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6.20.5遗传与环境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成武期末)下列性状中,能够遗传的是( )
A.因用眼不当导致的近视
B.不同人种的肤色
C.种在肥沃土壤中的番茄结的果实大
D.通过手术改变的脸型
【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某人用眼不当导致近视是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形成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故不符合题意。
B、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人种的肤色不同,是有遗传物质控制的,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故符合题意。
C、种在肥沃土壤中的番茄结的果实大,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故不符合题意。
D、通过手术改变的脸型,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引起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2.(2020八上·曲阜月考)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 )
A.种在肥沃土壤中的花生颗粒大 B.某人因用眼不当导致近视
C.不同人种的肤色不同 D.学生军训时晒黑皮肤
【答案】C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BD、种在肥沃土壤中的花生颗粒大、某人用眼不当导致近视、学生军训时晒黑皮肤都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符合题意;
C、不同人种的肤色不同,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遗传变异.
3.(2020八上·北京期末)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验,选育出辣椒新品种“航椒II号”,其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高产性状的产生源于( )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人工选择育种 D.诱导细胞分裂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验,选育出辣椒新品种“航椒II号”,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高产性状的产生源于生物的变异,属于诱变育种,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2020八上·德城期末)天津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kg,但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kg左右,但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从甘蓝引种过程可看出( )
A.环境改变可引起可遗传的变异
B.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不遗传
C.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D.甘蓝叶球的大小仅由环境决定
【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天津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kg,但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kg左右,这是生物的变异,生物的形状受环境的影响,但是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说明环境影响的形状改变没有遗传,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所以B正确。环境改变可引起不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甘蓝具有遗传性,也具有变异性,C错误;甘蓝叶球的大小仅由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错误。
【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体有许多性状明显地表现了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遗传给后代,是不遗传的变异。
5.(2022八上·大埔期末)据新闻报道,某市公园里两只白猫交配后,生下一只黑猫。根据生物学知识,下列推断错误的是(体色相关基因用Aa表示)( )
A.黑色是显性性状 B.体色黑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白猫中公猫的基因组成是Aa D.黑猫的基因组成是aa
【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因此,两只白猫交配后,生下一只黑猫,表明黑色是隐性性状,白色是显性性状,亲代白猫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即Aa。遗传图解如图:
A.黑色是隐性性状,不是显性性状,A符合题意。
B.体色黑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不符合题意。
C.白猫中公猫的基因组成是Aa,C不符合题意。
D.黑猫的基因组成是aa,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6.(2022八上·东莞期末)我国科学家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适合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海水稻”。下列变异与“海水稻”变异类型相同的是( )
A.白萝卜的地上部分变绿 B.微整形获得的双眼皮
C.中俄混血儿的黄皮肤 D.土壤肥沃处的麦穗大
【答案】C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白萝卜的地上部分变绿”是由于地上部分在光照条件下,形成了叶绿素,导致变绿,是由于环境的影响,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是不可遗传变异,A不符合题意。
B.“微整形获得的双眼皮”是通过外科手术将眼睑切割为双眼皮,单纯由外界因素导致的性状改变,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为不可遗传变异,B不符合题意。
C.“中俄混血儿的黄皮肤”是通过基因重组发生的性状改变,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故为可遗传变异,C符合题意。
D.“土壤肥沃处的麦穗大”是由于营养充足,导致麦穗变大,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为不可遗传变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可遗传变异。
7.(2022八上·东莞期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历时20多年,通过小麦与牧草杂交实验培育出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以下新品种的出现与此过程一样的是( )
A.美国抗菱黄病高产大豆 B.太空椒
C.高产奶牛 D.小羊“多莉”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A. 美国抗萎黄病高产大豆利用了杂交技术,与李振声培育出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过程相似,A符合题意。
B.太空椒利用了太空育种,B不符合题意。
C.高产奶牛的培育是传统选育,利用了遗传和变异的原理,C不符合题意。
D.小羊“多莉”利用了克隆技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2021八上·香洲期末)下列几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是( )
A.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B.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
C.单眼皮经手术变成的双眼皮
D.有耳垂的夫妇生出无耳垂的孩子
【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BC、“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单眼皮经手术变成的双眼皮 ”都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变异,不符合题意;
D、“有耳垂的夫妇生出无耳垂的孩子”是遗传物质变化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可遗传变异。
9.(2021八上·顺城期末)“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的现象。下列关于变异现象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既有可遗传变异,又有不可遗传变异
B.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C.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
D.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
【答案】C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A不符合题意;
B、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B不符合题意;
C、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C符合题意;
D、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可遗传变异。
10.(2020八上·城阳期末)下列各项育种实例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科学家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转基因荧光猪
B.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人工选择繁育出高产奶牛
C.高产不耐盐碱水稻与低产耐盐碱水稻杂交选育出高产耐盐碱水稻
D.普通南瓜的种子经组织培养后栽种,经选择培育成70多个南瓜品种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A.荧光猪是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的简称,这种转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基因克隆猪在紫外光源激发下,口舌、鼻以及四蹄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绿色荧光,故科学家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转基因荧光猪,A不符合题意。
B.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人工选择繁育出高产奶牛是人工选择了奶牛中的有利变异(产奶量高),B不符合题意。
C.高产不耐盐碱水稻与低产耐盐碱水稻杂交选育出高产耐盐碱水稻是利用了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C不符合题意。
D.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快速繁殖植物的高新技术手段,其优点有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诱导变异比较容易,很少感染病毒等。故普通南瓜的种子经组织培养后栽种,只能得到普通南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2021八上·乌海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甜菜的含糖量提高,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生物的变异与环境和遗传物质都有关系
C.一对正常毛色的孟加拉克生下只白色幼虎,这肯定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是一对相对性状
【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而DNA是植物的遗传物质。故用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加倍,甜菜的含糖量提高,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A不符合题意。
B.变异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故生物的变异与环境和遗传物质都有关系,B不符合题意。
C.一对毛色正常的孟加拉虎生下的白色幼虎的白色性状,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C符合题意。
D.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故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是一对相对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是否遗传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12.(2021八上·成武期末)科学家将南瓜放在太空培育,会形成品质好的“巨人”南瓜。关于太空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改变了农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
B.太空培育的南瓜原本是地球上不存在的
C.能诱发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D.产生的变异对人类都是有利的
【答案】C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科学家认为,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变异。由于亿万年来地球植物的形态、生理和进化始终深受地球重力的影响,一旦进入失重状态,同时受到其他物理辐射的作用,将更有可能产生在地面上难以获得的基因变异。因此太空育种能诱发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但是产生的变异不一定对生物自身是有利的,也不一定对人类都是有利的,同时太空育种只能产生生物的新品种,而不能培育出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生物,C正确。
【分析】太空育种指通过宇宙中各种物理射线的作用,诱使种子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因此这种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于生物变异的不定向性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变异都是对人类有利的。
13.(2021八上·青山期末)人类广泛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育种工作者使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的种子,再从中选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
B.用一种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甜菜含糖量提高。这种育种方法与扦插的原理相同
C.高产抗倒伏小麦是利用杂交方法培育的新品种
D.太空椒是普通椒经诱导发生基因突变选育的新品种
