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单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单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1-16 14:08:3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1.符合西半球、低纬度、北半球3个条件的地点是(  )
A.20°W,0° B.0°,26°W
C.165°E,17°N D.19°W,15°S
2.下列地点处于低纬度的是(  )
A.23.5°N B.35°S C.65°N D.68°S
3.关于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岩石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
②岩石能转化成土壤
③岩石能提供人类所需的全部矿产
④岩石是地球上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台湾渔船广大兴28号被菲律宾军方以机关枪扫射。渔船出事的位置在北纬20度、东经123度的台湾与菲律宾重叠海域。能正确表示出事船只位置的是(  )
A. B.
C. D.
5.根据你的了解,你认为我们的家乡——舟山的地形类型为(  )
A.平原 B.山地 C.丘陵 D.盆地
6.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和地幔两部分
C.地壳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D.地球上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不断得到补充,不必节约用水
7.外力作用使地表形态变得千奇百怪,请你根据如图中的提问,选择正确的(  )
A.流水的溶蚀作用 B.风的吹蚀作用
C.冰川的移动作用 D.流水的沉积作用
8.外商到义乌参加中国小商品博览会,买了一张地图。而要想看懂地图,外商必须掌握地图的三个基本“语言”,它们是(  )
A.比例尺 方向 经纬度
B.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
C.景点位置 指向标 经纬度
D.海岸线 方向 图例和注记
9.我省磐安、临安等地都有地震发生。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B.室外的人跑到楼内躲避
C.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
D.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
10.关于岩石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花岗岩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
B.石英岩按成因属于岩浆岩
C.页岩受挤压变质成为坚硬的板岩
D.玄武岩受热变成大理岩
11.在等高线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等高线重叠部分表示峭壁
B.等高线凸向高处的地方是山谷
C.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
D.等高线凸向低处的地方是山顶
12.构成我国地形分布骨架的是(  )
A.河流 B.山脉 C.高原 D.盆地
13.两人从北极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20°E和20°W向南匀速前进,产生的情况是(  )
A.他们可在南极再相会 B.他们不会相遇
C.他们之间距离始终保持一致 D.他们之间距离先变小后又变大
14.日本火山和地震较多的原因是日本位于——的碰撞处(  )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15.下列关于经线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条经线构成经线圈,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B.0°和180°经线把地球分成东半球和西半球
C.20°W和160°E经线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分成东半球和西半球
D.在地球上东经度范围属于东半球,西经度范围属于西半球
16.180°经线与赤道有几个交点(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7.杭嘉湖平原地区河道纵横交错,形成江南水乡特有的地形。影响这种地形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冰川 B.流水 C.风力 D.海浪
18.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D.低、中、高纬度的分界线
19.属于岩浆岩的一组岩石是(  )
A.玄武岩、石灰岩 B.大理岩、花岗岩
C.玄武岩、花岗岩 D.页岩、砾岩
二、填空题
20.对2016年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的跟踪记录如图所示,黑点为地震发生地。由此可知,地震主要发生在   和喜马拉雅-地中海一带。地震的形成主要是地球   (填“内力”或“外力”)作用的结果。
21.现如今,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其表面大部分是蔚蓝色的海洋。据此并结合图回答问题。
(1)地球的表面积约为(  )
A.4.1 亿平方千米 B.5.1亿平方千米
C.6.1亿平方千米 D.7.1亿平方千米
(2)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分别约占(  )
A.49%,51% B.39%,61% C.29%,71% D.19%,81%
22.墨西哥城发端的甲型HINI流感疫情,目前已蔓延全球,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在四川成都出现了我国内地首例甲型HINI流感患者。从图可知,今年甲型HINI 流感发端地墨西哥城处于   板块。
23.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出的各点的经度和纬度。
序号1:经度   ,纬度   ;
序号6:经度   ,纬度   。
(2)以上1~6各地点中:
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是   ,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是   ;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
24.岩浆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    后形成的。岩浆岩往往有明显的    和    或   结构。
25.某同学的家乡在山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随海拔高低的增加而降低,海拔高低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如图所示是该地区的等高线图。根据此等高线的分布特点,箭头所指的甲地的地形部位为   ;当A地的气温为36℃时,B地的气温为   ℃
三、解答题
26.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地区地形可明显地分为   和   两类,基本上以   为界。
(2)图中铁路基本上为   走向,修建该铁路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3)图中东西两类地区的降水量较大的地区是   。
(4)图中居民区分布特点是:多位于   地形区,且沿   分布。已知该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图中B处陡崖与A城中心点的直线距离约为1cm,则两点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千米。
27.
