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2张PPT)
湖
雪
心
看
张岱
亭
目 录
壹
叁
课文赏析
贰
文学常识
肆
课堂练习
课外拓展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最擅长散文,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张岱
1597年-1689年
作者简介
张岱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湖心亭看雪》是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
《陶庵梦忆》是明末清初时代风雨飘摇的产物,是张岱半世生涯的真实写照,亦是张岱人生里程中血与泪的凝结。
作品简介
【演练1】【优能原创】文学常识填空。
《湖心亭看雪》是______________ (时期)的文学家______________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集)中的一篇。他在文学方面以小品文见长,他的小品文于活泼空灵之中,含凝重沉郁之气,深藏沧桑凄凉之感、故国黍离之悲。
明末清初
张岱
《陶庵梦忆》
目 录
壹
叁
课文赏析
贰
文学常识
肆
课堂练习
课外拓展
课文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
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
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
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
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gēng
ná
cuì
sōng
hàng
dàng
dī
jiè
课文原文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
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
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
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
似/相公者!”
zhān
gèng
qiǎng
【演练2】【优能原创】字音检测。
1.更________ 定
2.拥毳________ 衣
3.崇祯________
4.雾凇________
5.沆砀________
6.与余舟一芥________
7.铺毡________ 对坐
8.强________ 饮
ɡēnɡ
cuì
zhēn
sōnɡ
hànɡ dànɡ
jiè
zhān
qiǎng
毳( cuì )衣
雾凇( sōng )
沆 ( hàng )砀( dàng )
铺毡( zhān )
更( gēng )定
崇(chóng )祯 (zhēn )
更( gèng )有此人
强( qiǎng )饮
字词总结
课文赏析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 绝。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
俱:都。
绝:消失。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个年号有什么特殊含义
交代了浏览时间,沿用明朝纪年,以此说明在作者心中明朝是始终没有灭亡的。
叙事:交代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
作者偏偏选择此时去看雪,说明了他与众不同的乐趣和略带愁绪的心情。
是:代词,这。
更定:晚上八时左右。
拏:撑(船)。
这一天晚上八时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毳:鸟兽的细毛。
拥:裹、围。
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显示出作者异俗傲世的高洁情怀。体现作者的“痴”也暗示了他的寂寞。
拥毳衣炉火: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
叙事:记述了赏雪的具体经过。
“独”: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俗流的生活方式。
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而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一:全。
雾凇 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空与云层、与远山、与湖水,上下一体,白茫茫一片。
惟:只有。
痕:痕迹。
芥:小草。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总写雪景以及在雪夜舟中看雪。
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像小草一样的小船,以及船中的米粒般大小的两三个人罢了。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中的“粒”,能不能改成“个”?为什么?
答:不能。如果改成“个”就表现不出西湖之大和上下一白的景象。
语言赏析
写景:西湖雪后奇景
写景顺序:从整体到局部
整体描写部分:从上到下
局部描写部分:由大到小、由远到近
白描是一种描写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特征,以简练朴质、不加渲染的文字,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白描
简练自然质朴,不事雕琢
工笔画
白描画
写景特点: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寥寥数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白描”。
①“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
②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 )
③那乌鸦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 )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
√
√
×
作者是从哪三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呢?
第一个角度:未游西湖时,概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第二个角度:游西湖时,先总写:天与云与山与水……
第三个角度:游西湖时,后具体描写:“惟长堤一痕……”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在煮酒,炉上酒正沸腾着。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到我十分惊讶欣喜,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拉着我一同喝酒。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大:非常,十分。
大喜:惊讶欣喜。
焉得:哪能。
更:还。
湖上遇知音,与后文舟子的喃喃自语相互映衬。作者写两人大喜,即是写自己大喜。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发于二客之口,其实也是在写作者的心声。表现出什么?
答:偶遇知音的欣喜,心热。
合作探究
我勉强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告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客居此地。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强:勉强。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客此:客居此地。
描写三人畅饮,可见在对方身上感受到了共同的人生志趣。
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是个“痴人”?
通过“痴人”的“痴行、痴景、痴情”来表现作者的
“痴”。
痴行:大雪独行
痴景:上下一白
痴情:醉情自然
合作探究
作者写“问其姓氏”,可后面却说“是金陵人,客此”,你怎么看待这个句子
答:表面上看是答非所问,可实际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容,突出“金陵”这个籍贯,它是明朝的都城,暗示这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此外文中“崇祯五年十二月”,当时已是清朝,他偏偏选用明朝的年号来纪年,就说明他身在清朝却还念念不忘明朝,暗含对故国的思念。
合作探究
作者前往湖心亭看雪,意外遇到了什么?作者看到了什么?和这些人有些什么交往?
答: 已经有人在自己到之前到了。
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这样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合作探究
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人物什么思想感情?
答: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双方都是喜出望外,都有“天涯遇知音”的喜悦。体现了率性豪爽的一面。
合作探究
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低声嘟囔道:“不要说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呢!”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舟子:船夫。
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叙述在湖心亭的奇遇。
为什么说“痴”?
