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燃烧和灭火
第七单元 课题1
第1课时
第2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学习目标
学会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爆炸现象。
02
认识爆炸发生的条件、防范爆炸的措施。
01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标识,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导入新课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当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或可燃性粉尘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作爆炸极限。
注意:爆炸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
如锅炉爆炸等没有新物质生产的爆炸属物理性爆炸;煤气泄漏遇明火爆炸,面粉,粉尘燃烧等有新物质生成的爆炸属化学性爆炸。
实验目的
探究粉尘爆炸
实验操作: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胶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罐。从橡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气,使面粉充满金属罐,观察现象。
蜡烛的作用: ;
加盖的作用: ;
鼓气的作用: ;
爆炸的原因: ;
引燃面粉
形成有限的空间
吹散面粉,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面粉剧烈燃烧,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
听到“砰”的一声响,面粉发生爆炸,金属罐的塑料盖被高高掀起。
面粉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就会发生爆炸。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剪去
打一小孔
鼓气
伪装者之粉尘爆炸
易燃物与易爆物
易燃物:是指那些容易燃烧、自燃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如硫、白磷、红磷、酒精、氢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钠等物质。
易爆物:指的是那些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
如氯酸钾、硝酸铵等。
一切可燃性气体(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可燃性蒸汽、可燃性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或者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
常见易燃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随处可见的安全防范标志
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课堂小结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易燃物和易爆物
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而引起爆炸
概念
安全知识
不懂灭火器使用造成的悲剧
火灾自救
(1)如果火势小,根据起火原因,用适当的灭火器材扑灭;火势大,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求救。
(2)着火时,要迅速判断安全出口。
(3)如果房间内着火,不能随便开门,以防空气流通使火势更大甚至发生爆炸。
(4)有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鼻口,以减少有毒物质进入体内。
(5)房间内着火,由于空气流动,上层空气的有毒有害物浓度大,所以逃生时应弯腰低姿前进。
随堂训练
D
1.广州市的液化石油气瓶统一加贴新标识。新标识上要含有以下选项中的( )
A B C D
2.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
A B C D
B
随堂训练
3.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 ( )
A. 禁止吸烟
B. 禁止燃放鞭炮
C. 禁止带火种
D. 禁止堆放易燃物
B
4.下列图标中,属于“禁止烟火”标志的是 ( )
B
随堂训练
5.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
A. P2O5 B. 面粉 C. 镁粉 D. CH4
A
6. (2021·四川成都)有关粉尘爆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
A. 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 燃着的蜡烛可升高面粉着火点
C. 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D. 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D
随堂训练
7.(2022佛山南海区模拟)生活中,能控制“燃烧”就能杜绝“悲剧”,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能燃烧
B.有些物质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C.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可以马上倒入少量的热水灭火
D.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图书馆的失火
B
随堂训练
8.(2022新课标·跨学科)下列经典诗句所表达的意思中不涉及燃烧反应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
体验中考
(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今年我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中,禁止燃放的区域除城区外新增了部分乡镇。下列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图标是( )
【答案】B
体验中考
(2022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黄金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分子在不断运动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不同D.“人要实,火要虚” ——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得更旺
【答案】C
体验中考
【答案】B
体验中考
(2022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燃烧与灭火紧密联系着我们的生活。请你依据下列实验探究,回答相关问题。(1)在空气中点燃镁条,观察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说明该反应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生成白色固体MgO,说明镁发生了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2)CO2可用于灭火,是否也可熄灭燃着的镁呢?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放出
氧化
①实验探究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干冰,在一块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放入一些镁屑,用红热的铁棒点燃镁屑。(见图1)迅速将另一块干冰盖上,镁在两块干冰间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像冰块中装入一个明亮的电灯泡一样。(见图2和图3)取走上面一块干冰,观察到有白色固体产生(见图4),用铁片拨开图4产物的表面(见图5),还观察到的现象是__ 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②反思交流
小组实验后讨论,对初中教材中燃烧的条件有了新的认识,请你代为表达。_________
有黑色固体产生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合理即可)
谢谢观看
第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