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7.3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长白山期末)我们长白山区有下列植被类型中的 ( )
A.草原 B.荒漠 C.热带雨林 D.针叶林
2.(2019七上·中山期末)下列保护森林的措施中,科学的是( )
A.大面积种植一种树,整齐美观
B.砍伐森林,变为耕地
C.喷洒高强度的农药,消灭森林害虫
D.有计划地合理砍伐林林
3.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我国森林覆盖率的提高 ( )
A.退耕还林还草 B.退田还湖
C.生产一次性木筷 D.植树造林
4.(2020七上·长白期末)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资源,以下措施中不宜采取的是( )
A.营造草原防护林 B.将草原改为农田
C.兴修草原水利 D.合理开发開
5.(2019七上·宝鸡期末)下列有关校园绿化设计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对校园环境布局做大的改动,不选用名贵的花草树木
B.在教室应考虑不同盆花和观叶植物的生活习性、室内环境特点及师生活动需要
C.教学楼临窗种植高大的乔木,外侧种植低矮的灌木,做到疏密相间,协调自然
D.注意花草树水的生长周期,使校园春有花开,夏有树荫,秋有花果,冬有绿意
6.(2019七上·凉山期末)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植被的是( )
A.严禁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 B.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C.废纸回收再利用 D.使用一次性筷子
7.(2019七上·庐江期末)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可能不利于保护植被( )
A.植树造林 B.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C.适当发展畜牧业 D.节约用纸
8.(2018七上·柘城月考)爱护花草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下列保护植被的做法错误的是( )
A.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B.植树种草、绿化荒地
C.禁止乱砍滥伐、过度放牧 D.养殖水葫芦、绿化水体
9.不符合保护生物圈的做法是( )
A.多种树木 B.垃圾分类
C.使用一次性筷子 D.使用节能产品
10.(2017七上·大石桥期末)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保护植被的是( )
A.植树造林 B.围湖造田 C.退耕还林 D.绿化荒漠
11.(2017七上·苍溪期末)我国的植树节为每年的( )
A.1月1日 B.3月12日 C.5月12日 D.10月1日
12.(2017七上·漳州期末)“爱护植物,绿化祖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退耕还林 B.义务植树 C.过度放牧 D.绿化荒漠
13.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法( )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B.实行有计划的合理砍伐和种植
C.多种植单纯的杉木林
D.允许林区人民大砍大种而先富起来
14.下列与保护我国植被直接相关的法律是( )
A.《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
B.《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
C.《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D.《森林法》《草原法》
15.“三北”防护林建于( )
A.1978年 B.1988年
C.1998年 D.1949年
16.下列哪一措施不是为了保护我国的植物资源( )
A.毁林开荒 B.保护每一片绿叶
C.“三北”防护林 D.义务植树
17.提倡“不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
A.减少经济支出 B.减少固体垃圾
C.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D.保护森林
18.能对保护环境起根本作用的措施是( )
A.禁止打鸟 B.植树造林 C.禁施农药 D.保护农田
19.近年来,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发生,下列措施对治沙可能造成不利的是( )
A.南水北调 B.建防护林
C.退耕还草 D.扩大畜牧业发展
20.(2021七上·甘孜期末)下列行为中,属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是( )
A.爱护花草树木 B.浪费纸张
C.使用一次性筷子 D.乱砍滥伐
21.(2021七上·揭西期末)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 )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B.计划性砍伐与种植
C.营造单一树种 D.过量砍伐
22.(2021七上·深圳期末)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从我做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森林资源要合理利用,使其保持可持续发展
B.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对保护环境没有什么大的用处
C.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
D.草场牧场要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沙化
23.(2021七上·虎林期末)目前我国植被保护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草场的不合理利用一般表现在( )
A.不合理的开垦 B.过度放牧
C.破坏草原植被 D.以上都是
24.(2017七上·马尾期末)提倡“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 )
A.减少个人的经济支出 B.减少城乡垃圾
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资源 D.移风易俗
二、判断题
25.判断题
(1)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都是裸子植物,如水杉、银杉、银杏等,所以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判断对错)
(2)我国拥有的珍稀植物都是其他国家所不具有的。(判断对错)
(3)1996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提出了对野生植物资源加强保护、积极发展、禁止利用的方针。(判断对错)
(4)水杉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判断对错)
(5)我国现有的珍稀植物都是研究古植物的起源、分布和发展的“活化石”。(判断对错)
(6)桫椤是一种我国珍稀的草本蕨类植物。 (判断对错)
三、综合题
26.(2018七上·平定期末)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长着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绿色植物,但目前我国植被保护面临的形式十分严峻.如图揭示了毁坏森林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人类和其他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我国的植被中,占据主体的是 ;但是在我国一些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仍然出现了荒山,你认为的原因是 .
(2)你理解的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
(3)请你为“保护森林”设计一个宣传口号: .
