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综合练习卷课件(共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综合练习卷课件(共5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01 14:1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第二章综合练习卷
川藏铁路将连接成都和拉萨,全长1 838千米,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只需13个小时。读“川藏铁路和青藏铁路线路图”(图1),完成1~3题。
图1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从成都到拉萨,沿川藏铁路依次经过( )
A.四川盆地、横断山区、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C.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横断山区
A
2.与修建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 )
A.平均海拔高度更高  B.沿线地势起伏更小 
C.大型桥梁隧道更多  D.沿途沙漠戈壁广布
C
3.修建川藏铁路面临的难题有( )
①地形起伏大  ②人口城市众多 ③台风频繁 
④生态环境脆弱 ⑤全线高温多雨 ⑥地质灾害多 
⑦跨越河流多
A.①④⑥⑦  B.②④⑤⑥  C.①③⑥⑦  D.④⑤⑥⑦
A
  2021年某月天气预报:受强冷空气影响,本月28日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明显降温,多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小伙伴需要棉裤护体。图2为“某月28日棉裤预警地图”。据此完成4~7题。
4.材料中某月最可能是( )
A.12月  B.9月  C.7月  D.5月
A
5.图示日期,成都气温高于武汉的主要原因是( )
A.距海遥远,受海洋影响小  B.北有高山阻挡冷空气入侵
C.地处低纬,太阳辐射更强  D.南有高山阻挡冷空气入侵
B
6.图示“劝君穿着棉裤走,寒冷来袭不会抖”区域对应的气候类型主要有( )
①高山高原气候 ②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温带季风气候 ④热带季风气候
⑤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A
7.寒潮过境,可能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减少病虫害  B.引发台风 
C.低温冻害   D.净化空气
C
  2022年3月26日,受强降雨影响,梅州市洲瑞镇一处村民房屋后方山体出现滑坡险情,当地政府部门迅速处置,组织危险区域群众安全转移。据此完成8~9题。
8.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划分,下列灾害与滑坡属同一类型的是( )
A.洪涝 B.泥石流 C.台风 D.寒潮
B
9.下列关于滑坡灾害防范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避免诱发滑坡灾害,应全面停止对山区进行工程建设
B.应提前查询地形图,监测和预报滑坡灾害的可能发生地
C.夏季雨后应尽量避免在山区游玩,远离滑坡灾害易发区
D.为降低滑坡的危害,可将滑坡易发地区的树木砍掉,以防砸到人
C
  我国地域广大,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十分显著。读图3,完成10~11题。
10.下列关于中国地理事物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线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乙线以西以畜牧业为主,以东以种植业为主
C.丙线以西地区人口稠密,以东地区人口稀疏
D.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B
11.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
B.②③两河流经我国地势三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
C.①④两河春汛的水源来自大气降水
D.③④两河支流众多,水流量大
B
  在高纬度地区或高海拔地区,湖泊的表面在冬季随着气温降低而迅速封冻。此时如果湖泊底部有微生物分解遗体产生的甲烷气体,就会被“冻”在湖面冰层中,形成形态各异的冰冻气泡。据此完成12~13题。
12.最有可能出现冰冻气泡景观的区域是( )
A.黑龙江漠河莲花湖  B.湖南洞庭湖
C.云南昆明滇池   D.广东河源万绿湖
A
13.青藏高原春夏气温低,湖泊生物量少,产生的气体少,湖泊很难见到大规模冰冻气泡。其主要原因是( )
A.湖泊多  B.纬度高  C.距海远  D.海拔高
D
14.下列对描述地理景观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南北方冬季温差大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印证了我国东高西低的地势特征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纬度高低影响植物生长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了青藏高原的生态景观
A
  有一种菜地叫“漂浮菜园”,一块块大小不一的“菜地”漂浮水面,瓜果蔬菜栽种其中,它让孟加拉农民在雨季耕地被淹没后仍能耕作。雨季过后,水位下降,土壤露出,“漂浮菜园”被打
碎混入土壤中,
以增加土壤有
机质。完成
15~17题。
15.当地运用“漂浮菜园”的时间有可能是( )
A.l月  B.2月  C.6月  D.1l月
C
16.当地农民使用“漂浮菜园”可有效减少     (自然灾害)对耕作的影响( )
A.霜冻  B.台风  C.干旱  D.洪涝
D
17.雨季过后,水位下降,“漂浮菜园”被打碎混入土壤是为了( )
A.防止被水冲走  B.增加土壤肥力 
C.就地填埋垃圾  D.增加土壤温度
B
  引汉济渭工程又称陕西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引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水进入到渭河,缓解关中平原缺水问题,2020年11月已完成了一期工程的建设。读“引汉济渭工程线路图”(图6),完成18~19题。
18.该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横穿图中山脉底部,该山脉是( )
A.祁连山 B.阴山 C.秦岭 D.南岭
C
19.建设引汉济渭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A.山区气温低,冻土广布 B.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C.汉江水质差,水量较少 D.全程需动力提水北上
B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利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12月17日1时59分,“采撷月壤”的“嫦娥五号”荣耀归来,稳稳着陆在四子王旗主着陆场,中国首次月面自动采样返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读“中国区域略图”(图7),完成20~22题。
