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件(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件(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11-24 07:49:16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第五单元
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想一想: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一、提出问题:化学变化中各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呢?
增加了? 减少了? 不变? 请注意观察以下实验的现象,讨论实验结果:1、红磷在锥形瓶中燃烧让我们用实验和智慧来求证吧!现象: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气球鼓起后瘪掉,天平仍保持平衡红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进行实验密闭体系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想一想1、锥形瓶底部为何要铺细砂?2、玻璃管有何作用?3、气球有何变化?为何有此现象?4、能否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一端不系气球?
想一想(防止集气瓶底炸裂)(引燃白磷)
(气球鼓起后瘪掉。气体热胀冷缩)
(不能,由于气压过大,瓶塞易被冲出)1、锥形瓶底部为何要铺细纱?2、玻璃管有何作用?3、气球有何变化?为何有此现象?4、能否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一端不系气球?实验1小结:冷却后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请注意观察以下实验现象,讨论实验结果:单击图片观看视频实验2小结:  铁+硫酸铜→铜 +硫酸亚铁
  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铁钉表面变成红色,溶液颜色变浅称量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相等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膨胀后缩小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相等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无数实验证明: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物质的质量总 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资料链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波义耳的实验(1673年)拉瓦锡的实验(1777年)失败成功实验5-1: 实验5-2: 在实验中,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有气泡生成,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什么不相等呢?请想一想?实验5-1:>气体在密闭容器中: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 m2实验5-2:现象: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
烟,有白色固体生成。
天平不平衡,指针偏向砝码一边。原因:
1、坩埚钳上残留一部分氧化镁。
2、实验过程中随白烟跑走一部分氧化镁。=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试验: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概念要点:
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1、“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在内。如沉淀、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3、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反应物的分子个数守恒 。
  波义耳的实验在反应后测得生成物的质量增加了,为什么质量会增加?
有空气进来啦!讨论一下? 凡是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可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防止反应系统内物质与环境物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否则反应后剩余物质质量会增大或减小。但这并不是违反质量守恒定律,反而是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我们知道了:水的电解:守恒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 和 没有改变。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是,化学反应前后;
1、宏观;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质量和元素的种类不变。
2、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种类数目质量单击图片观看动画你来分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微观解释。元素种类变了吗?各元素的原子质量变了吗?分子数目变了吗?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呢?分子种类呢?动动脑不变改变可能改变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原子种类元素质量元素种类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可能
改变分子数目物质的总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可运用定律 1. 进行有关的计算
2.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3.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课堂练习:
1、在化学反应中为什么会质量守恒呢?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 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2、从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看出,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理解为“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能变”:
“六个不变”: 、 、 (宏观)
、 、 (微观)
“两个一定变” (宏观) (微观)
“一个可能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物质总质量元素种类各元素质量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分子数目所以,氧化镁的质量要比镁条的质量大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要大答:镁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应等于反应物镁条与氧气的质量之和。1、解释现象: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减少了答: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应等于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的总质量,由于生成的氧气扩散了,所以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402、求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不变(1)24克镁与16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 克(2)反应A+B=C+D中,已知2克A和5克B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克C,则有____克D生成。3B(3)现有m g KClO3跟2 g 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是n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 )
A.m-n? ? B.m+2-n? C.m+2+n D.n-2(4)化学反应A+B=C中,3 g A和足量B反应,可得11 g C。如有12 g A,能和_____g B完全反应。323、求物质的组成元素(1)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推断出酒精中肯定会有 元素可能会有____元素.C,HO元素的种类不变(2) 化工厂通过电解食盐(NaCl)水制取一些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此反应物中不可能有的物质是( )
A、NaOH B、H2SO4 C、H2 D、Cl2B4、求物质的化学式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1) O2+2SO2=2X, X的化学式为_____ SO3(2)在X2+3Y2=2Z中,Z的化学式应是 。 (3)在X+2O2 =CO2+2H2O中,X的化学式为 。XY3CH41、( )镁带在密闭的容器内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坩埚及其所盛物质总质量的变化关系的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C补充练习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 )
A.50 B.40 C.10 D.70D3.在一密闭容器内放置一定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让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它们的质量变化如下表:
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B23反应物减少,生成物增多+19+25-58+144、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A“多变一”的反应任何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不变单质单质化合物5、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 2︰1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D.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B6:2=3:14个1种6、“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2
C.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
D.反应后原子个数变少了 C2:2=1:1质量守恒定律:前后原子的种类、全数保持不变。3、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 ) 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D参加反应物的质量越来越少反应物越来越少,生成物越来越多4、密闭容器中加热蔗糖产生炭黑和水实验说明( )
A、蔗糖是由 炭黑和水组成的纯净物
B、蔗糖是由 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C、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构成的
D、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D4、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为( )
  A、X2Y3      B、XY3  
  C、X2Y6      D、 X2Y4 3、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元素。
C、HOB化 学 方 程 式第 二 课 时谁能回答?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加了
2.水电解后质量减轻了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了上述几个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质量守恒微观宏观二.化学方程式
自学P96 —97内容思考: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有哪些?
