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度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2 00:4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考试范围:第六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评分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31分)
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īng yíng yáo lán zhuàng guān hé ǎi zī yuán
kāng kǎi gòng xiàn huǐ huài làn yòng shēng tài
2.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三翻五次( ) 流念忘返( ) 振耳欲聋( ) 生机篷勃( )
罪愧祸首( ) 北风肆虑( ) 苟延残湍( ) 日月同晖( )
3.选择下面各句说明方法。只填序号。(4分)
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列数字
(1)在群星璀璨的宇宙 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
(2)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
(3)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4)科学家们提出 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
4.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5分)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  同舟 ②三  五 
③与   共存 ④与   同辉
(2)与词语①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木已成舟 B.同舟共济 C.顺水推舟
(3)和词语②一样带有数字的四字词语还有   、   。
5.句子游乐场。(8分)
(1)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非常小。
改为比喻句:   
(2)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难道不是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威胁吗?
改为陈述句:   
(3)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仿写)
我们热爱河流,就像   
(4)为学校草坪上的警示牌写一条宣传语,提醒大家爱护草坪,不要用“爱护”“禁止”等类似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回顾提升(12分)
1.《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   ,诗中“   ,   ”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写出了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情谊。
2.“   ,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首诗出自诗人
   写的组诗   。
3.   水村山郭酒旗风。   多少楼台烟雨中。
4.五行:   。五音:   。五彩:   。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27分)
1.快乐阅读,我能行。(12分)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这段文字写的是   。(1分)
(2)给加点字注音。(1分)
映入( ) 纹痕( )
(3)写出具体写地球美丽壮观的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中“蓝色”的是   ,“白色”的是   ,“水蓝色的纱衣”指的是   。这段话中将地球比作   和   ,说明它的   ,表达出对地球的   之情。(7分)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5分)
水的危机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之一。地球上的总水量约为4.1亿立方千米,但如此多的水中淡水只占3%,而且其中的87%被封闭在冰川、大气、地层中。20世纪以来,全球人口增长了3倍,经济增长了20倍,用水量增长了10倍。同时,由于生产和生活废水疾增,而且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水资源匮乏这一全球性危机加重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7年把水资源定义为“可资利用或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即应当能够为满足生产生活用途而得以利用”,而《中国自然资源》将水资源定义为“能为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的,在水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地表、地下径流和由它们存留在陆地上可再生的水体”。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只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此外,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南多而北少。重经济发展而轻环境保护又导致许多地区出现严重的水体污染,因此,水资源问题也成了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1)本文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1分)
(2)简要列出全球水资源危机产生的若干原因。(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对“水资源”有两种定义,请指出它们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相同点:    不同点:   
(4)请概括出目前我国水资源的三个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 表达交流(30分)
从下面的情境中任选一个,写一份倡议书。
A.学校里、家庭中,浪费水的现象随处可见。请你写一份倡议书,号召人们节约用水。
B.当前,新冠肺炎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很严峻。为鼓励人人都能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请你撰写一份倡议书。
要求:⑴提出具体建议;⑵分条列举,建议合理,具有可行性;⑶45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
1.晶莹;摇篮;壮观;和蔼;资源;慷慨;贡献;毁坏;滥用;生态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莹、摇、篮、壮、蔼、源、慷、慨、毁、滥”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晶莹、摇篮、壮观、和蔼、资源、慷慨、贡献、毁坏、滥用、生态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翻——番;流——连;振——震;篷——蓬;愧——魁;虑——掠;湍——喘;晖——辉
【解答】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故答案为:翻——番、流——连、振——震、篷——蓬、愧——魁、虑——掠、湍——喘、晖——辉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1)B
(2)D
(3)C
(4)A
【解答】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列数字;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1)把“地球”比作“一叶扁舟”是打比方。
(2)“半径约为6400千米”是列数字。
(3)“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是举例子。
(4)把“地球”与“茫茫宇宙”相比,是作比较。
故答案为:(1)B
(2)D
(3)C
(4)A
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1)风雨;番;次;山川;日月
(2)B
(3)五湖四海;三言两语
【解答】考查补写、分类掌握及运用成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风雨同舟:意思是指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意思相近的词语是同舟共济。
故答案为:(1)风雨、番、次、山川、日月(2)B(3)五湖四海、三言两语
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5.(1)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形如一叶扁舟。
(2)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是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威胁
(3)就像海底的深鱼依恋大海的怀抱一样。
(4)小草在静静的生长,请不要打扰!