【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射线照射或药物处理可以改变种子里的物质,使之发生可遗传的变异,再从中选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A不符合题意;
用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加倍,甜菜的含糖量提高,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属于诱变育种,B符合题意;
杂交育种:高产倒伏小麦一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高产基因与抗倒伏基因组合到一起,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C不符合题意;
诱变育种:普通甜椒的种子,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变化,经选择培育成为太空椒。D不符合题意。
【分析】植物常用的育种方法 :
1、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原理:基因突变
方法:辐射诱变,激光、化学物质诱变,太空(辐射、失重)诱发变异→选择育成新品种
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
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
2、杂交育种: 是指利用具有不同基因组成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所需要的表现型类型的育种方法。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方法:杂交→自交→选优
优点:能根据人的预见把位于两个生物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于一身。
缺点: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3、单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植株,再诱导其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纯系植株的育种方法。(主要是考虑到结合中学课本,经查阅相关资料无误。)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优点是可大大缩短育种时间。
原理:染色体变异,组织培养
方法:选择亲本→有性杂交→F1产生的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可育纯合子→选择所需要的类型。
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缺点:技术较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多限于植物。
4、多倍体育种:
原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加倍)
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缺点:只适于植物,结实率低。
5、基因工程育种:
原理:基因重组(或异源DNA重组)。
方法:提取目的基因→装入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基因表达→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优点:不受种属限制,可根据人类的需要,有目的地进行。
缺点:可能会引起生态危机,技术难度大。
14.(2020八上·曲阜月考)在北京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kg;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kg左右;但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最大又只有3.5kg。这一现象说明( )
A.甘蓝只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B.甘蓝的这种变异可能是单纯由环境引起的
C.遗传物质可随环境的改变面随时发生改变
D.遗传物质具有稳定性,是不会改变的
【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北京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kg 。但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kg左右。但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从甘蓝引种过程可看出甘蓝的这种变异可能是单纯由环境引起的。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故答案为:B。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15.(2020八上·广饶月考)在北京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也只有3. 5 kg。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大多叶球可达7 kg左右,若再引种回北京,大多叶球又只有3. 5 kg。 从上述甘蓝引种过程可以推测
A.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B.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C.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
D.甘蓝的形态发生变化不属于变异
【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解:甘蓝引种到拉萨后,甘蓝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kg左右,但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左右。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
故答案为:B。
【分析】亲子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16.(2020八上·广饶月考)下列关于太空彩椒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培育太空彩椒的原理是辐射改变了彩椒的遗传物质
B.从飞船上带回的彩椒种子都能如愿地长成大彩椒
C.经太空辐射产生的变异为有利变异
D.经太空辐射产生的变异为不可遗传变异
【答案】A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太空育种能诱发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但是产生的变异不一定对生物自身是有利的,也不一定对人类都是有利的,同时太空育种只能产生生物的新品种,而不能培育出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生物。因此,培育太空彩椒的原理是辐射改变了彩椒的遗传物质,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科学家认为,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变异.
17.(2020八上·姜堰月考)我国目前种植的太空南瓜质量可达154kg,如图所示。太空南瓜是利用宇宙射线辐射等特殊环境,改变正常南瓜种子的遗传物质,再经人工培育而成。关于太空育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空育种是外界环境引起的变异,不可以遗传
B.太空育种使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是可遗传的变异
C.经太空环境处理的种子所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D.太空育种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是不利的变异
【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太空南瓜是利用宇宙射线辐射等特殊环境,改变正常南瓜种子的遗传物质,再经人工培育而成,这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故答案为:B。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18.(2020八上·五华期末)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②变异对生物都是有害的
③只有可遗传的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意义
④变异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
【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所以变异是普遍存在的,而生物进化的基础就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只有可遗传的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意义,仅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可以遗传给后代;变异包括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并不是所有的变异对生物有害,如害虫的抗药性增强就属于有利变异,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生物的变异。在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可能发生变异。对于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有的变异不利于生物的生存。例如,小麦的抗倒伏、抗锈病的变异有利于小麦的生存,而玉米的白化苗则不利于小麦的生存。
19.(2019八上·康巴什新期中)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B.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
C.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D.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是成对存在的
【答案】B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A正确。B、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如果环境变化,导致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那么就是可遗传的变异。如果单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未改变的变异,就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因此B选项错误。C、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C正确。D、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该选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是成对存在的”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20.(2019八上·临河期末)下列几项中对变异在生物学和实践上有重要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够使生物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B.所有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C.变异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使生物不断进化
D.人们可以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变异选育新品种
【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
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利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二、判断题
21.(2021八上·双峰期末)生物的变异使之更适应环境,所以变异一定是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有利。
【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如玉米的白化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使玉米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因此属于不利变异,这种变异对玉米的生长是不利的。因此生物产生的变异,有的对自身有利,有的对自身不利。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2.凡是由外界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叫做遗传的变异.
由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引起的变异,由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叫做不遗传的变异.但如果外界环境的变化使生物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生物出现变异,如核辐射等,这种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也可能会遗传给后代.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引起变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二是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
23.外界环境引起的变异不一定是不可遗传的。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引起变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二是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叫做遗传的变异,由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引起的变异,由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叫做不遗传的变异.但如果外界环境的变化使生物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生物出现变异,如核辐射等,这种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也可能会遗传给后代。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变异的类型。
24.古代的长颈鹿,颈虽然有长短之分,但不可以遗传.(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古代长颈鹿有颈长和颈短的之分,原因是长颈鹿的祖先产生了变异;颈的长、短性状的差异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因此颈的长短是可以遗传的,这种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因而能遗传给后代;而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因此二者的根本区别是是否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如果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就能遗传,否则是不会遗传的.
