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学习与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学习与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1 21:4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学习与测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6题。(18分)
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中,农村一直不是、 艺术家笔下的“桃花源”,反而是苦难的土地、悲惨的生活和没有光明的未来。( )农民从农村逃逸,进入城市,这是近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核心主题。农民对乡村的逃逸,就是对土地的逃逸,对苦难的逃逸,对命运的逃逸。农民对于城市来说,那里反而是一个能够带来美好生活的“桃花源”。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中期,令人 的诗意生活又再度出现在了中国的乡村——通过抽离变质机体的方式,满怀激情地 “新社会”的新思想。作家用一种优美的语言描写乡村风物,从而凸显新社会的秩序和伦理——这更多是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在起作用。优美叙述和现实生存状况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 。这些“诗意乡场”的叙事背后,不乏残酷的社会现实:斗争、枪杀、饥饿、孤独、歧视、死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也绝不是 耿耿于怀 赞颂界线
B.也绝不是 心驰神往 讴歌鸿沟
C.从来不是 心驰神往 讴歌界线
D.从来不是 耿耿于怀 赞颂鸿沟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欧洲知识分子,如卢梭等人对乡村田野风光的描写,在中国的乡村中是无法找寻到的。
B欧洲知识分子,如卢梭等人对乡村田野风光的描写,中国的乡村是无法找寻到的。
C.欧洲知识分子,如卢梭等人那样描写乡村田野风光,在中国的乡村中是无法找寻到的。
D.欧洲知识分子,如卢梭等人那样描写乡村田野风光,中国的乡村是无法找寻到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农民来说,城市反而是一个能够带来美好生活的“桃花源”。
B.对于城市来说,那里反而是一个能够给农民带来美好生活的“桃花源”。
C.城市对于农民来说,反而是一个“桃花源”能够带来美好生活。
D.农民对于城市来说,反而是一个能够带来美好生活的“桃花源”。
4.给“‘诗意乡场’的叙事”下一个定义,不超过20个字。(3分)
所谓“‘诗意乡场”的叙事”,即 。
5.文段中说“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中,农村……是苦难的土地、悲惨的生活和没有光明的未来”,请你根据阅读过的文学作品举一个例子,并略作阐述。60个字左右。(3分)
6.依据整个文段的意思,仿照“农民对乡村的逃逸,就是对土地的逃逸,对苦难的逃逸,对命运的逃逸”的句式,以“农民对城市的投奔”为开头,写一个排比句。(3分)
农民对城市的投奔,就是 , , 。
7.假如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作为观点,下列不能直接用来辅助论述的一项是( )(3分)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C.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黑塞认为“寘正的修养”“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下列情形或体验、感悟明显不属于他所说的“真正的修养”的一项是( )(3分)
A.沈巍是一名常年活动在上海浦东杨髙南路髙科西路的流浪汉,经常蹲在地铁里和路灯下看《尚书》《论语》等书籍,且喜爱与人交流。
B.文学让你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哲学使你在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星,走出迷宫;历史让你知道没有一种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C.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D.文学就其根本乃人对自身价值的确认,书写其时便已得到肯定。文学首先诞生于作者自我满足的需要,有无社会效应则是作品完成之后的事,再说,这效应如何也不取决于作者的意愿。
9.手机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现代生活,某高中学生就利用手机来学习的利弊展开了讨论。你持什么态度?请先表明态度,是赞同还是反对,然后至少写出三条理由,不超过80个字。(6分)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0-14题。(20分)
【甲】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乜。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鞯之声,与向之噌咳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昡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鞯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乙】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昡镗搭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此两山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远自俞樾《春在堂随笔》,有删改)
【丙】
石钟山现属江西湖口县,是两座低矮的石质小山。位于双钟镇南端,濒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位于镇北端,濒临长江口的,叫下钟山,二山相距不到一千米。构成石钟山的石灰岩,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钙((CaCO3),长期受到含有二氧化碳(CO2)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溶蚀,形成奇特的岩溶地貌。溶洞特別发育。《石钟山志》云: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石钟洞系发育于石灰岩山体内的穹形溶洞,当江湖上水浸灌洞内,水位低于洞顶时,风兴浪作,冲击洞顶洞壁轰然发声,回音激荡,这便是石钟山和石钟洞之所以具有钟之形与钟之声的原因。