【解答】(1)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4)此类试题常常给定一个主题,让考生根据这一主题拟写标语,考生答题时首先要了解标语的特点,主题突出,字数简洁,活用修辞,语言要温馨委婉。
故答案为:(1)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形如一叶扁舟。
(2)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是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威胁。
(3)就像海底的深鱼依恋大海的怀抱一样。
(4)小草在静静的生长,请不要打扰!
第二部分 回顾提升
1.王安石;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3.千里莺啼绿映红;南朝四百八十寺
4.金、木、水、火、土;宫、商、角、徵、羽;黄、青、赤、白、黑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王安石、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3)千里莺啼绿映红、南朝四百八十寺
(4)1、金、木、水、火、土 2、宫、商、角、徵、羽3、黄、青、赤、白、黑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1.(1)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的样子
(2)yìng;hén
(3)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4)海洋;陆地;大气层;摇篮;母亲;可爱;赞美
【解答】(1)考查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2)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注意“映yìng”不要读成“yìn”“痕hén”不能拼写为“héi”。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认真阅读文本,第一句写到“映入眼帘的是……”引出地球描写的语句,作答并不难了。
(4)联系上下文和平时积累的已有经验,得出答案“蓝色、白色和水蓝色的纱衣”分别指的是“海洋、陆地、大气层”。
故答案为:(1)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的样子(2)yìng hén(3)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4)海洋 陆地 大气层 摇篮 母亲 可爱 赞美
2.(1)列数字
(2)①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3%。②20世纪以来,全球人口增长了3倍,经济增长了20倍,用水量增长了10倍。③生产和生活废水疾增,而且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污染了水体。
(3)都能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用途。;一个是可资利用或可能被利用的水源,一个是可直接利用并可再生的水体。
(4)①总量多,但人均占有量少;②南多北少;③水体污染严重。
(5)世界上的淡水资源很有限,而如今水污染很严重。我们要学会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解答】(1)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2)、(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列数字
(2)①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3%。②20世纪以来,全球人口增长了3倍,经济增长了20倍,用水量增长了10倍。③生产和生活废水疾增,而且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污染了水体。
(3)1、都能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用途。2、一个是可资利用或可能被利用的水源,一个是可直接利用并可再生的水体。
(4)①总量多,但人均占有量少;②南多北少;③水体污染严重。
(5)世界上的淡水资源很有限,而如今水污染很严重。我们要学会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第四部分 表达交流
节约用水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浪费也越来越多。我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节约用水不能仅仅是一句口号,我们还要时时刻刻注意。
地球上水的总量为14亿立方千米,淡水储量仅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3%左右,其中68.7%又属于固体冰川,分布在难以利用的高山和南北两极。还有一部分淡水埋藏于地下很深的地方,很难进行开采。目前,直接利用的只有地下水,湖泊淡水和河床水,三者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77%。
我们能饮用的水真是少之又少,为了树立节约用水的理念,我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倡议,希望大家做到如下几点:
1.用水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花洒,水闸门等。
2.洗澡时尽量沐浴,减少泡澡。
3.洗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或者洗厕所。
4.不要玩水,戏水。
5.遇到浪费水的现象和行为,要及时劝告并阻止。
让我们一起节约用水,一起行动起来吧!
倡议人:XXXX
2022年XX月XX日
【解答】本题考查常见应用文的写作。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写倡议书;接着在头脑里回顾一下倡议书的写作格式,然后从题目中明确倡议的主题:节约用水。再根据倡议书的格式开始写作。注意语言简洁,表述有条理。倡议书有自己的格式。一般分为标题、正文、署名、日期四部分。标题有的直接写“倡议书”三字,有的要点明倡议的核心事情,如“节约用水倡议书”等等。正文部分,有的写称呼,有的不写称呼,但必须写清楚三点:一是倡议做什么事 二是为什么要做这些事 即讲清目的和意义。三是怎么去做,提出初步设想。署名是署倡议者的名称和姓名,日期是发倡议的日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