(3)怎样读化学方程式?
(4)从化学方程式中知道哪些信息?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What’s
This?I don’t knowOh! I know this12:16×2:12+16×212:32:44量的含义:1、每12份质量的碳
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这是什么式子?它可以提供
哪些信息?它怎么读呢?质的含义: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①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② 表示反应条件③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④ 表示参加反应和生成的各微粒的数量关系化学方程式
质的意义量的意义其他: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c.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原子种类、数量都不变。
[练习]
从2H2O==2H2+O2中你知道什么?
a.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水;
b.每36份质量的水完全反应生成32份质量的氧气和4份质量的氢气;
c.每2个水分子反应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说说下列化学式的含义反馈练习: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2.电解水
3.铝在氧气中燃烧
4.氢气燃烧生成水OVER收获大家谈……课件31张PPT。 第五单元课 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知识回顾:有新物质生成反应物分子破裂,所含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即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实质:本质:量的关系:化学方程式的涵义4P + 5O2 2P2O5点燃1、表示反应物是磷和氧气,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反应条件是点燃。2、表示反应物中磷原子、氧分子和生成物中
五氧化二磷分子的个数比为4∶5∶2。3、表示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
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4×31 5×32 2×142宏观:
微观:
质量:一、化学方程式的原则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决不能
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
物质和化学反应。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呢?H2 + O2 H2OH原子个数:O原子个数:2221在这个式子中,右边的氧原子数少于左边的,这时为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就需要配平,即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现在我们平衡啦!2H2+O2 2H2O点燃HHHHHHHHHHHHOO O O O O O 嗨!我们没有足够的氧与它们平衡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P +  O2 ——  P 2O5    ⑴ “写”,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短线连接。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点 燃注意: (1)“写”:应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不能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并能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书写时不能将反应物和生成物颠倒写√×√×P : O:
  ⑵ “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把短线改成等号。最小公倍数法步骤:(找两边原子的最小公倍数)
①选元素:选一种在式子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多或数目较大的元素。
②求最小公倍数。
③求化学计量数:最小公倍数/化学式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④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计量数,并把短线改为等号。 P:
⑤检查:各元素的原子数在反应前后是否相等。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O2与5的最小公倍数是10O2: P2O5 :
P +  O2—— P2O5最小公倍数是4,配:4/1=4前 4×1=4
后 2×2=4前 5×2=10
后 2×5=10 P +  O2 —  P2O5  45⑶ “注”,在等号上方注明反应条件
(加热条件可用“ ”表示)。
⑷“标” (有时要标出反应物的状态,生成物是气体的,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生成物是固体的,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点燃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这里还有要说明的2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C + CO2 CO
(2) H2 + O2 H2O
(3) CuO + C Cu + CO2
(4) H2S + O2 S + H2O点燃高温点燃高温222222↑22练 一 练:SO2气体在空气中经粉尘催化氧化为SO3 , SO3与水反应,形成硫酸(H2SO4)型酸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溶液中的反应若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Na2CO3 + 2HCl 2NaCl + H2O+CO2 但是,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溶液中的反应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号。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归纳为:
(以“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为例)加热⑴左反右生一横线⑵配平以后加条线⑶等号上下注条件⑷箭头标气或沉淀 KClO3 KCl+ O2 2KClO3 2KCl+ 3O2 2KClO3 2 KCl+ 3 O2 2 KClO3 2KCl+ 3 O2二氧化锰CuSO4 + NaOH Na2SO4+Cu(OH)22注意:配平化学方程式,即调整化学式前边 的化学计量数,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应取最简单整数比。如:×√练 一 练: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原因。(1)氧化汞受热分解(2)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改:改:5、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硫燃烧 .
