟须加快推动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进一步激发能源创新发展新动能。
也未能得到期望的奖赏。因为此书送达朝廷会有一个过程,而朝廷清理图书也要一段时间,加上朝廷
刊刻通俗小说并非成例而是创举,刊刻本身也需时日;司礼监是最有可能获得这些新奇有趣而其他部 近年来,随着太阳能、风能等非传统可再生能源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成本的下降,世界多国都加
门又不敢贸然刊刻的通俗演义的,它们又有经济能力和社会资源来刊刻这部通俗小说,种种原因,造 快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步伐。中金公司发布的《创新:不灭的火炬》报告认为,技术创新是中国能
成了这部小说只能在嘉靖壬午这一特定时间刊刻流传的特殊现象。 源制造业高效、低成本发展的核心动力,也将为推动中国完成能源转型、实现能源安全发挥重要作
(摘编自王齐洲《〈三国志演义〉曾被朝廷严禁》) 用。
从全球范围看,绿色低碳是能源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创新成果的应用将集中在化石能源清洁
高效利用、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核能安全利用、大规模储能等重点领域。世界主要国家均把能 那年冬天的雪啊,铺天盖地地下着,鹅毛一般。在聚源永掌柜的记忆里,那天是那个冬天最冷的
源技术视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突破口,制定了各种政策措施抢占发展制高点。 一天。因此,他早早地让伙计们吃罢饭,一人喝了半碗烧酒,暖暖地上床睡了。
(摘编自《“十四五”,以科技创新为主线的能源转型加速推进》) 然后,他也准备睡,就在这时,响起了敲门声,轻轻的,一声两声三声,接着,又是一声两声三
材料三 声。掌柜的打开门,在雪光和屋内射出的灯光映照下,面前站着一个小叫花子,对他道:“大叔,打扰
了。”
掌柜说没啥,然后让进屋暖暖。
小叫花进去,一笑,嘴角边露出两个酒窝。
掌柜热心地问:“饿了吧?”
小叫花子摇着头说:“我想买一坛酒。”
掌柜的答应着,就拿了一坛酒。聚源永有个规矩,买酒的可以尝酒,满意了就掏钱,不满意的作
罢。掌柜的就拿了酒让小叫花尝尝,小叫花轻轻抿一下,就咂吧着嘴唇道:“大叔,酒真好,真香!”
掌柜的一笑,得意地道:“关外有名的聚源永啊。”
小叫花拿了酒说:“大叔,我走了。”
掌柜的本来想留小叫花,天晚了,就在这儿歇着吧。再说了,晚上出去,在野外遇见野物了,或
4.下列表述不符合材料三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3分) 者遇见小鬼子巡逻兵了,多危险啊,可是,他还没来得及说,小叫花就走出了门,就消失在门外。
A.全球能源发展已经经历了从薪柴到煤炭再到油气的转换过程,目前正由油气能源向新能源演变。 本来,小叫花这样走了就没事了。
B.薪柴作为第一代主体能源,促进了人类及农业的发展,煤炭的生产和使用促使人类进入工业时 可是,小叫花又回来了。
代。 多年后,掌柜已经老了,头发已经花白了,每次想到这儿,都忍不住摇头,忍不住流泪。就在他
C.从机械化、电气化到信息化再到智能化,生产力的变革与能源的转换有着密切的关联。 再次关门时,又传来了敲门声。他忙打开,小叫花站在门外一笑道:“大叔,我忘了给酒钱了。”
D.技术型“创造能源”有望成为未来全球能源转型的主体能源,是因为资源型“开发能源”的过度 掌柜的说算了,就算送的。
使用。 小叫花说不,买东西咋能不给钱呢。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小叫花就进门给了钱,准备走时,院子外面响起了杂沓的脚步声,还有狗叫声,和小鬼子叽哩
A.从目前来看,全球的化石能源资源还比较充足,但许多国家已在努力探索如何提高非化石能源的 嘎啦的声音。掌柜的忙关上大门,外面响起喊声:“注意,有脚步从山里下来的,岗村少尉吩咐,一
能源消费比重。 定是抗联,仔细搜索。”掌柜急了,忙指着床底,让小叫花进去躲着。
B.中国能源结构供给是以煤炭为主的“一大三小”格局,但目前煤炭发展已进入“转型期”,随着 小叫花摇着头道:“大叔,躲不住的。”
化石能源低碳化革命的推进,煤炭将退出能源格局。 小叫花说,如果搜出来了,这里的人就都完了。小叫花说:“大叔,求你一件事。”看掌柜点头答
C.目前我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占比 16%,其发展已进入黄金期,世界多国也都在加 应了,就说,请他务必将这坛酒放在后山的老虎石上。说完,小叫花推开后门冲了出去,外面响起杂
快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步伐。 沓的脚步声,响起叫喊声。
D.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核能安全利用、大规模储能等问题是阻碍世界各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 接着一声枪响,划破夜空。
要问题,也是能源技术创新成果应用的重要领域。 掌柜的心里一缩,一夜都没睡着。
6.在全球加快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趋势下,中国应该如何担负起大国责任?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第二天,大家被小鬼子集中在那边的场地上,场地中间放着一具尸体,是小叫花的。小叫花的脸
(6分) 洗净了,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大大的眼睛望着天空,嘴角竟然盛开着两朵微笑,花骨朵儿一般。
掌柜的泪水一滴滴落了下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他按照女孩的要求,不是将一坛,而是将几坛聚源永烧酒放在后山的老虎石上。
有时,闲下来的时候,他就想到女孩的事,他想,女孩当晚冲出去,为啥要朝那边的河沿跑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题。 咋的就不朝后山跑啊。
买 酒 他想,跑到后山不就没事了吗?
余显斌 一直到了解放后,他才明白其中的原因。