27.(2017七上·益阳月考)数千年前的黄土高原,曾经气候宜人 ,草原上鼠欢兔跳、狐走蛇行、鹰击长空……一派盎然生机,但后来由于砍伐树木、植被破坏,现在成为一片秃山秃岭。每年雨季到来,大量泥沙冲进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罕见的“悬河”。请你分析下面的问题。
(1)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除了已提到的生物部分外,还应包括 部分。
(2)写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
(3)相对于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物种相对较 ,自动调节能力 。
(4)了解了黄土高原遭到破坏的事实,你认为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些什么?
28.下表是有关我国森林方面的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有关问题
时间 类别 1998﹣2002年 2003﹣2007年
森林覆盖率(%) 15.12 16.55
森林蓄积量(m2) 1.04×1010 1.10×1010
森林面积(hm2) 1.453×108 1.59×108
人均森林面积 (m2) 1210 1272
(1)为什么我国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我们却还要保护森林?
(2)请你列出能有效地增加我国森林覆盖率的各种方法和对策.
29.了解植被分布,保护植物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1)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少,仅为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仅为生物提供了食物,也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平衡,该作用的过程可以用 的式子表示;
(3)植被丰富的地方空气湿度大,原因是植物通过 作用,从叶片的 散发出水分.
(4)要根治沙尘暴和干旱,应该 .
30.现在,生物圈正受到碳氧平衡失调(温室效应)的威胁。要控制温室效应,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1) 。
(2)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我国的第一大林区是以针叶林为主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因为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占地广阔,森林覆盖率高,可利用率高,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了东北地区的林业发展现状,比较简单,熟记:我国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森林植被主要是针叶林。
2.【答案】D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大面积种植一种树,虽然整齐美观,但会造成生态系统物种的单一性,使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降低,不利用生态平衡,A不符合题意;
B、砍伐森林,变为耕地,会使绿色植被减少,不利于保护森林,B不符合题意;
C、喷洒高强度的农药,消灭森林害虫,会导致害虫天敌死亡,同时,农药会通过食物链危害其他的生物和人类,C不符合题意;
D、爱护植被,并不是绝对禁止砍伐,对森林资源有计划地合理砍伐已经成熟的木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3.【答案】C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的作用很重要,比如植物的蒸腾作用的生态意义增加降水;光合作用能维持碳氧平衡,绿色植物的根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现如今,森林被大面积砍伐,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应该保护绿色植被,增加绿色植被的面积,比如: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植树造林都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可见A、B、D都是增加绿色植被的措施,而一次性木筷的生产会消耗大量的木材,造成大量林地被毁,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植被与绿化,此为基础题,难度不大,需要熟知:
我们要爱护绿色植被:
(1)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
(2)开展广泛而持久的全民义务植树、种草活动,国家扶持绿化荒山、绿化荒漠的项目。我国植树节为每年的3月12日。
(3)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4)建造“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工程。
(5)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4.【答案】B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营造草原防护林,可以防风固沙,防止草原沙漠化,利于保护草原生态系统,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将草原改造成农田,是毁林开荒,反而会使草原面积减少,B说法错误,故B符合题意。
C、兴修草原水利,利于发展草原,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合理利用和开发草原资源,有利于保护牧草,防止被过度利用和破坏,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D说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草原资源等绿色植被的保护,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必须尊重草原生态的规律,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牧草,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不能过度的利用,以免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5.【答案】C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校园环境绿化是以绿色的各类花草树木为主,以其特有的美化和防护作用起到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调节气候等改善环境的功能,使学校成为清洁,优美的学习环境活动场所。因此在进行校园绿化设计时,充分考虑学校实际,尽量不对学校布局做大的调整。春天鲜花盛开,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使校园春秋花不断,四季绿满园;注意绿化树种在形态选择和空间安排上高低、大小和色彩的搭配;要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收获果实,冬天还能见到绿色。而教学楼临窗种植高大的乔木,容易发生危险,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绿化是指栽植花草树木以美化环境的活动。绿化可改善环境卫生并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多种作用. 绿化校园,应本着经济、环保、不改变校园原有规划的原则进行.
6.【答案】D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严禁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利于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可扩大森林覆盖率,废纸回收再利用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资源的使用,都有利于保护植被,而使用一次性筷子或消耗大量木材,势必造成森林资源匮乏,使我国森林覆盖率继续降低,不利于保护植被,故D符合题意。
【分析】自然资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7.【答案】B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适当发展畜牧业,退耕还林还草可以增加植被面积;使用电子贺卡可以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而使用一次性筷子会造成大量林地被毁,不利用环境保护。故答案为:B。
【分析】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8.【答案】D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BC、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种草、绿化荒地、禁止乱砍滥伐、过度放牧都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符合题意;
D、水葫芦覆盖水的表面使当地植物丧失阳光和生存空间而死亡,因此不利于保护植被,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9.【答案】C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植树造林、养花种草可以提高绿化面积,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A不符合题意。
B、垃圾通过分类收集后便于对不同类垃圾进行分类处置。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资源的再循环与可持续发展,利于经济,社会与坏境的和谐。因此 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主要原因是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圈。B不符合题意。
C、一次性筷子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材,砍伐和毁坏大片的森林,因此我们要“不用一次性筷子”,以节约木材,进而保护森林。C符合题意。
D、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既环保,又高效,该法可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圈,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10.【答案】B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A、植树造林,能有效的防风固沙,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有利于保护植被,A正确;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会破坏植被和食物链,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不利保护植被,B错误;C、耕地一般用来种植农作物,生物的种类单一,自动调节能力较差,而草原、树林或树林植被茂盛,生物种类繁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强,因此退耕还林有利于保护植被,C正确;D、绿化荒漠利于保护植被,D正确,故选:B
【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已威胁到生物圈,如人类的乱砍乱伐等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保护植被刻不容缓,治理环境污染迫在眉睫.