25.(2021八上·会宁期末)生物产生的变异,对生物自身的生存都是不利的。
【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生物产生的变异,有的是有利变异,有的是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自身的生存是有利的,只有不利变异才对生物自身的生存是不利的,而不是生物产生的变异,对生物自身的生存都是不利的。故本题说法错误。
【分析】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生物的变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根据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生存,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如,高杆小麦变异为矮杆小麦;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如玉米的白化苗。
三、综合题
26.(2022八上·揭东期末)综合运用
“微博打拐”指网友通过微博提供线索,帮助那些被人贩子拐卖的儿童重新回到自己父母身边的行动。但是很多儿童是在婴儿时期就被拐卖,几年过后连亲生父母都很难通过长相辨认他们是否是自己的亲生子女,所以这就需要公安人员使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帮助他们鉴定,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性状来辅助判断。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公安人员可以通过检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基因关系来确定亲缘关系,其原因是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 上,并且会通过父亲产生的 和母亲产生的 传递给后代。
(2)虽然小文和父亲的血型不同,但是公安人员依然认定他们是亲生父子。这种亲代和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在遗传学上称为 。
(3)其中一对家长,父亲表现为双眼皮(基因组成为AA),母亲表现为单眼皮(基因组成为aa)。公安人员带来一个单眼皮的女孩,这个女孩是否是他们的亲生女儿 (填“是”“不是”或“不能确定”)。
(4)小玲和妹妹是双胞胎,她在被拐之前和妹妹一样,长得胖乎乎的,很可爱,外人很难分辨彼此,两年后小玲被找到时,与妹妹相比又瘦又小。小玲被拐后与妹妹的不同称为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5)人类皮肤正常由显性基因(B)控制,白化病由隐性基因(b)控制。小明的父母皮肤均正常,而小明为白化病,小明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 小明父母再生一个孩子,皮肤正常且携带患病基因的可能性为 %;孩子是男孩且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 %。
(6)白化病患者的皮肤与毛发出现明显的白化现象,原因是体内缺少了正常基因A,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
【答案】(1)DNA;精子;卵细胞
(2)变异
(3)不是
(4)不可遗传
(5)Bb和Bb;50;12.5
(6)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一般公安人员可以通过检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基因关系来确定亲缘关系,其原因是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DNA上,并且会通过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传播给后代。
(2)虽然小文和父亲血型不同,但是公安人员依然认定他们是亲生父子,这种亲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在遗传学上叫做变异。
(3)父亲表现为双眼皮(基因组成为AA),母亲表现为单眼皮(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图
从图看出,子女一定是双眼皮,因此公安人员带来一个单眼皮的女孩,这个女孩不是他们的亲生女儿。
(4)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小玲和妹妹是双胞胎,她在被拐之前和妹妹一样长得胖乎乎的很可爱,外人很难分辨彼此,两年后小玲被找到时已经很瘦了,比妹妹相比又瘦又小,小玲被拐后与妹妹的不同是由于环境不同所引起的变异,称为不可遗传变异。
(5)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人类皮肤正常由显性基因(B)控制,白化病由隐性基因(b)控制。小明的父母皮肤均正常,而小明为白化病,则小明的父亲产生的精子和小明母亲产生的卵细胞有两种类型的基因型,则小明父母的基因型分别为Bb、Bb,小明父母再生一个孩子皮肤正常且携带患病基因的可能性为50%;这对夫妇如果再生一个孩子,小孩得白化病的可能性是25%,如图:
若孩子是男孩且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25%÷2=12.5%。
(6)白化病患者的皮肤与毛发出现明显的白化现象,原因是体内缺少了正常基因A,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决定性状的表达。
【分析】(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7.(2021八上·海口期末)变性手术是指把原有的外生殖器改变成异性的结构并切除性腺。其标志手术是阴道再造术、阴茎再造术。同时进行表形重塑,如喉结整形、乳房整形等。2010年初,安徽安庆的何某在潍坊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完成首期变性手术。下图是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和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染色体是由[ ] 和[ ] 组成的。([ ]填序号,横线写名称)
(2)据图乙、丙判断,图乙为 (填“男性”或“女性”)染色体组成图,其产生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
(3)实施变性手术后,“她”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由此我们可知这种变异是 。
(4)完全实施变性手术后的人,有没有正常的生育能力? 。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
【答案】(1)②;蛋白质;③;DNA
(2)男性;22条+X或22条+Y
(3)22对+XY;不可遗传变异
(4)没有;因为他们的性腺被切除了,因而不能形成生殖细胞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①染色体包括③DNA和②蛋白质。
(2)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图中乙是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
(3)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出现遗精,长出喉结,声音变粗等,女孩出现月经,骨盆变大等。由题意可知,易性术是只是把原有的外生殖器改变成异性的结构并切除性腺。只是改变了性器官和外部的某些特征其体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因此,“她”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
(4)实施易性手术后的人,没有正常的生育能力。因为因为他(她)们都被摘除了性腺,因而不会再形成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28.(2019八上·新泰月考)读图理解,下图是某家族成员的关系图谱,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有酒窝与无酒窝,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
(2)若3、4都有酒窝,他们所生儿子7无酒窝,则可判断出 是显性性状。若3和4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8,无酒窝的概率为 。
(3)若5的酒窝是经整容而获得的,这种性状 (选填“能”或“不能”)遗传给9,原因是 。
(4)4号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
(5)7和9是近亲关系(表兄妹),他们携带同一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请你从优生的角度,说出他们不能结为夫妻的原因是 。
【答案】(1)相对性状
(2)有酒窝;25% (1/4)
(3)不能;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引起的变异或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4)XY
(5)出现隐性纯合的机会增大,使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加(子代患遗传病的几率增加)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可见,人的有酒窝和无酒窝,属于人的酒窝这个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故这在遗传学中称为相对性状。
(2)性状一般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那么,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根据题所述,3号和4号都头酒窝。但是有了一个无酒窝的孩子,这说明有酒窝是显性性状,无酒窝是隐性性状,且父母的基因型都为杂合的,如果用A、a表示的话,那么父母的基因型都为Aa,后代儿子的基因型为aa,遗传图解如下: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无酒窝的概率为25%(或者1/4).
