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个性化辅导授课教案:代谢与平衡(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个性化辅导授课教案:代谢与平衡(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11-23 20:5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学个性化辅导授课教案
学生: 时间:2013年 月 日
内容(课题):代谢与平衡(一)
教学目的
说出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作用;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和吸收的图解,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重难点:体验“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的实验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食物与摄食:
1.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外完全燃烧或在体内完全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叫热量价。不同物质的热量价是不同的,蛋白质为16.8千焦,糖类为16.8千焦,脂肪为37.7 千焦。
2.食物中的七大类营养素主要有水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无机盐 、维生素 和粗纤维 等。
3.各类营养素的作用:
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②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脂肪:生物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
无机盐:构成组织(如磷—细胞膜)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缺Ca、P—骨质疏松症;缺Fe—缺铁性贫血;缺Zn—食欲下降,影响生长发育;缺I—甲状腺肿大。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粗纤维:促进消化。不能被人体消化和吸收,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的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助于减少肠道吸收脂肪,预防心血管疾病。
4.几种维生素来源及缺乏症
名称
缺乏症
主要来源
维生素A
夜盲症
肝、鸡蛋黄、胡萝卜、玉米
维生素B1
脚气病
牛肉、肾脏、谷类种皮(麦麸)、豆类
维生素B2
口角炎、唇裂症
酵母、大豆、胚芽、肝
维生素B12
恶性贫血
肝、奶、肉、蛋
维生素C
坏血病
蔬菜、水果
维生素D
成人骨软化、儿童佝偻病
肝脏、鸡蛋、鱼肝油(嗮太阳自身合成)
维生素E
肌肉萎缩
谷物胚芽、绿叶
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系统 外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
消化腺
内消化腺:胃腺、肠腺
消化腺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含消化酶)
流入部位
消化物质
唾液腺
唾液(淀粉酶)
口腔
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
胃液(蛋白酶)

初步消化蛋白质
肝脏
胆汁(不含消化酶)
暂存胆囊流入小肠
促进脂肪消化
胰腺
胰液(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小肠
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肠腺
肠液(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小肠
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2、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①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②将这些小分子化合物吸收到血液中;③将消化后产生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3、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消化:人体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消化的类型:
物理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3)吸收:当食物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的管壁进入血液的过程。
(4)七大类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①无需经过消化即可被消化道直接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
②须经消化才能被吸收:蛋白质、糖类、脂肪。最终消化产物:淀粉—→葡萄糖;
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 —→甘油 + 脂肪酸 。
③不能被消化吸收:粗纤维
(5)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消化部位吸收部位、消化步骤、有关消化液种类:
淀粉(口腔、小肠)       麦芽糖 葡萄糖(进入毛细血管)
蛋白质(胃、小肠)        氨基酸(进入毛细血管)
脂肪(小肠)     脂肪酸+甘油(进入毛细淋巴管)
消化道消化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口腔
√(麦芽糖)
×
×

×
√(多肽)
×
小肠
√(葡萄糖)
√(氨基酸)
√(脂肪酸和甘油)
4.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的特点及相应功能:①小肠很长——消化、吸收 ②小肠表面有很多褶皱及小肠绒毛——消化、吸收③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消化④小肠壁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吸收
5、消化道不同部位对营养物质吸收不同:
① 口腔和食道:不吸收。
② 胃:只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另外还有酒精(非营养物质)
③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水、无机盐和某些维生素。
④ 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某些维生素。
6.酶: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使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变成可吸收的物质。
特点: 专一性、 高效性、 多样性。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有:pH 、温度 等。
酶缺乏或不足:导致代谢紊乱,甚至出现疾病,如白化病(缺乏促进黑色素形成的酶)。
三、典型例题:
例1. 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等七大类,其中的纤维素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下列食物中含有丰富纤维素的是( )
A.鱼、虾 B.鸡蛋、猪肉 C.菠菜、芹菜 D.牛奶、牛肉
解析:含有丰富纤维素的食物一般是植物的茎和叶,在这四个选项中只有B答案中的菠菜、芹菜是植物的茎和叶。所以选择C答案。
例2. 某家长为临近学业考试的孩子设计了一份晚餐食谱:米饭、炒猪肝、清蒸鲫鱼。为了均衡膳食,请补充一种食物使食谱营养更合理( )
A. 煎鸡蛋 B. 稀饭 C. 五香牛肉 D. 炒青菜
解析:由题意可以分析得出:米饭、炒猪肝、清蒸鲫鱼已经为人体提供了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和脂肪六大类营养素,就是缺少纤维素,这类营养素要靠植物的茎叶提供,所以应该补充炒青菜比较合理,故选择答案D。
例3.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速度很快。营养学专家建议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因为蛋白质是人体(  )
A.细胞生长和组织修补的主要原料 B.主要的供能物质
C.主要的贮能物质 D.溶解养分和废物的物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的作用,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生长和组织修补的主要原料,所以选择答案A
例4. 下列各组食物中,含蛋白质较多的是(  )
A.牛奶 鸡蛋 瘦肉 B.花生 肥肉 茶油
C.苹果 白菜 芹菜 D.玉米 馒头 米饭
解析:这道题重在考查各种营养素的来源,牛奶、鸡蛋、瘦肉中含蛋白质较多,花生、肥肉、茶油含脂肪比较多,苹果、白菜、芹菜含维生素和纤维素比较多,玉米、馒头、米饭含糖类比较多,所以选择答案A。
例5. 下列物质在口腔内就能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纤维素
解析:因为唾液会流入口腔内,而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把淀粉分解成小分子的麦芽糖,所以选择答案B。
例6. 果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如果加入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一事实说明( )
A. 酶是一种蛋白酶 B. 酶的催化效率高
C. 酶的催化受环境的影响 D. 酶具有专一性
解析: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所以选择答案D。
例7. “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在①探究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②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③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④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等四个实验中,利用此方法的有 ( )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①②④中都体现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而③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因为只需要测量温度的变化,变量是单一的,所以不需要控制其它变量。所以选择答案C。
例8. 酶是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都含有各种各样的催化酶。下列所示为人体内某种酶在不同pH条件下,其催化效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当pH从5升高到7,酶的催化效率逐渐升高
B.t1的温度大概在37?C左右
C.人体内各种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最高
D.在温度从0→t2的变化中,酶的催化效率逐渐降低
解析:A中当pH从5升高到7,酶的催化效率逐渐升高是错误的,因为从图中可以看出应该是先升高后下降。B.t1的温度大概在37?C左右是正确的,因为这是人体的某种酶,而人体的酶是在37?C时效率最高的。C.人体内各种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最高是错误的,因为从图像中可以看出这种酶是在pH=6的情况下,催化效率最高。D.在温度从0→t2的变化中,酶的催化效率逐渐降低是错误的,因为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催化效率是升高的。
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不是人体生命活动能量来源的是 ( )
A.吃饭 B.吃肉 C.吃水果 D.喝纯净水
2. 能为我们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 )
水;②糖类;③蛋白质;④脂肪;⑤无机盐;⑥维生素;⑦粗纤维;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④
*3.营养学家建议青少年学生要多喝牛奶多吃瘦肉,主要是因为( )
A.牛奶和瘦肉中含有较多的脂肪,这是青少年正常成长所必需的
B.牛奶和瘦肉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盐,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无机盐
C.牛奶和瘦肉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青少年生长发育旺盛,需要较多蛋白质
D.牛奶和瘦肉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这是青少年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4.下列几组食物中,其中含糖类较多的一组是( )
A.土豆、馒头、米饭、白糖 B.花生油、肥油、大豆、芝麻
C.牛奶、瘦肉、鸡蛋、鱼肉 D.黄瓜、苹果、胡萝卜、柑橘
7.人体的小肠内壁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这对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作用是( )
A.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于消化吸收
B.增强小肠的弹性,有利于容纳更多的食物
C.增强小肠的弹性,有利于食物在小肠内运动
D.以上三项都是
8.如果一个人的肝脏功能不好,分泌胆汁过少,则会对食物中的哪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有不利影响?( )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粗纤维
9.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是( )
A.唾液、胃液和肠液 B.胃液、肠液和胰液
C.唾液、肠液和胰液 D.胰液、唾液和胆汁
*10.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进行了一个科学实验:将一块肉放入一只极小的铁笼内,将肉连同铁笼一起喂给一只鹰吃,一段时间后,将连着小铁笼的绳子往外拉,结果只拉出完整无损的小铁笼,铁笼内的肉却不见了。关于这块肉的去向,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鹰在口腔中用牙齿把肉剔出吃了
B.鹰胃内的寄生虫钻进笼子把肉吃了
C.鹰的消化道分泌的化学物质把肉消化了