11.【答案】B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由于我国植被面临减少和退化,为了绿化荒山,改善环境,我国提倡全民参与的义务植树活动,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故选:B
【分析】我国不仅人均森林面积少,而且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伐优留劣,甚至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
12.【答案】C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A、退耕还林还草是改善环境的最佳做法,A正确;
B、义务植树,每年的3月12为全国的“植树节”,提高了森林的覆盖率,保护环境,B正确;
C、过度放牧,导致大量植被被破坏,影响了环境,最终导致土地沙漠化,不利于保护环境,C错误;
D、绿化荒漠,提高了植被的覆盖率,利于保护环境,D正确.
故选:C.
【分析】爱护环境,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提高人体的环保意识.
13.【答案】B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森林是可再生资源,只要保护好,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一定要合理采伐,伐后及时更新,使木材生长量和采伐量基本平衡,甚至大于采伐量.同时要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森林的方法.解答时可以从森林资源的特点和保护方面来切入.
14.【答案】D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为保护植被,我国于1984年和1985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对森林和草原力求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使我国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故选:D
【分析】我国植被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人均森林面积少,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森林生态系统呈衰退趋势;草场退化、沙漠化严重,土地沙漠化已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
15.【答案】A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它包括东北的西部、华北的北部和西北的大部分地区,东西长7000余公里,南北宽400﹣170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2.4%.地跨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山西、内蒙 古、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13个省(区、市),551个县(旗、市).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8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是我国的第一大植树造林工程.按照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建设面 积406.9万km2,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建林3508.3万km2,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改善.邓小平同志为“三北”防护林工程题名为“绿色长城”.
故选:A
【分析】我国为了发展林业,保护环境,进行了“三北”防护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的第一大植树造林工程,据此解答.
16.【答案】A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毁林开荒,使植被减少,破坏生态环境,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保护每一片绿叶,可以提高人们的保护植被的观念意识;“三北”防护林可以有效的保护三北的生态环境;义务植树,不但增加了数目的数量而且培养了人们的主人翁意识.
故选:A
【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已威胁到生物圈,如人类的乱砍乱伐、过度放牧、乱捕乱杀等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保护植被刻不容缓,治理环境污染迫在眉睫.
17.【答案】D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一次性木筷造成大量林地被毁;因此我国大力提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节约木材,保护森林.故答案选:D
【分析】一次性筷子,造成大量林地被毁,所以我们提倡拒绝一次性筷子。
18.【答案】B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大面积植树造林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因此植树造林是防止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故答案选:B
【分析】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的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减轻空气污染、对保护环境起根本作用的措施是植树造林。
19.【答案】D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因此扩大畜牧业发展会对草原植被造成破坏,增加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不利用防治沙尘暴的发生。故答案选:D
【分析】沙尘暴的发生与人类的活动直接相关。
20.【答案】A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爱护花草树木,利于保护绿色植被,绿化祖国,A符合题意。
B、浪费纸张会导致大量的树木被砍伐,不利于保护植被,B不符合题意。
C、使用一次性筷子,需要大量的木材,砍伐和毁坏大片的森林,不利于爱护植被,C不符合题意。
D、乱砍滥伐会对绿色植物造成破坏,不利于保护绿色植被,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爱护绿色植被、绿化祖国,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解答此题需要多注意身边常见的保护绿色植被的措施,爱护绿色植被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21.【答案】B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森林是可再生资源,要合理采伐,伐后及时更新,使木材生长量和采伐量基本平衡,甚至大于采伐量。同时要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为促进世界林木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
22.【答案】B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对森林资源要合理利用,使其保持可持续发展,A说法正确。
B、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可以增大绿化面积,利于保护环境,B说法错误。
C、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利于保护绿色植被,保护环境,C说法正确。
D、草场牧场要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沙化,利于保护绿色植被,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保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措施,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科学合理的保护、培育和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23.【答案】D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人类不合理利用草场的活动主要有:破坏草原的植被、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垦、过度狩猎等。
故答案为:D。
【分析】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
24.【答案】C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保护森林,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如贺卡、一次性筷子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材,砍伐和毁坏大片的森林,因此提倡“电子贺卡”“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以节约木材,进而保护森林.
故选:C
【分析】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毒、除尘、杀菌、净化污水、降低噪音、防止风沙、调节气候等作用.因此我们要保护森林.