(3)遗传分为可以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但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所以题干中提到的,经过整容获得酒窝,是因为环境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因此属于不遗传的变异,不能传给后代,所以5的酒窝这种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9。
(4)图中4号是男性,男性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为22对+XY,所以4号的性染色体的组成为XY。
(5)三代和三代旁系和直系血亲不能进行婚配,因为近亲携带同种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其婚配后,生育子女出现遗传病的机会就会增加,根据题意,7和9是表兄妹,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因此从优生的角度,他们不能结为夫妻,因为近亲可以增加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后代的遗传病的发病率。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2)有酒窝、25%(1/4);(3)不能、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引起的变异或者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4)XY;(5)出现隐性纯合的机会增大,使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加(子代患遗传病的几率增加)。
【分析】此题考查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类染色体的组成,此部分内容为重点,也为考点,解答此题需要熟知相对性状的概念,判断一对性状是否是相对性状需要抓住三个点:“同一生物”、“同一种性状”、“不同的表现类型”;明确:如果由于环境的改变,使遗传物质也发生了改变,呢么这种变异就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四、实验探究题
29.(2020八上·城阳期末)豌豆的株高有高茎与矮茎之分、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子叶的颜色有黄色和绿色的区别。生物兴趣小组在豌豆实验中发现:一粒黄色子叶的豌豆种子萌发成的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后产生了187粒种子,这些种子的子叶颜色及质量分别如下表及柱状图所示。请根据图表及柱状图分析回答。
种子子叶颜色 黄色 绿色
种子数目 141 46
(1)豌豆的株高有高茎与矮茎之分、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子叶的颜色有黄色和绿色的区别,这些在遗传学上被称为 。
(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知, 是隐性性状;若用A表示控制豌豆子叶颜色的显性基因,则141粒黄色子叶豌豆的基因组成可以用下图中的 (填字母)表示。
(3)兴趣小组的同学随机取了1粒黄色子叶豌豆种子,想要知道这粒豌豆子叶的基因组成,他们应该如何进行后续实验? 预测实验结果:若子代豌豆子叶的颜色全部为黄色,则这粒黄色子叶豌豆的基因型为 ;若 。
(4)柱状图显示:同一株豌豆种子的质量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这在遗传学上称为 ,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5)我国利用卫星或太空飞船搭载豌豆、水稻、辣椒、青椒、番茄、南瓜等种子或植物物料后,到2020年已培育出700余个新品系、新品种,该育种方法为 ,可以获得新品种的根本原因是 。
【答案】(1)相对性状
(2)(子叶)绿色;AC
(3)将这粒黄色子叶豌豆与数粒绿色子叶豌豆萌发成的植株进行杂交/异花传粉或者这粒黄色子叶豌豆萌发成的植株自花传粉;AA;若子代豌豆子叶的颜色既有黄色又有绿色,则这粒黄色子叶豌豆的基因型为Aa
(4)变异;环境引起或遗传物质不同/基因不同
(5)诱变育种;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基因发生改变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豌豆的株高有高茎与矮茎之分、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子叶的颜色有黄色和绿色的区别,这些在遗传学上被称为相对性状。
(2)黄色豌豆自花传粉后,出现了绿色的种子,且比例为3:1,所以绿色是隐性性状;若用A表示控制豌豆子叶颜色的显性基因,则141粒黄色子叶豌豆的基因组成应该为AA或Aa,选择AC。
(3)要想检测黄色豌豆子叶的基因组成,可以将这粒黄色(A—)子叶豌豆与数粒绿色(aa)子叶豌豆萌发成的植株进行杂交(测交)/异花传粉或者这粒黄色子叶豌豆萌发成的植株自花传粉,若子代豌豆子叶的颜色全部为黄色,则这粒黄色子叶豌豆的基因型为AA;若子代豌豆子叶的颜色既有黄色又有绿色,则这粒黄色子叶豌豆的基因型为Aa。
(4)生物的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为变异,引起变异的原因是环境引起或遗传物质不同/基因不同。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变化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遗传的变异。
(5)太空育种又称诱变育种,可以获得新品种的原因是在太空条件下容易改变种子的遗传物质,这种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然后通过选择培育获得符合人需要的可遗传的变异新品种。
【分析】(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必须满足: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遗传变异。
五、资料分析题
30.航天育种是一种新的育种技术.我国科学家早在1987年就用卫星搭载了普通青椒的种子,返回后经过多次选育,终于培育出了太空椒新品种.太空椒与普通青椒相比,具有果型大、维生素C含量高、早熟、抗病虫害的能力强及风味优良等特性.单果最高可达500g以上,产量提高了20%~30%,经过多年种植,这些优良特性保持稳定.
(1)太空椒新品种就是普通椒的一种变异,抗病虫害的能力强,则太空椒属于 变异.
(2)太空椒多年保持着其优良特性,说明该品种又属于 变异,发生该变异的原因是 .
(3)我国科学家表示,将要加快航天育种的速度.根据以上材料,请你预测一下航天育种对农业生产将起到什么作用? .
【答案】(1)有利
(2)可遗传;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3)利用航天诱变技术进行农作物育种,可以加快我国的育种步伐,提高育种质量,还可以开辟有效培育新品种及特异种质资源的新途径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1)有利于生物自身生存的变异就是有利变异.太空椒体积大、维生素C含量高、早熟、抗病虫害的能力强及风味优良,这些特点使青椒更适应环境,有利于青椒的生存,属于有利变异.
(2)有资料可以知道:太空椒的这种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发生该变异的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3)利用航天诱变技术进行农作物育种,可以加快我国的育种步伐,提高育种质量,还可以开辟有效培育新品种及特异种质资源的新途径.
故答案为:(1)有利 (2)可遗传;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3)利用航天诱变技术进行农作物育种,可以加快我国的育种步伐,提高育种质量,还可以开辟有效培育新品种及特异种质资源的新途径(只要合理即可).