痴景
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痴情
痴心
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
知音难觅的愉悦之心
抒情
“痴”字是指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着对“痴”字的赞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你还从哪些诗句中读出了“痴人”们孤独的身影?
(1)柳宗元一个人寒江钓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杜甫一个人登高作啸: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陈子昂一个人登台长吟: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王维一个人弹琴长啸: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李白一个人对月饮酒: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主旨探究
本文通过对西湖壮观的雪景描写以及湖心亭奇遇的记叙、描写,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感情和淡淡愁绪,同时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目 录
壹
叁
课文赏析
贰
文学常识
肆
课堂练习
课外拓展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湖中/人鸟声/俱绝
B.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C.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 更/有痴似/相公者
D
课堂检测
2、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余拏一小舟 ( )
(2)拥毳衣炉火 ( )
(3)雾凇沆砀 ( )
(4)上下一白 ( )
(5)焉得更有此人( )
撑,划
裹、围
白汽弥漫的样子
全
还
课堂检测
3、翻译下列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课堂检测
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4、理解性默写。
(1)点明时间地点及当时环境的句子是:
(2)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绝。
课堂检测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演练1】词义检测。
1.更定
2.湖中人鸟声俱绝
3.余拏一小船
4.拥毳衣炉火
5.独往湖心亭看雪
6.雾凇沆砀
开始
消失
撑,划
鸟兽的细毛
独自
水汽凝成的冰花 白汽弥漫的样子。
【演练2】翻译检测。
①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答: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白了。
②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答: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比相公您更痴的人!
【演练3】【对比阅读】【甲】《湖心亭看雪》
【乙】《满井游记》(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①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②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③,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④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⑤无纪?己亥之二月也。(选自《袁中郎集笺校》)
【注】① 膏:肥沃。② 毛羽鳞鬣(liè):泛指一切动物。③ 堕(huī)事:耽误公事,堕,坏,耽误。④ 此官:当时作者任顺天府信学教授,是个闲职。⑤ 恶(wū)能:怎能。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 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
② 余拏一小舟 拏:
③ 未百步辄辄返 辄:
④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然:
消失
撑(船)
就
……的样子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始知 / 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 / 城居者未之知也。
B.始知郊田 / 之外未始无春 /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C.始知 / 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始知郊田 / 之外未始无春而 / 城居者未之知也。
C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答: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②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答:风力虽然还是很强劲,但是走起路来就汗流浃背。
(4) 【甲】【乙】两文都是写景散文,请分别概括两文抒发的情感。
【甲】文抒发了作者的故国之思、对山水的痴恋、孤芳自赏的情怀以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对人生渺茫的慨叹。
【乙】文抒发了作者得以暂时脱离樊笼、亲近自然的自由惬意和喜悦之情。
【检测4】【优能原创】填空。张岱,号________ 、又号蝶庵居士。______________ (朝代)的一位________ 家、________ 家,他著有百科全书《夜航船》,《湖心亭看雪》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 》。
陶庵
明末清初
散文
史学
陶庵梦忆
【检测5】【优能原创】阅读课文《湖心亭看雪》,用原文内容填空。①未游西湖时:概写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②游玩西湖时:详写,先总写: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再具体描写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检测6】【优能原创】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充分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俗流的生活方式。
B.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议论。
C.作者以舟子的喃喃自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景,“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是一种巧妙的侧面描写。
D.文章叙事时的情绪变化是一波三折,但是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的延伸。
B
“重在议论”说法错误,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同时也运用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检测7】【优能原创】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焉得更有此人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客此
4.及下船
哪能
指酒杯
客居
等到
【检测8】【优能原创】用现代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答: 岸边树木早已是冰花一片晶莹,湖面上到处是白气弥漫着,天空与云雾、山岭、湖水,上上下下全都白了。
②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答: 仅仅只有那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湖心亭也只看到那么一小点,小船看起来如小草般,船上的人看起来只有两三粒米那样大小罢了。
目 录
壹
叁
课文赏析
贰
文学常识
肆
课堂练习
课外拓展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赏析《湖心亭看雪》和《江雪》写作手法上的不同?
2、《湖心亭看雪》和《江雪》表达感情上的不同?
课外拓展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不同之处。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描写手法
表达的情感
《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
《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
《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赏析《湖心亭看雪》和《江雪》写作手法上的不同?
2、《湖心亭看雪》和《江雪》表达感情上的不同?
在描写手法上,《湖》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在表达的情感上,《湖》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课外拓展
目 录
壹
叁
课文赏析
贰
文学常识
肆
课堂练习
课外拓展
同学们下课了
湖心亭看雪
张岱
文题——交代时间、地点及天气情况
景 全景—广袤(大)
特写—渺小(小)
人 炉旺 酒沸 拉余同饮
对比 冷——孤独
热——巧遇知己
引舟子语,点明题旨——“痴”
天人合一 清高脱俗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