那时,这酒还不叫北大仓,叫聚源永,但已成为名酒,酒液清澈,颜色微黄,酱香悠长,回味隽 解放后,聚源永成为国营酒厂,掌柜成了厂长。那天,几个部队上的人来到这儿,拉着他的手连
永,人人称道。 连感谢着,说那个冬天,如果不是他的几坛好酒,既为大家消了伤口的毒,又御了寒,大家是活不过
那时,这儿的当家的还不是叫经理,应当叫掌柜。 那个冬天的。
那是 1936年。 原来,这是几个抗联老兵。
那年,他们负伤,躲在后山养伤。 楚人将与吴人战,楚兵寡而吴兵众,楚将军子囊曰:“我击此国必败,辱君亏地,忠臣不忍为也。”
女孩呢,是他们的卫生员。 黜兵而退。至于国郊,使人复于君曰:“臣请死。”君曰:“子大夫之遁也,以为利也。而今诚.利,子大
他们伤口化脓,浑身发冷。女孩于是就扮做叫花子,连夜冒雪下山买酒,谁知再也没有回来,幸 夫毋死。”子囊曰:“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君臣者,皆入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则楚国终为天下
亏掌柜放了几坛酒,救助了他们。 弱矣。臣请死。”退而伏剑。君曰:“诚如此,请成子大夫之义。”乃为桐棺三寸,加斧质其上,以徇于
老掌柜再次想到女孩,才理解她当年跑向河沿的原因,她是故意将小鬼子引开,引离藏在后山上 国。
的战友的啊。 (选自《说苑·立节》)
抗联老兵们听了,一个个落下了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掌柜也流着泪。 A.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
那时,距离女孩离世,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了。那时,聚源永也已改名北大仓了。 也
(选自《山花》) B.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也/
A.小说描写冬天的大雪既介绍故事发生时的节令,又交代自然环境,“那天是那个冬天最冷的一天”暗 C.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
示了故事的悲剧性。 也/
B.掌柜为人善良、热情、慷慨,打开门见到小叫花,他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小叫花拿了酒没有付钱, D.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
掌柜也特意不言不语。 也/
C.小说描写掌柜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掌柜厚道、仁慈的性格,又暗示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设置悬念,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A.“孔子过之,不轼”与“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两句中的“轼”字含义不同。
D.小说语言通俗平实,多用口语,如话家常,句式短小,有的一句话独立成段,既使小说叙述节奏明 B.“目夷辞曰”与“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两句中的“辞”字含义相同。
快,又增强了抒情意味。 C.“坐而假寝”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两句的“假”字含义不同。
8.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D.“而今诚利”与“愿陛下矜悯愚诚”(《陈情表》)两句中的“诚”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9.小说反复写到小叫花的“笑”,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A.楚陈之战后,孔子经过陈国,看到陈国降民在修城门,认为他们不智、不忠、不廉,从心里鄙视他
们,所以不肯下车以礼仪致敬。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B.中国的“义”体现在君臣、父子、兄弟等关系之间。目夷、兹父出于兄弟之情推辞太子之位,就是
“义”的表现。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C.上朝时间还早的时候,赵宣子就把朝服穿好了。鉏麑感动于赵宣子对朝廷的恭敬态度,又不愿失信
于晋灵公,最终自杀,令人钦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 D.子囊向国君复命请死,国君赦免了他,但子囊认为自己的行为未来会给楚国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
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 选择伏剑自尽。
行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楚伐陈,陈西门燔,因使其降民修之。孔子过之,不轼.。子路曰:“礼,过三人则下车,过二人则 (1)晋灵公暴,赵宣子骤谏,灵公患之,使鉏麑贼之。(5分)
轼。今陈修门者人数众矣,夫子何为不轼?”孔子曰:“丘闻之:国亡而不知,不智;知而不争,不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忠而不死,不廉。今陈修门者,不能行一于此,丘故不为轼也。” (2)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君臣者,皆入不利之名而效臣遁。(5分)
宋襄公兹父为桓公太子,桓公有后妻子,曰公子目夷,桓公爱之。兹父为公爱之也,请于公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使目夷立,臣为之相以佐之。”公曰:“何故也?”对曰:“臣之舅在卫,爱臣,若终立,则不可以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 分)
