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画杨桃》课件(共8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画杨桃》课件(共8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1 16:0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3张PPT)
画杨桃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理解“叮嘱”、“教诲”、“受用”等词语。
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阅读,合作学习,体会出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是从课文内容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难点
谈话导入
说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每个人都能说出来杨桃是什么样子的,但是你们见过像五角星的杨桃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笔下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它跟我们平时见到的有什么不同呢?
谈话导入
岑桑,著名出版家、作家。1926年出生,广东顺德人。《岭南文库》丛书执行副主编。作品曾获第二届鲁迅文艺奖、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第二届国家图书奖等,有部分文章被收入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代表作有散文集《当你还是一朵花》《在大海那边》,评论集《美的追寻》,儿童文学《野孩子阿亭》等。
杨桃,又名阳桃、羊桃等。常绿乔木,叶子呈卵形。花小,钟形白色或紫红色。浆果椭圆形,有五条棱,横切面如五角星。未成熟前果皮青绿色,成熟时黄色。果实可生食,酸甜多汁。
导入
你们喜欢水果吗?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新水果--- 杨桃,而且他还要和大家共同来分享一个有关他的故事。
杨 桃
杨桃果,主风热,生津,止渴。中药传统使用具有下气和中、清热止渴、生津消烦、利尿、解毒、醒酒、助消化等功效。用治风热咳嗽、口渴烦躁、咽喉疼痛、口腔炎 、牙痛、肝病、小便不利、结石症、坏血病、食毒酒毒。
杨桃可以直接食用,可以做蛋奶炖杨桃,可以做拔丝杨桃,可以做杨桃茶……
别名:五敛子,洋桃,三廉子等,被子植物门,五敛子属。杨桃是一种产于热带亚热带的水果,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
谜语导入
谜语导入
谜语:
面黄肌瘦似苦瓜,
形比核桃大。
皮肉均可食,
果树南方家。 (打一水果)
谜底:杨桃
图片导入
你见过杨桃吗?
杨 桃
图片导入
杨 桃
图片导入
杨 桃
图片导入
杨 桃
图片导入
杨 桃
图片导入





字词教学
这些字
你认识吗?
快来读一读。
追气球啦!



字词教学
这些字
你认识吗?
快来读一读。
追气球啦!






这些字
你认识吗?
快来读一读。
追气球啦!
字词教学
近义词
反义词
多音字
教诲~教导 审视~视察 准确~精确严肃~严厉
严肃~和蔼 难忘~忘记
和颜悦色~疾言厉色

dào(倒水)
dǎo(摔倒)
爷爷出去倒(dào)水的时候不小心摔倒(dǎo)了。
字词教学
审视:仔细看。
造句:他审视着面前这个年轻人。
严肃:(神情、气氛等)使人感到敬畏的。
造句:老师严肃地对大家说:“我们一定要完成任务!”
半晌:半天。
造句:他等了半晌也没有看到那个人回来。
轮流:依照次序一个接替一个,周而复始。
造句:我们轮流帮李奶奶做家务。
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造句:奶奶和颜悦色地对我说:“孩子做什么都要用心哟。”

教诲:教训、教导。
造句:我牢记老师对我的教诲。
字词教学
读读认认
字词教学
叮 嘱
zhǔ
shěn
审 查

严 肃
shǎng
晌 午
yuè
愉 悦
huì
教 诲
啸——肃 严肃   响——晌 半晌
采——悉 熟悉   副——幅 条幅
梅——诲 教诲   排——靠 靠边
审视  轮流  讲台  叮嘱
准确  角度  神情  和颜悦色
字词教学
读读写写
字词教学