25.【答案】(1)错误
(2)错误
(3)错误
(4)错误
(5)错误
(6)错误
【知识点】我国的珍稀植物;我国的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在中国的裸子植物中有许多是北半球其他地区早已灭绝的古残遗种或孑遗种,并常为特有的单型属或少型属,因此,中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是因为我国裸子植物的种类最多。“水杉、银杉、银杏等是我国特有的植物”不能说明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题干说法错误;(2)我国拥有的珍稀植物不一定是其他国家所不具有的,如银杏,其他国家也有。题干说法错误。
(3)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对于偷猎者及时进行法制教育,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96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三条提出了对野生植物资源加强保护、积极发展、合理利用的方针。故1996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提出了对野生植物资源加强保护、积极发展、禁止利用的方针的说法是错误的。
(4)银杉,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植物,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题干说法错误。
(5)活化石”植物又称孑遗植物,是指那些经历了新生代几次大的冰川活动后幸存下来的植物种类。中国拥有许多世界上其他地区早已灭绝却只在我国特殊的自然环境中保存下来的珍贵植物,这其中有许多种类被誉之为植物界中的“大熊猫”、“活化石”, 它们对于研究古植物学、古气候学、古地理学、地质学以及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不是所有的珍稀植物都是研究古植物的起源、分布和发展的“活化石”。题干说法错误。(6)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隶属于较原始的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门,桫椤科,桫椤是古老蕨类家族的后裔,可制作成工艺品和中药,还是一种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木。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裸子植物是原始的种子植物,其发生发展历史悠久.最初的裸子植物出现在古生代,在中生代至新生代它们是遍布各大陆的主要植物.现代生存的裸子植物有不少种类出现于第三纪,后又经过冰川时期而保留下来,并繁衍至今的.据统计,全世界生存的裸子植物约有850种,隶属于79属和15科,中国的裸子植物有10科34属约250种,分别为世界现存裸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66.6%、41.5%和29.4%,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在中国的裸子植物中有许多是北半球其他地区早已灭绝的古残遗种或孑遗种,并常为特有的单型属或少型属.因此,中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是因为我国裸子植物的种类最多.
26.【答案】(1)森林;人为因素
(2)毁坏森林就是为人类建造墓地
(3)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知识点】我国的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类型,森林占据主体;但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等人为因素的破坏,使的一些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仍然出现了荒山.
(2)从画中可以看出毁坏森林就是为人类建造墓地.
(3)森林作用巨大,保护好森林,人类才能健康地生活,所以“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故答案为:(1)森林;人为因素(2)毁坏森林就是为人类建造墓地(3)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分析】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1)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 (2)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常绿阔叶树为主. (3)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这里的植物主要是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4)针叶林: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5)草原: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 (6)荒漠: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这里生长的植物十分耐旱.
27.【答案】(1)非生物
(2)草→兔→狐
(3)少;弱
(4)注意保护植被
【知识点】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草是生产者为起点,兔吃草,鹰吃兔等都可以构成食物链。如:草→兔→狐。
(3)由于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所以年降雨量很少,动植物的种类比较少。
(4)在西部大开发时,应当注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特别是在西北干旱地区要做好退耕还林、保持水土的任务,适当发展新能源以解决能源燃料问题,做到可持续发展。
【分析】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绿色植物)、分解者(细菌、真菌)、消费者(动物)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于干旱地区,年降水少,动植物的种类少,自我调节能力弱.
28.【答案】(1)因为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人均占有量仍然很低
(2)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等.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了主体;我国的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少林国家,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5.
(2)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等.
故答案为:(1)因为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人均占有量仍然很低
(2)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等.
【分析】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9.【答案】(1)1/4
(2)碳﹣氧;
(3)蒸腾;气孔
(4)植树造林(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我国的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中国覆盖率20.36%,排名第39位;中国,还不到1/4.中国每年生产800亿双一次性筷子.相当于每年砍伐2000万棵生长20年大 树.每年粮食损失浪费相当于2亿亩耕地产量,比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一年产量还要多,一年损失千亿斤粮食,每年餐桌浪费食物价值达2000亿元.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
(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因此植被丰富的地方空气湿度较大.
(4)要根治沙尘暴和干旱,应该因地制宜,宜林则林,易草则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故答案为:(1)1/4
(2)碳﹣氧;
(3)蒸腾;气孔
(4)植树造林(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合理即可)
【分析】森林、草原等植被调节碳一氧平衡,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可称之为地球的“肺”,同时它们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因此,我们要爱护植被,保护植被.