在我国四川的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是自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8.1级)后的第二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这次地震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属于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1)北京时间是   区的区时。
(2)这次地震的发生是   两大板块的撞击、挤压导致的断层地震 。
(3)左图是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示意图。通过观察,简要说出全球地震主要分布地区   。
(4)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同学们正在老师指导下边学习边实验,若此时发生地震,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靠教室墙站着不动
B.来不及外逃时,迅速躲到面积小的房间里
C.来不及外逃时,躲到桌子底下
D.快速有序的离开教室,跑到空旷操场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纬度的判读,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
【解答】根据题意,符合西半球的点必须在20°W以西或160°E以东的地区,根据条件就选出来了。在根据在北半球,也只有C项符合。
故答案为:C。
2.【答案】A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高中低纬度划分的认识,一般来说,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为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
故答案为:A。
3.【答案】B
【知识点】岩石的类型;几种常见的岩石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岩石的特点和岩石与人类的关系可判断选项
【解答】
①岩石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岩石是组成地壳的物质之一,是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成分。说岩石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是正确的;②岩石能转化成土壤,地球上的土壤是岩石进风化和生物作用逐渐形成的;③岩石能提供人类所需的全部矿产,岩石能满足人类的部分需要,全部是错误的;④岩石是地球上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地球上的生命与岩石圈关系密切,岩石中的矿产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①②④正确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故选B
4.【答案】B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纬度的判读能力,图中给出了经纬网,先根据度数的变化确定南北纬,东西经,然后结合材料给出的信息回答即可。
【解答】A.10.20是往南依次增大,位于南半球,不符合题意,故不正确。
B.位于北半球,东经度,符合题意。故正确。
C.120,130 往西依次增大,位于西经度,故不正确。
D120,130 往西依次增大,位于西经度,与题意不符合,.故不正确。
故答案为:B。
5.【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该题考查了各种地形的特点,结合学生对舟山的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舟山属于浙江省,从地形上看是个岛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南部岛大,海拔高,排列密集;北部岛小,地势低,分布稀疏;四面环海。
故答案为:C。
6.【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题。
【解答】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地壳运动比较活跃,故正确。
B.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故不正确。
C.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故不正确。
D.地球上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不断得到补充,但必须在循环周期才可以再生,所以仍需要节约用水,故不正确。
故答案为:A。
7.【答案】A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表形态的变化原因,今天看到的地形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我们看到的是钟乳石,石笋等,主要是由于石灰岩受到流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
故答案为:A。
8.【答案】B
【知识点】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图的三要素,内容简单,记忆即可。
【解答】地图的三要素分别是: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
故答案为:B。
9.【答案】C
【知识点】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在地震发生时如何懂得自救和逃生的相关知识,知识简单。
【解答】A.地震发生时,就那宝贵的几秒钟,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根本搬不出来,生命要紧,故不正确。
B.应该是从楼内跑到楼外比较开阔的地方,故不正确。
C.高压电线和陡坡可能受到地震影响形成次生灾害,危害人们生命,所以要远离,故正确。
D.乘电梯逃生不可能,应该走安全通道,故不正确。
故答案为:C。
10.【答案】C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岩石及应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岩石的成因等相关知识的认识,内容简单。
【解答】A.花岗岩是由于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火山喷发喷出地表只能形成玄武岩。故不正确。
B.石英岩按成因属于变质岩,不是岩浆岩,故不正确。
C.页岩由于挤压,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发生变质形成坚硬的板岩,故正确。
D.玄武岩受热不能变成大理岩,只能高温融化变成岩浆,故不正确。
故答案为:C。
11.【答案】D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形图的判读,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来判读即可。
【解答】等高线的凸向低处的地方是山脊,不是山顶,山顶是该地最高的地方。其他说法均正确。
故答案为:D。
12.【答案】B
【知识点】地形的类型
【解析】【分析】构成我国地形分布骨架的是山脉,骨架之间为我国四大盆地、高原,三大平原与丘陵。
【解答】我国的地形以山地为主,所以选山脉。
故答案为:B。
13.【答案】A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线的定义。经线是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地球上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面相截而成的大圆称为“经线圈”。
【解答】任两根经线的长度相等,相交于南北两极点。从北极同时出发,以相同速度行驶,最终会在南极相遇。
故答案为:A。
14.【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分析即可。
【解答】日本正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故答案为:A。
15.【答案】C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线圈的掌握程度,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记忆即可。