便
使


(雨伞)
(生命)
(方便)
(使劲)
(字母)
(每天)
(抬头)
(治理)
比一比再组词
用对比形近字的方法可以巩固所学的生字。
字词教学

dào(倒车)
dǎo(撞倒)
那位司机在倒(dào)车时,不小心把后面的墙撞倒(dǎo)了
字词教学
近义词:
平时——平常 准确——正确
审视——凝视 严肃——严厉
教诲——教导
和颜悦色——和蔼可亲
反义词:
准确——错误 严肃——和蔼
轮流——固定
认认真真——马马虎虎
和颜悦色——疾言厉色
课文理解
你从本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了童真与童趣呢?
本文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我”为什么喜欢枫树上的喜鹊?
画出文中描写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的句子
读课文,文中多处出现“喜欢”一词,“我”都喜欢什么?
学会提问
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它的绿荫遮蔽了整个渡口。
比喻
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体会出了什么?
把“枫树”比作“绿色太阳伞”,写出了枫树的生命力旺盛。“遮蔽”说明树长得枝繁叶茂。
课文理解
品读释疑
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
“我”喜欢什么?和第一句的“喜欢”有什么不同?
“我喜欢极了”是喜欢喜鹊窝,和第一句的“我喜欢它”不同,第一句是喜欢枫树。
课文理解
是的,我常觉得喜鹊会跟我说话,我像童话书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我常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喜鹊阿姨。

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
“喜鹊阿姨”拉近了“我”和喜鹊的距离,可以看出在“我” 的心中,喜鹊和“我”很亲近。
课文理解
我真是喜欢极了。上个星期天早上,我正要撑着渡船,到对岸的树林里去打柴的时候,发现喜鹊阿姨的鸟窝里有六只小喜鹊了。
“我真是喜欢极了”表明了什么?
“极”写出了喜欢的程度,“我真是喜欢极了”喜欢的是喜鹊阿姨的鸟窝里的六只小喜鹊。
课文理解
我真是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他们喜鹊弟弟。
“我”为什么称呼小喜鹊为“喜鹊弟弟”
“喜鹊弟弟”这个称呼表达了“我”对小喜鹊的喜爱之情。
课文理解
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她的鸟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喜鹊阿姨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体会出了什么?
拟人、排比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喜鹊阿姨教小喜鹊做的事情很多。作者笔下的喜鹊阿姨和人一样,会教孩子们唱歌,会教孩子们做游戏,还会发明拼音字母并教孩子们学习。
课文理解
仿写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写句子。
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变成一栋房子,一会儿变成一个大南瓜,一会儿又变成一只小狗,真是变化多端呀!
课文理解
“鹊!鹊!鹊!……”喜鹊阿姨教道。
我知道,这便是ɑ、o、e……
喜鹊弟弟们也跟着学:“鹊,鹊,鹊……”
你从这组对话体会到了什么?
拟 人
描写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学习拼音字母的场景。表现了“我”丰富的想象力。
课文理解
阅读方法解密:拟人
概念:拟人是修辞方法,指把事物像人一样来写,把原本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例如童话里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笑。
作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了拟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
课文理解
今天早上,太阳从渡口对岸山冈后面升上来了,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指着上升的太阳,问喜鹊弟弟:“鹊!鹊鹊鹊?”
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体会出了什么?
拟人
