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洪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生物学试卷
试题分值:100 分 考试时长:75 分钟
★祝考试顺利★
一、单项选择题(本局部包括 20 题,每题 2 分,共计 4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蜜蜂中,雌蜂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二倍体,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某对蜜蜂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为:雌蜂是 AADD、AADd、AaDD、AaDd;雄蜂是 AD、Ad、aD、
ad。这对蜜蜂的基因型是( )
A.AADd 和 ad B.AaDd 和 aD C.AaDd 和 AD D.Aadd 和 AD
2.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相同点( )
A.DNA 复制 B.纺锤体的形成 C.着丝点分裂 D.染色体数目减半
3.对某高等动物精原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 M、m 都被标记为黄色(M、m 位于常染
色体上)。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能观察的情况是( )
A.观察不到荧光点 B.某条染色体上有 2 个黄色荧光点
C.每条染色体都有 2 个荧光点 D.在赤道板附近会出现 4 个黄色荧光点
4.剪秋罗为雌雄异体的二倍体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其叶形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
型,相关基因用 B、b 表示,仅位于 X 染色体上。用杂合宽叶雌株与狭叶雄株杂交,其子代
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1/2 为宽叶雄株,1/2 为狭叶雄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体中与叶形有关的基因型有 5 种
B.狭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C.宽叶雄株和狭叶雌株杂交,后代有宽叶、狭叶
D.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不可能出现狭叶雄株
5.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经如图所示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搅拌不充分,则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强
B.若保温时间过长,则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强
C.该实验说明蛋白质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是把 DNA 和蛋白质分
离
【高二生物学】 第1页共8页
6.人乳头瘤病毒(HPV)由双链环状 DNA 和蛋白质组成,某些类型的 HPV 感染具有潜在
的致癌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PV 的双链环状 DNA 主要位于该病毒的拟核区域
B.HPV 的 DNA 中每个五碳糖都与两个磷酸基团连接
C.合成 HPV 蛋白质需要以宿主细胞的氨基酸为原料
D.某些 HPV 可能引起宿主细胞的细胞周期发生改变
7.下列关于一个基因型为 AaBb 的精原细胞产生的 4 个精子的种类及比例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若 AaB∶b=1∶1,则分裂过程中可能有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B.若 AB∶ab=1∶1,则这两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C.若 AB∶aB∶ab=1∶1∶2,则减数分裂过程中 A 基因与 a 基因发生了交换
D.若 AB∶Ab∶aB∶ab=1∶1∶1∶1,则这两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8.科学家偶然发现自然界某正常存活的雌性个体内两条 X 染色体形成一个并联 X 染色体
( XX ),如图所示。一只并联 X 雌果蝇( XXY )和一只正常雄果蝇杂交,子代雌雄果蝇的
染色体组成分别与两亲本相同,子代连续交配结果也是如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形成并联 X 染色体的过程中不只发生染色体结构
的变异
B.该种并联 X 雌果蝇体内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有 1、
2、4
C.上述杂交过程中,子代雄果蝇的 Y 染色体应来自亲代雄果蝇
D.该种并联 X 雌果蝇可用于发现雄果蝇 X 染色体上的新发突变
9.某家族患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甲病相关基因用 A、a 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 B、b
表示,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人员对图 1 中I4、Ⅱ1、Ⅱ2、Ⅲ1 的这两
对基因进行电泳分离,得到了不同的条带(图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病与抗维生素 D 佝
偻病遗传方式相同
B.图 2 中的条带 1、3 对
应的基因分别是 A、B
C.Ⅰ1 与Ⅱ3 基因型均为 AaXBXb,Ⅰ3 与Ⅲ1 基因型一定相同