(选自《湖口石钟山》,《地理知识》1979年第5期,有删改)
10.依据要求答题。(6分)
(1)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中“而”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古之人不余欺也!”就此句中包含的文言句式特点,再举出一句具有相同特点的文言句子不得在本文中找,请注明出处,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出自《 》)
11.下列情形与“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含义有相通之处的是( )(3分)
A.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B.祥林嫂捐了门槛后,四婶依然不让她碰祭祀用品。
C.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D.《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
12.依据所给材料,概括古人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缘由,持相应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3分)
13.甲、乙两文中都有针对别人观点的反驳,试摘出其中两处,填写下表。(4分)
原观点和依据 反驳者的依据
14.苏东坡强调凡事要“目见耳闻”才能做出判断,甲、乙两文中涉及的几个人都有目见耳闻的亲身历,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你怎么看这种现象?(4分)
(二)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5-18题。(20分)
【甲】
“杨丽萍悖论”的文化困局
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原生态已经变得如此稀缺珍贵,以致它成为21世纪的主要开发资源。由杰出舞蹈家杨丽萍在昆明推出的《云南映象》,乃中国文化生长的一个重大契机,因为正是她率先提出了“原生态歌舞集”的理念。山西左权举行的“全国民歌南北擂台赛”,也在音乐领域引入“原生态”一词。随后,文化部开始征用这个概念,制订和实施抢救性文化挖掘计划。经过多年培育,“原生态”已成为最热烈的文化时尚。
“原生态”意指尚未被芑术加工的民间质朴艺术形态,而在更广泛的全球视野里,它还应当囊括所有未遭现代商业文眀摧毁的世居民族文化。对于中国这样的资源丰厚的大国而言,“原生态”资源主要来自四个方面:自然、历史、地域和少数民族。其中,属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尚未开采的原生态的绚丽歌舞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墓葬式的宝库,它被封存于边陲群山的贫穷村落里,长达十多个世纪之久。它的重新发现,引发了经久不息的全国性狂潮。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歌舞极易失传,存留困难,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而这种挖掘还必须依赖市场和商业的支撑;但这种草根艺术一旦被票房控制,质朴纯真的原生状态便会荡然无存。另一方面,维系原生态文化的前提,就是维持它赖以生长的民族(地域)的自然与文化空间,而这势必跟世居民族走向现代化的生活渴望发生激烈冲突。
我把这种由正题推演出反題的逻辑命题,命名为“杨丽萍悖论”,它来自杨丽萍《云南映象》的启示。这个歌舞集首次向我们展示了原生态文化的强大魅力,但它被开发出来之后,必将失去原生活力,退化成僵死的橱窗标本。一个著名的前车之鉴,就是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歌舞。它是20世纪80年代的原生态品种,但经过20多年的旅游开发,已被市场之手打造得面目全非,沦为商业艳俗文化的反面样板
“杨丽萍悖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至今未能解决各国在遗产申报中出现的悖论现象。在旅游局、文物局和环保部门之间,保护和开放的博弈经久不息,两种矛盾的立场根本无法调和。
与“杨丽萍悖论”相似的是“嬴政悖论”。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废除六国,形成文化统一的宏大格局,建立“车同轨”和“书同文”的技术-文化体系,无疑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并为秦帝国的三大战略工程——长城、阿房宫和墓室的建造提供了最广阔的资源,但它同时也是区域文明的严酷杀手。在秦一六国之后,强大发达的吴越文化、楚文化和蜀文化等,毫无例外地遭到了致命的摧毀,被迫退出历史舞台。而区域文明的死亡,则反过来激发地方贵族的反叛欲望,加剧了帝国的行政危机。
在走向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我们将继续面临各种文化悖论的困扰。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建筑浪潮,令中国的大中城市迅速完成旧城的硬件改造,现代化的生活梦想,变得唾手可得,但它同时也摧毁了城市历史脉络,令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并瓦解了人与城市的内在和谐,造成了梦的永久性破裂。这种任何权力都无法解决的悖论,充分表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困局。
选自朱大可《文化虫洞》,有删改
【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丙】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天中节、龙舟节等。端午节是古已有之的民俗大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亦有起源于恶月恶夏季时令、蓄兰沐浴以及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起源于南方百越,把农历五月初五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端午节文化相沿至今。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各地在端午节这天有着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端午节习俗主要有划龙船食粽子、挂艾草与菖蒲、聚午宴、端午浴(浴兰)、放纸鸢、荡秋千等。