【解答】经线是指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地球上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面相截而成的大圆称为“经线圈”。一般说,国际上规定,把20°W与160°E两条经线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故答案为:C。
16.【答案】B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纬网的认识,知识简单。
【解答】经线和纬线相交,只能有一个交点。
故答案为:B。
17.【答案】B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地形变化的两种作用的认识,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解答】杭嘉湖平原地区河道纵横交错,形成江南水乡特有的地形,属于流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
故答案为:B。
18.【答案】B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赤道认识。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赤道的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其余答案都不对。
故答案为:B。
19.【答案】C
【知识点】岩石的类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三大类岩石的掌握程度,内容简单,记忆即可。
【解答】根据题意,属于岩浆岩的是玄武岩,花岗岩。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都属于沉积岩。
故答案为:C。
20.【答案】环太平洋;内力
【知识点】地壳变动的证明;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两大地震带的认识,地震的成因等相关知识。内容简单,记忆即可。
【解答】根据材料分析,地震主要发生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地震主要是地球内能释放的一种结果,属于内力作用。
故答案为:环太平洋;内力。
21.【答案】(1)B
(2)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地球相关知识的理解。内容简单,记忆即可。
【解答】(1)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2)地球表面是三分陆七分海。
故答案为:(1)B(2)C。
22.【答案】美洲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六大板块的认识,读图能力的培养,试题简单。
【解答】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根据图中给的信息,墨西哥属于六大板块中的美洲板块。
故答案为:美洲。
23.【答案】(1)40°W;60°N;40°E;40°S
(2)1,5;3,5;1,2;4,6;3,4,6;1,2,5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经纬网的掌握程度。经线有无数条,为了区分引入经度。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算起,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东经180°和西经的180°重合在一条经线上,那就是180°经线。纬线的划分是其数值在0至90度之间。位于赤道以北的点的纬度叫北纬,记为N;位于赤道以南的点的纬度称南纬,记为S。
【解答】(1)根据图中给的信息来看,序号1的地理坐标是(60°N,40°W);序号6的地理坐标(40°S,40°E)。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划分界线的认识。以及学生对经线和纬线的认识。根据图中信息来看,经线是指示南北方向上的,经线是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且垂直于赤道的弧线。纬线是地球表面某点随地球自转所形成的轨迹。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20°W与160°E两条经线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然后根据题意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1)40°W;60°N;40°E;40°S(2)1,5;3,5;1,2;4,6;3,4,6;1,2,5
24.【答案】凝固;矿物晶体颗粒;气孔;柱状
【知识点】岩石的类型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岩浆岩的定义和特点的掌握程度,需要理解记忆。
【解答】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或气孔,往往成柱状结构。
故答案为:凝固;矿物晶体颗粒;气孔;柱状。
25.【答案】山顶;32.4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需要学生掌握具体知识分析得出。
【解答】根据图中给的信息来看,等高线的数值往里越来越大了,说明海拔越来越高了,甲处是山顶,当A地的气温是36℃时,B地的气温应该逐渐降低,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来计算,两地相差600米,温度相差3.6℃,所以B地气温是32.4℃。
故答案为:山顶;32.4℃。
26.【答案】(1)山地;平原;铁路或河流干流
(2)南北;跨越众多河流,需架桥,提高工程造价
(3)西部山地
(4)平原;河;1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分析即可。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该地的地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山地,一部分是平原。基本上以河流干流为界。
(2)一般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读方向。地形对交通线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一般利用有利地形来降低工程难度。
(3)根据地形和平原来看,地形影响降水来分析。地形雨的形成来看,西部是迎风坡,降水较多。
(4)聚落的选择也主要选择在平原地区,有利于居民生活。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可以计算出实际距离。
故答案为:(1)山地;平原;河流或铁路(2)南北;跨越众多河流,需架桥,提高工程造价(3)西部山地(4)平原;河;1。
27.【答案】(1)东八区
(2)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
(3)环太平洋一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4)A
【知识点】地震的预报和防范;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以汶川地震为材料,以及全球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图为基础,考查学生对六大板块的认识,地震发生的成因分析,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等相关知识的考查。
【解答】(1)当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北京时间是2008年5月12日14时,我国采用的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时间,北京时间就是东八区的区时。
(2)汶川地震的成因与板块运动有关,根据所处的板块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容易引起火山和地震。(3)全球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大板块的边界上,一部分发生在板块内部的活动断裂上。经科学家研究,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带有: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4)当地震发生时,同学们也该学会逃生和自救。具体来说,可以躲到桌子底下,或者逃离教室,绝对不能站着不动。