30.【答案】(1)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2)保护植被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生物圈正受到碳氧平衡失调(温室效应)的威胁,温室效应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增加造成的,所以要控制温室效应,就应该降低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消耗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的过程,所以我们一面方面可以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增加绿色植被的面积,保护植被,另一方面抑制二氧化碳表的排放,比如:减少燃料的燃烧、工厂的废气处理后排放,汽车尾气的处理等。
故答案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保护植被
【分析】此题考考查绿色植物的作用,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要熟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实质:制造有机物、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可以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1 / 1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7.3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长白山期末)我们长白山区有下列植被类型中的 ( )
A.草原 B.荒漠 C.热带雨林 D.针叶林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我国的第一大林区是以针叶林为主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因为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占地广阔,森林覆盖率高,可利用率高,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了东北地区的林业发展现状,比较简单,熟记:我国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森林植被主要是针叶林。
2.(2019七上·中山期末)下列保护森林的措施中,科学的是( )
A.大面积种植一种树,整齐美观
B.砍伐森林,变为耕地
C.喷洒高强度的农药,消灭森林害虫
D.有计划地合理砍伐林林
【答案】D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大面积种植一种树,虽然整齐美观,但会造成生态系统物种的单一性,使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降低,不利用生态平衡,A不符合题意;
B、砍伐森林,变为耕地,会使绿色植被减少,不利于保护森林,B不符合题意;
C、喷洒高强度的农药,消灭森林害虫,会导致害虫天敌死亡,同时,农药会通过食物链危害其他的生物和人类,C不符合题意;
D、爱护植被,并不是绝对禁止砍伐,对森林资源有计划地合理砍伐已经成熟的木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3.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我国森林覆盖率的提高 ( )
A.退耕还林还草 B.退田还湖
C.生产一次性木筷 D.植树造林
【答案】C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的作用很重要,比如植物的蒸腾作用的生态意义增加降水;光合作用能维持碳氧平衡,绿色植物的根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现如今,森林被大面积砍伐,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应该保护绿色植被,增加绿色植被的面积,比如: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植树造林都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可见A、B、D都是增加绿色植被的措施,而一次性木筷的生产会消耗大量的木材,造成大量林地被毁,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植被与绿化,此为基础题,难度不大,需要熟知:
我们要爱护绿色植被:
(1)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
(2)开展广泛而持久的全民义务植树、种草活动,国家扶持绿化荒山、绿化荒漠的项目。我国植树节为每年的3月12日。
(3)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4)建造“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工程。
(5)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4.(2020七上·长白期末)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资源,以下措施中不宜采取的是( )
A.营造草原防护林 B.将草原改为农田
C.兴修草原水利 D.合理开发開
【答案】B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营造草原防护林,可以防风固沙,防止草原沙漠化,利于保护草原生态系统,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将草原改造成农田,是毁林开荒,反而会使草原面积减少,B说法错误,故B符合题意。
C、兴修草原水利,利于发展草原,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合理利用和开发草原资源,有利于保护牧草,防止被过度利用和破坏,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D说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草原资源等绿色植被的保护,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必须尊重草原生态的规律,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牧草,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不能过度的利用,以免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5.(2019七上·宝鸡期末)下列有关校园绿化设计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对校园环境布局做大的改动,不选用名贵的花草树木
B.在教室应考虑不同盆花和观叶植物的生活习性、室内环境特点及师生活动需要
C.教学楼临窗种植高大的乔木,外侧种植低矮的灌木,做到疏密相间,协调自然
D.注意花草树水的生长周期,使校园春有花开,夏有树荫,秋有花果,冬有绿意
【答案】C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校园环境绿化是以绿色的各类花草树木为主,以其特有的美化和防护作用起到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调节气候等改善环境的功能,使学校成为清洁,优美的学习环境活动场所。因此在进行校园绿化设计时,充分考虑学校实际,尽量不对学校布局做大的调整。春天鲜花盛开,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使校园春秋花不断,四季绿满园;注意绿化树种在形态选择和空间安排上高低、大小和色彩的搭配;要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收获果实,冬天还能见到绿色。而教学楼临窗种植高大的乔木,容易发生危险,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绿化是指栽植花草树木以美化环境的活动。绿化可改善环境卫生并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多种作用. 绿化校园,应本着经济、环保、不改变校园原有规划的原则进行.
