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金色的鱼钩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金色的鱼钩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1 18:2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金色的鱼钩
第15课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介绍背景
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纵长500余里地,横宽300余里地,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红军过草地主要是讲川西北若尔盖地区。所谓的草地,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草地的气候变化莫测,忽风忽雨,忽霜忽雪,或者是一阵大冰雹,环境极为恶劣。红军过草地是指中国红军长征期间重要事件。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泥沼一般很深,如果拼命往上挣扎,会越陷越深,来不及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泥水不仅不能饮用,而且破了皮的腿脚泡过,还会红肿甚至溃烂;二怕下雨;三怕过河。
介绍背景
(1)标出课文自然段的序号。
(2)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读通句子。
自读提示
支吾:用含混的话语搪塞。
例句:一提到这事,他都用一句玩笑话支吾过去。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例句:江面上大雾弥漫,船只被迫停止了航行。
收敛:(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本课指老班长的笑容消失。
例句:见到首长后,安妮收敛了笑容,端端正正地行了个军礼。
词语积累
宿营:军队在行军或战斗后住宿。
例句:为了不打扰群众,解放军战士常常在野外宿营。
无边无涯:没有边际。
例句:原野上的青草无边无涯,满目都是绿色。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
例句:我们在街角捡到了这只奄奄一息的小狗。
词语积累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整体感知
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牺牲了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根据故事内容划分结构,并总结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
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写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情况,介绍老班长的外貌和“老班长”称呼的由来。
第二部分(3~22):写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自己没吃过一点儿鱼。
第三部分(23~33):写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牺牲了。
第四部分(34):写“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我们都被老班长尽心尽力照顾伤员而不顾自己的崇高品质所感动。带着这份感动,默读课文,细细品读描写老班长的句子,想想它们为什么让我们感动。
走进课文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句段导读
“布满了皱纹”证明他经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说明老班长为了革命的事业费尽心思又操劳过度,因此呈现出未老先衰的迹象。
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是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句段导读
老班长由于长期饥饿、日夜操劳,身体极度虚弱。文中用“虽然……但是……”这一关联词强调了老班长忠于革命、乐观向上的精神。
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句段导读
老班长寻找食物极其艰难,是用革命的意志和对党的忠诚在坚持。
第一个省略号表示语句的省略;第二个省略号表示老班长的话没有说完,就被打断了。
两个省略号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句段导读
老班长寻找食物极其艰难,是用革命的意志和对党的忠诚在坚持。
第一个省略号表示语句的省略;第二个省略号表示老班长的话没有说完,就被打断了。
两个省略号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出示“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句段导读
鱼骨头难以下咽,可老班长却要吃鱼骨头充饥,表现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
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
如果你看到眼前的一幕,你会有什么感受?
出示“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难出来啦!’”
句段导读
老班长意在稳定小病号的情绪,保护他们的身体,坚持走出草地,完成党交的任务。他宁愿为别人操碎心,也不让别人为他分半点忧。
出示“耐心劝导小梁”片段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句段导读
出示“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句段导读
病号不吃,老班长“眉头拧成了疙瘩”;吃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强烈的对比,把老班长为谁忧愁、为谁欣喜、为啥痛苦、为啥欢乐表现得一清二楚。
出示“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作者已经知道了老班长的秘密,作者此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句段导读
因为“我”已经知道老班长弄到这么点吃的很不容易,而且知道老班长把搞到的这么点吃的都给伤员吃,自己咽鱼骨充饥。“千斤重”准确反映了“我”此时此刻不忍心喝下鱼汤的沉重心情。
出示“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
…………
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着,很久很久。
句段导读
为什么自己奄奄一息了,还不肯吃?
出示“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他已经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但最后还要说,告诉指导员,他没完成好党交给他的任务,没把战士们照顾好……
句段导读
出示“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临终前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不忘党的重托,不忘奉献最后一份光和热。
这说明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揭示主题
为什么说“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长满了红锈”指鱼钩经过长时间存放,上面长满了红锈,这是写实。“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象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这句话不仅赞美了老班长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怕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而且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嘱托。他永远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做成的鱼钩。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归纳总结
课题“金色的鱼钩”既是行文的重要线索,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历程,同时又彰显课文的主旨,“鱼钩”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解析课题
金色的鱼钩
硬咽鱼骨头 →“我” 针扎喉管 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革命
老班长 命令喝鱼汤→“我” 心情沉重 舍己为人
垂危让鱼汤 →“我” 极度悲痛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正面描写)——(侧面衬托)
板书设计
课后习题
(1)选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 既然……就…… 如果…… 就…… 虽然…… 但是……
①我( )接受了指导员交给的任务,( )得把你们带出草地。
②( )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 )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③这汤( )没加调料,( )我们觉得没有比这更鲜美的了。
④( )我们找不到东西吃,( )无法走出这茫茫的草地。
既然 就
因为 所以
虽然 但是
如果 就
(2)结合课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课后习题
①“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这句话的含义是( )。
A.鱼钩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B.这个鱼钩不是一般的鱼钩,是用金子做成的
②“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中“我”感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是因为( )。
A.看着老班长咽下鱼骨头这么艰难,觉得很不舒服
B.“我”明白了老班长把仅有的一点鱼给我们三个病号吃,自己却用鱼骨头充饥,心里很难过,喉头哽咽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