【分析】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1 / 1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6.20.5遗传与环境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成武期末)下列性状中,能够遗传的是( )
A.因用眼不当导致的近视
B.不同人种的肤色
C.种在肥沃土壤中的番茄结的果实大
D.通过手术改变的脸型
2.(2020八上·曲阜月考)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 )
A.种在肥沃土壤中的花生颗粒大 B.某人因用眼不当导致近视
C.不同人种的肤色不同 D.学生军训时晒黑皮肤
3.(2020八上·北京期末)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验,选育出辣椒新品种“航椒II号”,其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高产性状的产生源于( )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人工选择育种 D.诱导细胞分裂
4.(2020八上·德城期末)天津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kg,但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kg左右,但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从甘蓝引种过程可看出( )
A.环境改变可引起可遗传的变异
B.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不遗传
C.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D.甘蓝叶球的大小仅由环境决定
5.(2022八上·大埔期末)据新闻报道,某市公园里两只白猫交配后,生下一只黑猫。根据生物学知识,下列推断错误的是(体色相关基因用Aa表示)( )
A.黑色是显性性状 B.体色黑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白猫中公猫的基因组成是Aa D.黑猫的基因组成是aa
6.(2022八上·东莞期末)我国科学家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适合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海水稻”。下列变异与“海水稻”变异类型相同的是( )
A.白萝卜的地上部分变绿 B.微整形获得的双眼皮
C.中俄混血儿的黄皮肤 D.土壤肥沃处的麦穗大
7.(2022八上·东莞期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历时20多年,通过小麦与牧草杂交实验培育出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以下新品种的出现与此过程一样的是( )
A.美国抗菱黄病高产大豆 B.太空椒
C.高产奶牛 D.小羊“多莉”
8.(2021八上·香洲期末)下列几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是( )
A.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B.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
C.单眼皮经手术变成的双眼皮
D.有耳垂的夫妇生出无耳垂的孩子
9.(2021八上·顺城期末)“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的现象。下列关于变异现象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既有可遗传变异,又有不可遗传变异
B.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C.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
D.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
10.(2020八上·城阳期末)下列各项育种实例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科学家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转基因荧光猪
B.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人工选择繁育出高产奶牛
C.高产不耐盐碱水稻与低产耐盐碱水稻杂交选育出高产耐盐碱水稻
D.普通南瓜的种子经组织培养后栽种,经选择培育成70多个南瓜品种
11.(2021八上·乌海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甜菜的含糖量提高,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生物的变异与环境和遗传物质都有关系
C.一对正常毛色的孟加拉克生下只白色幼虎,这肯定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是一对相对性状
12.(2021八上·成武期末)科学家将南瓜放在太空培育,会形成品质好的“巨人”南瓜。关于太空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改变了农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
B.太空培育的南瓜原本是地球上不存在的
C.能诱发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D.产生的变异对人类都是有利的
13.(2021八上·青山期末)人类广泛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育种工作者使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的种子,再从中选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
B.用一种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甜菜含糖量提高。这种育种方法与扦插的原理相同
C.高产抗倒伏小麦是利用杂交方法培育的新品种
D.太空椒是普通椒经诱导发生基因突变选育的新品种
14.(2020八上·曲阜月考)在北京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kg;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kg左右;但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最大又只有3.5kg。这一现象说明( )
A.甘蓝只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B.甘蓝的这种变异可能是单纯由环境引起的
C.遗传物质可随环境的改变面随时发生改变
D.遗传物质具有稳定性,是不会改变的
15.(2020八上·广饶月考)在北京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也只有3. 5 kg。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大多叶球可达7 kg左右,若再引种回北京,大多叶球又只有3. 5 kg。 从上述甘蓝引种过程可以推测
A.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B.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C.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
D.甘蓝的形态发生变化不属于变异
16.(2020八上·广饶月考)下列关于太空彩椒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培育太空彩椒的原理是辐射改变了彩椒的遗传物质
B.从飞船上带回的彩椒种子都能如愿地长成大彩椒
C.经太空辐射产生的变异为有利变异
D.经太空辐射产生的变异为不可遗传变异
17.(2020八上·姜堰月考)我国目前种植的太空南瓜质量可达154kg,如图所示。太空南瓜是利用宇宙射线辐射等特殊环境,改变正常南瓜种子的遗传物质,再经人工培育而成。关于太空育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空育种是外界环境引起的变异,不可以遗传
B.太空育种使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是可遗传的变异
C.经太空环境处理的种子所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D.太空育种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是不利的变异
18.(2020八上·五华期末)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②变异对生物都是有害的
③只有可遗传的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意义
④变异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
19.(2019八上·康巴什新期中)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B.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
C.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D.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是成对存在的
20.(2019八上·临河期末)下列几项中对变异在生物学和实践上有重要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够使生物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B.所有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C.变异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使生物不断进化
D.人们可以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变异选育新品种
二、判断题
21.(2021八上·双峰期末)生物的变异使之更适应环境,所以变异一定是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有利。
22.凡是由外界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判断对错)
23.外界环境引起的变异不一定是不可遗传的。
24.古代的长颈鹿,颈虽然有长短之分,但不可以遗传.(判断对错)
25.(2021八上·会宁期末)生物产生的变异,对生物自身的生存都是不利的。
三、综合题
26.(2022八上·揭东期末)综合运用
“微博打拐”指网友通过微博提供线索,帮助那些被人贩子拐卖的儿童重新回到自己父母身边的行动。但是很多儿童是在婴儿时期就被拐卖,几年过后连亲生父母都很难通过长相辨认他们是否是自己的亲生子女,所以这就需要公安人员使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帮助他们鉴定,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性状来辅助判断。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公安人员可以通过检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基因关系来确定亲缘关系,其原因是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 上,并且会通过父亲产生的 和母亲产生的 传递给后代。
(2)虽然小文和父亲的血型不同,但是公安人员依然认定他们是亲生父子。这种亲代和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在遗传学上称为 。
(3)其中一对家长,父亲表现为双眼皮(基因组成为AA),母亲表现为单眼皮(基因组成为aa)。公安人员带来一个单眼皮的女孩,这个女孩是否是他们的亲生女儿 (填“是”“不是”或“不能确定”)。
(4)小玲和妹妹是双胞胎,她在被拐之前和妹妹一样,长得胖乎乎的,很可爱,外人很难分辨彼此,两年后小玲被找到时,与妹妹相比又瘦又小。小玲被拐后与妹妹的不同称为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5)人类皮肤正常由显性基因(B)控制,白化病由隐性基因(b)控制。小明的父母皮肤均正常,而小明为白化病,小明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 小明父母再生一个孩子,皮肤正常且携带患病基因的可能性为 %;孩子是男孩且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 %。
(6)白化病患者的皮肤与毛发出现明显的白化现象,原因是体内缺少了正常基因A,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