往,绝迹于卫,是背母也。且臣自知不足以处目夷之上。”公许之。将立公子目夷,目夷辞.曰:“兄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题。
而弟在下,是其义也。今弟立而兄在下,不义也。不义而使目夷为之,目夷将逃。”乃逃之卫,兹父从
之。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 千秋岁
晋灵公暴,赵宣子骤谏,灵公患之,使鉏麑贼之。鉏麑晨往,则寝门辟矣,宣子盛服将朝,尚早, 秦 观
坐而假寝。鉏麑之弥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
对。
不如死也。”遂触槐而死。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①。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
如海。
①鹓鹭:谓朝官之行列,如鹓鸟和鹭鸟排列整齐有序。飞盖,状车辆之疾行。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乱”“碎”两字凝练地写出春景的生机盎然,但其中又隐约有乐景衬哀情之感。
B. “碧云暮合空相对”一句,既写了时间的缓慢流逝,又凸显了诗人的形单影只。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0 分)
C. 曾经西池会上的好友,而今谁在?这里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朝廷的不满。
D. 诗人由春景触发对个人际遇的感慨,表达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思想容量极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5. “愁”是一种难以捉摸的思绪,古人喜欢用“水”来喻愁,本词与《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 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 ① ,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不用,但只要一提起,与
了》中都有此类诗句,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异同。(6分) 之相关的记忆便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这种扎根在脑海深处的诗词印象、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
积淀,正是传统文化内化于心的表现,也是“童子功”的厉害之处。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 分) 不会作诗也会吟”。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多读多记是必要条件。若是腹内草莽,必然不
可能口吐莲花。《诗词大会》舞台上,选手们出口成章的背后,又何尝不是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储存积累。
(1)《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 当然,多读多记不等于死记硬背,理解体会至关重要。在当前古诗文教育中,有些家长只看重
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孩子背诵的数量和准确度,有些老师“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的填鸭式灌输 ② ,也让学
(2)不同现实境遇和生命情怀,诗歌的意象也会呈现不同的特点,如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 生们在实际运用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酒”就有不同 “童子功”的底子要从小打下,更要常读常新。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它的意义
的意蕴。 也正在于此。就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来说,小时候我们按照表面意思理解,或许只
(1)曹操《观沧海》中“ , ”两句,写出了海水的起伏动荡和海中岛屿的耸立 能明白这是苏轼借月亮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但若干年后,当我们一个人身居异乡,又恰逢中秋
挺拔。 之夜,当我们抬头仰望圆月, ③ ,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对词义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 请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引号的作用,并简要概述怎样才能练好古诗文的“童子功”?(4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共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题。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分)
359 旅官兵来到南泥湾,成为拓荒的主力。他们用鲜血和汗水开辟出万顷良田,使昔日的“烂泥
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更培育形成了 ① 、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
歌与舞、汗与泪、感动与被感动……年方 19 岁的贺敬之一气呵成写就《南泥湾》歌词。这首赞歌 四、写作(60分)