D.可以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
【高二生物学】 第2页共8页
10.2022 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原型是大熊猫。大熊猫最初是食肉动物,经
过长期的进化,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食物都来源于竹子。现有一个较大的大熊猫种群中雌雄
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该种群中 A 的基因频率为 70%,a 的基因频率为 30%,
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即使环境条件相对稳定,A 和 a 的基因频率也可能发生改变
B.大熊猫食性的改变是与其他生物及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
C.大熊猫种群中全部 A 和 a 的总和不能构成大熊猫种群的基因库
D.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个体中出现杂合雌熊猫概率为 25%
11.根据莲藕根状茎中淀粉含量不同,通常将莲藕分为两类:一类是脆质类型,其特点是水
和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高,而淀粉和粗纤维含量相对较低,炒食脆嫩爽口;第二类为粉质类
型,其特点是含水量较低,淀粉含量高,尤其支链淀粉所占比例大,煮食酥粉柔软。基因 1
和基因 2 在莲藕根状茎膨大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基因 1 表达产物为淀粉合成酶,基因 2
表达产物为 Q-酶(催化直链淀粉变为支链淀粉)。下图是对某脆质类型的莲藕在不同时空两
个基因表达的测量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基因 1 在莲藕根状茎中的表
达具有时间差异
B.基因 2 在莲藕中的表达量存
在明显的部位差异
C.莲藕根状茎在膨大过程中淀
粉的总含量不断上升
D.同时增强两个基因的表达量不改变该莲藕的食用类型
12.将 DNA 分子双链用 3H 标记的蚕豆(2n=12)根尖移
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细胞连续进
行有丝分裂。据图判断,在普通培养液中培养至第二次
有丝分裂中期时,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标记情况是( )
A.6 个 a,6 个 b B.12 个 b
C.6 个 b,6 个 c D.6 个 a,6 个 c
13.果蝇的灰身基因(B)对黑身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基因(R)对白
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 X 染色体上。现用一只灰身红眼果蝇与一只灰身白眼果蝇交配,F1
的雌果蝇中有黑身白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二生物学】 第3页共8页
A.亲本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中含 Xr 的占 1/4
B.F1 中雌果蝇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1/4
C.F1 中灰身白眼雄果蝇的概率为 3/8
D.F1 中红眼果蝇随机交配,后代全是红眼
14.有关艾弗里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错误的是( )
A.通过“加法原理”控制自变量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处理的细胞提取物,因变量是培养基中细菌的种类
C.该实验的结论是:转化因子很可能是 DNA
D.艾弗里进一步分析细胞提取物的理化特性,提出了结论:DNA 是使 R 型细菌产生稳
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15.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有性生殖的出现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长期使用杀虫剂,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是因为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
害虫的比例增加
D.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表现为协同进化
16.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恶性疾病,患者骨髓内会出现大量恶性增殖的白细胞。该病
是由于 9 号染色体和 22 号染色体互换片段所致。这种变异属于(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17.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发现,个体发育过程中存在着表观遗传现象,即基因碱基序列会在不
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功能发生改变,并产生可遗传表现型。DNA 甲基化则
是产生这种遗传现象的原因之一。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表观遗传可能与基因转录后的调控有关
B.表观遗传是环境因素引起的,与遗传物质无关
C.DNA 甲基化可能影响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DNA 甲基化可能影响 RNA 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
18.如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某基因的表达过程,数字①~⑤