除了这些常见的习俗外,不冋地域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端午习俗,比如系百索子、赠香扇、晒百日姜、挂黄葛藤、画额、佩香囊、佩长命缕、拴五色线、采药制茶、立蛋、比武、击球、躲端午、佩豆娘、贴五毒图、游旱龙、划喜船、打午时水、浸龙舟水、九狮拜象、放纸龙、点艾条、薰苍术、抢青、马拉溜、挂钟馗像、品花宴等;不同地域的特色节庆食品还有五黄、艾草糕、荼蛋、五毒饼、莒蒲酒、午时茶等。端午节习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但划龙船、食粽子是普遍习俗。端午节通过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中国启动“端午节”世界申遗程序。该项目由湖北省代表中囯,向联合国递交了以“中国端午节”为名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表,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湖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
(内容来自网络,有删改)
15.整合以上材料信息,选出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3分)
A.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歌舞,现已沦为商业艳俗文化的反面样板,要想恢复其本来面目,最好的方法就是遏制旅游开发。
B.在湘西凤凰某地出土了八百多年前的木制龙舟,它是物质文化遗产,而沈从文《边城》里描写的端午赛龙舟、抢鸭子习俗,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C.某同学作文中写到,以前家里过端午都挂菖蒲、艾草,奶奶亲手采芦苇叶包粽子,他每年都兴奋地等着端午节的到来。后来家里人忙,都选择了在超市买包装精美的现成粽子,但现成粽子吃起来再也没有了“小时候的味道”。这个情形,也体现了朱大可所说的“文化悖论”。
D.端午节申遗成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成果,但并不表明已经找到了走出文化悖论困局的方法。
16.中国传统节日很多,包括端午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元宵节、重阳节等。中国也有许多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成为节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任意默写出两首古诗词(可以是其中片段,但不得少于2句,必须包含传统节日),并指出诗句中相关节日的习俗活动。(6分)
17.因为各地端午习俗差別很大,文化部门决定派出工作组到各地调查、收集习俗活动,编制一份端午习俗大全,然后以政府文件形式公告各地统一习俗活动。你认为是否可行,请用“杨丽萍悖论”来评价这种行为。不少于100字。(5分)
18.自2015年端午节以来,网络大量传播: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传说这天伍子胥自刎、曹娥救父投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总之,五月初五是个悲壮的日子,是后人祭祀先人的日子。所以在端午节向人问候祝福,要说“端午安康”,而不能说“端午快乐”。请你依据有关资料对此进行反驳,阐明理由。(6分)
三、作文(30分)
19.“减负”一直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你对此话题有何看法?请写一篇论述文,阐述你的观点、理出和思考,不少于800字。(30分)
参考答案:
1.B
2.A
3.A【解析】B项和D项,对象使用有误;C项,后半句句式杂糅。
4.知识分子(或作家、作品)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乡村风物(生活、人和事)(三个画线元素各占1分)
5.提示:举例恰当,并有阐述或分析,酌情给分,如用“闰土”的形象分析旧农村的破败、民生的凋敝。
6示例:对幸福的投奔对文明的投奔对广阔世界的投奔(酌情给分)
7.C
8.C【解析】C项的文学观很功利。
9.提示:在表明态度(赞同或反对)的前提下,陈述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10.(1)B【解析】例句与B项表转折,A项表承接,C项表修饰,D项表并列。
(2)提示:例句为宾语前置的倒装句,所举例符合此特点,并注明出处,翻译正确。
11.D
12.风水吞吐之说(声说),郦道元或苏轼;(1分)石头发声,李渤;(1分)形如大钟,彭雪琴(不能说俞樾,他只是转说,其本人态度在文中不明)(1分)
13.示例:
原观点和依据 反驳者的依据
观点:山得名因石头有声 依据: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观点:山得名因风浪相搏有声。 依据:下临深潭,徼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观点:山石与风水相吞吐而得名。 依据: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呔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
(4分,梳理出两处即可)
14.目见耳闻自然要胜过道听途说,但有时眼睛也会骗人,原因可能有:不深入,不细致,被表面现象迷惑;带着先见、偏见或情绪、立场去看问题,即使亲身在场,也会得岀不正确、不理性的结论。(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5.A【解析】遏制旅游开发,还是在悖论当中,也不是作者原意。
16.示例:①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元宵节观灯会。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放爆竹、饮屠苏酒(6分。默写两首古诗词,可以是其中片段,但至少2句。每首各2分,采用倒扣分的形式,错一处扣一分,扣完4分为止;习俗活动各1分)
17.提示:好处是可以挖掘与保护文化遗产,坏处可从破坏原生态、造成区域文化死亡、割裂历史等方面评价。
18.①是先有端午节这个节日之后,才将对屈原等历史人物的纪念附着在节日上,赋予节日以祭奠意义,但这些意义也只是端午节的一部分。②端午节设立初衷就是一个欢乐的节日,最原始意义是古人龙图腾崇拜与祈福,也有祛病祝吉祥、让大家快乐的意义。③古代端午节时热闹的龙舟表演、欢乐的美食宴会,都是庆贺佳节的体现。④中国很多传统的民俗大节多数与祭祀有关,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但都只有团聚、欢乐色彩。⑤认为传统节日因有祭祀内容而不能互道“快乐”,是对中国文化缺乏基本了解的说法,它还窄化了节日的形式和内容,并且无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每个角度2分,答出三点即可)
19.提示:作文评分标准可重点突出“针对性”“有明确的看法”“分析的角度和条理性”几个方面。
1 / 12