是献给拓荒者的。而作曲家马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鲁艺音乐系,他捧读这首歌词时激情澎湃。于是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他汲取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想象着 ② 的表演形式为其作曲。从此,这首向劳动者致敬、为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经过这个人的
奋斗者高歌、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南泥湾》,在炮火的缝隙间一次次回荡,唱得家喻户晓,舞得喜气洋
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后来人们便用“杞人忧天”嘲笑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忧虑的
洋,唱出了人民子弟兵为减轻人民负担“又学习又生产”、不惧任何艰难困苦的风采。
人。
岁月流金,精神永存。那永不熄灭的窑洞灯光和一段段旋律动人,使之鼓舞着延安儿女对追求创
李白《梁甫吟》中写到“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意思是说:皇帝看不到我一片赤
造幸福美好生活。他们唱着《边疆处处赛江南》续写开荒造田的奇迹,唱着《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
诚的心,不体察我对国家的至诚至忠,但我仍然像杞人忧天一样,关心着国家大事。
打场,唱着《金不换银不换》书写对绿水青山的守望,唱着《乘风破浪再出发》奋勇向前。这个曾被
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尤其是心忧天下,应该是一种很高的思想境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如今 ③ ,变成杏花微雨江南般的美好家
很多的有识之士,都是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
园。延安人民的奋斗还在继续,勇毅前行的旋律越来越昂扬……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字。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加以修改,使语句表达准确流畅。可以少量增删字词,但不得改
变句意。(3分)临川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答案
【答案】1. C
【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直接以司礼监刻本迅速流行起来”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说“司礼监本刊行后,又有朝廷都察院刊本和郭勋家刻本。于是,《三国志演义》迅速在社会上传播开来,模仿之作便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可见《三国志演义》的大范围传播,是在司礼监刻本之后发生的。
B.“其他刊本……均以司礼监本为底本刊刻和模仿”以偏概全,原文第二段为“其他嘉靖本都以司礼监本为底本”,只是“其他嘉靖本”以司礼监本为底本,并非所有“其他刊本”。
D.“直接否定成说”曲解文意,从原文第一段“这一结论并没有扎实的文献基础作为支撑”可知,作者只是质疑。故选C。
2.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旨在论证明朝社会文化的政策开放”说法错误。作者举宣昶妻子墓发现说唱词话葬品的例子,旨在否定明中期有《三国志演义》的抄本流传,否定成书时间在明中期。故选B。
3.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但因时间延误”原因表述错误,蒋大器未能获得奖赏的原因是书的送达和清理需要时间,且“刊刻通俗小说并非成例而是创举,刊刻本身也需时日”,这些过程都是正常需要的时间,并非延误。故选C。
4.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概括并分析材料相关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 因果关系不当。
5.答案 A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思路点拨 B.“煤炭将退出能源格局”属于无中生有。C.“消费占比16%,······进入黄金期”是说“新能源”,而非“可再生能源”,偷换概念。D.“······阻碍世界各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要问题”理解有误,这是创新成果应用的主要领域,而非“阻碍世界各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要问题”。
6.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探究材料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答案 ①调整能源利用格局,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管理,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供应体系。②推动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激发能源创新发展新动能。③加快能源技术研发,通过科技创新加快推进能源转型。(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7. B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特意不言不语”无中生有,从文中可以看出, 当时的掌柜正在为小叫花的安危担心,另外,小叫花出门快。)
8.①明线是掌柜卖酒给小叫花,送酒到后山的过程;暗线是女卫生员下山买酒救治抗联伤兵,被发现后为 引开小鬼子而牺牲的过程。
