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个性化辅导授课教案:生命活动的调节(三)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个性化辅导授课教案:生命活动的调节(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11-24 19:0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学个性化辅导授课教案
内容(课题):生命活动的调节(三)
教学目的1、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 2、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3、体温的调节。
重难点: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
教学过程一、动物的行为(一)动物的先天性行为1、动物先天性行为是动物 与生俱来 的行为,也称为 本能 。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特点:(1)由遗传因素决定,生来就有,有固定的模式;(2)不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的反应;(3)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二)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1、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在生活过程中 逐步形成 的,是 通过学习训练获得的行为方式。学习过程需要 大脑皮层 的参与。 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 适应环境 的一种 重要反应方式 。2、人的后天学习行为 更为复杂 。动物只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而人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的刺激作出反应,这是动物所不具备的。如,望梅止渴,读小说感动得流泪。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都是动物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是具有 适应意义 的活动。(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1、非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生来就有的 先天性反射 ,不需要后天的学习训练就能引起的反射性反应。如,缩手反射,婴儿吮奶2、条件反射:生物个体通过后天学习逐渐形成的较为复杂的反射 ,需大脑皮层参与,反射弧不固定,可因条件改变而消退。 针对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分泌唾液行为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吃酸梅流唾液是后天性行为 B.看“酸梅”两字流唾液是先天性行为 C.听“酸梅”流唾液是后天性行为 D.流唾液不是一种本能,需要经过训练2、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强光刺激瞬间闭眼 B、沸水烫手,立即收回 C、铃声响,学生进课堂 D、婴儿出生即会吃奶3、下列人和生物的反应不能称为反射的是 ( ) A. 人受强光刺激而眨眼 B. 向日葵花盘有向光性 C. 小狗看到石块飞来慌忙躲避 D. 小狗看到肉块流唾液4、下列不属于本能行为的是 ( ) A. 母鸡带小鸡 B. 蜘蛛结网 C. 蜜蜂使用舞蹈语言 D. 牛耕地5、上午最后一节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快速走向食堂。甲同学正想拿起饭盒却又很快扔下,随后叫道:“哇!真烫!”;乙同学正想拿又停住了手,因为他听到了甲同学的喊声;丙同学听了,一声不吭拿出纸巾裹起了饭盒。有关三位同学的举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扔下饭盒”是先天性行为 B.乙同学“停住了手”属后天学习行为C.丙同学凭经验知道纸是热的不良导体 D.甲同学参加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6、下列各项反射活动中,与“谈虎色变”这一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A、酸橘入口,分泌唾液 B、人的缩手反射[]C、精彩的哑剧引发观众哈哈大笑 D、人熟睡时被影子叮咬会动一动7、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类特有行为的一项是 (  ) A.强光刺激,立即闭目 B.听到铃声,走进屋内B.食物人口,分泌唾液 D.听到悲惨故事情节,催人泪下8、关于后天学习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B.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有些不需要通过学习获得C.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所有同类动物都具有的D.蜜蜂的巢很整齐漂亮、且规格统一,所以筑巢是蜜蜂的后天学习行为9、如图所示,人或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0、下列选项中,属于是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即可完成的反射活动的是(  ) (1)膝跳反射 (2)望梅止渴 (3)缩手反射 (4)谈虎色变A.(1)(2) B.(1)(3) C.(3)(4) D.(2)(4)11、.下列行为中哪种行为属于后天学习来的行为(  )A.失去雏鸡的母鸡会将无母的小猫来抚爱    B.母鸡下蛋C.家养的小猫在固定地方吃东西    D.蜘蛛结网12.下列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警犬追捕逃犯 B.猴子演戏 C.鹦鹉说话 D.老鼠打洞13.下列有关分泌唾液行为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人吃到酸梅流唾液是后天性行为 B.听到别人讲“酸梅”就流唾液是后天学习行为C.看到“酸梅”两字就流唾液属先天性行为 D.流唾液不是一种本能,需要经过训练14.人类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  )A.能适应环境 B.具有后天学习行为 C.具有大脑皮层 D.能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学习15.在动物的行为中,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是神经系统的调节处于主导地位。而下列动物行为中,以激素调节为主的是 (  )A.黑猩猩的模仿学习行为 B.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C.闻到辣椒味,打喷嚏 D.摘除睾丸的公鸡不再啼鸣,鸡冠萎缩二、填空题1、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一种在相应的刺激下,     (填“需要”或“不需要”)后天训练能完成的反射性反应,由        的神经中枢可完成的反射活动。如     、     等2、有一种蜜蜂的工蜂,它会掀开已死亡的幼蜂巢室的盖子,然后把死蜂拖走。工蜂的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是由     决定的。3、动物行为的多样性是动物通过一系列     的反射活动和     的分泌活动共同协调后完成的。按行为的获得方式,可把动物行为分为     行为和     行为两大类。     行为的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动物的本能就是动物的      行为,它是动物与生俱来的行为。4、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它们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小鸭A、B、C刚孵化出来就从它们的出生地被移走了,使得它们没有见到自己的母亲。