⑵磷燃烧 .
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⑷木炭燃烧 .
⑹氢气燃烧 .
⑺电解水 .
⑻加热高锰酸钾 .
⑼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
⑽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 .
⑾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
⑿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 3、下列四个反应中的生成物都是C,若C的化学式为AB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3AB2+B2===2C B.2AB+2B2===2C
C.2AB+B2===2C D.AB2+2B2===2C
C 练 一 练5、某物质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方程式为X+3O2=2C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CH4休 息 一 下 吧! 第五单元课 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二课时
配平方法一、化学方程式万能配平法:
配平步骤
(一)、分别在各化学式前写上a,b,c,d…..等
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为例
a P + b O2= c P2O5 (abc字母是我们在各化学式前标的字母不
是化学式中的字母,相当于该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写出方程式(组成反应物中有多少种
元素就写多少个方程)
根据P元素:a=2c ①(反应前P原子个数等于反应后P原子个数)
根据O元素:2b=5c ②(反应前O原子个数等于反应后O原子个数)
令c=1,代入①、②式求得 a=2, b=5/2
因为化学计量数都是整数,此时我们要将各化学计量数乘以
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整数的可以认为分母为1)即
a=2×2=4 b=5/2×2=5 c=1×2=2
到这可以将a,b,c的值代入原来的方程式就可以了,
即4P + 5O2= 2P2O5 注意:可以令当中的任意一个字母值等于1(一般令哪个字母的值等于1计算方便则令那个字母为的值等于1,常令化学式最复杂的化学计量数为1),如果计算出的所有值都是整数则直接代入即可,如果计算出的结果中有一个是分数(切记不要算成小数),则需要把各值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每个值都是整数后再代入方程式中。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__Mg +_____O2=_____MgO
2)___CH4 +___O2=_____CO2 +_____H2O
3)___Fe2O3 +___H2=_____Fe +_____H2O
4)_____KClO3=___KCl +_____O2
5)___Na2CO3 +___Ca(OH)2=__NaOH +__CaCO3 2 1 21 2 1 2 1 3 2 3 2 2 31 1 2 1奇数配偶数法:FeS2+O2――Fe2O3+SO2
⑴选元素:选出式子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且原子总数在两边为一奇一偶的元素。
⑵奇配偶:在该元素原子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前试配偶数。
⑶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数,再配平该元素的原子数,最后把短线改为等号。
⑷检查:各元素的原子数在反应前后是否相等 FeS2+ O2―― 2Fe2O3+ SO2 Fe S O
前 1 2 2
后 2 1 3+2选定元素为:O氧 FeS2+ O2―― Fe2O3+ SO211842 Fe S O
前 4×1 4×2 11×2
后 2×2 8×1 2×3+8×2练习:用奇数配偶数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Fe + Cl2 ―― FeCl3
SO2 + O2 ―― SO3
Al + HCl ―― AlCl3+ H2
Na2O2+ CO2 ―― Na2CO3+ O22 1 2 2 3 2 2 2 2 12 6 2 3 观察法:观察分析化学反应的特点
CO+Fe2O3――Fe+CO2
⑴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出有关各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⑵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计量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配平。3CO+ 1Fe2O3―― 2Fe+ 3CO2 用观察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CO + ZnO ―― Zn+ CO2
CO + Fe3O4―― Fe+ CO2
CO + FexOy―― Fe+ CO21 1 1 14 1 3 4y 1 x y本课小结:如何正确化学方程式1、遵守的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
两边各原子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2、书写步骤写:左反右生中间一短线配:配平注:注明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等:短线改等号5、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硫燃烧 .
⑵磷燃烧 .
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⑷木炭燃烧 .
⑹氢气燃烧 .
⑺电解水 .
⑻加热高锰酸钾 .
⑼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
⑽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 .