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想象着喜鹊阿姨好像在指导孩子们看日出。
课文理解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感受到了童真童趣的小喜鹊。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课文理解
核心问题
“我”为什么喜欢枫树上的喜鹊?
“我”喜欢枫树上的喜鹊,因为他们能够和“我”交流,带给“我”快乐。
课文理解
梳理问题
读课文,文中多处出现“喜欢”一词,“我”都喜欢什么?
“我”喜欢枫树,喜欢枫树上的鸟窝,喜欢枫树上的喜鹊阿姨,喜欢喜鹊弟弟,更喜欢看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学习和做游戏等。
梳理问题
课文理解
本文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重点写了喜鹊阿姨教小喜鹊学习拼音字母、看日出。
梳理问题
课文理解
画出文中描写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的句子。
“鹊!鹊!鹊!”喜鹊阿姨教道。
喜鹊弟弟也跟着学:“鹊,鹊,鹊……”
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指着上升的太阳,问喜鹊弟弟:“鹊!鹊鹊鹊?”
喜鹊弟弟一齐快乐地回答:“鹊!鹊鹊!鹊鹊鹊!”
梳理问题
课文理解
你从本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了童真与童趣呢?
把喜鹊叫“阿姨”,把小喜鹊叫“弟弟”;把大喜鹊和小喜鹊的互动想象成是喜鹊妈妈在教小喜鹊学习和做游戏等;把喜鹊的叫声想象成他们的语言。这些描写让我体会到了童真与童趣。
梳理问题
课文理解
枫树上的喜鹊
喜 欢
喜鹊弟弟
学知识
枫树 喜鹊窝
喜鹊阿姨 喜鹊弟弟
其乐融融
童真童趣
课文理解
课文结构
学唱歌 做游戏
学拼音字母
看日出
课文教学
请观察
这两个杨桃有什么不同
岑桑说:“多年来,我一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做人、做事,这来自于小时候老师、父亲对我的教诲。”
课文教学
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课文教学
课文教学
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课文教学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课文教学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课文教学
“不像!”
“像五角星!”
“不……像。”
“像……五……角星。”
(想当然不假思索的语气。)
(回答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迟迟疑疑。)
课文教学
为什么老师没有在审视杨桃后就用这段话语来教育我们?
(这是个循循善诱的好老师,他要创设机会,既保护我幼小的心灵不受伤害,又要让其他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自己教育自己,让学生心悦诚服。)
课文教学
老师和父亲的话语那么相似。
他们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要实事求是地表现自己的角度看到的东西。)
他们不同之处又是什么呢?
(老师的话语中又提到要尊重别人的看法。)
课文教学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一想:
为什么上课一起画杨桃,“我”却和别人画出了不同的样子?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时认为画得怎么样?
课文教学
老师的态度怎样?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
课文教学
老师为什么不直接把道理告诉学生?
课文教学
读一读倒数第二自然段老师的话,说说它总共有几层意思?它和第一段爸爸的话有什么联系吗?
课文教学
小组讨论:从“画杨桃”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我想把老师的那段话背下来。你呢?
课文教学
a)“不像!”“它像什么?”“像五角星!”
b)“不……像。”“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角星。”
体会这两组对话中同学们语气的变化。
课文教学
读 读 演 演
试编排课本剧,分角色演读课文。
课文教学
课后画一画棱角分明的水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把你看到的画下来。
你在生活中是否也经常遇到类似“画杨桃”的事情?说说你的见闻和感受。
写字教学