小鸭D、E、F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实验人员给小鸭A、B、C展示了一个小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小鸭A、B、C模仿母鸭的行为并时刻跟随在气球左右。请选择:①小鸭A、B、C的行为发展过程可以用以下哪个术语描述(  )A.先天行为 B.条件反射 C.本能 D.学习行为②小鸭D.E、F最好被称为(  )A.实验模型 B.对照组 C.实验组 D.一个变量③如果不是把小鸭A、B、C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则小鸭A、B、C可能会(  )A.吓唬其它鸭子 B.失去繁殖能力 C.发出类似猫的声音 D.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5、马戏团的小猴,在驯养员发出指令后,会做出倒立、翻筋斗等复杂动作。这是动物后天性学习行为的一个例子。后天性学习行为是怎样形成的呢 让我们用鸡、哨子 米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一下吧。 (1)假设在一段时间内将给鸡喂米与吹哨结合起来,鸡将形成对哨声刺激的反射。 (2)将喂米与哨声结合时,是先给予哨声,还是先给予食物 。 (3)将用于实验的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哨声刺激的是 组。 (4)训练完成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混养在一起,给予哨声刺激,实验组和对照组的 表现会怎样 。二、体温的控制人体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鸟类、哺乳类动物都具有保持体温相对恒定的能力。通常可在直肠、口腔、腋窝等处测量体温,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有所不同。直肠略高,腋窝略低。人体体温正常在37℃左右。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 产热 和 散热 这两个生理过程 保持动态平衡 的结果。1.产热。(1)在 安静 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内脏 。(2)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 寒冷时, 骨骼肌颤抖 ,能使热量 成倍增加 。 (3)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能 影响产热 。(例如寒冷时,想到冰冷的环境,会觉得更冷,使人“发抖”,促使骨骼肌产生更多热) 2.散热。 散热有 直接散热 和 蒸发散热 两种方式。 (1)直接散热:(外界温度低于体温),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 温度差 。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多。 皮肤的温度 又可通过血管中的 血流量 来控制。外界温度低时, 血管收缩 ,血流量减少, 散热量 减少;温度高时, 血管舒张 ,血流量增加, 散热增加 。 (2)蒸发散热:常温下,皮肤汗液的蒸发散热 比较少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 3.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 产热多 ,而 散热困难 ,会出现中暑现象。(二)、体温受脑控制 1.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 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 来调节和控制的。 2.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保温或降温的措施(如增、减衣服),也能调节体温。 针对训练1、下列有关体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腋窝温度最高 B.测量人体温度最方便的是将体温计直接置于皮肤上C.正常人体不同部位测得体温一定相同 D.正常人体体温不是固定不变的2、下列各项中属于人在寒冷时,减少热量散失反应的是(  )A.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B.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C.汗腺分泌汗液很少 D. B与C3、同学们坐在教室内听课学习,生命活动所需的热能主要来源于(  ) A.骨骼肌 B.内脏 C.内脏和骨骼肌一起产生 D.内脏和骨骼肌都没有产生4、寒冷情况下,人会发抖,全身起“鸡皮疙瘩”,此时产热和散热的部位分别是(  )A.内脏、皮肤 B.内脏、骨骼、皮肤 C.骨骼肌、皮肤 D.神经、肌肉、皮肤5、皮肤对保持人的体温恒定有重要作用,夏天天热时(  )A.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 B.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减少C.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加 D.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6、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需要特别注意保温的主要原因是(  )A.新生儿的散热较快 B.新生儿需要较高的体温C.新生儿因饮食少所以产热少 D.新生儿的体温调节机构尚未发育完善7、调节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的体温调节中枢是在(  )A.大脑皮层 B.小脑 C.脑干 D.脊髓8、皮肤对保持人的体温恒定有着重要作用,夏天天热时 ( ) A.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 B.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减少 C.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加 D.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减少 9、在人的直肠、口腔、腋窝等处测得的体温是有所不同的,较高的部位是     ,较低的部位是      。10、人在安静时,产热主要来自于     ,而在运动时,产热主要来自于     。在蛇、蝙蝠、鸡、青蛙、马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有           。11、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     散发出去的。人体散热的方式主要有     和      两种。在常温条件下以      为主,而在炎夏、气温超过体表温度时,     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     ,而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     的多少来加以调节。 12.当人在高温环境中时间过长,人体的      和       的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出现中暑现象。13、有很多同学有过这样的体验:当刚刚进行剧烈运动后,脸就变得通红,这个原因是由于运动时人体的     产生大量热,从而使脸部皮肤中的     舒张,通过皮肤的     增多,从而出现满脸通红的情况。这一情况可帮助人体散热。14、小强是学校足球队的队员,他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与队员一起训练,在草地上跑得满头大汗。此时,你认为他主要的产热器官是________,主要散热方式是__________。此时他的血管情况如图中的     。15、某人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天气越热,人越爱出汗,越出汗就越热。”“天气越冷,人就越爱打寒战,越打寒战就越冷。”他说得对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