⑾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
⑿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 S+O2 SO2
4P+5O2 2P2O5
3Fe + 2O2 Fe3O4
C+O2 CO2
2H2+O2 2H2O
2H2O 2H2↑+ O2 ↑
2KMnO4 K2MnO4+MnO2+O2↑
2KClO3 2KCl+3O2↑
2H2O2 2H2O+O2↑
CO2+Ca(OH)2 = CaCO3↓+H2O
Fe+CuSO4 = FeSO4 + Cu课件40张PPT。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种思路:可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求解理由:水中的氢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气解:18k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2kg×18kg产生氢气的质量为2kg。 若某种元素没有全部转化到某种物质(生成物)中去,求该物质的质量该怎么办?复习提问
以镁在空气中燃烧为例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涵义之一。镁在空气中燃烧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2×24 :16×2 : (24+16)×2 48 : 32 : 80若: 48克 :( )克 : ( ) 克若:( )克 :( )克 : 4 0 克一、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KMnO4 K2MnO4+MnO2+O2↑
2×158 32
6g x

=
解得x=0.6 g。
例1: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解:设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
量为x。答: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例1: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正确解题步骤:[解](1)设未知量(不要带单位)(2)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写在对应化学式的正下方,先写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再写质量;质量单位要写,且要统一。)(4)列出比例式,求解(计算结果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除不尽,则保留小数点后一位)(5)简明地写出答案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g氧气?2KMnO4 K2MnO4 + MnO2 + O2↑解:设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316326gx3166g32x==0.61g答: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1g氧气。【解题步骤】(1)设未知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比(4)标出已知量、未知量(5)列比例式(6)解比例式(7)简明地写出答语【书写格式】xCaCO3 CaO+CO2↑二、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例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 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10056x10t=解得x = 18t答:需要碳酸钙18t。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1. 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先换算成一致的再进行计算.2. 化学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标明反应条件.气体.沉淀符号,注意化学方程式的完整性.3. 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的化学式下,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4. 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又得不到整数时,一般保留一位小数.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例题]: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镁?解:设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1)设未知数 ….... …….….设2 Mg + O 2 ====== 2 Mg O点燃48 80
3克 X (2)写出化学方程式…...…..写48
------ = ------803克X(4) 写比例式,求解.….……..比X = ------------ 80×3克48= 5 克答: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氧化镁 5 克。 ….. …... …………………………….解 (5) 简明地写出答案…..…...答 (3)列出相关数据 …...…..列------- = ---------练习一:15.5克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 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找出下列所解答案中的错误)解:设可生成X克五氧化二磷
点燃
P + O 2 ====== P 2 O 5
31 142
15.5 X 31 15.5142 XX = --------------142×15.531= 71答:可生成五氧化二磷71克.××××③相对分子(或原子)
质量之和计算错误⑤计算结果错误且无单位×④未注明单位,
未带单位计算②未配平×①设未知数不正确Y = ---------------
24524596×12.25克96245X12.25克△MnO2练习二:(1) .加热分解12.25克氯酸钾,可得到多少
克的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2) .制取4.8克氧气,需要氯酸钾多少克?(1) [解]:设可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2KClO3======2KCl+3O2↑2459612.25克X-------=-------X =--------------= 4.8 克答:解5.8克氯酸钾可得到氧气 4.8克.149245 12.25克------- = ----------149 Y149×12.25克可生成氯化钾7.45克.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Y= 7.45克MnO2(2) 解:设: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2KCl+3O224596△↑4.8克X245X4.8克96=--------------X = --------------4.8克×24596= 12.25克答:需要氯酸钾12.25克.V氢气=m氢气练习三.实验室用13g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已知:Zn+H2SO4===ZnSO4+H2↑)
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2)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
