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章末复习课课件(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章末复习课课件(共5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01 14:1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章末复习课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章末总结
重难突破
典例分析
易错精练
地形和地势
中国的自然环境
气候
中国的自然环境
河流
中国的自然环境
自然灾害
中国的自然环境
昆仑山脉 天山脉 祁连山脉 横断山脉
图示法记忆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图2.1
巫山 武夷山脉 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图2.2
我国南北方气温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对比法分析我国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和主要影响因素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主要分布地区 多年平均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 主要影响因素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西北内陆地区 海陆位置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季风
(续表)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主要分布地区 多年平均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 主要影响因素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 以上)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季风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降水一年分雨季和旱季 云南省、广东省和台湾省的南部及海南省 季风
高原山地气候 全年低温,有的地区甚至终年冰雪覆盖,降水较少 青藏高原、天山山脉、横断山脉 地形地势
【知识拓展】分析影响气候主要因素的方法
(1)气温方面。
①第一步:先看纬度位置。两地纬度差异较大→气温差异大→受纬度位置影响;
②第二步:同纬度,看地形。两地海拔高度差异大→气温差异大→受地形影响。
(2)降水方面。
①第一步:先看海陆位置。两地海陆位置差异大→降水差异大→受海陆位置影响;
②第二步:同海陆(都距海较近,或都距海较远),看地形。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
水文特征 影响因素
流量 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一般降水量越大,流量就越大;与流域面积、流域内支流状况有关
汛期 外流河以降水补给为主,汛期一般出现在夏秋季节;东北地区因春季积雪融化,河流会形成春汛。内流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其汛期与气温有关,一般出现在夏季
结冰期 主要受气温的影响,气温低于0℃时,河流结冰。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的河流有结冰期,越往北,河流结冰期越长
含沙量 植被覆盖率是影响河流含沙量的重要因素。植被覆盖率越高,河流含沙量越小。地质结构、河流流速、降水强度、土质、地势、地形等,也对河流含沙量有影响
对比法识记长江、黄河重要知识点
项目 长江 黄河
发源地 唐古拉山脉 巴颜喀拉山脉
注入海洋 东海 渤海
分界点
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 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青→甘→川→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 嘉陵江、湘江、汉江、赣江 湟水、汾河、渭河
水能集中河段 上游(源头—宜昌最丰富) 上游和中游
主要水利枢纽 三峡、葛洲坝 小浪底、三门峡
开发利用状况 航运、灌溉、发电等价值高 灌溉、发电、供水等价值高
各河段存在的问题 上游 水土流失 草地退化、荒漠化和凌汛
中游 泥沙淤积、洪涝灾害 水土流失
下游 水污染、洪涝灾害 “地上河”、凌汛
综合 治理 上游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中游 ①加固河堤,兴建分洪、蓄洪、泄洪工程;②兴修水利工程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下游 减少水污染 加固大堤
图2.3
读“我国某区域东西向地形剖面及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3),完成1~2题。
【解析】读图可知,甲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推断是内蒙古高原。故选C。
C 
1.甲高原为(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D
2.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海拔不足 400 米,年降水量约 600毫米
B.东北平原海拔在200 米以下,年降水量在 600毫米以上
C.大兴安岭海拔不超过 1 000 米,年降水量不超过 400毫米
D.大兴安岭降水最多的地区海拔约 1 000 米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大兴安岭西侧,是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海拔在600米以上,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东北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年降水量在600 毫米以下;大兴安岭海拔超过1 000米,年降水量超过400 毫米;大兴安岭降水最多的地区海拔约1 000米。故选D。
图2.4
  读“我国两个地区主要山脉、河流分布图”(图2.4),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两地区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山脉为长白山脉
B.M山脉是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C.N山脉为祁连山脉
D.N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
2.夏季,拉萨所在地区通常气温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  B.纬度高
C.有极夜现象  D.受冬季风的影响强烈