27.(2021八上·海口期末)变性手术是指把原有的外生殖器改变成异性的结构并切除性腺。其标志手术是阴道再造术、阴茎再造术。同时进行表形重塑,如喉结整形、乳房整形等。2010年初,安徽安庆的何某在潍坊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完成首期变性手术。下图是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和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染色体是由[ ] 和[ ] 组成的。([ ]填序号,横线写名称)
(2)据图乙、丙判断,图乙为 (填“男性”或“女性”)染色体组成图,其产生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
(3)实施变性手术后,“她”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由此我们可知这种变异是 。
(4)完全实施变性手术后的人,有没有正常的生育能力? 。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
28.(2019八上·新泰月考)读图理解,下图是某家族成员的关系图谱,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有酒窝与无酒窝,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
(2)若3、4都有酒窝,他们所生儿子7无酒窝,则可判断出 是显性性状。若3和4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8,无酒窝的概率为 。
(3)若5的酒窝是经整容而获得的,这种性状 (选填“能”或“不能”)遗传给9,原因是 。
(4)4号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
(5)7和9是近亲关系(表兄妹),他们携带同一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请你从优生的角度,说出他们不能结为夫妻的原因是 。
四、实验探究题
29.(2020八上·城阳期末)豌豆的株高有高茎与矮茎之分、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子叶的颜色有黄色和绿色的区别。生物兴趣小组在豌豆实验中发现:一粒黄色子叶的豌豆种子萌发成的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后产生了187粒种子,这些种子的子叶颜色及质量分别如下表及柱状图所示。请根据图表及柱状图分析回答。
种子子叶颜色 黄色 绿色
种子数目 141 46
(1)豌豆的株高有高茎与矮茎之分、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子叶的颜色有黄色和绿色的区别,这些在遗传学上被称为 。
(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知, 是隐性性状;若用A表示控制豌豆子叶颜色的显性基因,则141粒黄色子叶豌豆的基因组成可以用下图中的 (填字母)表示。
(3)兴趣小组的同学随机取了1粒黄色子叶豌豆种子,想要知道这粒豌豆子叶的基因组成,他们应该如何进行后续实验? 预测实验结果:若子代豌豆子叶的颜色全部为黄色,则这粒黄色子叶豌豆的基因型为 ;若 。
(4)柱状图显示:同一株豌豆种子的质量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这在遗传学上称为 ,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5)我国利用卫星或太空飞船搭载豌豆、水稻、辣椒、青椒、番茄、南瓜等种子或植物物料后,到2020年已培育出700余个新品系、新品种,该育种方法为 ,可以获得新品种的根本原因是 。
五、资料分析题
30.航天育种是一种新的育种技术.我国科学家早在1987年就用卫星搭载了普通青椒的种子,返回后经过多次选育,终于培育出了太空椒新品种.太空椒与普通青椒相比,具有果型大、维生素C含量高、早熟、抗病虫害的能力强及风味优良等特性.单果最高可达500g以上,产量提高了20%~30%,经过多年种植,这些优良特性保持稳定.
(1)太空椒新品种就是普通椒的一种变异,抗病虫害的能力强,则太空椒属于 变异.
(2)太空椒多年保持着其优良特性,说明该品种又属于 变异,发生该变异的原因是 .
(3)我国科学家表示,将要加快航天育种的速度.根据以上材料,请你预测一下航天育种对农业生产将起到什么作用?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某人用眼不当导致近视是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形成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故不符合题意。
B、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人种的肤色不同,是有遗传物质控制的,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故符合题意。
C、种在肥沃土壤中的番茄结的果实大,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故不符合题意。
D、通过手术改变的脸型,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引起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2.【答案】C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BD、种在肥沃土壤中的花生颗粒大、某人用眼不当导致近视、学生军训时晒黑皮肤都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符合题意;
C、不同人种的肤色不同,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遗传变异.
3.【答案】B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验,选育出辣椒新品种“航椒II号”,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高产性状的产生源于生物的变异,属于诱变育种,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天津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kg,但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kg左右,这是生物的变异,生物的形状受环境的影响,但是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说明环境影响的形状改变没有遗传,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所以B正确。环境改变可引起不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甘蓝具有遗传性,也具有变异性,C错误;甘蓝叶球的大小仅由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错误。
【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体有许多性状明显地表现了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遗传给后代,是不遗传的变异。
5.【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因此,两只白猫交配后,生下一只黑猫,表明黑色是隐性性状,白色是显性性状,亲代白猫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即Aa。遗传图解如图:
A.黑色是隐性性状,不是显性性状,A符合题意。
B.体色黑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不符合题意。
C.白猫中公猫的基因组成是Aa,C不符合题意。
D.黑猫的基因组成是aa,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6.【答案】C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白萝卜的地上部分变绿”是由于地上部分在光照条件下,形成了叶绿素,导致变绿,是由于环境的影响,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是不可遗传变异,A不符合题意。
B.“微整形获得的双眼皮”是通过外科手术将眼睑切割为双眼皮,单纯由外界因素导致的性状改变,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为不可遗传变异,B不符合题意。
C.“中俄混血儿的黄皮肤”是通过基因重组发生的性状改变,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故为可遗传变异,C符合题意。
D.“土壤肥沃处的麦穗大”是由于营养充足,导致麦穗变大,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为不可遗传变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可遗传变异。
7.【答案】A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A. 美国抗萎黄病高产大豆利用了杂交技术,与李振声培育出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过程相似,A符合题意。
B.太空椒利用了太空育种,B不符合题意。
C.高产奶牛的培育是传统选育,利用了遗传和变异的原理,C不符合题意。
D.小羊“多莉”利用了克隆技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BC、“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单眼皮经手术变成的双眼皮 ”都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变异,不符合题意;
D、“有耳垂的夫妇生出无耳垂的孩子”是遗传物质变化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可遗传变异。
9.【答案】C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A不符合题意;
B、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B不符合题意;
C、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C符合题意;
D、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可遗传变异。
10.【答案】D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A.荧光猪是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的简称,这种转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基因克隆猪在紫外光源激发下,口舌、鼻以及四蹄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绿色荧光,故科学家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转基因荧光猪,A不符合题意。
B.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人工选择繁育出高产奶牛是人工选择了奶牛中的有利变异(产奶量高),B不符合题意。
C.高产不耐盐碱水稻与低产耐盐碱水稻杂交选育出高产耐盐碱水稻是利用了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C不符合题意。
D.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快速繁殖植物的高新技术手段,其优点有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诱导变异比较容易,很少感染病毒等。故普通南瓜的种子经组织培养后栽种,只能得到普通南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而DNA是植物的遗传物质。故用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加倍,甜菜的含糖量提高,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A不符合题意。
B.变异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故生物的变异与环境和遗传物质都有关系,B不符合题意。
C.一对毛色正常的孟加拉虎生下的白色幼虎的白色性状,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C符合题意。