(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为0.0899g/L)解:Zn+H2SO4===ZnSO4+H2↑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65213gXX =0.4g=≈4.4L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4克,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4.4L。 练习四、实验室用5g锌粒与5ml稀硫酸反应,反应完毕后剩余锌粒3.7g ,问可生成氢气多少克?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Zn + H2SO4 === ZnSO4 + H2↑6525g-3.7gXX =0.04g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04克1、把23克乙醇(俗称酒精)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27克水和44克二氧化碳,由此推断乙醇由几种元素组成?练习五思路:乙醇中肯定有什么元素?为什么有?乙醇中的C元素、H元素的质量是多少?怎么求?C:=44克×12克=H:27克×=27克×=3克因为乙醇23克>12克+3克,所以乙醇中还有氧元素氧元素质量为:23克 -(12克+3克)=8克44克×2、把4.5克含杂质(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锌粒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待反应停止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减少了0.1g。求:
(Zn+2HCl===ZnCl2 + H2↑)
①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
②这种锌粒中含锌的质量分数。解:设参加反应的Zn的质量为X根据题意: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1gZn+2HCl===ZnCl2 + H2↑6520.1gXX= 3.25g∴该锌粒中Zn%=×100%≈ 72.2%答: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3.25g。这种锌粒中锌的质量分数为72.2%3、 将含3克氯酸钾和1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片刻,冷却,称得残余固体的质量为3.04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固体残余物中含有什么物质?质量各为多少?思路:反应中固体物质质量减轻了,原来3克+1克=4克,加热片刻后剩余固体3.04克,固体质量为什么会减轻?减轻了多少?此减轻的是什么物质的质量?解:根据题意,加热片刻生成氧气4克-3.04克=0.96克0.96克24596149设参加反应的KClO3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KCl的质量为YXYX=2.45克Y=1.49克∴反应后固体残余物中
剩余KClO3
3克-2.45克=0.55克
生成KCl 1.49克
有MnO2 1克答: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方法是:
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这类计算的关键。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分析题目涉及到什么反应,已知物是什么,待求物是什么。
(2)正确书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这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因此在计算之前必须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重点查:①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②化学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即是否配平。)。
(3)正确计算出反应中已知物质和待求物质的质量比。
(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4)进行准确、熟练的数学运算(这是解题正确的保证)。
(5)要有完整的解题步骤和规范的书写格式。
(这是解题规范的必需)课堂小结: (3) 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不忘乘以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已知量和未知量
列比例式 列

比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1)设未知数 ……………....…………设 (2)写出化学方程式 …...…… 写(4) 求解 …...….…..………………… 解(5) 简明地写出答案 ….………… 答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1)所有代入化学方程计算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如果是不纯物,则需要转换。
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质量×纯度=不纯物质质量×(1-杂质的质量分数)
(2)气体、液体的体积,要换算成气体、液体的质量。
?? 气体质量(g)=气体体积(L)×密度(g/L)
?? 液体质量(g)=液体体积(mL)×密度(g/mL)
(3)若题目中只给出一种物质的质量,则另一种物质的用量往往用“足量”、“适量”、“过量”或“完全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等来描述。如果同时知道两种反应物的质量,需要考虑过量问题。
(4)注意已知质量的单位;设未知数的时候要设×××的质量为X,而不能设××× X克;整个化学计算过程要带单位,最后求出的X的值后写上单位。(无说明则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例:6克镁粉与8克氧气充分反应后能生成氧化镁多少克? 6克8克∵48 × 8克 32×6克>∴反应后氧气有剩余XX=10克解:设反应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答:6克镁粉与8克氧气充分反应能生成氧化镁10克。解题指导例: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 + 3O2 = 2CO2 + 2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 。思路:X + 3O2 = 2CO2 + 2H2O反应后C:
H:
O:2个4个6个反应前O:6个X中:C:
H:2个4个注意:X前的计量数若2X + 3O2 = 2CO2 + 4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 。
C2H4若2X + 3O2 = 2CO2 + 4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 。2X + 3O2 = 2CO2 + 4H2O
反应后C:
H:
O:2个8个8个反应前O: 6个2X中:C:
H:O:2个8个2个∴X的化学式为CH4O(或CH3OH)1.相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 )
A.氢气?????????? B.红磷?????????????? C.硫????????? D.铁
2.相等质量的铁和锌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Zn+2HCl=ZnCl2+H2↑。则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 ? )
A.相等????????? B.铁大于锌?????????C.铁小于锌???????D.无法比较练习思路:写出反应方程式,作适当的变形,使氧气化学式前的计量数相等(都为1),然后观察比较,一般不必算出最后结果。AFe+2HCl = FeCl2+H2↑ Zn+2HCl = ZnCl2+H2↑mmxy思路:B3.加热15.8g高锰酸钾,当产生1.6g氧气时,固体剩余物的成分 是??????????? (? )
A.K2MnO4和MnO2??????? B.KMnO4、K2MnO4和MnO2
C.KMnO4和MnO2???????? D.KMnO4和K2MnO4
思路:根据氧气的质量来求生成这么多氧气需要分解多少克高锰酸钾。要注意到15.8克高锰酸钾有可能没有全部分解。所以15.8克这个数据在此不能直接用于计算。解:设生成1.6克氧气需要分解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x = 15.8克∴ 答案为AA4.下列关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16g 氢气和2g 氧气反应能生成18g 水??