6.(2019七上·凉山期末)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植被的是( )
A.严禁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 B.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C.废纸回收再利用 D.使用一次性筷子
【答案】D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严禁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利于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可扩大森林覆盖率,废纸回收再利用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资源的使用,都有利于保护植被,而使用一次性筷子或消耗大量木材,势必造成森林资源匮乏,使我国森林覆盖率继续降低,不利于保护植被,故D符合题意。
【分析】自然资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7.(2019七上·庐江期末)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可能不利于保护植被( )
A.植树造林 B.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C.适当发展畜牧业 D.节约用纸
【答案】B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适当发展畜牧业,退耕还林还草可以增加植被面积;使用电子贺卡可以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而使用一次性筷子会造成大量林地被毁,不利用环境保护。故答案为:B。
【分析】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8.(2018七上·柘城月考)爱护花草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下列保护植被的做法错误的是( )
A.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B.植树种草、绿化荒地
C.禁止乱砍滥伐、过度放牧 D.养殖水葫芦、绿化水体
【答案】D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BC、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种草、绿化荒地、禁止乱砍滥伐、过度放牧都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符合题意;
D、水葫芦覆盖水的表面使当地植物丧失阳光和生存空间而死亡,因此不利于保护植被,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9.不符合保护生物圈的做法是( )
A.多种树木 B.垃圾分类
C.使用一次性筷子 D.使用节能产品
【答案】C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植树造林、养花种草可以提高绿化面积,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A不符合题意。
B、垃圾通过分类收集后便于对不同类垃圾进行分类处置。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资源的再循环与可持续发展,利于经济,社会与坏境的和谐。因此 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主要原因是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圈。B不符合题意。
C、一次性筷子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材,砍伐和毁坏大片的森林,因此我们要“不用一次性筷子”,以节约木材,进而保护森林。C符合题意。
D、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既环保,又高效,该法可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圈,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10.(2017七上·大石桥期末)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保护植被的是( )
A.植树造林 B.围湖造田 C.退耕还林 D.绿化荒漠
【答案】B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A、植树造林,能有效的防风固沙,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有利于保护植被,A正确;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会破坏植被和食物链,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不利保护植被,B错误;C、耕地一般用来种植农作物,生物的种类单一,自动调节能力较差,而草原、树林或树林植被茂盛,生物种类繁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强,因此退耕还林有利于保护植被,C正确;D、绿化荒漠利于保护植被,D正确,故选:B
【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已威胁到生物圈,如人类的乱砍乱伐等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保护植被刻不容缓,治理环境污染迫在眉睫.
11.(2017七上·苍溪期末)我国的植树节为每年的( )
A.1月1日 B.3月12日 C.5月12日 D.10月1日
【答案】B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由于我国植被面临减少和退化,为了绿化荒山,改善环境,我国提倡全民参与的义务植树活动,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故选:B
【分析】我国不仅人均森林面积少,而且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伐优留劣,甚至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
12.(2017七上·漳州期末)“爱护植物,绿化祖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退耕还林 B.义务植树 C.过度放牧 D.绿化荒漠
【答案】C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A、退耕还林还草是改善环境的最佳做法,A正确;
B、义务植树,每年的3月12为全国的“植树节”,提高了森林的覆盖率,保护环境,B正确;
C、过度放牧,导致大量植被被破坏,影响了环境,最终导致土地沙漠化,不利于保护环境,C错误;
D、绿化荒漠,提高了植被的覆盖率,利于保护环境,D正确.
故选:C.
【分析】爱护环境,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提高人体的环保意识.
13.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法( )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B.实行有计划的合理砍伐和种植
C.多种植单纯的杉木林
D.允许林区人民大砍大种而先富起来
【答案】B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森林是可再生资源,只要保护好,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一定要合理采伐,伐后及时更新,使木材生长量和采伐量基本平衡,甚至大于采伐量.同时要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森林的方法.解答时可以从森林资源的特点和保护方面来切入.
14.下列与保护我国植被直接相关的法律是( )
A.《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
B.《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
C.《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D.《森林法》《草原法》
【答案】D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为保护植被,我国于1984年和1985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对森林和草原力求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使我国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故选:D
【分析】我国植被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人均森林面积少,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森林生态系统呈衰退趋势;草场退化、沙漠化严重,土地沙漠化已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
15.“三北”防护林建于( )
A.1978年 B.1988年
C.1998年 D.1949年
【答案】A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它包括东北的西部、华北的北部和西北的大部分地区,东西长7000余公里,南北宽400﹣170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2.4%.地跨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山西、内蒙 古、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13个省(区、市),551个县(旗、市).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8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是我国的第一大植树造林工程.按照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建设面 积406.9万km2,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建林3508.3万km2,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改善.邓小平同志为“三北”防护林工程题名为“绿色长城”.
故选:A
【分析】我国为了发展林业,保护环境,进行了“三北”防护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的第一大植树造林工程,据此解答.
16.下列哪一措施不是为了保护我国的植物资源( )
A.毁林开荒 B.保护每一片绿叶
C.“三北”防护林 D.义务植树
【答案】A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毁林开荒,使植被减少,破坏生态环境,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保护每一片绿叶,可以提高人们的保护植被的观念意识;“三北”防护林可以有效的保护三北的生态环境;义务植树,不但增加了数目的数量而且培养了人们的主人翁意识.
故选:A
【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已威胁到生物圈,如人类的乱砍乱伐、过度放牧、乱捕乱杀等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保护植被刻不容缓,治理环境污染迫在眉睫.