故答案为:(1)东八区(2)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3)环太平洋一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4)A。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1.符合西半球、低纬度、北半球3个条件的地点是(  )
A.20°W,0° B.0°,26°W
C.165°E,17°N D.19°W,15°S
【答案】C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纬度的判读,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
【解答】根据题意,符合西半球的点必须在20°W以西或160°E以东的地区,根据条件就选出来了。在根据在北半球,也只有C项符合。
故答案为:C。
2.下列地点处于低纬度的是(  )
A.23.5°N B.35°S C.65°N D.68°S
【答案】A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高中低纬度划分的认识,一般来说,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为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
故答案为:A。
3.关于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岩石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
②岩石能转化成土壤
③岩石能提供人类所需的全部矿产
④岩石是地球上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岩石的类型;几种常见的岩石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岩石的特点和岩石与人类的关系可判断选项
【解答】
①岩石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岩石是组成地壳的物质之一,是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成分。说岩石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是正确的;②岩石能转化成土壤,地球上的土壤是岩石进风化和生物作用逐渐形成的;③岩石能提供人类所需的全部矿产,岩石能满足人类的部分需要,全部是错误的;④岩石是地球上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地球上的生命与岩石圈关系密切,岩石中的矿产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①②④正确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故选B
4.台湾渔船广大兴28号被菲律宾军方以机关枪扫射。渔船出事的位置在北纬20度、东经123度的台湾与菲律宾重叠海域。能正确表示出事船只位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纬度的判读能力,图中给出了经纬网,先根据度数的变化确定南北纬,东西经,然后结合材料给出的信息回答即可。
【解答】A.10.20是往南依次增大,位于南半球,不符合题意,故不正确。
B.位于北半球,东经度,符合题意。故正确。
C.120,130 往西依次增大,位于西经度,故不正确。
D120,130 往西依次增大,位于西经度,与题意不符合,.故不正确。
故答案为:B。
5.根据你的了解,你认为我们的家乡——舟山的地形类型为(  )
A.平原 B.山地 C.丘陵 D.盆地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该题考查了各种地形的特点,结合学生对舟山的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舟山属于浙江省,从地形上看是个岛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南部岛大,海拔高,排列密集;北部岛小,地势低,分布稀疏;四面环海。
故答案为:C。
6.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和地幔两部分
C.地壳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D.地球上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不断得到补充,不必节约用水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题。
【解答】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地壳运动比较活跃,故正确。
B.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故不正确。
C.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故不正确。
D.地球上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不断得到补充,但必须在循环周期才可以再生,所以仍需要节约用水,故不正确。
故答案为:A。
7.外力作用使地表形态变得千奇百怪,请你根据如图中的提问,选择正确的(  )
A.流水的溶蚀作用 B.风的吹蚀作用
C.冰川的移动作用 D.流水的沉积作用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表形态的变化原因,今天看到的地形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我们看到的是钟乳石,石笋等,主要是由于石灰岩受到流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
故答案为:A。
8.外商到义乌参加中国小商品博览会,买了一张地图。而要想看懂地图,外商必须掌握地图的三个基本“语言”,它们是(  )
A.比例尺 方向 经纬度
B.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
C.景点位置 指向标 经纬度
D.海岸线 方向 图例和注记
【答案】B
【知识点】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图的三要素,内容简单,记忆即可。
【解答】地图的三要素分别是: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
故答案为:B。
9.我省磐安、临安等地都有地震发生。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B.室外的人跑到楼内躲避
C.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
D.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
【答案】C
【知识点】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在地震发生时如何懂得自救和逃生的相关知识,知识简单。
【解答】A.地震发生时,就那宝贵的几秒钟,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根本搬不出来,生命要紧,故不正确。
B.应该是从楼内跑到楼外比较开阔的地方,故不正确。
C.高压电线和陡坡可能受到地震影响形成次生灾害,危害人们生命,所以要远离,故正确。
D.乘电梯逃生不可能,应该走安全通道,故不正确。
故答案为:C。
10.关于岩石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花岗岩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
B.石英岩按成因属于岩浆岩
C.页岩受挤压变质成为坚硬的板岩
D.玄武岩受热变成大理岩
【答案】C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岩石及应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岩石的成因等相关知识的认识,内容简单。
【解答】A.花岗岩是由于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火山喷发喷出地表只能形成玄武岩。故不正确。
B.石英岩按成因属于变质岩,不是岩浆岩,故不正确。