地 图
dì tú
图 画
tú huà
图表
图片
地图
图纸
别有所图
笔顺:
造句:
我的卧室里有一张中国地图。
写字教学


语 文 课
yǔ wén kè
课 本
kè běn
上课
下课
课堂
课文
笔顺:
造句:
我喜欢上语文课。
写字教学
bǎi

摇 摆
yáo bǎi
bǎi dònɡ
摆 动
摆正
摆放
摆设
摇摆不定
笔顺:
造句:
他的书桌上摆放着一个小闹钟。
写字教学

zuò
座 位
zuò wèi
zuò cì
座 次
座位
让座
一座山
座无虚席
笔顺:
造句:
给老人和孕妇让座是美德。
写字教学
笔顺:
jiāo huàn
交 换
jiāo liú
交 流
交给
上交
交作业
结交
交谈
jiāo

他把信交给了老师
造句:
写字教学
笔顺:
造句:


hā hā xiào
哈 哈 笑
hā qiɑn
哈 欠
哈气
马大哈
嘻嘻哈哈
哈哈大笑
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写字教学
笔顺:
造句:


shǒu yè
首 页
yè mǎ
页 码
扉页
一页
翻页
页面
这本书一共100页。
写字教学
笔顺:
造句:
小弟弟把我的书抢了过去。

qiǎnɡ jié
抢 劫
qiǎnɡ qián
抢 钱
抢夺
争抢
抢救
抢过来
qiǎnɡ
写字教学
笔顺:
造句:
他平时总是嘻嘻哈哈的。


xiào xī xī
笑 嘻 嘻
xī xī hā hā
嘻 嘻 哈 哈
巩固练习
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
教师点拨:默读课文,想一想,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句子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参考答案:“我”喜欢枫树上的喜鹊,因为他们能够和“我”交流,带给“我”快乐。
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巩固练习
同学看见了哈哈大笑,认为我画的杨桃是五角星。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然后神情严肃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
巩固练习
读一读,记一记
靠近
依靠
可靠
注视
仰视
视而不见
抢先
抢救
抢夺
喜悦
愉悦
赏心悦目
巩固练习
拼一拼,写一写。
dīng zhǔ
shěn shì
duān zhèng
yán sù
(叮 嘱)
(审 视)
(端 正)
(严 肃)
shǎng wǔ
hé yán yuè sè
jiào huì
(晌 午)
(教 诲)
(和 颜 悦 色)
巩固练习
辨一辨,填空。
册 侧 测
幅 福 富
做 作 坐 座
( )面 ( )量 练习( )
幸( ) 一( )画 ( )有
( )业 ( )位 ( )文 合 ( ) ( )用 工( )












巩固练习
选词填空。
严格 严肃
教育 教诲
张老师对我们的要求一向很( )。
小强没有完成作业,李老师( )地批评了他。
山村的孩子渴望受到良好的( )。
虽然我离开母校多年了,可是老师们的( ),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严肃
严格
教育
教诲
巩固练习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选关联词填空。
陌生——( ) 怀疑——( ) 哭——( )
熟悉
相信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如果…就…
( )观察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 )不同。
( )妈妈生病了,( )她没去上班。
杨桃( )被画成了五角星,( )好笑吗?
如果

因为
所以
虽然
但是
巩固练习
老师说的话中哪句话最重要?找出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说说这是一种什么态度。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做事要实事求是,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提高练习
盲人摸象
有一天,四个盲人坐在树下乘凉。有个人牵着大象走过来,大声喊着:“象来了,请让开一点儿!”一个盲人说“象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摸一摸吧!”另外三个盲人也说:“对,摸一摸就知道象是什么样的了。”牵象的人把象拴在书上,他们就去摸。
一个盲人摸着了象的身子,就说:“我知道了,象原来像一堵墙。”一个盲人摸着了象的牙齿,就说:“象跟又圆又光滑的棍子一样。”第三个盲人摸着了象的腿,就说:“你们俩说得都不对,象跟柱子差不多。”最后一个盲人摸到了象的尾巴,就大叫起来:“你们都错了!象跟绳子一个样!”
四个盲人你争我吵,都说自己对,谁也不服谁。牵象的人对他们说:“你们都没有说对。你们每个人只摸到了象的一部分,怎么能断定象是什么样子的呢?”
提高练习
找出短文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书—树)
四个盲人所犯的相同错误是( )。
A.只摸到了象腿 B.只摸到了象身 C.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
这则寓言讽刺了( )的人。
A.目光短浅 B.照顾大局 C.看问题很全面
C
A
拓展延伸
想别人没想到的
从前,有位画师收了三个徒弟。
有一天,画师把三个徒弟召集在一起,要考考他们。他给每个徒弟一张同样大小的纸,让他们画骆驼,看谁画的骆驼最多。
徒弟们想了一会儿,便拿起笔画了起来。
大徒弟用细笔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画完以后,他很得意,以为自己画得最多。
二徒弟想:纸只有这么大,要画出最多的骆驼,该怎么办呢?于是他画了许许多多骆驼的头。他画的果然比大徒弟多。
拓展延伸
画师看了看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原来,小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绵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看到画师称赞小徒弟的画,大徒弟和二徒弟感到很奇怪。
画师说:“你们看这幅画,画上虽然只有两只骆驼,但它们在连绵起伏的群山里走着,若隐若现,谁也说不清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两个徒弟恍然大悟。
想别人没想到的
拓展延伸
形容人的态度的词语:
和颜悦色
严肃
拓展:
和蔼可亲
轻声细语
平易近人
温文尔雅
拓展延伸
形容瓜果的词语
甜中带酸
酸甜可口
芳香清甜
果脆汁多
清爽可口
余味无穷
拓展延伸
经典国学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出、低处看,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