17.提倡“不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
A.减少经济支出 B.减少固体垃圾
C.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D.保护森林
【答案】D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一次性木筷造成大量林地被毁;因此我国大力提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节约木材,保护森林.故答案选:D
【分析】一次性筷子,造成大量林地被毁,所以我们提倡拒绝一次性筷子。
18.能对保护环境起根本作用的措施是( )
A.禁止打鸟 B.植树造林 C.禁施农药 D.保护农田
【答案】B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大面积植树造林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因此植树造林是防止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故答案选:B
【分析】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的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减轻空气污染、对保护环境起根本作用的措施是植树造林。
19.近年来,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发生,下列措施对治沙可能造成不利的是( )
A.南水北调 B.建防护林
C.退耕还草 D.扩大畜牧业发展
【答案】D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因此扩大畜牧业发展会对草原植被造成破坏,增加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不利用防治沙尘暴的发生。故答案选:D
【分析】沙尘暴的发生与人类的活动直接相关。
20.(2021七上·甘孜期末)下列行为中,属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是( )
A.爱护花草树木 B.浪费纸张
C.使用一次性筷子 D.乱砍滥伐
【答案】A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爱护花草树木,利于保护绿色植被,绿化祖国,A符合题意。
B、浪费纸张会导致大量的树木被砍伐,不利于保护植被,B不符合题意。
C、使用一次性筷子,需要大量的木材,砍伐和毁坏大片的森林,不利于爱护植被,C不符合题意。
D、乱砍滥伐会对绿色植物造成破坏,不利于保护绿色植被,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爱护绿色植被、绿化祖国,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解答此题需要多注意身边常见的保护绿色植被的措施,爱护绿色植被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21.(2021七上·揭西期末)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 )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B.计划性砍伐与种植
C.营造单一树种 D.过量砍伐
【答案】B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森林是可再生资源,要合理采伐,伐后及时更新,使木材生长量和采伐量基本平衡,甚至大于采伐量。同时要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为促进世界林木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
22.(2021七上·深圳期末)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从我做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森林资源要合理利用,使其保持可持续发展
B.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对保护环境没有什么大的用处
C.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
D.草场牧场要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沙化
【答案】B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对森林资源要合理利用,使其保持可持续发展,A说法正确。
B、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可以增大绿化面积,利于保护环境,B说法错误。
C、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利于保护绿色植被,保护环境,C说法正确。
D、草场牧场要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沙化,利于保护绿色植被,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保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措施,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科学合理的保护、培育和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23.(2021七上·虎林期末)目前我国植被保护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草场的不合理利用一般表现在( )
A.不合理的开垦 B.过度放牧
C.破坏草原植被 D.以上都是
【答案】D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人类不合理利用草场的活动主要有:破坏草原的植被、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垦、过度狩猎等。
故答案为:D。
【分析】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
24.(2017七上·马尾期末)提倡“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 )
A.减少个人的经济支出 B.减少城乡垃圾
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资源 D.移风易俗
【答案】C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保护森林,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如贺卡、一次性筷子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材,砍伐和毁坏大片的森林,因此提倡“电子贺卡”“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以节约木材,进而保护森林.
故选:C
【分析】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毒、除尘、杀菌、净化污水、降低噪音、防止风沙、调节气候等作用.因此我们要保护森林.
二、判断题
25.判断题
(1)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都是裸子植物,如水杉、银杉、银杏等,所以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判断对错)
(2)我国拥有的珍稀植物都是其他国家所不具有的。(判断对错)
(3)1996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提出了对野生植物资源加强保护、积极发展、禁止利用的方针。(判断对错)
(4)水杉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判断对错)
(5)我国现有的珍稀植物都是研究古植物的起源、分布和发展的“活化石”。(判断对错)
(6)桫椤是一种我国珍稀的草本蕨类植物。 (判断对错)
【答案】(1)错误
(2)错误
(3)错误
(4)错误
(5)错误
(6)错误
【知识点】我国的珍稀植物;我国的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在中国的裸子植物中有许多是北半球其他地区早已灭绝的古残遗种或孑遗种,并常为特有的单型属或少型属,因此,中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是因为我国裸子植物的种类最多。“水杉、银杉、银杏等是我国特有的植物”不能说明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题干说法错误;(2)我国拥有的珍稀植物不一定是其他国家所不具有的,如银杏,其他国家也有。题干说法错误。
(3)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对于偷猎者及时进行法制教育,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96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三条提出了对野生植物资源加强保护、积极发展、合理利用的方针。故1996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提出了对野生植物资源加强保护、积极发展、禁止利用的方针的说法是错误的。
(4)银杉,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植物,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题干说法错误。
(5)活化石”植物又称孑遗植物,是指那些经历了新生代几次大的冰川活动后幸存下来的植物种类。中国拥有许多世界上其他地区早已灭绝却只在我国特殊的自然环境中保存下来的珍贵植物,这其中有许多种类被誉之为植物界中的“大熊猫”、“活化石”, 它们对于研究古植物学、古气候学、古地理学、地质学以及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不是所有的珍稀植物都是研究古植物的起源、分布和发展的“活化石”。题干说法错误。(6)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隶属于较原始的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门,桫椤科,桫椤是古老蕨类家族的后裔,可制作成工艺品和中药,还是一种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木。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裸子植物是原始的种子植物,其发生发展历史悠久.最初的裸子植物出现在古生代,在中生代至新生代它们是遍布各大陆的主要植物.现代生存的裸子植物有不少种类出现于第三纪,后又经过冰川时期而保留下来,并繁衍至今的.据统计,全世界生存的裸子植物约有850种,隶属于79属和15科,中国的裸子植物有10科34属约250种,分别为世界现存裸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66.6%、41.5%和29.4%,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在中国的裸子植物中有许多是北半球其他地区早已灭绝的古残遗种或孑遗种,并常为特有的单型属或少型属.因此,中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是因为我国裸子植物的种类最多.