C.页岩由于挤压,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发生变质形成坚硬的板岩,故正确。
D.玄武岩受热不能变成大理岩,只能高温融化变成岩浆,故不正确。
故答案为:C。
11.在等高线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等高线重叠部分表示峭壁
B.等高线凸向高处的地方是山谷
C.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
D.等高线凸向低处的地方是山顶
【答案】D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形图的判读,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来判读即可。
【解答】等高线的凸向低处的地方是山脊,不是山顶,山顶是该地最高的地方。其他说法均正确。
故答案为:D。
12.构成我国地形分布骨架的是(  )
A.河流 B.山脉 C.高原 D.盆地
【答案】B
【知识点】地形的类型
【解析】【分析】构成我国地形分布骨架的是山脉,骨架之间为我国四大盆地、高原,三大平原与丘陵。
【解答】我国的地形以山地为主,所以选山脉。
故答案为:B。
13.两人从北极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20°E和20°W向南匀速前进,产生的情况是(  )
A.他们可在南极再相会 B.他们不会相遇
C.他们之间距离始终保持一致 D.他们之间距离先变小后又变大
【答案】A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线的定义。经线是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地球上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面相截而成的大圆称为“经线圈”。
【解答】任两根经线的长度相等,相交于南北两极点。从北极同时出发,以相同速度行驶,最终会在南极相遇。
故答案为:A。
14.日本火山和地震较多的原因是日本位于——的碰撞处(  )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分析即可。
【解答】日本正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故答案为:A。
15.下列关于经线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条经线构成经线圈,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B.0°和180°经线把地球分成东半球和西半球
C.20°W和160°E经线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分成东半球和西半球
D.在地球上东经度范围属于东半球,西经度范围属于西半球
【答案】C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线圈的掌握程度,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记忆即可。
【解答】经线是指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地球上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面相截而成的大圆称为“经线圈”。一般说,国际上规定,把20°W与160°E两条经线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故答案为:C。
16.180°经线与赤道有几个交点(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B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纬网的认识,知识简单。
【解答】经线和纬线相交,只能有一个交点。
故答案为:B。
17.杭嘉湖平原地区河道纵横交错,形成江南水乡特有的地形。影响这种地形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冰川 B.流水 C.风力 D.海浪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地形变化的两种作用的认识,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解答】杭嘉湖平原地区河道纵横交错,形成江南水乡特有的地形,属于流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
故答案为:B。
18.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D.低、中、高纬度的分界线
【答案】B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赤道认识。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赤道的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其余答案都不对。
故答案为:B。
19.属于岩浆岩的一组岩石是(  )
A.玄武岩、石灰岩 B.大理岩、花岗岩
C.玄武岩、花岗岩 D.页岩、砾岩
【答案】C
【知识点】岩石的类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三大类岩石的掌握程度,内容简单,记忆即可。
【解答】根据题意,属于岩浆岩的是玄武岩,花岗岩。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都属于沉积岩。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20.对2016年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的跟踪记录如图所示,黑点为地震发生地。由此可知,地震主要发生在   和喜马拉雅-地中海一带。地震的形成主要是地球   (填“内力”或“外力”)作用的结果。
【答案】环太平洋;内力
【知识点】地壳变动的证明;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两大地震带的认识,地震的成因等相关知识。内容简单,记忆即可。
【解答】根据材料分析,地震主要发生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地震主要是地球内能释放的一种结果,属于内力作用。
故答案为:环太平洋;内力。
21.现如今,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其表面大部分是蔚蓝色的海洋。据此并结合图回答问题。
(1)地球的表面积约为(  )
A.4.1 亿平方千米 B.5.1亿平方千米
C.6.1亿平方千米 D.7.1亿平方千米
(2)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分别约占(  )
A.49%,51% B.39%,61% C.29%,71% D.19%,81%
【答案】(1)B
(2)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地球相关知识的理解。内容简单,记忆即可。
【解答】(1)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2)地球表面是三分陆七分海。
故答案为:(1)B(2)C。
22.墨西哥城发端的甲型HINI流感疫情,目前已蔓延全球,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在四川成都出现了我国内地首例甲型HINI流感患者。从图可知,今年甲型HINI 流感发端地墨西哥城处于   板块。
【答案】美洲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六大板块的认识,读图能力的培养,试题简单。
【解答】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根据图中给的信息,墨西哥属于六大板块中的美洲板块。
故答案为:美洲。
23.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出的各点的经度和纬度。
序号1:经度   ,纬度   ;
序号6:经度   ,纬度   。
(2)以上1~6各地点中:
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是   ,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是   ;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
