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1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19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01 23:2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侯课任务
复习前课内容,背诵下列知识。
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葡萄牙和西班牙各自殖民的地点、方式?“海上的马车夫”?
3、三角贸易的评价?
4、海外殖民扩张的影响?
背景
资本主义社会
确立
发展:经济与思想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租地农场、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基础
富裕农民、市民阶级—新兴资产阶级—阶级基础
—人文主义—— 文化思想基础
资本的
原始积累
物质基础(有钱)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有钱 有权)
资产阶级
革命时代来临
1794
从人治到法治
第 17 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英国议会大厦
女王伊莉莎白
首相约翰逊
也称“有限君主制”,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权利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君主制。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
特点:
议会“权力至上”
国王“统而不治”
从地理上了解英国
英国位于欧洲西部, 由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岛东北部和一些小岛组成。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海岸线总长11450公里。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又名大英帝国,古称日不落帝国,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组成的联合王国,主体是英格兰,所以习惯上称英国(英国本来是英格兰王国的简称)。
从历史角度看英国
一、古代英国
“超级败家子”
“无地王约翰”
John Lackland
英格兰
《大宪章》
1215年(13世纪初)
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
为了限制王权
时间:
内容:
目的:
基本原则:
“王权有限”
“王在法下”
由二十五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有权随时召开会议,具有否决国王命令的权力。
—《大宪章》第六十一条
英国议会的来源
英国早期议会
时间:13世纪末
议会
贵族
骑士和平民
目的:
限制王权,维护自身权利
17世纪
资产阶级 新贵族
上院:
下院:
议会
王权
国王
上议院
下议院
资产阶级 新贵族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英国政治谚语政治
封建势力
掌握征税权
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对工商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经济力量日益壮大,他们要求自由的发展资本主义
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
一、英国_____________革命的背景
1、经济基础:
2、阶级基础:
3、根本原因:
4、历史传统:
“王在法下”的法律传统和议会制度的政治传统
时间
1640年
1649年
1660年
1688年
民主
专制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开始标志:
议会重新召开
结束标志:
光荣革命
高潮:
处死国王
建立共和国
1653年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1640~1688
48年
议会
王权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封建势力
再读课本P81-P82,找到时间轴上对应的历史事件。
处死查理一世
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处死查理一世,不仅仅是查理一世生命的结束,其意义在于否定了君权神授,它标志着近千年英国封建制度的终结。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1649年5月)
“护国主”—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驱散议会
“革命结束了一个人的专制,却开启了另一个人的独裁。”
内战结束后,克伦威尔掌握了共和国的最高权力,但它同样凌驾于议会之上。
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英国政局动荡不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决定恢复斯图亚特王朝,但要求以承认议会的权力为条件。
“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和女婿入主英国的非暴力政变。
思考:“光荣革命”中“光荣”二字的含义?
①形式:没有流血;②结果: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光荣革命”的意义:
①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②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评价光荣革命
(1)表面上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向封建势力的一次妥协,但这种妥协是有必要的、有分寸的。
(2)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3)避免了社会动荡,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4)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时间
1640年
1649年
1660年
1688年
民主
专制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开始标志:
议会重新召开
结束标志:
光荣革命
高潮:
处死国王
建立共和国
1653年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1688
48年
特点:
①长期性②曲折性③不彻底性
内战时期
共和国时期
复辟时期
启示: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制度不是一帆风顺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还有国王(结果)
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①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④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⑥初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兵,皆属非法。……
⑧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⑨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权利法案》对王权作了哪些限制?使英国确立了什么政体?《权利法案》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法律的实施权、征税权、征兵权等。君主立宪制。
对君主专制的否定,对王权的限制。
立法权
财政权
军权
政治权利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权利法案》
①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议会定期召开、
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
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②国王不经议会许可:
不能随意废除法律
③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不得征收捐税
议会主权
限制王权
确立
君主立宪制
限制立法权
限制司法权
限财政权
限制王位继承权
《权利法案》的内容及意义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反复斗争,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100多年后,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成为大机器工业的发源地。
材料二:1640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这次革命不仅体现了欧英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在它的影响下,不久欧洲大陆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北美殖民地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1.对英国而言: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2.对世界而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封建的英国
(君主专制)
资本主义的英国
(君主立宪)
背景(原因)
过程
结果(意义)
开始:1640年重开议会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独裁
1660,复辟君主制
结束:1688,光荣革命
课堂小结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封建君主专制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变化
资产阶级革命前 资产阶级革命后
国家性质 封建国家
政治体制 君主专制
议会与王权的关系 王权限制议会 (议会提出财政、法律议案的权力)
权力中心 国王
变化实质 人治
资本主义国家
君主立宪制
议会限制王权
(王权置于议会法权之下)
议会
法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 )
A.1640年 B.1646年 C.1660年 D.1689年
2.英国《权利法案》的实质是( )
 A.保障了资产阶级独掌共和国大权
 B.使议会获得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
 C.废除了英国的君主制度
 D.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3.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的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它( )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C.处死了封建君主  D.创立了议会民主制
.A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