A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显著。读“我国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2.5)和相关资料统计表,完成3~4题。
对比项 甲 乙 丙
经纬度位置 36.07°N,103.82°E 36.67°N,116.98°E 45.80°N,126.53°E
海拔/米 1 523 54 126
图2.5
3.甲、乙、丙三地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
A.夏季平均气温大于25℃   B.气温年较差大于25℃
C.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D.气温高的季节降水量少
B
4.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地气候差异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地比乙地年降水量少—纬度位置  
B.乙地比丙地年平均气温高—海陆位置
C.甲地比乙地年夏季气温低—地形  
D.丙地比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小—人类活动
C
5.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②受地形影响,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③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④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2021年4月6日,白鹤滩水电站下闸蓄水,蓄水后可减少三峡入库洪水量,为长江中下游防洪发挥重要作用。白鹤滩水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中国第二大水电站。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图2.6),完成6~8题。
图2.6
6.白鹤滩水电站地处金沙江下游,此处水能蕴藏丰富的原因是( )
①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第三阶梯交界处 
②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第二阶梯交界处 
③春、夏季节水量丰富 
④冬、春季节水量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7.作为中国水利工程的新“国家名片”,白鹤滩水电站的主要作用是( )
①航运 ②灌溉 ③发电 ④防洪 ⑤养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C
8.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势低平 
③流域内降水丰沛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植被 
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B
图2.7
 读“黄河流域图”(图2.7),完成9~10题。
9.以下对黄河各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下游河段水能资源非常丰富
B.河段③有凌汛现象
C.河段②已成“地上河”
D.水利枢纽①是三峡
B
10.在该河上游,有两个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在这些地区如果水资源使用不当,容易引发的生态问题是( )
A.荒漠化  B.次生盐渍化 
C.赤潮  D.水土流失
B
图2.8
  读“某年我国发生某种自然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域统计图”(图2.8),完成11~12题。
11.据图判断,该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
A.台风  B.泥石流
C.洪涝  D.雪灾
12.图中各省级行政区域发生该自然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
A.横断山脉和秦岭  B.太行山脉和雪峰山
C.大兴安岭和巫山  D.唐古拉山脉和南岭
A
B
下表为“我国某地形区内甲、乙两地统计表”。读表,完成13~14题。
对比项 甲 乙
经纬度 25.5°N,103°E 26.5°N,104°E
海拔/米 1 898 1 811
1月平均气温/℃ 7.1 2.9
冬半年雨日占全年比例/% 28 44
年降水量/毫米 1 005.0 1 250.6
年日照时数/小时 2 110.2 1 548.6
13.甲、乙两地所在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 )
A.暖温带、半湿润区 B.暖温带、湿润区
C.亚热带、湿润区 D.亚热带、半湿润区
14.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最可能是(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 D.江南丘陵
B
C
15.沙尘暴天气是我国北方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其强大的风力裹挟着大量的沙尘,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们生活及生态环境等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2021年寒假对此展开了研究,请帮助他们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方向: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及治理。
研究思路:搜集材料→分析材料→提出措施。
图2.10 近五百年来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图
图2.9 中国沙尘暴年总日数分布图
(1)从空间分布上来看,我国的沙尘暴主要分布在 _
地区和   地区;从时间上来看,我国沙尘暴主要集中在   季。
(2)我们可以通过禁止   放牧、  等措施减少沙尘暴天气的发生。
退耕还林还草 
 过度 
 春 
 华北 
西北
(3)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阴影区域多发沙尘暴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多大风等;
人为原因: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导致地表裸露等。
(4)我国是灾害性天气多发的国家,除了北方的沙尘暴,我国东部是暴雨洪涝多发区、季节性干旱多发区。请举例说出几条减轻干旱灾害对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措施。(至少答三点)
①改进灌溉方式,采用喷灌、滴灌等科学的灌溉方式;
②发展节水农业,提高节水意识;
③注意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每一滴水;
④培育耐旱作物等。(任答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