B.9g 氢气和9g 氧气反应能生成18g 水
C.1g 氢气和8g 氧气反应能生成9g 水????
D.8g 氢气和1g 氧气反应能生成9g 水
C5、在2X + Y2 === 2Z的反应中,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Y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Z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 A.64 B.56 C.40 D.32?反应前后有三种物质,已知其中二种物质的质量(或相对质量),求第三种物质的质量(或相对质量)。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题解:设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2×24 + 32 = 2×XX = 40C2×X356、某反应A+2B===C+D,若有30gA和15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gC,那么要得到7gD,参加反应A的质量应为????? (?? )

A.20g??? ? B.15g????? C.12g?????? D.6g7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D7、有X、Y两种元素,12gX2与XY3反应生成24gC,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 + XY3 === 3C,则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 ( )A. 1︰1 B.1︰2 C.3︰1 D.3︰48、将含有15克A,10克B,9克C的粉末状混合物充分加热,发生化学反应,A剩余3克,B增加到25克,C已消耗完,还有气体D放出,反应过程中物质质量变化的比A︰B︰C︰D的值为 ( )9、有A、B、C三种物质各15克,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只生成30克D。若增加10克C,A与C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 ( )A. 3 :2 B.2 :3 C.5 :22 D.5 :3A. 5︰4︰3︰2 B. 4︰5︰3︰2
C. 3︰2︰4︰5 D. 2︰3︰5︰4123(a+b)7、有X、Y两种元素,12gX2与XY3反应生成24gC,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 + XY3 === 3C,则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 ( )X2 + XY3 === 3C12克24克(C的化学式为XY)3︰18、将含有15克A,10克B,9克C的粉末状混合物充分加热,发生化学反应,A剩余3克,B增加到25克,C已消耗完,还有气体D放出,反应过程中物质质量变化的比A︰B︰C︰D的值为( )A从15克到3克,A是?B从10克增加到25克,B是?A减少了多少?B增加了多少?C从9克减少到0克,C是?C减少了多少?D是反应物还是生物?D最后质量有多少?6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A︰B︰C︰D = 12︰15︰9︰6 = 4︰5︰3︰250克9、有A、B、C三种物质各15克,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只生成30克D。若增加10克C,A与C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与B得质量比为 ( )25克15克30克15克若不增加10克C, A反应后有剩余,C全部反应掉10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0.下列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分子的个数比为1:2,则该物质是(? ? )
A.CH4???????? B.C2H2?????? C.CH3OH???? D.C2H5OH
思路:方法①配平化学方程式,观察符合题意的A、C方法②设生成1分子CO2,2分子H2O则:C元素质量为12H元素质量为4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1= 8.8克×11、一定质量的某含碳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 ? )
?A.CH4 ??B.C3H6????? C.C2H5OH???? D.CH3OH
CO2中C元素的质量:8.8克×H2O中H元素的质量:5.4克×= 5.4克×=0.6克=2.4克含碳化合物中质量比C︰H = 4︰13︰16︰14︰13︰1思路:C12.H2、O2组成的混合气体20g,经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18g水,则混合气体可能是???????????????????????? (? ? )
?A.2g 氢气和16g 氧气??????????? B.4g 氢气和16g 氧气??
?C.2g 氢气和18g 氧气??????????? D.无法确定思路:18克X假设混合气体中氢气全部参加反应,氢气质量为XX = 2克混合气体中氧气质量为:
20克-2克=18克假设混合气体中氧气全部参加反应,氧气质量为YY18克Y= 16克混合气体中氢气质量为:
20克-16克=4克B、C13.在一密闭容器里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系数比为???????? (?? )
??? A.1∶2??????? B.2∶1??????? C.1∶3???????? D.1∶1反应前质量
(克)反应后质量
(克)物质甲乙丙丁410125未测21109思路:根据质量的变化判断出反应物、生成物;思路:根据质量的变化判断出反应物、生成物;乙:从10克到21克,增加11克丙:从1克到10克,增加9克丁:从25克到9克,减少16克乙生成物丙生成物丁反应物甲: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11+9>16克∴甲是反应物
甲反应掉4克xA + yD ==== mB + nCx×ny×2n4克16克化学反应计算中的几种方法1、利用化学式进行计算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物质中的某元素完全转化
到另一种物质中已知任何一种物质的质量,
可求其他物质的质量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
有一种未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