D.鹰体内的细胞把肉吸收了
11.能够同时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三种物质的结构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大肠
12.人的一餐符合健康要求的中午饭,下列哪一种营养成分含量应该是最少的(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13.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
A.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14.以下对酶及其作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酶是活细胞制造的具有催化能力的物质
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高效性
C.生物的新陈代谢几乎都在酶的作用下进行
D.白化病的生成是由于小肠不能吸收促使黑色素形成的酶
*15.加酶洗衣粉是在合成洗衣粉中加入0.2%~0.5%的酶制剂制成的。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某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在不同水温条件下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水温
30℃
40℃
50℃
60℃
70℃
80℃
除去奶渍所需时间
28秒
12秒
6秒
4秒
12秒
17秒
根据表中有关实验数据判断,用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最好的水温条件可能是 ( )
A.0℃ B.60℃ C.50℃ D.30℃
二、填空简答题
1.在人类所食用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七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2.食物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它们虽然不能提供能量,却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3.食物纤维主要是由__________组成,是一类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主要来自食物,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刺激消化腺分泌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有利于及时排便等。
*4.不能不承认方便面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方便面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所附带的汤料也只是含有少量味精盐,这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每日需要的营养素种类、成分和数量,特别是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如果长期作为主食很容易导致营养缺乏症,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以100克方便面为例,它的蛋白质含量仅9.5克,如果每餐食用100克,总蛋白质不足30克,而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100克蛋白质。如果蛋白质供不应求,每天摄入不足50克会使人疲倦无力,体重下降,肌肉萎缩、贫血。长期下去,还会造成营养不良性浮肿,使身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科研部门的调查分析表明,长期一日三餐吃方便面者有60%的人营养不良,54%的人患缺铁性贫血,20%的人缺乏维生素B2,23%的人缺乏维生素A,有20%的人缺锌。
(1)我们吃的各种食物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七大类营养物质。
(2)对忙碌的现代人来说,吃方便面似乎是一件免不了的事。虽然方便面在食品工业的进步中变得越来越好吃,但总吃方便面,便会有健康方面的忧虑。不过只要略为“加工”,还是可以吃出健康来。这只要注意:(写两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列举你的两项不良饮食习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饭粒中含有营养物质的实验要先制作_____________,然后将它注入______支试管等待实验。当向一试管中滴加2—3滴碘液,振荡,液体变蓝,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向另一试管中加入10%NaOH溶液,滴入1—2滴CuSO4溶液,振荡,液体呈靛蓝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取两支试管,1号试管加2mL浆糊、2mL清水,2号试管加2mL浆糊、2mL唾液,并将试管置于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同时取出两试管,冷却,向两试管各滴入2滴碘液。______号试管没有变蓝,这是因为淀粉被分解成___________的缘故。
7、酶是生物催化剂,下图表示外界条件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1说明酶只能在一定的 范围内活动,而且有 ,超越这个限度,酶? 的活性就会 ,甚至遭到破坏。
(2)图2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受 的影响, 酶在pH为2的条件下活性最高。

8、右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图中哪一条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A. X B. Y C. W D. X、Y、W都是
9、(2010徐州)下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实验记录,请问该小组同学探究的课题是( )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浆糊 唾液
浆糊 唾液 盐酸
浆糊 唾液
浆糊 唾液
温 度
37℃
37℃
100℃
0℃
时 间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
A.探究唾液能否消化淀粉 B.探究淀粉遇碘能否变蓝色
C.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D.探究盐酸和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10(2010徐州)28.(5分)下图是消化系统示意简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 ] 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
(2)人在饭后或大量食用食糖后,血液中血糖的浓度会暂时升高,但在[ ] 分泌的 的作用下,血糖浓度又会逐渐恢复正常。
(3)在消化道的③⑤⑥三处分别提取消化道内容物进行化验,请问甘油和脂肪酸含量较少的部位是 (填序号)。
(4)下图是某人饭后约30分钟时,测得的血液流入和流出某消化器官时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请问该器官是( )
食管 B.胃 C.小肠 D.大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