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蜀 相杜甫《蜀 相》
作者: 杜 甫
出处:《唐诗选》
检查预习 注 音:
蜀 相( ) 丞 相( )
祠 堂( ) 柏森森( )
好 音( ) 泪满襟( ) xiàng chéng c í sēnhǎojīn文 体 归 类★诗歌分为两大类:
①非格律诗:
②格律诗:
又称古体诗或古风。又称近体诗或今体诗,包括:律诗与绝句,如《蜀相》就属于律诗。学生自读《蜀相》思考:
本篇律诗在句数、字数、押韵和对仗上有什么特点?
★律诗的特点: ① 句数:8句4联,分别称为“首联、颔
(hàn)联、颈联与尾联。”
② 字数:每句5字或7字。
③讲究押韵:如《蜀相》押in韵。
④讲究对仗: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观看《蜀相》视频思考:
本诗在停顿、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本诗按照2/2/3字的类型停顿。
节奏缓慢、低沉。学生范读、齐读《蜀相》要求:
读出2/2/3字的停顿和缓慢、低沉节奏。
思考:
①揣摩作者抒发的感情怎样?
缘谁抒情?②诸葛亮的事迹怎样?诗中有无提到?③诗中的前两联是否还是叙事?赏析全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何处寻?——疑问开篇,
首联:表达诗人对诸葛亮的追慕
锦官城——成都。是回答!交代了祠堂的位置与外景此联通过设问句式,表达追慕之情,交代祠堂之景赏析全诗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自春色—— 空好音——
寓情于景 以景衬情颔联:
写出春草空自呈现一番春色写黄鹂的歌声虽美妙,可是无人听闻此联写丞相祠堂的内景,荒凉、败落。圣贤的功绩被人遗忘,这是何等寂寞的怀古之心啊!赏析全诗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诗人最为羡慕的是诸葛亮能与刘备的君臣际会,共创大业,一生才学得以施展。颈联:赏析全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长 ——
抒发了对诸葛亮一生遭际的沉痛感慨,(结合阅读提示)尾联:永 远后世英雄,应指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英雄—— 同时,隐含着诗人
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思路简析
首联:交代位置与外景颔联:交待内景
诸葛祠堂:荒凉、败落思人 (颈联:诸葛亮的丰功伟绩)
睹物
联己 (尾联:诗人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师生互相质疑1、本诗从“祠堂”写起,为何题目是“蜀相”?也就是说诗人的用意是在“祠堂”还是在“人”?2、开头两句对柏树“森森”状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颈联写到刘备了吗?用意是什么?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中“碧草”与“黄鹂”的景物美吗?哪两个字最为关键?师生互相质疑 《登 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猜一猜?(比较诗风)《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观看《蜀相》视频★提 示:
再次品位本诗慷慨悲壮的思想感情,尝试背诵!《蜀相》课堂练习 1.杜甫,字 ,自号 ,唐代伟大的
。与李白并称为“ ”。
杜甫其人被尊为“ ”;其诗被誉为“ ”
杜甫有《 》传世,著有“ ”、“ ”等。
2.选出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 映阶碧草自有色 (映:映照)
B. 隔叶黄鹂空好音 (好:爱好)
C. 出师未捷身先死 (捷:成功)
D. 长使英雄泪满襟 (长:永远)
B 子美少陵野老现实主义诗人大李杜诗圣诗史杜工部集三吏三别应为“美好”《蜀相》课堂练习 3.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高大茂盛。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次数多。 “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 “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
D.“英雄”指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C刘备与刘禅两朝《蜀相》课堂练习
4.展示图片,背诵全诗。祠 堂鸟瞰图石 阶大 殿对 联刘备塑像诸葛塑像门 厅?试一试!背诵全诗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