图7
20.文昌与四子王旗12月气温差异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差异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大气环流
A
21.“嫦娥五号”着陆场四子王旗所在的地形区属于( )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盆地
C
22.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有利于“嫦娥五号”着陆的地形条件是( )
A.雪山连绵  B.地势平坦  C.千沟万壑  D.地面崎岖
B
图8
  《黄河妈妈》歌词写道:“走出冰川的时候,你是那样的清亮,等你经过了……你就把那晶莹变成浑黄。”图8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23~25题。
23.黄河河水在乙河段变成浑黄的原因是( )
A.落差大,水流湍急  B.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工业集中,污染较大  D.河床高,泥沙淤积
B
24.近些年来人们发现“斗水七沙”的黄河水变清了,这与以下哪一项整治措施有关( )
A.植树种草,保护植被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扩大耕地面积  D.无条件扩大煤炭开采
A
25.每年黄河汛期来临前,小浪底水利枢纽都会放水排沙腾库,时间一般安排在( )
A.早春  B.初夏  C.深秋  D.隆冬
B
图9
  “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图9为“某次‘回南天’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26~27题。
26.图示“回南天”现象发生在(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秦淮地区  D.两广地区
D
27.“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 )
A.雾天多,影响交通出行  B.多暴雨,造成城市内涝
C.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  D.气温回升,适宜山区踏青
A
 图10
  长江在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段称荆江,荆江段河道曲折,地势低洼,水流不畅,容易积水。国家对该河段进行了重点治理。图10为“荆江分洪区示意图”。读图,完成28~30题。
28.图示荆江河段属于长江的( )
A.入海口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C
29.荆江分洪区的建立,能带来的显著效益是( )
A.防洪  B.发电  C.灌溉  D.养鱼
A
30.荆江河段号称“九曲回肠”,为了提高该河段船舶的通行能力,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加固河堤   B.修筑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疏浚河道
D
二、非选择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长江流域内共有通航河流3 600多条,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70%,各项运网密度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材料二:近年来,受水利水电、航道运输、挖砂采石、过度捕捞、水域污染等高强度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长江水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珍稀特有物种资源全面衰退,经济鱼类资源量接近枯竭。2021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该法律明确规定,国家对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严格捕捞管理。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长江河口规定区域等重点水域全面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图11
材料三:“长江水系示意图”(图11)。
(1)长江发源于    山脉,注入    海。(4分)
(2)M处是    水电站,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位于长江    游河段,长江三峡是长江深切    山脉而形成的。(6分)
 巫山 
 上 
 三峡 
 东 
 唐古拉 
(3)试分析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的主要原因。(4分)
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确保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每点2分,满分4分)
(4)请简述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6分)
支流多,干支流通航里程长;汛期长、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水流平稳,水量大;货物运输量大等。
(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洪水是因大雨、暴雨或持续性降雨等原因导致河湖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
图12
材料二:图12为“中国多年洪水频率分布图”。
(1)洪水频率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MN线以东的乙区,①是
    (填写山脉名称)。乙区主要受    和西南季风的影响,每年六七月份容易发生    灾害。(6分)
(2)甲区位于    (填写“季风区”或“非季风区”),洪水频率较低,其影响因素是    。乙区的河流中下游沿线洪水频率较高,除气候因素影响外,主要原因还包括    。(6分)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海陆位置 
 非季风区 
 洪涝 
 东南 
 贺兰山 
(3)在山区,洪水易诱发的地质灾害有  ,为了减轻该灾害,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4分)
(4)每年春季,华北平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旱灾,请分析出现此灾害的原因。(4分)
春季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地表水分蒸发量大;经济发达,城市、人口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每点2分,满分4分)
 植树种草 
 滑坡(或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