表示不同物质,字母 a、b 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以下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
【高二生物学】 第4页共8页
A.④中每个单体均只能由一种⑤转运
B.与 a 过程相比,b 过程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 T 与 A
C.b 过程一个②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D.T2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增殖时物质①~⑤均由宿主细胞提供
19.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2n=4)的基因型为 AaBb。其卵原细胞(DNA 被 32P 全部标记)
在 31P 培养液中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与精子(DNA 被 32P 全部标记)完成受精作用,受精卵在
31P 培养液中进行一次分裂。分裂过程中形成的某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图中①、②两条染色
体仅含 31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卵形成该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B.图示细胞含有 4 个染色体组,4 对同源染色体,8 条染色单体
C.图示细胞中有 6 条染色体含 32P,含 31P 的 DNA 大于 8 个
D.若产生该精子的精原细胞是纯合子,则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 aabb
20.在二倍体生物中,单体(2n-1)指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缺失一条的个体,三体(2n+1)
指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单体和三体都可以用于基因定位。某大豆突变株
表现为黄叶(yy),为探究 Y/y 是否位于 7 号染色体上,用该突变株分别与单体(7 号染色
体缺失一条)、三体(7 号染色体多一条)绿叶纯合植株杂交得 F1,让 F1 自交得 F2。已知单
体和三体产生的配子均可育,而一对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的个体致死。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通过突变株与单体杂交的 F1 即可进行基因定位,而与三体杂交的 F1 则不能
B.若突变株与单体杂交的 F2 黄叶绿叶=3:4,则 Y/y 基因位于 7 号染色体上
C.若突变株与三体杂交的 F2 黄叶:绿叶=5:31,则 Y/y 基因位于 7 号染色体上
D.若 Y/y 基因不位于 7 号染色体,则突变株与单体或三体杂交的 F2 全为黄叶:绿叶=1:
3
二、非选择题(本局部包括 4 题,共计 60 分)
21.(每小空 3 分,共 15 分)菜粉蝶(性别决定为 ZW 型)的幼虫是一种农业害虫。菜粉蝶
的眼色和翅色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研究其遗传机制时,将一对纯合菜粉蝶杂交得到
F1,让 F1 的一只雌蝶和一只雄蝶交配,得到的 F2 有 1355 只,F2 的表现型统计结果如图。回
答相关问题:
(1)蝴蝶眼色和翅色的遗传中 为显性,F2 绿眼个体中杂合子
【高二生物学】 第5页共8页
的比例为 ,仅根据图中数据,不能说明两对相对性
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
。
(2)如果控制眼色和翅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则存在三种情况:
其一,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其二,眼色基因位于 Z 染色体、翅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三,翅色基因位于 Z 染色体、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纯合菜粉蝶若干可供选择,回答以下问题:
①若仅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鉴别以上三种情况,可选择的杂交组合是
。
②写出能支持第三种情况的实验结果
。
22.(除特别标注外,每小空 2 分,共 13 分)大熊猫是我国珍稀物种,被称为动物中的活化
石。我国的四川、甘肃等地在海拔 2000m~4000m 的高山中生活着大熊猫,据统计,目前野生
大熊猫仅存 800 只左右。而地震又使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
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而生物进化的标
志是 。大熊猫在地球末次冰
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而现在濒于灭绝的事实说明,在 的作用
下,大熊猫种群的 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变化。
(2)某一年大熊猫某种群中 AA、Aa 和 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10%、30%和 60%。现假设该种群所生存的环境发生了一种新的变化,使得各基因型个体的生存能力大小变为AA=Aa>aa,其中 aa 个体每年减少 10%,而 AA 和 Aa 个体每年增加 10%,则一年后种群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约为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该种群
(填“发生”或“未发生”)进化。
