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彩云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1-24 12:5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彩云中学2012—2013学年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一、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入上面的表格中(每题 2 分,共 50分)
1.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 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2.隋朝对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贡献,其中不包括
A.使南北重归统一 B.创立了新的选官制度
C.实行了行省制度 D.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隋朝时,设计并主持建造赵州桥的是:
A.僧一行 B.郭守敬 C.鲁班 D.李春
4.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历史学家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唐高宗 D.武则天
5.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是:
A.龙门石窟的佛像 B.云冈石窟的佛像 C.莫高窟的壁画与塑像 D.乐山大佛
6.唐代的繁荣和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体现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来华
7.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被后人称为“诗仙”的是
A.李白 B.杜甫 C.苏轼 D.李清照
8.在我国实施东部开放、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中,我们自然想到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请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A.五代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9.下列是某一历史人物的档案,请根据此档案判断这一人物是谁
① 小时候给地主放牧牛羊
② 17岁到寺庙做和尚
③ 后来成为一支农民起义军的首领
④ 最后成为万人敬仰的皇帝
A.杨坚 B.忽必烈 C.赵匡胤 D.朱元璋
10.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和充满向心力、凝聚力的精神象征,秦长城和明长城的最东端分别是
A.临洮、辽东 B.鸭绿江、嘉峪关 C.辽东、鸭绿江 D.辽东、嘉峪关
11.“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贴骄傲” “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 这是周杰伦《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对《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
C.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医学领域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3.960年,赵匡胤废掉后周小皇帝,建立北宋政权。历史上称这次兵变事 件为:
  A.玄武门之变 B.陈桥兵变 C.靖康之难 D.杯酒释兵权
14.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
  A.范仲淹 B.王安石 C.司马光 D.欧阳修
15.下列著名的文学作品不属于明代三大奇书的是:
  A.汤显祖的《牡丹亭》 B.施耐庵的《水浒传》
  C.吴承恩的《西游记》 D.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16.关于《资治通鉴》,不正确的是
  A.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
  B.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C.按年月日顺序叙述原始社会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D.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17.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爱珲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北京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18.在平定准噶尔贵族的叛乱中,有位皇帝御驾亲征,他就是
  A.乾隆帝 B.康熙帝 C.顺治帝 D.雍正帝
19.李世民和朱元璋相同之处是
  A.曾生活在社会下层 B.参加过农民起义
  C.是开国君主 D.在位时调整统治政策,减轻对农民的剥削
20.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
  A.沈阳故宫 B.北京故宫 C.万里长城 D.避暑山庄
21.“合同为一家”描写的是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A、突厥 B、吐蕃 C、回纥 D、南诏
2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A.唐朝 四川 B.北宋 四川 C.北宋 东京 D.南宋临安
23.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 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了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24.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 自然”特点的是
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
25.人们常甩“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蒙受冤屈。“窦娥”这个艺 术形象的塑造者是
A.李白 B.苏轼 C.辛弃疾 D.关汉卿
26、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最具有特色的是( )
A、废行省、设三司 B、设立殿阁大学士
C、废丞相 D、设厂卫机关
27、假如要考订中草药曼陀罗花的麻醉效用,应查阅的古代医书是( )
A、《千金方》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28.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唐本草》
29.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学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诗歌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B.宋代的著名词作者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C.元朝是古典小说创作的高峰阶段
D.《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
30. 提示清朝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小说是
A.《红楼梦》 B. 《西游记》 C. 《三国演义》 D. 《水浒传》
二、识图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1.读图运用(5分)
请回答:
(1)隋朝修建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2分)
(2)该项工程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南起A:  ,中心在C:    ,北至D:    。(3分)
32. 2010年上海世博会把《清明上河图》制作成多媒体长卷,利用高新技术使画中的景物动起来,再现北宋首都(开封)繁华的都市风貌,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5分)
上图是《清明上河图》(局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1分)
(2)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1分)
(3)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1分)
(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2分)
三、材料解析题(30分)
33.分析探究(5分)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皇帝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唐朝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1分)
(2)基于材料二的认识,清朝统治者实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1分)
(3)清政府指定的对外贸易和交涉机构是什么?(1分)
(4)唐朝与清朝对外政策的施行及影响,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2分)
34.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5分)
2008年2月26日中国军舰赴索马里海域护航,被称为新一代的郑和下西洋。
请回答:
(1)云南晋宁人郑和下西洋开始于哪一年?(1分)最远到达什么地区?(2分)
(2)郑和七下西洋能够成功的条件有哪些?(2分)
35.(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忆昔》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执政思想中的什么特点?(1分)他在位时开创了一个繁荣的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1分)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鼎盛时期的社会风貌,这一时期的统治被称为什么?(1分)开创这一局面的是哪一个皇帝?(1分)
36.(6分)对外交往能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国家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历史证明,任何国家要发展,都需要开放的对外政策,自我封闭是不可取的。
请回答:
(1)唐朝时,中外交往频繁。西游天竺研究佛学、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明的僧人分别是谁?(2分)
(2)宋朝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政府在主要贸易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1分)
(3)元朝时,长期在华居住、回国后积极介绍中国繁华景象的意大利入是谁?(1分)
(4)明朝前期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事件是什么?(1分)
(5)清朝建立后实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1分)
37.(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材料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成阳之郊……
材料三:清朝皇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理解,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
(1)盂郊能够考中进士得益于哪一种制度?(1分)这一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1分)
(2)顾炎武谴责的是当时的什么现象?(1分)
(3)材料三反映的清朝皇帝的做法被称为什么?(1分)
38.(6分)元末以来,我国东南、东北地区先后遭到了外来的骚扰和侵略,我国广大军民也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和反击。
请回答:
明朝时期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谁?(1分)
县(市) 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________
………………………………………线…………………………………………封………………………………………密………………………………
★★★★★★★★★★★★★★★线★★★★★★★★★★★★★★★★题★★★★★★★★★★★★★★★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