【答案】(1)40°W;60°N;40°E;40°S
(2)1,5;3,5;1,2;4,6;3,4,6;1,2,5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经纬网的掌握程度。经线有无数条,为了区分引入经度。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算起,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东经180°和西经的180°重合在一条经线上,那就是180°经线。纬线的划分是其数值在0至90度之间。位于赤道以北的点的纬度叫北纬,记为N;位于赤道以南的点的纬度称南纬,记为S。
【解答】(1)根据图中给的信息来看,序号1的地理坐标是(60°N,40°W);序号6的地理坐标(40°S,40°E)。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划分界线的认识。以及学生对经线和纬线的认识。根据图中信息来看,经线是指示南北方向上的,经线是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且垂直于赤道的弧线。纬线是地球表面某点随地球自转所形成的轨迹。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20°W与160°E两条经线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然后根据题意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1)40°W;60°N;40°E;40°S(2)1,5;3,5;1,2;4,6;3,4,6;1,2,5
24.岩浆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    后形成的。岩浆岩往往有明显的    和    或   结构。
【答案】凝固;矿物晶体颗粒;气孔;柱状
【知识点】岩石的类型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岩浆岩的定义和特点的掌握程度,需要理解记忆。
【解答】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或气孔,往往成柱状结构。
故答案为:凝固;矿物晶体颗粒;气孔;柱状。
25.某同学的家乡在山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随海拔高低的增加而降低,海拔高低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如图所示是该地区的等高线图。根据此等高线的分布特点,箭头所指的甲地的地形部位为   ;当A地的气温为36℃时,B地的气温为   ℃
【答案】山顶;32.4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需要学生掌握具体知识分析得出。
【解答】根据图中给的信息来看,等高线的数值往里越来越大了,说明海拔越来越高了,甲处是山顶,当A地的气温是36℃时,B地的气温应该逐渐降低,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来计算,两地相差600米,温度相差3.6℃,所以B地气温是32.4℃。
故答案为:山顶;32.4℃。
三、解答题
26.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地区地形可明显地分为   和   两类,基本上以   为界。
(2)图中铁路基本上为   走向,修建该铁路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3)图中东西两类地区的降水量较大的地区是   。
(4)图中居民区分布特点是:多位于   地形区,且沿   分布。已知该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图中B处陡崖与A城中心点的直线距离约为1cm,则两点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千米。
【答案】(1)山地;平原;铁路或河流干流
(2)南北;跨越众多河流,需架桥,提高工程造价
(3)西部山地
(4)平原;河;1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分析即可。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该地的地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山地,一部分是平原。基本上以河流干流为界。
(2)一般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读方向。地形对交通线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一般利用有利地形来降低工程难度。
(3)根据地形和平原来看,地形影响降水来分析。地形雨的形成来看,西部是迎风坡,降水较多。
(4)聚落的选择也主要选择在平原地区,有利于居民生活。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可以计算出实际距离。
故答案为:(1)山地;平原;河流或铁路(2)南北;跨越众多河流,需架桥,提高工程造价(3)西部山地(4)平原;河;1。
27.
在我国四川的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是自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8.1级)后的第二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这次地震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属于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1)北京时间是   区的区时。
(2)这次地震的发生是   两大板块的撞击、挤压导致的断层地震 。
(3)左图是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示意图。通过观察,简要说出全球地震主要分布地区   。
(4)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同学们正在老师指导下边学习边实验,若此时发生地震,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靠教室墙站着不动
B.来不及外逃时,迅速躲到面积小的房间里
C.来不及外逃时,躲到桌子底下
D.快速有序的离开教室,跑到空旷操场去
【答案】(1)东八区
(2)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
(3)环太平洋一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4)A
【知识点】地震的预报和防范;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以汶川地震为材料,以及全球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图为基础,考查学生对六大板块的认识,地震发生的成因分析,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等相关知识的考查。
【解答】(1)当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北京时间是2008年5月12日14时,我国采用的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时间,北京时间就是东八区的区时。
(2)汶川地震的成因与板块运动有关,根据所处的板块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容易引起火山和地震。(3)全球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大板块的边界上,一部分发生在板块内部的活动断裂上。经科学家研究,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带有: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4)当地震发生时,同学们也该学会逃生和自救。具体来说,可以躲到桌子底下,或者逃离教室,绝对不能站着不动。
故答案为:(1)东八区(2)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3)环太平洋一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4)A。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