②明线以掌柜的视角来叙事,随着事件的发展不断设置悬念,使小说情节曲折生动;以掌柜的视角来叙 写小叫花,使小叫花的形象真实、可爱,突出了其遭遇的悲惨。
③抗联老兵与酒厂厂长的交流将明线、暗线交织在一起,交代事情原委,揭示故事真相,使情节完整, 合乎逻辑,从而塑造了卫生员舍己救人的高大形象,升华了小说主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第一次,小叫花“笑”,表达对掌柜热情请她进屋取暖的感激;第二次,小叫花“笑”是她回到酒店付酒 钱,表达歉意;第三次,写小叫花“笑”,是她牺牲后,“嘴角竟然盛开着两朵微笑”,表现了她舍身救人, 视死如归的品质;也反衬了小鬼子的凶狠、残忍。(3分)三次写“笑”,丰富了人物的美好形象,突出了人 物高贵性格,强化了故事的悲剧性。(3分)
10.(3分)B(“兹父”做“召”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AD;“公”做“复立之”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C。)
11.(3分)D(“两句中的‘诚’字含义相同”错误。“而今诚利”中的“诚”是“确实”的意思;“愿陛下矜悯愚诚”中的“诚”是“诚心”的意思。句意:而今看来确实有利。/希望陛下怜恤我愚拙的诚心。)
12.(3分)B(“目夷、兹父出于兄弟之情推辞太子之位,就是‘义’的表现”错误。目夷出于兄弟之情推辞太子之位,是“义”的表现;兹父推辞太子之位,原因是多方面的。他的“义”主要体现在不肯“绝迹于卫”,不肯“背母”。)
13.(10分)(1)(5分)晋灵公暴虐,赵宣子屡次进言规劝,灵公厌恨他,派组麑去杀害他。(“骤”,屡次、多次;“谏”,进言规劝;“患”,厌恨;“贼”,杀害。关键词每处1分,句意1分)
(2)(5分)逃跑的人没有罪过,那么后世做国君与臣子的,都会用于国不利的名义来仿效我逃跑。(“遁者”,逃跑的人;“为”,做;“效”,仿效。关键词每处1分,句意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答案】14. C
15. 相同点:都用“水”来喻愁,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
不同点:表达的情感不同。本词中的“飞红万点愁如海”表达了词人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愁,仕途失意、被贬孤寂的愁苦。
《赏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表达了词人对亡国之痛的无限哀愁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C.“这里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朝廷的不满”错误。景物依旧,诸友却已漂泊云散,表达出飘零憔悴之感和思念故人之愁,没有表达“对朝廷的不满”。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和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本词中“愁如海”比喻新奇,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由眼前想到今后,既是惜春去,又是对前途的无望,表明词人对朝廷已经不敢抱有幻想,抒发了壮志难酬之悲。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愁,更是仕途失意、被贬孤寂的愁苦。
16.①.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金樽清酒斗十千 潦倒新停浊酒杯
③.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17.(4分)示例:①自力更生 ② 载歌载舞 ③焕然一新(面目一新)
18.(3分)那永不熄灭的窑洞灯光和一段段动人旋律,鼓舞着延安儿女追求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也可改为“那永不熄灭的窑洞灯光和一段段动人旋律,鼓舞着延安儿女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创造。”)
分析:“旋律动人”语序不当,“使之”成分赘余,“对追求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句式杂糅
19.(4分)由四个“唱着……”构成排比句,节奏整齐,旋律优美,增强句子的抒情性,歌颂延安儿女追求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
【答案】20. 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殊含义。(1分)练好古诗文的“童子功”要多读多记;(1分)多理解体会;(1分)从小打基础,更要常读常新。(1分)
21. 示例:①小时候熟记的古诗文 ②不仅把传统文化弄得意境全无 ③心中再次涌现出这句诗
22.写作提示 材料中引入了“杞人忧天”的典故,给出了成语的主要含义,即“嘲笑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忧虑的人”;同时引入李白和欧阳修的文句,由杞人忧天过渡到关心、忧虑国家大事,体现出明确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因此在立意时,要紧扣“忧”字,可以就“杞人忧天”这一典故或李白《梁甫吟》中对国家的心忧至诚,或欧阳修的“忧劳兴国”发表看法,也可从自身个体的忧虑谈到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在写作时必须表明自己对于“忧虑”“忧患”的认识,最好能结合时代青年在国家繁盛时代常怀忧虑之心,勇担重任,这样文章才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立意:①增强忧患意识,从容面向未来;②忧虑而不忧惧;③居安思危,但做“杞人”;④心忧天下显至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