D.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故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是一对相对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是否遗传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12.【答案】C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科学家认为,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变异。由于亿万年来地球植物的形态、生理和进化始终深受地球重力的影响,一旦进入失重状态,同时受到其他物理辐射的作用,将更有可能产生在地面上难以获得的基因变异。因此太空育种能诱发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但是产生的变异不一定对生物自身是有利的,也不一定对人类都是有利的,同时太空育种只能产生生物的新品种,而不能培育出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生物,C正确。
【分析】太空育种指通过宇宙中各种物理射线的作用,诱使种子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因此这种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于生物变异的不定向性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变异都是对人类有利的。
13.【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射线照射或药物处理可以改变种子里的物质,使之发生可遗传的变异,再从中选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A不符合题意;
用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加倍,甜菜的含糖量提高,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属于诱变育种,B符合题意;
杂交育种:高产倒伏小麦一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高产基因与抗倒伏基因组合到一起,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C不符合题意;
诱变育种:普通甜椒的种子,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变化,经选择培育成为太空椒。D不符合题意。
【分析】植物常用的育种方法 :
1、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原理:基因突变
方法:辐射诱变,激光、化学物质诱变,太空(辐射、失重)诱发变异→选择育成新品种
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
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
2、杂交育种: 是指利用具有不同基因组成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所需要的表现型类型的育种方法。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方法:杂交→自交→选优
优点:能根据人的预见把位于两个生物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于一身。
缺点: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3、单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植株,再诱导其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纯系植株的育种方法。(主要是考虑到结合中学课本,经查阅相关资料无误。)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优点是可大大缩短育种时间。
原理:染色体变异,组织培养
方法:选择亲本→有性杂交→F1产生的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可育纯合子→选择所需要的类型。
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缺点:技术较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多限于植物。
4、多倍体育种:
原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加倍)
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缺点:只适于植物,结实率低。
5、基因工程育种:
原理:基因重组(或异源DNA重组)。
方法:提取目的基因→装入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基因表达→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优点:不受种属限制,可根据人类的需要,有目的地进行。
缺点:可能会引起生态危机,技术难度大。
14.【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北京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kg 。但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kg左右。但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从甘蓝引种过程可看出甘蓝的这种变异可能是单纯由环境引起的。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故答案为:B。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15.【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解:甘蓝引种到拉萨后,甘蓝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kg左右,但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左右。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
故答案为:B。
【分析】亲子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16.【答案】A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太空育种能诱发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但是产生的变异不一定对生物自身是有利的,也不一定对人类都是有利的,同时太空育种只能产生生物的新品种,而不能培育出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生物。因此,培育太空彩椒的原理是辐射改变了彩椒的遗传物质,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科学家认为,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变异.
17.【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太空南瓜是利用宇宙射线辐射等特殊环境,改变正常南瓜种子的遗传物质,再经人工培育而成,这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故答案为:B。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18.【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所以变异是普遍存在的,而生物进化的基础就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只有可遗传的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意义,仅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可以遗传给后代;变异包括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并不是所有的变异对生物有害,如害虫的抗药性增强就属于有利变异,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生物的变异。在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可能发生变异。对于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有的变异不利于生物的生存。例如,小麦的抗倒伏、抗锈病的变异有利于小麦的生存,而玉米的白化苗则不利于小麦的生存。
19.【答案】B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A正确。B、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如果环境变化,导致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那么就是可遗传的变异。如果单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未改变的变异,就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因此B选项错误。C、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C正确。D、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该选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是成对存在的”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20.【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
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利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21.【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如玉米的白化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使玉米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因此属于不利变异,这种变异对玉米的生长是不利的。因此生物产生的变异,有的对自身有利,有的对自身不利。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2.【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叫做遗传的变异.
由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引起的变异,由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叫做不遗传的变异.但如果外界环境的变化使生物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生物出现变异,如核辐射等,这种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也可能会遗传给后代.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引起变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二是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引起变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二是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叫做遗传的变异,由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引起的变异,由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叫做不遗传的变异.但如果外界环境的变化使生物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生物出现变异,如核辐射等,这种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也可能会遗传给后代。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变异的类型。
24.【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古代长颈鹿有颈长和颈短的之分,原因是长颈鹿的祖先产生了变异;颈的长、短性状的差异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因此颈的长短是可以遗传的,这种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因而能遗传给后代;而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因此二者的根本区别是是否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如果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就能遗传,否则是不会遗传的.