23.(除特别标明外,每小空 2 分,共 16 分)某种西域马种的毛发颜色受三对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基因(A-a、B-b、D-d)控制,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高二生物学】 第6页共8页
(1)右图说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之一是
。
根据图示推断纯合灰色马的基因型为 。
(2)某些基因型相同的黑色马杂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型,该黑色马的基因型可能
为 。
(3)研究发现,西域马体细胞中 D 基因数少于 d 基因数时,D 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棕色马突变体。棕色马突变体体细胞中 D、d 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如图所示:
①突变体甲和突变体丙对应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是 、 。
②现有一匹基因型为 aaBbDdd 的棕色公马,为了确定其属于图中的哪一种突变体,请利用若干纯种马,设计一个简便的杂交实验进行鉴别(已知三条同源染色体联会时,任意两条可以联会并且分开,第三条随机移向一极;假设实验过程中不考虑突变与染色体互换,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思路:
。(4 分)
预期结果及结论:
I.若子代中黑色马:棕色马:灰色马=1:1:2,则该突变体为突变体甲。
Ⅱ.若子代中 ,则该突变体为突变体乙。
Ⅲ.若子代中黑色马:灰色马=1:1,则该突变体为突变体丙。
24.(每小空 2 分,共 16 分)黄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同一植株上既有雌花也有雄花,雌
花率影响黄瓜产量。研究人员利用黄瓜纯合雌雄同株品系甲培育出全雌株(只有雌花)品系
乙。为确定全雌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1)品系甲与品系乙杂交,获得的 F1 表现为全雌,说明全雌为 性状。将 F1
与品系甲杂交,获得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表明该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发现给品系甲施加乙烯,也可以增加雌花的
比例。以上事实说明性状是 的结果。
【高二生物学】 第7页共8页
(2)进一步研究发现控制全雌性状的基因位于 3 号染色体上,品系甲、乙 3 号染色体上
部分基因情况如图 1 所示,同时发现品系乙花蕾细胞中 ASC 基因的 mRNA 和 MYB1 基因的
mRNA 含量显著高于品系甲,而 BCAT 基因的 mRNA 无显著差异。
由上述结果推测,品系乙可能由于 数量更多,表达相应蛋白质量更多,
从而促进了雌花的发育。
(3)为进一步确定控制全雌性状的基因,研究人员利用 CRISPR-Cas9 系统对相关基因
进行编辑。该系统的核心组成包括 gRNA 和 Cas9、gRNA 可以识别并结合靶基因,引导 Cas9
蛋白对靶基因进行剪切,进而破坏靶基因结构。
由于品系乙难以被直接编辑,研究人员以品系甲为背景选育了转基因植株丙和丁(图 2),
分别与品系乙进行杂交,结果见表。
亲本 F1 全雌株 雌雄同株
植株丙×品系乙 15 18
植株丁×品系乙 ? ?
①图 2 中转入的基因可随配子传递给子代,表达的 CRISPR-Cas9 系统可在受精卵中发挥
基因编辑作用。请解释植株丙与品系乙杂交结果产生的原因:根据表结果,植株丙减数分裂
后产生含有与不含有转入基因的配子的比例为 1:1,含有转入基因的配子形成受精卵后,细
胞中的 基因结构被破坏,表现为 ,不含有转入基因
的配子形成受精卵后,表现为 。
②植株丁与品系乙杂交结果为 ,说明
MYB1 基因不是控制全雌性状的基因。
【高二生物学】 第8页共8页武汉市洪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生 物 学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局部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B A A C C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B A D C B C C B
二、非选择题(本局部包括4题,共计60分)
21.(每小空3分,共15分)
(1)绿眼和紫翅 1/3或2/3(答全得3分,只答对1个得1分,答错0分)
图中数据只反应了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分析的结果,不能表明两对性状之间的遗传关系
(2)①雌性绿眼紫翅×雄性白眼黄翅
②子代雄性为绿眼紫翅,雌性为绿眼黄翅
22.(除特别标注外,每小空2分,共13分)
(1)种群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自然选择 基因频率
(2)55.1%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3分) 发生
23.(除特别标注外,每小空2分,共16分)
(1)通过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aaBBdd
(2)aaBbDD或aaBBDd(答全得2分,答对1个得1分,答错0分)
(3)①易位 重复
②让该棕色公马与多匹灰色纯种母马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4分)
Ⅱ黑色马:棕色马:灰色马=1:2:3
24.(每小空2分,共16分)(1)显性 全雌株:雌雄同株=1:1
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
(2)ASC或MYB1基因
(3)①ASCa基因和ASCb基因 雌雄同株 全雌株
②F1均表现为全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