三、综合题
26.(2018七上·平定期末)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长着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绿色植物,但目前我国植被保护面临的形式十分严峻.如图揭示了毁坏森林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人类和其他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我国的植被中,占据主体的是 ;但是在我国一些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仍然出现了荒山,你认为的原因是 .
(2)你理解的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
(3)请你为“保护森林”设计一个宣传口号: .
【答案】(1)森林;人为因素
(2)毁坏森林就是为人类建造墓地
(3)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知识点】我国的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类型,森林占据主体;但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等人为因素的破坏,使的一些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仍然出现了荒山.
(2)从画中可以看出毁坏森林就是为人类建造墓地.
(3)森林作用巨大,保护好森林,人类才能健康地生活,所以“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故答案为:(1)森林;人为因素(2)毁坏森林就是为人类建造墓地(3)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分析】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1)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 (2)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常绿阔叶树为主. (3)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这里的植物主要是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4)针叶林: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5)草原: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 (6)荒漠: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这里生长的植物十分耐旱.
27.(2017七上·益阳月考)数千年前的黄土高原,曾经气候宜人 ,草原上鼠欢兔跳、狐走蛇行、鹰击长空……一派盎然生机,但后来由于砍伐树木、植被破坏,现在成为一片秃山秃岭。每年雨季到来,大量泥沙冲进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罕见的“悬河”。请你分析下面的问题。
(1)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除了已提到的生物部分外,还应包括 部分。
(2)写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
(3)相对于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物种相对较 ,自动调节能力 。
(4)了解了黄土高原遭到破坏的事实,你认为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案】(1)非生物
(2)草→兔→狐
(3)少;弱
(4)注意保护植被
【知识点】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草是生产者为起点,兔吃草,鹰吃兔等都可以构成食物链。如:草→兔→狐。
(3)由于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所以年降雨量很少,动植物的种类比较少。
(4)在西部大开发时,应当注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特别是在西北干旱地区要做好退耕还林、保持水土的任务,适当发展新能源以解决能源燃料问题,做到可持续发展。
【分析】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绿色植物)、分解者(细菌、真菌)、消费者(动物)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于干旱地区,年降水少,动植物的种类少,自我调节能力弱.
28.下表是有关我国森林方面的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有关问题
时间 类别 1998﹣2002年 2003﹣2007年
森林覆盖率(%) 15.12 16.55
森林蓄积量(m2) 1.04×1010 1.10×1010
森林面积(hm2) 1.453×108 1.59×108
人均森林面积 (m2) 1210 1272
(1)为什么我国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我们却还要保护森林?
(2)请你列出能有效地增加我国森林覆盖率的各种方法和对策.
【答案】(1)因为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人均占有量仍然很低
(2)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等.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了主体;我国的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少林国家,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5.
(2)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等.
故答案为:(1)因为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人均占有量仍然很低
(2)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等.
【分析】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9.了解植被分布,保护植物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1)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少,仅为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仅为生物提供了食物,也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平衡,该作用的过程可以用 的式子表示;
(3)植被丰富的地方空气湿度大,原因是植物通过 作用,从叶片的 散发出水分.
(4)要根治沙尘暴和干旱,应该 .
【答案】(1)1/4
(2)碳﹣氧;
(3)蒸腾;气孔
(4)植树造林(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我国的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中国覆盖率20.36%,排名第39位;中国,还不到1/4.中国每年生产800亿双一次性筷子.相当于每年砍伐2000万棵生长20年大 树.每年粮食损失浪费相当于2亿亩耕地产量,比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一年产量还要多,一年损失千亿斤粮食,每年餐桌浪费食物价值达2000亿元.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
(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因此植被丰富的地方空气湿度较大.
(4)要根治沙尘暴和干旱,应该因地制宜,宜林则林,易草则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故答案为:(1)1/4
(2)碳﹣氧;
(3)蒸腾;气孔
(4)植树造林(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合理即可)
【分析】森林、草原等植被调节碳一氧平衡,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可称之为地球的“肺”,同时它们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因此,我们要爱护植被,保护植被.
30.现在,生物圈正受到碳氧平衡失调(温室效应)的威胁。要控制温室效应,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1) 。
(2) 。
【答案】(1)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2)保护植被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生物圈正受到碳氧平衡失调(温室效应)的威胁,温室效应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增加造成的,所以要控制温室效应,就应该降低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消耗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的过程,所以我们一面方面可以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增加绿色植被的面积,保护植被,另一方面抑制二氧化碳表的排放,比如:减少燃料的燃烧、工厂的废气处理后排放,汽车尾气的处理等。
故答案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保护植被
【分析】此题考考查绿色植物的作用,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要熟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实质:制造有机物、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可以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