25.【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生物产生的变异,有的是有利变异,有的是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自身的生存是有利的,只有不利变异才对生物自身的生存是不利的,而不是生物产生的变异,对生物自身的生存都是不利的。故本题说法错误。
【分析】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生物的变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根据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生存,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如,高杆小麦变异为矮杆小麦;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如玉米的白化苗。
26.【答案】(1)DNA;精子;卵细胞
(2)变异
(3)不是
(4)不可遗传
(5)Bb和Bb;50;12.5
(6)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一般公安人员可以通过检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基因关系来确定亲缘关系,其原因是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DNA上,并且会通过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传播给后代。
(2)虽然小文和父亲血型不同,但是公安人员依然认定他们是亲生父子,这种亲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在遗传学上叫做变异。
(3)父亲表现为双眼皮(基因组成为AA),母亲表现为单眼皮(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图
从图看出,子女一定是双眼皮,因此公安人员带来一个单眼皮的女孩,这个女孩不是他们的亲生女儿。
(4)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小玲和妹妹是双胞胎,她在被拐之前和妹妹一样长得胖乎乎的很可爱,外人很难分辨彼此,两年后小玲被找到时已经很瘦了,比妹妹相比又瘦又小,小玲被拐后与妹妹的不同是由于环境不同所引起的变异,称为不可遗传变异。
(5)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人类皮肤正常由显性基因(B)控制,白化病由隐性基因(b)控制。小明的父母皮肤均正常,而小明为白化病,则小明的父亲产生的精子和小明母亲产生的卵细胞有两种类型的基因型,则小明父母的基因型分别为Bb、Bb,小明父母再生一个孩子皮肤正常且携带患病基因的可能性为50%;这对夫妇如果再生一个孩子,小孩得白化病的可能性是25%,如图:
若孩子是男孩且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25%÷2=12.5%。
(6)白化病患者的皮肤与毛发出现明显的白化现象,原因是体内缺少了正常基因A,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决定性状的表达。
【分析】(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7.【答案】(1)②;蛋白质;③;DNA
(2)男性;22条+X或22条+Y
(3)22对+XY;不可遗传变异
(4)没有;因为他们的性腺被切除了,因而不能形成生殖细胞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①染色体包括③DNA和②蛋白质。
(2)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图中乙是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
(3)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出现遗精,长出喉结,声音变粗等,女孩出现月经,骨盆变大等。由题意可知,易性术是只是把原有的外生殖器改变成异性的结构并切除性腺。只是改变了性器官和外部的某些特征其体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因此,“她”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
(4)实施易性手术后的人,没有正常的生育能力。因为因为他(她)们都被摘除了性腺,因而不会再形成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28.【答案】(1)相对性状
(2)有酒窝;25% (1/4)
(3)不能;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引起的变异或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4)XY
(5)出现隐性纯合的机会增大,使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加(子代患遗传病的几率增加)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可见,人的有酒窝和无酒窝,属于人的酒窝这个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故这在遗传学中称为相对性状。
(2)性状一般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那么,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根据题所述,3号和4号都头酒窝。但是有了一个无酒窝的孩子,这说明有酒窝是显性性状,无酒窝是隐性性状,且父母的基因型都为杂合的,如果用A、a表示的话,那么父母的基因型都为Aa,后代儿子的基因型为aa,遗传图解如下: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无酒窝的概率为25%(或者1/4).
(3)遗传分为可以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但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所以题干中提到的,经过整容获得酒窝,是因为环境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因此属于不遗传的变异,不能传给后代,所以5的酒窝这种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9。
(4)图中4号是男性,男性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为22对+XY,所以4号的性染色体的组成为XY。
(5)三代和三代旁系和直系血亲不能进行婚配,因为近亲携带同种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其婚配后,生育子女出现遗传病的机会就会增加,根据题意,7和9是表兄妹,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因此从优生的角度,他们不能结为夫妻,因为近亲可以增加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后代的遗传病的发病率。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2)有酒窝、25%(1/4);(3)不能、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引起的变异或者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4)XY;(5)出现隐性纯合的机会增大,使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加(子代患遗传病的几率增加)。
【分析】此题考查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类染色体的组成,此部分内容为重点,也为考点,解答此题需要熟知相对性状的概念,判断一对性状是否是相对性状需要抓住三个点:“同一生物”、“同一种性状”、“不同的表现类型”;明确:如果由于环境的改变,使遗传物质也发生了改变,呢么这种变异就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29.【答案】(1)相对性状
(2)(子叶)绿色;AC
(3)将这粒黄色子叶豌豆与数粒绿色子叶豌豆萌发成的植株进行杂交/异花传粉或者这粒黄色子叶豌豆萌发成的植株自花传粉;AA;若子代豌豆子叶的颜色既有黄色又有绿色,则这粒黄色子叶豌豆的基因型为Aa
(4)变异;环境引起或遗传物质不同/基因不同
(5)诱变育种;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基因发生改变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豌豆的株高有高茎与矮茎之分、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子叶的颜色有黄色和绿色的区别,这些在遗传学上被称为相对性状。
(2)黄色豌豆自花传粉后,出现了绿色的种子,且比例为3:1,所以绿色是隐性性状;若用A表示控制豌豆子叶颜色的显性基因,则141粒黄色子叶豌豆的基因组成应该为AA或Aa,选择AC。
(3)要想检测黄色豌豆子叶的基因组成,可以将这粒黄色(A—)子叶豌豆与数粒绿色(aa)子叶豌豆萌发成的植株进行杂交(测交)/异花传粉或者这粒黄色子叶豌豆萌发成的植株自花传粉,若子代豌豆子叶的颜色全部为黄色,则这粒黄色子叶豌豆的基因型为AA;若子代豌豆子叶的颜色既有黄色又有绿色,则这粒黄色子叶豌豆的基因型为Aa。
(4)生物的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为变异,引起变异的原因是环境引起或遗传物质不同/基因不同。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变化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遗传的变异。
(5)太空育种又称诱变育种,可以获得新品种的原因是在太空条件下容易改变种子的遗传物质,这种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然后通过选择培育获得符合人需要的可遗传的变异新品种。
【分析】(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必须满足: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遗传变异。
30.【答案】(1)有利
(2)可遗传;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3)利用航天诱变技术进行农作物育种,可以加快我国的育种步伐,提高育种质量,还可以开辟有效培育新品种及特异种质资源的新途径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1)有利于生物自身生存的变异就是有利变异.太空椒体积大、维生素C含量高、早熟、抗病虫害的能力强及风味优良,这些特点使青椒更适应环境,有利于青椒的生存,属于有利变异.
(2)有资料可以知道:太空椒的这种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发生该变异的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3)利用航天诱变技术进行农作物育种,可以加快我国的育种步伐,提高育种质量,还可以开辟有效培育新品种及特异种质资源的新途径.
故答案为:(1)有利 (2)可遗传;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3)利用航天诱变技术进行农作物育种,可以加快我国的育种步伐,提高育种质量,还可以开辟有效培育新品种及特异种质资源的新途径(只要合理即可).
【分析】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